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可以要命的腹泻

    1.什么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是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感染后,主要引起出血性肠炎。2%~7%的人可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得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老人和儿童,发生上述并发症后死亡率很高。

    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是怎样发现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于1982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以后,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陆续报道发生此病。1993年,美国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暴发流行,造成700余名儿童感染,51人发生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4人死亡。1996年,日本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暴发流行,先后历时近3个月,波及30多个都府县,有9000余名儿童感染,数百人住院,9人死亡。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近年来,美国每年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2万多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正日益受到人类关注。

    3.我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流行状况怎样?

    1986年,我国江苏省徐州市首次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病人。此后,山东、安徽、河南等省陆续报道此病。病例中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者的病死率达到80%以上。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可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存活?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7~50℃的温度中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为37℃。它对冷、热、酸的抵抗力都较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加热到75℃经1分钟才被杀死。科研人员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先将含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牛肉饼在零下80℃条件下快速冷冻,然后放入零下20℃的冰箱里长期保存,9个月后,仍然活着的细菌的数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在pH达到4.4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仍然能生长。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自然水体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科学家还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在灭菌的井水中,放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保存在25~30℃环境中。7天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仍然很好地活着。在15℃的条件下存放10天后,这种细菌的数量才减少到90%左右;35天后仍有这种细菌存活,70天以后还有这种细菌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可以存活得更久。

    5.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传染源有哪些?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主要传染源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病人、带菌者和感染了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动物。可以传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动物主要是家禽、家畜,例如牛、羊、狗、鸡等,以及苍蝇、蟑螂等。1998年,安徽省疾控中心的医生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病人住宅内外捕捉的苍蝇标本44份,其中有4份标本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出率为9.1%(美国报告的检出率为3.3%、日本报告的检出率为1.6%)。由于动物可以有很高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带菌率,而且排菌时间较长,甚至终生排菌,再加上有些动物通过排泄粪便而污染水源、食物的现象难以控制,所以动物传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威胁更大。

    6.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是怎样传播的?

    和O139霍乱一样,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也是“病从口入”传染病(粪口传播传染病)。传播途径也是传染源排出病菌污染环境,通过苍蝇、水、食物、接触等途径,经口进入人体内。所不同的是,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传染源除了病人、带菌者以外,还有患病及带菌的动物。

    7.哪些人容易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可以感染任何人群,没发现有性别、种族的差异。但是,一般来说,老人和儿童比较容易感染,属于易感人群。这可能与他们的抵抗力比较低有关。生活在卫生状况差的环境中的人,和家禽、家畜接触机会多的人,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生活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的人容易感染。

    得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人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目前还没有第二次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报道。

    8.什么时候容易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流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全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是高发季节。

    9.感染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后多长时间发病?

    像其他传染病一样,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后,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在感染后有20%~40%的人表现为无症状感染,即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和正常人没有区别;有的人只表现出轻度的腹泻症状,不经过治疗就可以自行痊愈;有的人可以成为带菌者,通过粪便不断地排泄细菌,把细菌传染给别人,而自己并不发病;只有一部分人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成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病人。

    一般,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病人在感染后1~ 9天发病,平均3~4天。

    10.得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有哪些症状?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典型症状有血性腹泻、痉挛性腹痛、低热(或者不发热)、呕吐等。突发性腹痛、血性粪便、低热或不发热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与其他腹泻病相区别的三大特征。其中腹痛可以是痉挛性的剧烈疼痛,有时和阑尾炎的疼痛差不多。典型病例的粪便中血很多,可以是鲜血。症状不典型的,也可能只有黄色稀便或水样便。大便次数为数次至10多次,并可伴有恶心、呕吐。

    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病人中,有3%~7%的病人会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暴发期间,这一比例可以加大到20%以上。病人中的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还可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发热、血尿、蛋白尿、头痛、轻度瘫痪、昏迷、间歇性谵忘等。还有部分病人可以出现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后,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11.怀疑得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怎么办?

    一旦出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治疗。千万不要自行吃止泻药和止痛药。为预防脱水,病人应当坚持喝口服补液盐(没有口服补液盐也可以喝糖盐水)。到医院后,应当详细讲述病人症状和可能感染的原因,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使用正确药物治疗。治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用药必须慎重。有血尿的病人一定要住院治疗。

    12.得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能治好吗?

    大多数病人可以在10天内康复。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的病人,病死率较高。而且病愈后,会有部分人患轻型的慢性肾病等疾病。所以,及早发现病人,及早到医院治疗是很重要的。

    13.怎样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和O139霍乱都是肠道传染病。预防方法也基本一致。包括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所不同的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传染源,不仅有病人和带菌者,还包括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动物。所以不仅要对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还要早发现、早处理感染动物;不仅要管好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还要管好感染动物的粪便,消灭苍蝇。由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酸和热的抵抗力较强,所以更要注意“吃熟食”,食物中心的温度一定要达到75℃以上并且保持1分钟以上。特别是发生过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地方,在流行季节,最好不要吃凉拌菜,因为放再多的醋都杀不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目前,还没有预防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腹泻的疫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