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病例-对照研究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1.通过实例,熟悉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通过实例,了解病例-对照研究与现况研究及队列研究相互转化的条件。

       3.通过资料分析,掌握病例-对照研究常用指标的计算及结果的解释。

    课时:3学时。

    一、基本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该病的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差异,以判断这个(些)因素与该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基本原理: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收集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病例对照研究四个要素:研究人群、病例、对照和暴露。正确地选择对照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关键。

    二、通过以下实例,了解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小王曾在1990年代在上海市区开展过一项男性肺癌危险因素研究。他通过在上海市所有医院建立的肿瘤快速传报系统,及时收集了1991年上海市区所有30岁以上男性肺癌新发病例共1 400例,同时,他又采用5岁一组年龄频数匹配的方法,从上海市区某区选取30岁以上正常男性对照1 5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所有病例与对照的吸烟情况,并将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一支,持续6个月及以上。结果发现,病例组吸烟率为69%,对照组为85%,研究结果显示吸烟对肺癌有保护作用(OR:0.45)。

    问题1 本研究是什么类型的研究?

    问题2 本研究的源人群是什么?

    问题3 本次研究的对照应该如何选择?小王选择对照的方法是否正确?

    问题4 本次研究的暴露因素是什么?是否有明确的定义?

    问题5 本次研究“吸烟对肺癌有保护作用”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问题6 小李想在上海市开展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他与肿瘤医院合作,想以肿瘤医院今后两年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为病例组,他该如何选对照?

    三、通过实例,了解病例-对照研究与现况研究及队列研究的关系

    1.有研究人员在某区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1万余名30~69岁社区人群,进行了一次有关膳食等生活方式的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到2型糖尿病现患病例1 000例。他计划以这1 000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采用配对的方法,从剩下的9 000例对象中选取对照1 000名,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生活方式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

    问题7 该研究发现,高脂膳食与2型糖尿病呈负向关联,即高脂膳食可能对2型糖尿病有保护作用。该结果与以往报道的结果正好相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8 该研究设计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问题9 如果他在本次调查时对无糖尿病史的9 000例对象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和(或)OGTT试验,新发现2型糖尿病病例300例,他以这300例新诊断病例为病例组,同样采用配对方法,从血糖正常人群中按性别和年龄等条件随机选取对照300名,开展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生活方式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是否可行?

    问题10 如果请你来设计一项流行病学课题,研究生活方式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你会如何设计?

    2.上海市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研究是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女性,上海市区户口,居住上海两年及以上,年龄25~69岁,1997~2001年新发子宫内膜癌,无其他恶性肿瘤史,调查时存活。对照:女性,上海市区户口,居住上海两年及以上,年龄25~69岁,无恶性肿瘤史,无子宫切除史。该研究目的之一是分析人工流产史是否与子宫内膜癌有关。

    问题11 如何评价该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

    问题12 如果不存在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本次研究所得OR值是否为RR值的无偏估计?

    四、掌握病例-对照研究常用指标的计算

    上海市子宫内膜癌病例-对照研究一共完成1997~2001年确诊的子宫内膜病例832例及对照846例的调查,应答率分别达84.7%和71.5%。该研究中有关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析结果如表7-1所示。

表7-1 病例和对照人口学信息及部分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比较

    

续 表

    

*:缺损值已从分析中删除;**:年龄指病例的确诊年龄和对照的调查年龄;***:列出的是中位数(25%,75%分位)。

    问题13 为何需要列出表7-1的结果?

    问题14 如何描述表7-1的结果?

表7-2 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与子宫内膜癌的关联分析

    

BMI和WHR均按对照组四分位分组;
OR1:调整年龄、文化程度、是否绝经、行经年数、怀孕次数和总热能摄入;
OR2:a进一步调整WHR;b进一步调整BMI。

    问题15 请计算表7-2中BMI四分位较高各组相对于最低组的粗OR值。

    问题16 为何在分析BMI与子宫内膜癌关联时,需要调整腰围,而在分析WHR与子宫内膜癌关联时,需要调整BMI?

    问题17 表7-2的结果如何解释?

    (徐望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