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台湾教育利弊观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台湾教育利弊观

台湾教育利弊观_我在台湾的130天

    

    

    4

    与台湾师生在一起

    

    

    有一次看到台湾某高中一道历史题目,题目很有趣:赤壁之战中,下列人物哪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一阵营?A.梁朝伟B.金城武C.林志玲D.张丰毅

    

    这种考题颇有意思,换一种方式,结合时下热门电影,既考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又不至于像传统试题一般死板、乏味。后来我慢慢发现这样的例子并非特例,在台湾各个学校比比皆是。

    

    在逢甲大学讲授政治学的林老师上课基本不用教材,就算偶尔下发讲义也只是让我们课后阅读,他在课上从不按着书本照念枯燥乏味的政治学定义,而是喜欢拿国内外最近发生的新闻作例子,例如拿“占领台北101”的事例来分析群体心理,拿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来讲授选举文化。每堂课都像是时事论坛,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都能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最终轻松掌握了讲义上的内容。

    

    林老师出的期末考题也非常有趣,有一道简答题是这样的:如果我是国家主席,我会提出怎样的十年政策?竟然会出这样的考题!当时我看到这个题目不禁大呼意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仅仅十余字,然而却是这么多年来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是一个很能激发人想象力的问题。以往我们讨论问题常常都是从民众的角度出发,很少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思考,对许多现象的认识往往比较片面,体会不到现实生活中其实存在许多不易调和的矛盾。林老师这道考题让我对以往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有了重新的思考。

    

    台湾人文概论课站在讲坛上的是一位年纪四五十岁的女老师。这个年龄的老师通常给人不苟言笑、冷若冰霜的感觉,但眼前这位中年老师却活泼得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她讲起课来常常眉飞色舞,有时甚至手舞足蹈,身体语言极其丰富,总是让人惊讶她为何如此活力四射。由于她的平易近人,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美玲老师。她在课后常常布置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作业。例如有一次有一道作业是让我们描绘逢甲大学所在的城市台中,方式可以是通过本人亲自拍摄照片和独立创作诗文等。这种名义上是学校作业,实际上是鼓励甚至是要求我们走出校园,了解外面的世界,至少是了解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

    

    台湾教育的优点不仅是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教学模式,而且还有极为丰富的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途径。例如,台湾的职业教育有完整的教育体系,针对培养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从高职(高中三年)、五专(三年高职加两年大专)、二技(五专再进大学读两年拿学士学位)、四技(高中毕业直接读四年职业学院拿学士学位),一直到研究所培养硕士和博士。与大陆的职业教育偏低端化相比,这种体系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高端人才不断增加的需求,也有利于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台湾教育的优势在于灵活的教学模式和相对完善的教育体制,但弊病则在于大学数量泛滥,不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

    

    有一次,当别人告诉我台湾目前的大学数量已经达到171所,大学录取率超过95%时,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一事实。我们广东的人口数量有一亿多(是台湾人口的五倍),而大学数量是121所,这个数字已经使广东成为中国大陆大学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一经对比可以轻易看出台湾的大学数量之多,而这造成的后果是升学录取率奇高。台湾的大学录取率之高不要说远超大陆,就算跟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方比较,也是高得不可思议。常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淇淇姐说,随着出生率降低,台湾的大学早已供过于求,现在不仅谁都能上大学,很多大学还招不到学生了。

    

    本来高录取率的确有助于提升民众的学历水平,但过高的录取率不利于选拔人才,同时也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这种几乎不进行淘汰的教育体制容易降低学习积极性。不少大陆学生来到台湾学习后都反映台湾学校的课程教学进度非常慢,在大陆一节课能讲完的内容在台湾一般要花三节课以上。学生平常学习也不够紧张,经常都是临考抱佛脚,由于考试难度也不是特别高,很多人都是稍微复习一下不用花多大力气就能通过考试。这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由于台湾学生长期习惯这种学习节奏,往往到台湾以外的地方留学的时候会感到吃力,跟不上当地的学习进度,容易落后于人。台湾学生阿福曾经到上海的复旦大学交流学习,他深有体会地感叹:“大陆的竞争很激烈,学生大多都很拼,也很有求知欲,这一点是台湾学生比不上的。”

    

    台湾教育之弊端不在于课堂之内,而在于课堂之外。现在世界教育潮流是办小而精的精品教育,台湾有关方面是否应该合理调整各大学的招生规模,同时加大招揽大陆学生和外籍学生的力度呢?有些台湾人可能会认为这样会损害台湾学生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内部足够的竞争性,即所谓“鲶鱼效应”,通过引入外部力量,来促使内部不断激发潜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才是着眼未来的根本大计,这才能更好地使本地学生适应全球化趋势下的激烈竞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