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

    要揭示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本质,我们就要深入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这是我们科学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本质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本质的正确认识。

    教学过程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讲,也是如此。一般认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程”。[13]要揭示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我们就需要从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特点和矛盾等方面加以分析。

    1.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实现学生个体品德社会化与个性社会化的重要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由教学活动的本质决定的。任何一个教学活动的过程,都是教和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中,教的活动处于教育活动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过程,主要也是由教师的教育活动决定的。总的来说,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学生个体品德的产生与培养过程,即是实现学生个体品德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

    所谓品德,就是个体按照社会行为规范行事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因此,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侧重于个体现象。但是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个体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社会道德则是个体品德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个体品德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1)个体品德的社会化。所谓个体品德社会化,就是要使个体品德带上社会性的特征和要求,即将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良好品德。而社会的行为规范,从内容上分,有政治行为规范、思想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学习行为规范、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等;从范围来划分,有个人行为规范、家庭行为规范、学校行为规范、社会公共生活规范、行业行为规范等;从形式上来分,有法律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纪律行为规范等;从实施方式来分,有硬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软的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个体品德社会化的任务,就是要将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良好品德。个体品德社会化的核心与表现,就是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2)个体品德的个性化。所谓个体品德的个性化,就是指培养出来的社会品德个体必须具有个性特征,而不应该是没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个体。而所谓个性,是指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个体的内在身心特征与外在行为特征的总和。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是以共性作为基础的。正是个性的多样化,才能显现出共性的本质,使社会生活呈现丰富多样化特点。而学生个体品德的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独立性。这包括经济上的独立性、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思维判断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等,这些独立性是具有个体鲜明特征的,展现了个体的鲜明自主权利和个性。

    ②独特性。就是指教学过程中每个受教育对象个体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一无二性,正是这种个性,才使世界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

    ③创造性。主要是指随着社会生活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每个个体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创造新的符合新的生活的特征。创造性是人的本质体现。因此,创造性也是人的个性的根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是表明个人对社会自主创造关系的思想与行为的总体特征。

    ④完整性。主要是指个体品德是个体心理特征在行为上的综合表现,是个体品德表现出来的和谐完整形态,不是精神畸形和片面发展,而是充分体现个体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

    任何个体的特征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但就个性来讲,任何个体的个性中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两者往往不可分割。因此,在现实教学实践活动中,笼统地反对发展个性或者是笼统地提倡发展个性都是有害的。

    2.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有一种主要的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由基本矛盾产生和决定的矛盾很多,例如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教师与教材的矛盾、学生与教材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等。其中,主要矛盾还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主要原因是:

    (1)这一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矛盾的集中反映和表现。教师是社会的代表,体现和执行着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支配和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是知识和道德现状的载体,是个体特征的具体表现。

    (2)教师与学生的有机结合是教学实践活动得以存在的前提,并且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方面,两者缺一不可。教学实践活动是师生结合的生动展现。

    (3)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决定着解决其他矛盾的方法和手段。在现实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矛盾的正确解决,都与如何认识教师与学生这一基本矛盾密切相关。教师研究教材和教法,是为了更好指导学生的学习;要解决学生学习时的知与行的矛盾,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指导。由此可见,只有抓住了教师与学生这个主要矛盾,我们才能找到解决诸多次要矛盾的手段和方法。

    在教师与学生的矛盾中,一般而言,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教学活动中所谓“以学生为中心”,只是说明教师工作的目的和服务方向,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地位。如果仅仅强调学生的个性,而忽视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很可能达不到教学的真正效果,甚至偏离教育的正确方向。

    3.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品德心理过程的矛盾

    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教师。而矛盾解决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调整与转化的程度。由此,仅仅揭示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学生品德心理内部结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矛盾运动。

    (1)学生品德心理过程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德育过程,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品德教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教育。什么叫品德呢?品德就是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因此,德育就是将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结构,从而实现学生个体品德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教育。德育总是同其他类型教育内容一样,总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知”和“行”的问题。“知”是条件,“行”是目的和表现,这就构成了“知”与“行”的矛盾。但是仔细分析学生的品德结构和品德形成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中间要经过若干发展阶段。首先,学生需要知道并认识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知识,这就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这就构成了“知与不知”的矛盾;其次由知到行,学生要对知的东西有所信,只有相信才会有所行,这就构成了“知与信”的矛盾;再次,知和信,就要在行为上表现出来,才能证明你是真知还是假知,是真信还是假信,这就构成了“知与行”的矛盾。

    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德育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解决的基本问题或基本任务是“知与行”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知与不知”的矛盾;“知与信”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现在的问题是,这三对矛盾中,主要矛盾是谁呢?因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真正解决“知与行”的问题,完成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和目标。

    (2)学生品德心理过程的主要矛盾。关于学生品德心理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主要矛盾,首先就是涉及“知与信”的矛盾,其次才是“信与行”的矛盾。“知与信”的矛盾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信”决定着“行”。一般而言,只要相信了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行动,即“行”首先要“信”。这种情况,无论在智育还是在德育中,表现都是一样的。例如,我们相信“喝冷水容易生病”,所以我们就会不喝冷水而喝开水,这就是智育。我们相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应该讲思想道德”,就自觉地养成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习惯,这就是德育。因此,由知到行,关键在于解决“信”的问题。

    第二,德育中“信”的解决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实践告诉我们,在智育中,只要解决了知,人们就会信。而在德育中,知了的东西未必就会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智育中,理论与现实基本上是一致的,因而知道就会相信,自然就会导致行为。例如“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基本智育知识。因此,大家就会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努力做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但是在德育中,由于涉及的社会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理论与现实基础是不一致的,从而有时候使人难以相信。例如,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但是现实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讲“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好”,可是社会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不民主的现象,还存在着许多封建的官僚主义作风;讲“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可是在现实中,一些共产党员变成了贪官和人民的敌人等等。由于理论与现实经常脱节,人们就很难相信理论的真理性,不相信自然就不会导致行。这种德育与智育的差别,一方面说明德育比智育困难得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德育不能仅仅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关键还在于如何上升到信,解决“知与信”的内在矛盾,而这恰恰是德育的内在特点之一,也是德育最为困难的部分之一。

    “信与行”的矛盾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现实矛盾。正确认识这一矛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在智育中,“知”了就会“信”,“信”了就会“行”。可是在德育中,“知”了未必“信”,“信”了也同样未必“行”。例如人人都相信“助人为乐是我们民族的美德”的道理,可是在现实中很多人就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这是因为,德育中行为实践,往往涉及个人的基本利益,即要失去某些个人利益,这就是一种困难的选择,需要一种精神和毅力。

    以上关于人的品德结构形成规律的分析说明,德育和智育都要求解决“知与行”的矛盾,但德育比智育困难得多,它不但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更要解决“知与信”的矛盾和“知与行”的矛盾。这不但是德育的关键,也是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将人的品德心理结构与品德形成过程的矛盾加以对应:人的品德结构可以分为“品德认知结构”即知,“品德感情结构”即情,“品德意志结构”即意。相对应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矛盾是“知与不知”的矛盾,主要解决知的问题;“知与信”的矛盾,主要解决情的问题;“信与行”的矛盾,主要解决意的问题。因此,人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知、情、意”三个方面,行是最终归宿。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的矛盾是“知与不知”的矛盾、“知与信”的矛盾、“信与行”的矛盾,他们都是“知与行”整个基本矛盾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