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干旱指数分析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干旱指数分析

干旱指数分析_陈满祥水文水资源

    干旱指数分析

    一、干旱指数

    一般以平均年蒸发能力(以E601水面蒸发量代表)与平均年降水量之比值求得,即

       r=E0/P

    当r<1时,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气候湿润;

    当r>1时,气候逐渐变的干旱,根据全省蒸发站资料统计,年降水量大于800mm时,干旱指数小于1.0;年降水量为500mm时,干旱指数近于2.0;年降水量为400mm时,干旱指数为2.5;年降水量为200mm时,干旱指数为6.5,年降水量为140mm时,干旱指数为10.0,降水量继续减少,则干旱指数急剧增大,见图1。本图应用了全省及部分邻省边界200个水文(气象)站的资料,海拔最高的站月牙湖高程2980m,本图所有点据有规律地分布于曲线两侧,基本上没有突出点。

    干旱指数与年降水量间有如下关系式:

       r=7071.3 P-1.326

    检验:P=800   r=1

       P=500   r=1.86

       P=400   r=2.5

       P=200   r=6.3

       P=140   r=10.0

    我省干旱指数变化于0.8~45之间,r<1.0的地区有康县南部、文县碧口东部及南部,为湿润地区,面积较小,陇南一些高大山脉,由于没有资料,没有表现出来。

    2.0>r>1.0的地区有“陇东华池、庆阳、镇原一线以南,渭河干流南部、葫芦河东侧、临洮临夏以南地区,为半湿润地区,面积较大;3.0>r>2.0为半干旱地区,包括环县、甘谷、渭源、临洮以北,会宁兰州以南的中部广大地区。10>r>3.0为干旱地区,包括靖远、兰州以北及河西走廊东段广大地区,r>10,为严重干旱地区,属半荒漠及沙漠地区,分布在我省河西走廊北部及西部广大地区,见《甘肃省干旱指数分布图》图2

    二、关于干旱气候带的划分

    干旱气候带的划分,在不同部门,不同著作版本及专家学者中,都有不同的划分,兹列举数例,以作比较。

    1.气象部门以干燥度(干旱指数)作为气候带内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

    干燥度的计算一般采用张宝坤公式:

    K= img43式中R为同期雨量

    列如下表

    img44

    2.水资源评价报告中的划分

    《中国水资源评价》中的划分

    r<1.0    湿润区

    1.0<r<3.  半湿润、半干旱区

    3.0<r<10.0 半干旱区

    r>10.0    干旱区

    《甘肃省地表水资源评价》

    r       p      区别

    <1.0    >800   湿润气候区

    >1.0—<2.0 500~550   半湿润气候区

    >2.0—<3.0  350~500   半干旱气候区

    >3.0—<6.5  200~350   干旱气候区

    >10.0   <150   严重干旱气候

    3.雒鸣岳总工程师对甘肃干旱区之划分

    降水量<250~300mm为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即没有农业,可发展铺砂田、引洪漫地。

    降水量500~550mm为半干旱地区,可发展耐旱作物,为旱作农业区,降水量550~700mm,为半湿润易旱区或半湿润半干旱区,宜为旱作农业区。

    以上几种划分方法着眼点不同,但各有所侧重,雒总突出了甘肃旱区农业的实际情况,更反映了甘肃多旱的特点。《甘肃水资源评价》也考虑甘肃的实际特别是黄土高原的水文物理特性,即黄土高原既缺地表水又缺地下水的实际状况,也提高了干旱的严重程度。

    2009年8月 整理

    img45

    

    图1 干旱指数与降水量关系图

    img46

    

    图2 甘肃省干旱指数分布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