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开动脑筋,蛮干不如巧干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开动脑筋,蛮干不如巧干

    

    “工匠精神”要求,既要埋头踏实苦干实干,又要抬头望路巧干快干,依据时势及相关的变更及时研究、调整办法和措施,确保以到位尽责的工作完成既定目标。

    人们常说:“一件事情需要三分的苦干加七分的巧干才能完美。”意思是行事时要注重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用巧妙灵活的思路解决难题,胜于一味地蛮干。“苦”的坚韧离不开“巧”的灵活。一个人做事,若只知下苦功,则易走入死路,若只知用巧劲,则难免缺乏“根基”,唯有三分苦加上七分巧才能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勤劳却又贫穷困苦的人,至于为什么勤劳的人,反而那么贫穷,却没有人知道。

    这个勤劳的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贫穷。

    但并没有改变他勤劳的本性,到处去打零工维生。

    有一次,勤劳的人到一个富翁家做工。工作完成后,富翁送给他一只死掉的骆驼作为报酬。

    这个勤劳的人高兴得不得了,把骆驼拖回家去,心里盘算着:这骆驼皮非常有价值,应该把它剥下来出售,剩下的肉则留下来慢慢享用。

    勤劳的人拖着骆驼回家时,附近的邻居都跑来看他的骆驼,大家都为他高兴:“这样勤劳的人终于得到报偿,卖了骆驼皮后应该可以改善他的生活吧!”

    许多人围在他家的门口,观看他为骆驼剥皮。

    勤劳的人拿出一把小刀,开始为骆驼剥皮,小刀很快就钝了,他跑上阁楼找到一个磨刀石,于是便在阁楼上磨刀。

    磨完刀后,他跑下阁楼,又开始剥皮,剥了几下后,小刀又钝了,他又跑上阁楼磨刀。

    又剥没几下,小刀又钝了,他又跑上阁楼磨刀……

    他就这样跑上跑下,反反复复地来回折腾,围观的人看得眼花缭乱,莫名其妙。

    跑了几百趟之后,他已经快要累死了,就动脑筋想:我这样跑上跑下磨刀子太累了,恐怕骆驼皮尚未剥好,我已经累死,我应该想一个解决的方法才对。

    最后,他终于想到一个最好的方法:把骆驼拉到阁楼上,就着磨刀石剥皮。

    但是通往阁楼的楼梯太小,他只好用绳索捆绑骆驼,再把骆驼从窗户吊阁楼,他才放心地自言自语:“这下磨刀子就方便多了,不必再跑上跑下。”

    有一些感到好奇的邻人,看他把骆驼吊到楼上,忍不住登上阁楼探看,知道他费尽千辛万苦把骆驼悬吊到楼上,是要就着磨刀石磨刀,都感到非常可笑。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眼前这个人非常勤劳却非常贫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工作而言,方法和勤奋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二者相比,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工作很认真,每天都不停地忙,还常常加班加点地来完成工作,但是由于工作方法不正确,效率很低,工作绩效平平;有的人平时很少加班,因为工作方法正确,能够用较少的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绩效相当地好。在这个重视过程,更重视结果的年代里,我们不仅要努力,更要用合理的方法做事,才更有效率。否则,辛苦劳累,还不会有效果。

    有一个小村庄,村里十分缺乏水源,为了解决饮水问题,村里人决定对外签订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分别叫阿力和阿旺,他们愿意接受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长者把合同同时给了这两个人。

    签订合同后,阿力便立刻行动起来。他每天在十公里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奔波,用两只大桶从湖中打水运回村庄,倒在由村民们修建的一个结实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必须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当村民需要用水时,蓄水池中已有足够的水供他们使用。由于起早贪黑地工作,阿力很快就开始挣钱了。尽管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但他还是非常高兴,因为他能不断地挣钱,并且他对能够拥有两份专营合同中的一份感到满意。

    阿旺呢?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几个月来,人们一直没有看见过他。这令阿力兴奋不已,由于没人与他竞争,他挣到了所有的水钱。那么,阿旺干什么去了?原来,阿旺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凭借这份计划书找到了四位投资者,和自己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六个月后,阿旺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花了整整一年时间,阿旺的施工队修建了一条从村庄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锈钢管道。

    后来,其他有类似环境的村庄也需要水。阿旺便重新制定了他的商业计划,开始向全国的村庄推销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卫生的送水系统,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赚一毛钱,但是每天他能送几十万桶水。无论他是否工作,无数的村庄每天都要消费这几十万桶水,而所有的这些钱便都流入了阿旺的银行账户中。

    从此,阿旺幸福地生活着。而阿力在他的余生里仍然拼命地工作着,而且还会为未来担忧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确的做事方法比态度更重要!

    成功的人讲究方法,讲究效率,而失败者往往忽略了这些,只是凭借着自己的想法蛮干。当人们反复抱怨问题的困难、处境的艰难时,有人放弃,有人坚持,有人莽撞苦干,有人讲究方法,这就造成了面对同样问题却有不同的结果。所以说,一个人只有主动寻求方法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敢于挑战,并在困难中突围而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奏响激越雄浑的生命乐章。

    有一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巧干是一种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敏锐机智、灵活精明的反映,也是充满活力、随机应变的智慧。在工作中,巧干是抓住了事情的关键,并找到了有针对性方法的结果。巧干既可以减少劳动量,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效率非常关键,没有方法就没有效率。惠普前首席执行官高建华说:“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不提倡员工整天努力地拼命工作,而提倡员工聪明地工作,希望员工在工作中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的工作本是无可厚非的,不过要想迅速攀到职业“顶峰”,这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为了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常常加班加点工作。这些人错误地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其实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绩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盲目地为忙而忙,也不能为做表面文章而假忙,结果却没有任何成绩。所以,我们只有采用好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比一般人更优秀、更有效率,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丸竹先生开着一家小作坊,卖油炸豆腐。做这种生意十分辛苦,不论寒暑,每天凌晨两点就得起床。

    丸竹的媳妇可受不了这种苦,她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娘家条件好,没想到嫁过来的第二天,就得半夜爬起来炸豆腐。她想,这工作赚钱不多太辛苦,长期下去非把人累趴下不可。怎么办呢?

    这个聪明的媳妇开始动脑筋了。她想:“一块一块地炸,又慢又累人,这么大的油锅,咱就不能一次炸十块,同时翻动么?”由此她又想起她在娘家时,烤鱼用的架子就是可以同时烤好几块的,烤鱼和炸豆腐也差不多!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于是夫妻二人根据烤鱼架的样子,用铁丝做了一个新式“油炸豆腐器”,然后放入十块豆腐,夹好后放入油锅。以前,炸到一定程度,豆腐便会自动浮上来,这次,由于豆腐都夹在夹子里,沉在油锅中,待拿上来一看,每块豆腐的两面都焦黄、鼓胀,色香味俱佳,根本不用翻动,丸竹夫妻越炸越有劲,一口气把平时需要几小时的工作都做完了,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经过进一步改进,丸竹将这种新式炸豆腐器申请了专利,并生产出产品,同行们纷纷购买。后来,这项专利权又卖了两千多万日元。

    可见,一种恰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工作中,许多人认为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并不比别人少,但成绩却总没别人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方法技巧问题,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还要注意做事的技巧。当遇到工作的难题时,绝对不应该一味下蛮力去干,要多动些脑筋,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正确。

    工作不能只靠苦干,善于寻找出路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永远都保持着高涨的创造热情,并极力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出谋划策,成为企业创富的先锋者。在当今社会,一名员工只会用业绩推动企业的发展远远不够,还应当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开拓思维,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引领企业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是当今企业最需要的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