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传统的植物染料的扎染工艺及步骤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传统的植物染料的扎染工艺及步骤

    

    一、植物染料的概念

    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利用植物染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布料染色方法。植物染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无毒无害,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伤害。经植物染料浸染的织物,色形自然,经久不褪,具有防虫、抗菌的作用,这是化学染料所不具备的,特别适合于童装、内衣、鞋袜、汽车内饰、箱包、室内、床上用品等。其色牢度高,可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二、植物染料的使用情况

    用植物染料进行扎染制作,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时间长,在现代的扎染生产中较为少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纯天然的植物染料扎染将会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青睐。现代植物染料扎染保持最好、使用最多的要数云南大理扎染,而扎染染色中,颜色使用最多的要算蓝靛。

    三、蓝靛的制作方法

    (一)板蓝根的采割

    到板蓝根(图5-1),收割的季节,采取植物的叶茎,不取根部,进行蓝靛的制作,据说50 kg的板蓝根叶茎能加工出染料12.5 kg左右。

    

图5-1 板蓝根植物

    (二)浸泡

    把板蓝根放入大木缸中(之所以用木缸,主要是因为其木质对染料不会起副作用),注入清水,浸泡时间为7~8天。一般9月份的气温比较适合制作染料。

    (三)除渣

    为了使染料干净,在大木缸中,要把水中的板蓝根渣子除掉。

    (四)配制石灰水

    把石灰水倒入染水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大约十几分钟,搅拌完毕再看成色如何。这一工序技术性强,石灰的比例要求严格:石灰倒少了,不能做出染料;倒多了,染水会“死”掉。基本是凭经验来调配,也可以从染水呈现出的颜色来看:如果染水呈现鸡蛋黄色的颜色,说明还差火候,还要继续调试;染水颜色是灰色,说明染水要死了,传说有些技术高的人可以救活染水。

    (五)打水

    用专业的打水工具在木缸中打水(图5-2),一般打三次,要求是在染水的表面打出一层泡沫,如果三次都打不出泡沫,就增加打击次数,使染水成熟。

    (六)沉淀

    打好的染水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使染料下沉到缸底,当满缸的染水分出清水和沉料以后,把清水倒掉,留下的沉淀物就是蓝靛染料了。

    

图5-2 染水木缸

    四、扎染步骤

    (一)扎花

    扎花是用手工缝扎布料的工序在土布上缝制花样,方法有折、叠、挤、缝、卷、撮等。除了一些简单的、已十分熟识的图案之外,扎花之前一般首先要在白布上画好或印好图样(图5-3),再根据图案进行扎花(图5-4)。扎花是扎染中第一道关键的工序,漏扎、错扎、多扎均会影响图案成形。如果没有扎紧,浸染后图案就不清晰。

    (二)蒸布

    把布放在甑子上蒸至冒汽,其作用主要是把浆料蒸发掉,布蒸过后,染出来很少脱色,而且有光泽。

    (三)染色

    在有染料的大缸中进行染色,边染边搅,此种染色一般要来回进行6~7次,染色的时间越久,颜色越深越牢固(图5-5)。但有时也视情况而定,有的布料需浅色一点,就可以少染。

    

图5-3 在白布上画好或印上图案(图片来自阿哒音大理白族扎染坊)

    

图5-4 第一道工序——扎花

    

图5-5 染色次数越多颜色越深(图片来自阿哒音大理白族扎染坊)

    (四)漂洗

    把染好的布放在清水里反复搓洗,其目的是把附在布上的浮色洗掉,以免布料拆开以后出现染花的现象。漂洗后的水越清越好。

    (五)拆线

    把漂洗后的布拆线,没有被染的部分,其白色的花纹图样就显现出来了。这道工序虽不算复杂,却必须要细心,否则拆破了布料,一块布就成废料了。

    (六)再次漂洗

    把拆后的布放在清水中,再一次进行漂洗,一定要将浮色漂洗干净,否则,会影响作品效果(图5-6)。

    

图5-6 再次漂洗(图片来自阿哒音大理白族扎染坊)

    (七)晾干整理

    传统的制作方法是自然晾晒(这种晾晒是在阴凉的地方晾干,而不是暴晒,没有经过处理的染布在烈日暴晒下会毁色),现在基本都用脱水机、烘干机取代人工晾晒了(图5-7)。过去,漂洗、晾干后的扎染布料,要用石碾来压平整。而现在,这种方法也已不多用了,多用熨烫机取代了石碾。

    

图5-7 (A)传统和现代的布料脱水办法

    

图5-7 (B)传统和现代的布料脱水办法(图片来自阿哒音大理白族扎染坊)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