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美岱召壁画博物馆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美岱召壁画博物馆

    美岱召壁画博物馆

    美岱召位于包头市东土右旗境内的阴山脚下,是一座拥有众多庙宇的明代古城,也是内蒙古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美岱召始建于明嘉靖末年(1566),明朝政府曾为其赐名“福化城”。该城还作为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的行宫及顺义王府,一度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和政治、文化中心。古城内至今保存着雄伟辉煌的寺庙建筑和精美绝伦的明清壁画。寺内仅壁画就有1650多平方米,被誉为“壁画博物馆”。

    寺庙之城

    美岱召是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古城,背倚青山,面临平川,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占地面积约为3.6万平方米,城围760米,城墙四角筑有角楼。由黄土筑成的城墙高5米,底宽6米,顶宽2.5米,外部包砌片石,俗称“虎皮墙”。城南的城门上建有三重檐城楼,上方嵌有一块明代的石刻匾额,上题“泰和门”,城门内设有东、西两条可登城墙的马道。

    美岱召的城门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此前名“灵觉寺”,清代以后改名为“寿灵寺”。()关于美岱召这个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源自西藏高僧迈达里活佛。据说他曾专门前来为佛像开光,讲经说法。所以,灵觉寺建成后,当地人便将其称为“迈达里召”,后取其谐音称“美岱召”,一直延续使用至今。另一种说法源自阿拉坦汗孙媳妇五兰妣吉。据说她曾在此修造迈达里佛像,因而得名“美岱召”。

    五兰妣吉在美岱召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女性,她在丈夫大成台吉去世后,依然驻守在美岱召数十年,积极致力于发扬佛教事业,在城内广建庙宇,修造佛像,开展各项佛事活动,将美岱召发展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寺庙之城。

    美岱召大雄宝殿内景

    角楼 和城楼连接在一起的是四周巍峨的城墙,城墙四周是苍老的角楼。

    美岱召“敕勒魂”雕塑 在美岱召院内有一座名为“敕勒魂”的石雕,刻画着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浮雕像,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自五兰妣吉之后,美岱召又经历过后代王公的增建,到了清代中期,除了世袭王公的台吉府和公爷府以外,其余建筑基本都 被改建成庙宇殿堂,主要有大雄殿、琉璃殿、天王殿、万佛殿、两廊殿、太后庙、天神庙、达赖庙、八角庙、乃琼庙、佛爷府等。这些庙宇殿堂各具特色,外形与风格都不相同,充分展示了中国各族人民高超精湛的建筑技艺。

    大雄宝殿

    作为美岱召的主要建筑,大雄殿是一座三间重檐歇山顶两层楼,也是一座藏汉结合式建筑。藏式墙体与汉式殿顶巧妙地融为一体,庄严肃穆却又不失秀丽。门前匾额上题有“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落款为“大明金国”。殿前挺立着两棵粗壮茂密的明代古松,其沧桑静穆的姿态仿佛看尽世间沧桑。宝殿上方那块明代的汉白玉石刻门匾上,记载了五兰妣吉修建城寺的历史。石匾长69.5厘米,宽52厘米,厚19厘米,刻有汉、藏两种文字。

    A远远望去,大青山、明代古松、经过修缮仍显苍劲的美岱召城门,虽说没有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透着黄教韵味。

    宝殿内部由前面的经堂与后面的佛殿组成,殿内20多米高的金柱一贯到顶,柱上用沥粉贴金绘制的五爪盘龙栩栩如生。经堂和佛殿其实是明清两个时期的建筑,二者大约相差100年。从壁画内容来看,佛殿人物多是明代服饰,而经堂人物多是清代服饰。这些壁画内容多为佛教传说故事,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反映了菩提世界的万千变幻,有佛祖释迦牟尼的各种佛像图,有反映佛祖生平的“十二生相图”,有各种菩萨、罗汉、金刚、护法、明王等神灵的法相图,有藏传佛教黄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成道、传道故事图,还有山川地貌,珍禽异兽,祥瑞宝物……这些壁画从腰线部分一直到天花板,场面宏大,造型生动,构图丰满,绘制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蒙藏文化、建筑、绘画、服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所以在人们眼里,大雄殿不仅是诵经、供佛的圣地,还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殿堂。

    壁画是美岱召的一大特色,不仅在大雄殿里四处遍布,其他一些建筑,如琉璃宫、太后庙也都绘有精美壁画和图案装饰等。这些壁画内容大体可分为佛像、佛经故事、菩萨、高僧与花鸟禽兽等。

    B佛殿的墙壁上有许多色彩斑斓的壁画。

    C美岱召大雄宝殿铁门海

    巾帼英雄三娘子

    太后庙也称“三娘子庙”,因庙内供奉有一座覆钵式佛塔,所以又称“塔庙”。三娘子是阿拉坦汗的第三位妻子钟金哈屯,其生前手握土默特蒙古部落三分之一的兵权,对土默特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团结和睦做出了较大贡献。

    美岱召庙会

    美岱召庙会,自1606年阿拉坦汗孙媳五兰妣吉建成泰和门,请迈达里(召名的由来)活佛为银佛像开光开始,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钟金哈屯曾得到明朝政府三次“忠顺夫人”的封号,奖励她对蒙古与明朝和平相处所做出的努力,尤其是万历十九年(1591),她竭力劝说并督促阿拉坦汗之孙从青海撤军东归,避免了蒙古和明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钟金哈屯曾留下遗言,希望去世后能葬在美岱召。后来,在她去世后,族人将她的遗骨迎回城内,并修建“太后庙”供奉。明朝也派遣使者前往,给予她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内蒙古包头市美岱召建筑,为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召庙。

    如今,在太后庙殿堂正中佛塔下的地宫里,珍藏着三娘子的骨灰和生前所用的物品,有角梳、念珠、腰刀、珍珠、药盒、皮箱等。最初殿内墙壁上还挂有八幅关于三娘子晚年生活的绢画作品,可惜在民国时期被贼人所盗,至今下落不明。

    为了纪念三娘子坚持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利益,顾全大局的精神,后人在美岱召内建了一尊用白色大理石雕塑的三娘子雕像。高大的雕像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美刚毅、栩栩如生。

    此外,在大雄殿西面的墙壁上,还绘有关于蒙古族礼佛及生活的民俗风情图,画面人物身穿明清时期的蒙古族服饰,手中持有念珠等宗教器物,神态谦卑,心诚礼佛。其中北侧有一位端坐在木几上的老夫人——头戴皮沿帽,身穿皮领对襟袍服,容貌端庄,体态丰满,身侧有两个喇嘛侍立。据考证,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娘子,她的事迹同这幅画像,永远在历史的记忆中流传不朽。

    美岱召的屋檐 美岱召的屋檐虽然已经斑驳,但仍不失精美。

    如今,美岱召这座古老的建筑已经走过了400多年的岁月。它不仅是当地一处佛教圣地,也因为在革命战争时期屡次开展过革命斗争,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让更多人全面了解这座古城,当地人们还在附近建起了一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美岱召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四大展区,最精美的展区仍然是壁画展区,那里展出了依照壁画临摹的一批精美绘画。参观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明清时代的壁画魅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