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牵出线调车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牵出线调车

    

    知识点1 牵出线调车的设备特点

    牵出线是供调车机车牵出车列进行解体、编组等调车作业的线路。牵出线是站线的一种,一般按尽头式布置。为保证调车作业安全,在牵出线和车场或货场的咽喉区线路联结处外方,设有调车信号机,在牵出线尽头处设有车挡和标志。

    为了有利于调车作业,专门用于解体和编组作业的牵出线大都设在直线地段;有的因受地形等条件限制,设在半径不小于600 m的曲线地段,而且,一般都设在面向车场或货场不大于1.5‰~2.5‰的下坡(1 000 m长降低1.5~2.5 m的坡度)或平道上。由于一般牵出线的坡道平缓,故也称为平面牵出线。若牵出线带有一定坡度,则称之为坡道牵出线。

    牵出线调车的动力来源主要是调车机车的推力或牵引力。

    知识点2 牵出线调车的作业方式

    一、推送调车法

    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送到另一股道,需停车后再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称为推送调车法,它是调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如图1.2.19所示。

    

图1.2.19 推送调车法

    推送调车法的特点如下:

    (1)采用推送调车法时,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和机车连挂在一起,直至车列停妥后再摘车。

    (2)一钩需用两个长调车程,耗费的时间较多,平均钩分较长,调车效率较低,但是技术上简单,作业上安全。

    推送调车法主要用于调移禁溜车、客车、取送车、转线、拉车、禁溜线上调车。

    二、溜放调车法

    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的速度,并在推进中,将计划摘解的车组提钩,使摘解的车组利用所获得的动能自行溜放到线路的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如图1.2.20所示。

    

图1.2.20 溜放调车法

    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分为单钩溜放、连续溜放、多组溜放和牵引溜放调车法等。这里只介绍单钩溜放和连续溜放调车法。

    1. 单钩溜放法

    机车推送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即溜出一个车组,调车机车停轮等待该溜出车组越过分歧道岔不妨碍后续车组进路时,再进行下一车组的溜放,这种调车作业方法,称为单钩溜放法,如图1.2.21所示。

    采用单钩溜放法分解车列时,由于摘解一个车组的调车行程比较短,故其调车效率比推送法提高30%左右。但每溜出一组就需要向牵出线回拉或停轮等待开通次一车组的溜放进路,调车效率仍不高。

    单钩溜放法主要用于:

    (1)牵出线过短的车站或车场;

    (2)受调车组人数、技术水平、车列组成等条件限制,不能采用其他溜放法时。

    

图1.2.21 单钩溜放法

    2. 连续溜放法

    连续溜放法和单钩溜放法不同,它不是每溜放一组即回拉或停轮等待开通进路,而是不改变运行方向地连续加速或减速,每次加速减速即溜出一个车组。这种连续溜放几个车组后,才向牵出线回拉一次的作业方法,称为连续溜放法,如图1.2.22所示。

    

图1.2.22 推送调车法

    连续溜放法特点如下:

    (1)调车行程比单钩溜放法更短;

    (2)减少回拉次数和停轮等待进路的时间;

    (3)平均钩分小,调车效率比单钩溜放法提高50%左右。

    知识点3 溜放调车限制

    溜放调车和驼峰解散车辆,可以缩短调车行程、压缩调车钩分、提高调车效率。但为了确保人身、调车作业和货物的安全,对溜放调车和驼峰解散车辆,有如下限制:

    (1)装有禁止溜放货物的车辆。装有禁止溜放货物的车辆,按国家和铁路总公司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2)非工作机车、铁路救援起重机、大型养路机械、机械冷藏车、凹型车、落下孔车、客车、动车组和特种用途车。

    对于特种车辆,如非工作机车、铁路救援起重机、机械冷藏车、凹型车、落下孔车、客车、动车组和特种用途车(发电车、无线电车、轨道检查车、钢轨探伤车、试验车、通信车等)等,有的因车体构造特殊,不宜通过驼峰或不能使用铁鞋、人力制动机进行制动,或装有精密仪器,需要匀速、平稳作业,所以对这些车辆禁止溜放,并在“调车作业通知单”上注明,以便于作业中掌握。

    (3)乘坐旅客的车辆及停有该车辆的线路,停有动车组的线路。

    由于调车溜放时,车辆速度难以控制,容易发生冲撞等问题,为了保证旅客舒适和人身安全,对乘坐有旅客的车辆及停有该种车辆的线路,禁止溜放作业。由于动车组是独立固定编组,正常情况下不具备与其他机车、车辆连挂的条件,调车溜放时,车辆速度难以控制,容易发生与停留动车组接触、冲撞等问题,损坏动车组,因此规定停有动车组的线路,禁止溜放作业。

    (4)超过2.5‰坡度的线路(为溜放调车而设的驼峰和牵出线除外)。

    2.5‰坡度是指线路有效长内的平均坡度。溜出的车组,在这样坡道的线路上运行,会逐渐加速,不易在预计地点停车,若制动不及时,可能造成冲突等事故,所以禁止溜放。

    (5)停有正在进行技术检查、修理、装卸作业车辆及无人看守道口的线路。

    停有正在进行技术检查、修理、装卸作业车辆的线路。这是因为被溜放车组的减速与停车,是靠人力制动机和铁鞋等制动来实现的,如果人力制动机失灵、铁鞋脱落或调速不当失去控制,就将严重地威胁旅客或有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车辆也可能轧上防护用具造成脱轨等事故,所以禁止溜放。

    无人看守道口的线路是因为车组溜出后,无法控制行人、车辆横越线路;在情况突变时,对溜放的车组也难以控制停车,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撞坏车辆或车辆脱线事故,所以禁止溜放。

    (6)停有装载爆炸品、气体类危险货物车辆的线路。这是因为上述物品对撞击、摩擦特别敏感,一旦调速不当发生冲撞,可能发生爆炸或漏出毒气,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所以禁止溜放。

    (7)停留车辆距警冲标的长度,容纳不下溜放车辆(应附加安全制动距离)的线路。就是通常所说有“堵门车”的线路,由于制动距离不足,调速困难,容易造成冲撞事故,因此禁止溜放。

    (8)中间站正线、到发线及与其衔接而未设隔开设备的线路。随着我国铁路的几次大提速,列车运行速度普遍提高,中间站的作业更加繁忙,正线、到发线及与其衔接而未设隔开设备的线路上溜放车辆一旦失控,有可能进入区间,危害十分严重;同时中间站的正线、到发线主要是进行接发列车使用,一也不宜大量利用其进行调车作业,为保证接发列车作业安全,因此在此种情况下禁止溜放作业。

    (9)调车组不足3人时,禁止溜放作业。在进行溜放作业时,至少要由一人指挥,一人提钩,一人制动,这样才能保证溜放调车安全,所以规定调车组不足3人时禁止溜放作业。

    (10)不准采用牵引溜放法调车。牵引溜放调车,是调车机车牵引调车车列快速运行,在途中摘钩后机车加速,机车与车列离开一定距离,扳动道岔,使机车与调车车列进人不同股道的调车方法(见图1.2.23)。这种调车方法对司机、调车人员、扳道员相互间的配合要求较高,必须严格掌握减速、提钩、加速和扳道的时机,如果稍有不当,就可能造成前堵后追、侧面冲撞或进入“四股”的后果,同时作业效率低下,因此明确规定不准采用牵引溜放法调车。

    

图1.2.23 牵引溜放调车法示意图

    知识点4 牵出线调车的作业过程

    1. 连挂车列

    调车机车驶往到达场连挂车列。在正线、到发线上调车时,要经过车站值班员的准许。

    2. 牵出车列

    在核对了提钩处风管摘开、无抱闸车及溜放的第一辆车车号正确后,牵出车列,并停于便于作业的位置。

    3. 溜放车列

    将车组溜向指定的线路。车列中有禁溜车时,还须将禁溜车推送至固定线路。

    4. 摘挂整场

    调车机车在解体几个车列后需要整场。在连挂车辆时,及时显示“十、五、三车距离信号”(单机除外)。连续连挂时,可不停车连挂,但要确认连挂状态。

    知识点5 牵出线调车的作业特点

    1. 车辆溜行动力

    牵出线调车主要依靠机车推力。

    2. 提钩地点

    在牵出线上进行溜放调车时,机车推送车列逐钩移向调车场,提钩地点范围大,不固定。

    3. 溜放速度控制

    在平面牵出线上溜放车辆时,车组脱离车列的初速度较高(15 km/h左右)。调车长调节溜放速度的范围较大,车辆走行性能对溜放距离的影响较小。

    4. 车组间隔调节

    车组间隔主要靠调车长掌握推送速度和脱钩时机来形成,其次靠制动员拧闸来调节。

    5. 调机操纵

    牵出线调车一般为变向变速。

    6. 调车效率

    牵出线调车效率低。

    7. 安全性

    牵出线调车安全性较差。

    8. 劳动强度

    牵出线调车的工作强度大。

    【任务实施】

    请根据案例中乙站列车到达计划判断哪些列车需要进行调车作业?采用哪种调车作业效率较高?(学生自主完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