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全社会为高考保驾护航没有必要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全社会为高考保驾护航没有必要

●全社会为高考保驾护航没有必要_对错由心

    ●全社会为高考保驾护航没有必要

    凡事都有个度,做过了头、超过了度就不好了。昨天刚结束的高考,就让人有过度的感觉。高考如今成为全中国过分关注、过分操心的事,这注定会成为这个特定时期留给人们的笑话。

    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媒体就开始炒作了。分析今年的高考形势,介绍需要如何备考:家长需要准备什么,学生如何调整状态,学校和教师要做好什么工作。然后又让一些重点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对课程逐一进行专题指导。媒体还陆续介绍往届考生的成功经验,发表考生家长的助考感受。心理医生、营养保健专家也现身说法,指导考生和家长安排高考学生的膳食,连学生怎样午休、晚上何时睡觉、睡觉前是否放些轻音乐等都一一说道。

    这还不够,好心的有关部门,考前还发动相关部门来共襄盛举。卫生防疫、公安消防、建筑安装、交通管制、的哥的姐全部参与进来。明确要求,各负其责,共同为高考保驾护航。医院派出医生、护士、救护车辆备用,防疫部门对学校教室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预防,建筑工地和有关部门接到通知,高考这几天必须停止施工,避免发出噪声,干扰学生考试。公安部门接到通知,到时要对学校周边交通实行管制,车辆一律绕行。还要组织的哥的姐,奉献爱心,义务接送考生。记者也跟进采访,家长、考生发表感言,感受社会爱心……有条件的家长,考前还在学校附近租了房间,保证学生有良好的休息和睡眠,能够按时到校参加考试;还在餐馆预定饭菜,保证学生吃得可口,为了高考,家长费尽了心思。

    考试,学生上学经常遇到的考试,现在被社会炒作成了一件天大的事,引得所有人都来关注。更有甚者,一些媒体还制造紧张气氛,介绍如何预防地震、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突袭,指导学生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这些炒作和介绍,无形中加重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实际效果是相反的。

    高考不只中国有。现在中国社会、中国家长为高考做的准备工作,恐怕是世界上唯一的。许多外国朋友表示,他们很难理解中国这样的做法。高考说到底,不过是普通国民教育的一个常规性的环节罢了,没有必要搞得如此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这些做法都是人为的,让人不得不对中国的教育提出疑问,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是否出了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中国更多的成年人、更多的家长、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是不赞成这样做的。如果征求考生的意见,相信多数考生也不会赞成这样做。兴师动众为高考,这不是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重视人才选拔的做法,而是表示自己的年轻人还很幼稚、很不成熟,处处需要受到关照。众所周知,人才不是在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人才是要经受苦难和磨炼的。许多在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具备深造和发展的潜力,反证了苦难和艰辛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现在家长接送学生的做法,实际上养成了孩子的依赖习惯,助长了“骄、娇”二气。一些孩子从小比吃比穿比消费,要这要那讲排场,十几岁的孩子,还不会独立处理事情,他们被家庭惯成了“小霸王”、“娇小姐”,连参加高考也要家长接送。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够独立、成长、成才呢?

    中国的学校、家庭教育培养的是死读书的学生,会记、会背、会考试、“骄、娇”二气的学生,而不是会动手、会动脑、会创新、吃苦耐劳的人才。这才是问题所在,对此学校和家长都负有责任。兴师动众为高考,正是中国式教育失败的一种表现、一个证明。

    兴师动众的高考不可取,全社会为高考保驾护航没有必要。让高考恢复常态,让学校保持平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家长共同努力。

    6月9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