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综述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综述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第一个特点是政府仍然拥有相当大比例的国家资产。居民部门仅占国家净资产不到一半,而中央及地方政府占四分之一,其余的是企业部门。这与美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居民部门占美国净资产的95%之多(表3.1)。

    中国政府拥有全国净资产的23%,而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加起来净资产为负的4%。在中国,地方政府占国家净资产的20%,与美国地方政府部门占国家总净资产的9%相比,拥有更多的净资产,中国中央政府还占总净资产的另外6%(表3.1)。

表3.1 各部门净资产:中国对比美国  (万亿美元)

    

*这里中国国家净资产总量与各部门的总和并不完全相等,是由于数据缺失和技术问题,国家层面和部门层面的资产负债表存在方法差异。资料来源:李扬等(2013),美联储(2015),作者计算。

    除了净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是国有的以外,整个经济中相当大一部分的债务也是政府的。截至2013年底,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总负债达到8万亿美元,约相当于整个经济总负债的五分之一,非金融企业部门占72%。政府债务的主要形式是中央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款。

    美国的负债集中在联邦政府和居民部门,分别占到国家总负债的21%和1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居民部门只占国家总负债的8%(表3.2)。

表3.2 各部门总资产和总:负债中国对比美国  (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李扬等(2013),美联储(2015),作者计算。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基础上,国家更重要是以国有企业的形式参与到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总资产约占非金融企业部门总资产的34%,约达104万亿人民币(李扬等,2015)。这个总资产估值乘以国有企业约为64%的杠杆率,可估计出国有企业总负债约为67万亿人民币。因此,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三个部分的政府部门占有了全国总资产的37%,以及全国总负债的46%。

    虽然政府部门占了几乎一半的信贷资源,其对GDP的贡献却不成比例。从生产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大约贡献了30%—35%的GDP,其中国有企业约占24%(Natixis,2015),事业单位约占5%—10%[3]。从支出法的GDP统计来看,政府采购占了GDP的14%。中国需要提高政府部门的生产效率,才能让政府部门所占用的巨大资源有更好的回报。

    第二大显著特点是中国大部分净资产是实体资产,特别是房产、固定资产投资及土地,而美国的净财富大部分是金融财富。2013年,中国实体资产总值占GDP的591%,相比之下,美国实体资产占GDP的428%(表3.3)。这是中国居民、企业及地方政府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格外高导致的。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低)中产阶级人口增加,中国的居民部门向住宅房产大量投资,而地方政府则大量投资道路、铁路、机场等公共基础设施。

    尽管对此类房地产、设备及基础设施进行准确估值有其内在问题,但是中国大部分投资发生在近几年,因此成本数字与市场价值相差不会太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数字不会受到利率骤增或经济突然放缓等因素导致的房地产价值骤降的影响。不过,虽然房地产价值在个别城市或地区可能会回降,但是整体净资产状况是足以缓冲房地产价值适度下降(最高30%)带来的冲击的。(关于房地产部门的详细分析请参考第5章中国影子银行的内在风险。)

表3.3 资产与负债总览:中国对比美国  (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李扬等(2013),美联储(2015),作者计算。

    第三个特点是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相比之下的高度金融化,美国经济中金融资产相当于GDP的1 018%,比中国(占GDP的624%)高三分之二。很明显,美国拥有资本市场主导的发达、成熟且深入的金融体系,而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是银行主导,长期养老基金及保险机构相对较弱。高水平的金融资产意味着美国体系比中国体系流动性更强。因此,与总资产中大部分是房地产的中国相比,美国主体在需要时可以更容易兑现金融资产。

    美国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债务工具及股权,而中国金融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及债券,外汇储备占GDP近一半。2013年底,美国金融资产中的股权占GDP的133%,比中国高35%(IMF,2015)。欠发达的中国股权市场意味着中国企业更依赖债务且杠杆率更高。此外,由于在股票市场上市的大部分为国有企业,因此私营部门中小企业股权融资进一步受限。

    国内债务的迅速增加是中国影子银行引人担忧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放松信贷条件之后。中国的非金融资产在2007—2013年间相对稳定在GDP的590%—610%,而金融资产占GDP比重从475%增长到624%,六年内增长了149个百分点(李扬等,2015)。金融负债占GDP比重也由447%迅速增长到596%,增长了149个百分点。

    中国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45%增长到2011年底的49%,到2013年底又小幅回落到了47%。外汇资产相比其他资产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所占比例之高,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外汇储备对央行来说有一个无形的成本,实质上相当于通过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冲抵央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这有效冻结了商业银行的借贷能力。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全面影响会在后文加以讨论,但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较为有力,储备头寸虽然因为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而有所下降,但与其他国家水平相比还是较强的,相对不容易受到外汇短缺的影响或外汇突然撤走的影响。

    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国内负债增长迅速,截至2012年9月已占GDP 的214%(Mann等,2013)。2013年国家资产负债表显示,贷款及债券形式的总金融负债占GDP的218%,其中165%是贷款,53%是债券。2007 至2013年间,贷款增加了GDP的52个百分点,是金融负债增长的主要原因(李扬等,2013)。

    实质问题是主要借款人是谁以及他们是否容易有违约风险。换言之,关键不仅仅是关于负债规模及负债增长速度的问题,也是债务背后的资产质量及资产净值的问题。

    社科院2015年的研究指出,“从户数和总资产的角度看,2000—2007年可以说是‘国退民进’,而从2010年开始又有‘国进民退’的趋势。”(李扬等,201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