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体系建立的原则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体系建立的原则

体系建立的原则_山东半岛公路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技术及实践

    

    (一)科学性与整合性

    公路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内、外部同时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和传递。各个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同时公路生态恢复是以人工植物群落构建为主体的,不仅具有生物功能属性,而且还具有工程功能属性,共同维持公路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行使。因此其评价体系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体现公路植被的生物特性和工程功能.并考虑相关指标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评价的全面、系统。

    (二)易获取与可行性

    评价体系是在系统性的现场观测、测量数据基础上,经过层级分析和统合处理,最后给出评价结论,并且需经常、反复地进行评价。原始资料的测量内容、层次分布和考量方法都影响着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的准确、客观,因此应当选择简单、便捷、多量、易于重复考测的指标。这也是将生态恢复效应评价从定性转为定量、再从量化结论中总结获得定性指导结论的关键。

    (三)系统性与独立性

    系统性包括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结构层次性,体系中的指标应能全面反映公路生态恢复的本质特征和系统功能,评价涉及的指标并非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而是要选择主要的、基本的和有代表性的指标。各评价指标及其评价准则应相互独立,保证各指标能从不同方面反映公路生态恢复工程的本质特征、生态功能及生态价值。

    (四)动态性与地域性

    公路路域生态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动态过程,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选择的指标要具有动态特点,公路生态恢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既要能够正确反映恢复初期和后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又要能够预测路域植被恢复的发展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同时,因公路是长线形廊道构造物,所跨越的沿线生态系统可能是不同种类的,其产生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指标体系应具有地域性,处于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类型中的公路生态恢复工程,其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有所不同。

    (五)客观评判性

    由于公路生态恢复是基于人工建植工程实施的,通常是重建路域退化生态系统的第一步,它以人工手段使公路植被在短时期内得以恢复。因此,公路人工植被不同于自然的植被群落,其含有众多的人为干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当注意将人的主观意愿、偏好尽可能地降低,以保证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客观、真实,具有实际的工程指导价值。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