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大肠俞($)()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肠俞($)()

    

    【特异性】 背俞之一,大肠之背俞穴。

    【标准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图1-73,图1-74,图1-75)。

    

图1-73 大肠俞图

    

图1-74 大肠俞图

    

图1-75 大肠俞图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8~1.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

    (2)向下平刺2.0~2.5寸,透小肠俞,局部酸胀,扩散至骶髂关节,以治疗骶髂关节炎。

    (3)外斜刺2.0~2.5寸,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以治疗坐骨神经痛。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或温针灸10~20min或药物天灸。强身保健则温灸至皮肤稍见红晕为度,1/d,每月20次。

    【主治】 腹痛,腹胀,泄泻,肠鸣,便秘,痢疾,腰脊强痛等。

    【临床应用】 腰腹痛、腹泻等。

    孙氏撰文谈运用大肠俞的体会:大肠俞可透天枢治疗腹痛、泄泻;俞募相配能温补胃肠,散寒止泻;大肠俞透腰阳关、肓俞治疗下肢、腰腹痛;大肠俞透肓俞,配关元可温补肾阳,治疗寒湿腰痛。

    【现代研究】 对微循环及大肠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大肠俞对大肠功能有促进作用。有人对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患者,隔药饼灸大肠俞、天枢、上巨虚穴,发现治疗后可提高患者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并接近正常人,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灸后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发现微循环在灸后1min改善,并可持续60min以上,60min后,微循环改善较为显著,可见甲皱微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增快、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清晰度改善等。微循环变化与肠黏膜病变的恢复具有一致性,微循环的改善有利于止血及促进炎症的吸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