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武夷山调研报告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武夷山调研报告

第1篇:武夷山印象大红袍调研报告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调研报告

武夷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3班(3+2)

课程:旅游市场营销姓名:杨加兵学号:20136031049

简介........1 什么是印象大红袍1 一,印象大红袍的组成:.1 二,去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的理由2 三,印象大红袍特点.......2 四,演出现场.....2 五,观众的声音..3 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与益处..3 简介

印象大红袍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倾力打造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近年来,武夷山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升旅游形象。武夷山大红袍作为“茶中之王”,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在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借助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予以再现,使之成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浓缩成以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这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的《印象大红袍》已完成最后的创作,该演出将以独特视角,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不同的武夷“山水茶”文化。这个名为“印象·大红袍”的作品,是张艺谋的“铁三角”团队打造的第5个“印象”系列。从6年前的“印象·刘三姐”至今,除了筹备奥运开闭幕式期间的中断,“印象铁三角”以几乎每年一个的速度在中国的各旅游胜地实践着他们的实景创作。而这6年间,跟风效应,又使得中国各景区产生的类似演出达数百个。什么是印象大红袍

一,印象大红袍的组成: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的推出,打破了固有的“白天登山观景、九曲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与审美方式。剧场的表演区域由环绕在旋转观众席周围的仿古民居表演区、高地表演区、沙洲地表演区与河道表演区等共同组成。仿古民居表演区借鉴了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的建筑元素,使得演出现场更像是有着一千九百八十八个座位的巨型茶馆。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二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景象。置身其中,不仅可以将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尽收眼底,而且还会有穿着民俗服饰的侍女,递上一杯中国“茶王”大红袍,让观者一品芳茗。印象大红袍演出时间约70分钟,演员将近300人。印象大红袍剧场为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舞台视觉总长度120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舞台;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每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次360度平稳旋转;唯一在23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落成的印象作品,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15块电影银幕完美地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造就世界上最大的“演出茶馆”。有“印象大红袍”演员95%为当地群众演员;演出现场共有视频数码灯、电脑灯3000盏;演出剧场占地面积约为11.2亩,总投资近1.5亿元人民币。剧场内有1988个座位。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2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气势。二,去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的理由:

理由1舞台视觉总长度120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舞台。

理由2全球首创360 旋转观众席,为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理由3演出是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理由4演出是以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武夷山为地域背景,以武夷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理由5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后创作的第五个印象作品。三,印象大红袍特点:

(1)与其他4个“印象系列”作品不同的是,《印象大红袍》突出故事性和参与性,不仅展示了茶史、各个制茶工艺,还借助当下流行的“偷菜、炒房、蜗居”等语汇,说大王与玉女的爱情故事,说大红袍的来历,说现代人所有的烦恼,说一杯茶所带来的幸福和感悟。《印象大红袍》是借茶说山、说文化、说生活。(2)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演出剧场是世界最大的茶馆,全球首创360 旋转观众席,为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舞台视觉总长度120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舞台,史无前例地将15块电影银幕,完美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首度呈现多屏幕矩阵式超宽实景电影场面,现场效果如梦似幻,真切感受人在画中游的幻境体验。

(3)武夷山印象大红袍以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武夷山为地域背景,以武夷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巧妙地把自然景观、茶文化及民俗文化融入到一场山水实景演出中,集武夷自然山水、武夷茶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于一体,整场演出华丽璀璨,包罗万象。(4)在这座印象大红袍茶馆,有1988个座位,观众席5分钟即可完成一次360平稳旋转,坐席的视觉半径超过2公里,四面舞台相连,可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气象,全部采用世界顶级灯光音响设备,视频数码灯、电脑灯3000盏,环绕音箱,置身印象剧场,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可一眼望尽,中国茶王大红袍茶香缭绕,温暖在心,盘旋之间,亲近一次久违的自然。

(5)由420名武夷山当地民众参与演出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宣称“转着看演出”,“实景电影”和360度旋转观众席是其最大的看点。

四,演出现场:演出中有不少很明显的张氏风格,盛唐笙歌中,成片的红色暧昧灯光,满目的唐代仕女在茶楼迎客;竹林中,绿色灯光映衬下,众演员以胳膊为支撑,手执巨大竹竿群舞,书生则在满目叠翠的竹林里斗茶,共悟“茶之道”„„这些都很容易让人想起《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十面埋伏》的画面。

演出舞台坐落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武夷茶博园西南角、崇阳溪东侧河岸,背倚风光绮丽的武夷山水。演出以茶楼的胖老板与朋友们聊天为开场。随即观众席开始朝着“印象茶馆”的方向旋转,众多唐代仕女出门迎客,近百位演员的低胸装竟然克隆自《满城尽带黄金甲》。当舞台来到一片空地时,“竹林大战”顿时上演:几十位绿衣少年每人擎起一根人工竹子构成竹海,两位一身白衣的“诗人”被威亚吊到竹林上空飞舞,俨然《十面埋伏》加《英雄》;当舞台旋转至“印象茶馆”时,《三枪》里的“麻子面馆”。

此外,“实景电影”采用全球首创360度旋转的观众席,观众席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周旋转,舞台视觉总长度达一万两千米。同时,将15块电影银幕融入自然山水之中,组成“矩阵式”超宽实景电影场面。

最大的特色采用全球首创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观众席,观众席是可以旋转的,一共有4个主表演区,随这观众席的转动,将观众带入不同的环境中,十分过瘾。其中一个实景完全是借用了武夷山的标志景点。大王峰。有一刻,演员们一声呐喊,大王峰和玉女峰被瞬间照亮,演员们再一声呐喊,水也被灯光瞬间照亮,那一瞬间,全场一片惊艳的喊声。五,观众的声音:

360°旋转舞台,每旋转一次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灯光效果强,给人只身山林的感觉”。这已经是第三次来看《印象大红袍》了,每次感触都不太一样,就好像看一部经典的电影,每次都能发现不同的东西。

表演一半好看一半无聊吧。现代部分相当假相当说教,其它一些场景倒是可以一看。舞台是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比较特别,表演的时候有目不暇接的感觉。希望原生态部分更多一点。早就听说印象大红袍的精彩,可是当我身临其境的时候,还是被那场面的宏大与演出的精彩惊呆了,真的太值得一看了。

实景旋转舞台,位置在中间,因为近视的原因,有些看不清楚,贵宾席是在最后,真心不知道贵在哪里。整个过程不能拍照,因为闪光灯会影响其他观众,也有不遵守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在维持秩序。内容还算丰富,整体效果也不错。

本来是兴致勃勃去看演出的,换票的时候出了麻烦,虽然后来解决了,但是网上说1.4米以下儿童是半价,到了景区票子上写的却是1.1米以上儿童是全价,这个希望景区和网站能统一,省得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老谋子导演的剧现场灯光和舞美都比印象丽江震撼主题也比较正能量尤其是360度看台很有感觉,只是整场从头至尾都围绕茶的主题未免太商业化。以前一直对老谋子没有太多好感,这次也对张艺谋的导演水准有了一定的好印象。对大红袍的来历也留下了深深的记忆,这个旅游产品的设计比较成功。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与益处

(1)在武夷山举行公演的纪念金票拍卖活动上,5克黄金加上铁三角张艺谋、樊跃、王潮歌三人签名的金票以50万的底价起拍,价格一路飙升,最后拍出了416万的天价,而且在试演期间,17万张门票已经预订一空。加上当日的售票,更是还没开张就卖出了20万张票。(2)事实上,2006年电视剧《乔家大院》播出,剧中提到乔致庸经历的“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就是武夷山,电视播出后带来了第一波岩茶涨价潮,随后“印象·大红袍”立项的消息进一步助长岩茶的涨价之风。不到一年间,原来500克以百元计的岩茶上涨了百倍以上。(3)“印象·大红袍”将可以“一叶带三业”,促进当地文化产业、旅游业和茶产业的发展,“根据我们的测算,‘印象·大红袍’将为我们拉动5个点的GDP增长,将带来2.5亿的年收入。”

“印象·大红袍”这个名字比“印象·武夷山”更好,首先武夷山跑不了;而且有助于茶产业,以后可以和北京公司一起经营茶,这就是延伸产品。以茶为名的带动力针对性更强——武夷山的知名度不够。

(4)这场戏带来了张艺谋“印象铁三角”的名气,带来了媒体们的跟风报道,也带来了一年几千万的门票收入。但除了这些直观的武夷山知名度的提高和看得见的经济收益,撬动了武夷山的两大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和茶产业。

(5)印象大红袍弥补旅游产业当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夜间文化旅游娱乐消费项目。这场演出一定会造成游客逗留天数的增加。”游客起码要多住一个晚上,这就增加了游客逗留在武夷山的天数。而逗留天数的增加,就会带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6)印象·大红袍试演成功之后,已经有多家旅行社与演出公司团购了大宗门票。据有关部门测算它将每年为武夷山至少增加5%以上的旅游人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而作为一种品牌发展战略,“印象·大红袍”边际效应还不仅止这些。(7)“印象·大红袍”不仅要让游客住下来,还将大红袍——这一武夷岩茶代表性品牌全面推介给了游客。

(8)这一年多来,得益于‘印象·大红袍’,武夷山茶农茶叶的销售量提高了三成,演出也为武夷山带来了更多的游客。现在,爬天游峰、游九曲溪、看‘印象·大红袍’,已逐渐成为游客到武夷山旅游的三个‘必选项’。

第2篇:武夷山双遗产文化调研报告

武夷山双遗产文化调研报告

裘国伟

(武夷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摘 要:武夷山拥有“碧水丹山”、“奇秀甲天下”的自然风景区和世界同一纬度不可多得的自然保护区。还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素有“道南理窟”、“理学名邦”之雅称。1999年,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武夷山被列为世界双遗产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加强了自然保护区及九曲溪源头的森林保护;减少景区内及其景区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控制了进入景区的车辆和人员等。

武夷山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现有馆藏文物19433件,国保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还有很多著名的古道和古关隘,如武夷山分水关及其崇安古道、光泽杉关及古道、浦城仙霞关及古道。闽北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南平南词戏、政和四平戏。

武夷山地灵人杰,名流辈出,曾出过大量政界、文学界及科学界名人。其中,最著名的要属闽北四大文化名人,即朱熹、柳永、辛弃疾和陆游。

为加强对武夷山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必须站在“大武夷文化”的高度上共同研究,共同开发利用,共同保护,形成开发、保护、利用的整体合力。

关键词:武夷山 双遗产文化 现状 保护

2007年7月31日至8月9日,省社科规划课题“武夷山双遗产文化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先后对武夷山市自然保护区、古汉城遗址等地以及武夷山市周边有关县、市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考察调研,同时就武夷山双世遗的现状包括作为自然遗产地的自然保护区和风光景点的状况和列入世界遗产后对生态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武夷山及周边县市历史文化名人及其影响,武夷山及其周边县市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出土文物、古建筑(古寺庙、古桥、古民居、祠堂等)、关隘、民间艺术的保护、利用与传承等问题走访了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和南平市及相关县市的文体局领导。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概况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全市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境内有“碧水丹山”、“奇秀甲天下”的自然风景区,位于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全区呈长条形,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14公里,面积70平方公里。区内由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属丹霞地貌,千百万年以来,因地壳运动,地貌不断发生变化,构成了秀拔奇伟,独具特色的“三三”、“六六”、“九十九”、“四十六”之胜。

武夷山还有世界同一纬度不可多得的自然保护区,座落于武夷山脉偏北的最高地段,是我国东南大陆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属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及评为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保护区,区内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在国际上被誉为“昆虫世界”、“蛇的王国”和“鸟的乐园”。

武夷山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有过夏商、西汉和南宋等多次鼎盛时期,是中原文化入闽的走廊,更是闽越文化的摇篮。古越人特有的葬俗“架壑船棺”、“虹桥板”等古物,历经3800多年的风风雨雨,留存至今。武夷山的城村汉城遗址,距今2000多年,面积48万平方米,是江南保存最完整和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城市遗址。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此生活40余年,期间广收门徒,著书讲学,使武夷山一度成为东南文化学术中心,有“道南理窟”、“理学名邦”之雅称。

1999年,武夷山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二、武夷山列入双世遗后,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

武夷山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尤其是武夷市政府对武夷山自然生态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及九曲溪源头的森林保护

历史上由于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特别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武夷山的生态资源曾经遭受多次破坏。如:50年代大跃进后的大规模砍伐运动和改革开放初期山民们为了脱贫致富而进行的大规模砍伐,都一度使这里森林和整体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后果十分严重。1998年的“6.22”特大洪灾,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森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持水资源的根本。武夷山列入双世遗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武夷山地区的森林保护工作。首先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限止资源消耗大的产业,发展生态型的产业,如茶叶,旅游服务等。其次是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劝说当地居民用液化气取代木柴做燃料,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的使用,并对居民的燃料费用进行补贴;当地茶厂通过科研改用煤炭烘焙茶叶取代传统木炭烘焙的方法等等。

(二)努力减少景区内及其景区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武夷山景区及保护区内曾有居民几万人,每日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还有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其残流物源源不断流进九曲溪及景区内的其它河流,严重影响了遗产地的生态质量。武夷山列入双世遗后,当地政府采取了许多建设性的措施,努力减少居民的生产生活对遗产地的生态影响。

一是对景区内的居民尤其是九曲溪沿岸的居民进行集体迁移。将景区内的居民迁出景区或迁到距离主要景点特别是九曲溪较远的地方进行集体安置。例如将九曲溪沿岸星村镇里位于九曲溪沿岸的居民搬迁到离九曲溪较远的地方,在那里建设一个生态型的小区——齐云小区,2003年5月确立为省级建设新农村试点小区。小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的定位,是建成一个生态型的居民小区。小区的生态建设指标很高,绿地面积在35%以上。小区建设突出水资源保护这个重点,采取了两项重要的措施来解决小区污水排放问题,即在小区中规划建设一座日处理污水2500吨的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水,排放到远离九曲溪的江墩溪中。

二是对目前尚不具备集体搬迁条件的景区内居民点的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居民生活垃圾通过集中点由专人运送至垃圾转运站后转运垃圾处理场,处理后,垃圾无害化达99%以上。对于特种垃圾(医院及涉外机构垃圾)由市固废中心进行处理。对于景区中分散的自然村,则由景区管委会拨专款雇请专职的清洁工每天到各自然村收集垃圾,并进行处理。

(三)逐步控制进入景区的车辆和人员

随着武夷山列入世界双遗产名录,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人数急剧增加。特别到“五一”、“国庆”黄金周,更是人满为患,很多景点出现了旅游人群拥堵的情况,九曲溪更是出现了“一排难求”的现象。大量的旅游垃圾直接散落在景区内和九曲溪里,加上有些游客不走规定步道,而是在山中另辟蹊径,对景区的植被亦造成严重破坏。针对上述问题,景区管理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提高主要景区票价、在黄金周期间限制车辆进入景区、开辟周围新景点以缓解主景区的压力、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旅游和环保旅游、修建环景区公路限制过境车辆进入景区等措施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