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长期总供给曲线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长期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指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时的总供给曲线。

    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工资与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名义工资会瞬间同比例上升,从而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名义工资的快速调整可以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和充分就业。如果名义工资的上升幅度小于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意味着实际工资下降,那么劳动需求大于劳动供给的状况将导致名义工资继续上升,直到等同于物价上升的幅度。因此,经济社会的就业和产出又恢复到原有水平,就是说就业量的决定独立于价格水平的变化。因此,ASL曲线垂直于横轴。

    

图6-14 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现代宏观经济学看来,长期中总产出是依据总量生产函数,由资本、劳动与可获得的技术共同决定的,长期中经济既已充分就业,式(6.6)总量生产函数中N*、K*就是常数,总产出就不取决于物价水平;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关于名义工资与物价水平的调整的一致性这一假设条件与时间长短无关,因此,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被认为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长期总供给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有时也被称作古典主义的总供给曲线,这与微观经济学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并非垂直情形的讨论完全不同,如图6-14所示。

    长期总供给曲线具有如下特征:

    (1)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无关。在长期中,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都不存在,工资不再有黏性,会随劳动供求而变动;价格不再有黏性,会随物品供求而变动。这就是说,长期中价格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实现市场均衡。同时,长期中厂商也会消除短期中的错觉,作出理性决策。长期总供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总供给,即充分就业GDP或潜在GDP。因此,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

    (2)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由总供给函数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中任何改变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因素都会导致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确定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一是劳动变动。劳动数量的增加,总产出量也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反之则向左移;自然失业率的上升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左移,反之右移。二是资本变动。经济中资本存量增加使总产出量也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反之左移。三是资源变动。经济中新的资源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反之则向左移。四是技术进步。经济中技术进步使总产出量也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3)长期总供给曲线显示出这样的政策含义,即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产生影响。

    区分短期总供给与长期总供给十分重要。在短期,由于价格具有粘性,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上倾斜,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周期波动;但在长期,由于由于价格具有伸缩性,总供给曲线AS垂直向上,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仅影响价格水平,潜在产出的增长则决定着总供给的变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节对于总供给曲线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仅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推出的总供给曲线完全忽略了所谓代表性微观个体同宏观总体的本质区别,简单假设宏观总体行为是微观个体行为之和是对现实的极度简化。因而,在这一假设基础上推出的宏观供给曲线存在严重的逻辑漏洞。但如果对总量供给曲线的的图形没有基本把握,我们又无法知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本节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