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坚信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坚信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跟别人比较。”这是一种重要的态度。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说:“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他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全球教育界引发强烈反响。他说:人类的智能都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生而拥有语言文字、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肢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八个方面的智能,但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组合。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些智能很突出,而另一些智能差强人意。我们要用多元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孩子,而引导孩子主动去发现自己擅长的部分,这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按照近年来大受欢迎的九型人格理论,人类可以分为九种性格类型: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领导者和调停者。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由不同的基本欲望所控制,有着不同的基本恐惧,其思维、情绪和行为特征大不一样。我们的孩子既然跟别的孩子分属于不同的人格类型,那又有什么可比性呢?

    我们还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学习管道,有的人是听觉型的,主要通过耳朵学习;有的人是视觉型的,主要通过眼睛学习;有的人是触觉型的,总是需要自己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你没有必要把你孩子坐在书桌前的时间长短跟别的孩子比较,他应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

    总之,我们的孩子不需要跟别人比,这是一种重要态度,也是一种科学事实。

    同时,这还是我们的孩子能够真正获得内心幸福的保证。

    因为,只有当我们相信内在的价值,相信自己的内在有让自己快乐幸福成功的资源,才不会把外部的比较放在心上。当我们总是把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就会让孩子从小养成把价值感放在外部的状况,而忽略了向内心寻找快乐和价值。当一个人把价值感建立在外部得失而不是内部资源,一旦外部令他骄傲的部分失去,他的价值感就没有了。

    生活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能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就已经体现出了他对个体差异性的认知。两千年后的我们,为什么还非要假设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是同样的产品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