欢迎访问文稿网!

科学与哲学的源头关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科学与哲学的源头关系

    

    在西方,科学诞生于古希腊,但它并不起源于功利(现实有用性)渴望,而是起源于对神秘悠悠的自然世界的好奇与忧惧,起源于对浩渺无垠的天宇的莫明幻想。简单地讲,科学起源于对象化思维,起源于在对象化思维中对世界的主观幻想,完成于对这种主观幻想的求“验证”,并在技术化的过程中被运用。从具体生成进路看,科学却动因于人,萌芽于神话,孕育于宗教,脱胎于哲学,服务于人的生活。

    科学之所以动因于人,是因为科学始终是人的精神奋斗的产物,是人获得人质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人的必然方式与手段。在生物世界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是一种物质性存在,人却既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是以精神的方式而存在着的生命体。

    人诞生于天地之间,生成于自然宇宙的整体创化,人与自然宇宙原本一体。从根本上讲,人有两个机体,即血肉之躯的身体和自然,前者是人的有机机体,后者是人的无机机体。人在没有获得人质意识以前,其有机机体和无机机体是没有分离的完整整体;人一旦获得人质倾向,就开始了对自身之有机机体和无机机体的分离,这一分离的最初表征就是对象性意识的生成,即把原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己分离开来,从而使自己和自然形成两分。这种两分道路使原本作为人的无机机体的自然世界,沦为人的陌生对象。人由此必须面对这一陌生对象,为它的神秘悠悠所惊奇,也为它的浩瀚无垠所兴叹,更为它的流动不已、生变不止所忧惧。正是这种好奇感、惊诧感和忧惧冲动,躁动人关注对象性的自然世界,激发人探求自然世界与自身之间的秩序关系,使之获得根底意义上的安全感。这样一来,人由纯粹的动物生命变成了精神存在的生命体。

    人的对象性意识的生成,虽然铸造了人与自身之无机机体的分离,形成了两分世界,但其精神产生的最初形态还不是科学,而是神话。神话以一种对现实的幻想方式,表达人与自身之无机机体相分离的朦胧情景、惊诧心理和忧惧状态,并本能地企求在无序的忧惧中寻求有序的安全。神话之于人类的功能,不在于它充分地开发了人的天赋潜能,发挥了人的天才想象力,而是通过其幻想的展开而寻求到了自然世界的内在秩序力量,并同时发现了如何把握这种力量的道路与途径,这就是宗教的诞生:宗教产生于神话,具体地讲,宗教产生于如何将人通过神话这一幻想方式而发现的秩序力量予以确定的内在动机,宗教诞生的目的,就是确定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秩序,为实现此,宗教(其实是人自己为自己)必须为人输送一种秩序的信仰。这种秩序的信仰,是人质化的人使自己重新获得其有机机体与无机机体融融一体,实现人自身与自然宇宙同在、与生命世界共生的完美之境。因而,宗教给予人的秩序信仰,始终是人自我完整的目标和理想存在的朝向。然而,要把这种属于理想界的秩序信仰变成现实生活的秩序力量,则首先需要哲学的努力,并最后需要科学的出场践行。宗教通过确立人的终极存在目的,把人引向天上并为其开辟永生道路;哲学则要确立人的现世存在目的,把人从天上迎回地面,并为其开辟现实生存道路。科学就是从这里出发,为人类能更好地耕耘脚下的土地和实际的人生而提供秩序平台(即行动方案)和践行的工具与方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