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金钱买得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金钱买得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有些做父母的常常这样想:自己在年少时吃尽了生活的苦,受够了生活的穷,现在生活富裕了,让孩子享福也是应该的。其实这样想是很不理智的。不少专家忠告:“浪子挥霍的是他的祖业和父业,败子炫耀的是他祖业和父业的辉煌。”

    小小年纪,如果光认金钱,不重读书,以后的人生就会波折不断,以后的生存就会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从小就明白金钱的真正概念。金钱本身并无罪恶,而且它本身是没有“性别”的,也是没有“颜色”的,是人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金钱取得的方式不同,会给金钱蒙上不同的色彩。

    一个人如果用宝贵的自由甚至生命去换取罪恶的金钱,这是极端愚蠢的。盲目崇拜金钱,不爱努力读书学习,眼睛里除了金钱以外,其他什么都不考虑,如没有文化知识,无视国家法律,不顾友情和亲情等,就容易走上罪恶的道路。金钱只能给人一时的享受,而知识却能让人受用终身,让人的灵魂得以升华。所以,对于青少年朋友们来说,知识的积累远比单纯追求金钱更重要。

    有人说人应该先装满自己的脑袋,而后再装满自己的口袋。如果开小店做小买卖的父母一心只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小伙计或小店主,那是绝对的短视。挣钱的机会什么时候都有,年轻的时候不读书、不要说挣钱,就连生存也困难。做父母的切不可为自己的生意多一个帮手,而让孩子早早辍学,这样会让自己和孩子后悔一辈子的。

    只要我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何愁日后挣不到钱呢?我们的青少年们,眼光要放长远一些,要安下心来好好努力读书,及早为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定要记住:先掌握知识,后考虑其他。

    不信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金钱与知识的小故事:

    一天,知识与金钱不期而遇,金钱顶着大肚子拍了拍瘦如干柴的知识,趾高气扬地叫道:“小子,瞧你,累了一辈子却一无所得,全身被刮得干净。瞧我,有了它吃得好,玩得好。”边说边拍着胀鼓了的肚子。

    “跟我干吧,保证你洪福齐天。”

    知识笑了笑,摇着他那大大的脑袋,闪着他那水汪汪的,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吃得好,玩得好是你的幸福。能有书香,能有报读则是我的幸福。若你换了我,我换了你,就像房柱作了柴禾,柴禾作了房柱似的不合实际。还是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吧。”

    “你的这种生活方式也算幸福?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真难受!”金钱惊叹,仿佛提出抗议,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若像你所说,我倒觉得奇怪了,你的脑子里严重缺食,即使肚子填得再饱,也不能救济头脑的贫乏。没有精神食粮,空荡荡的,这就是空虚。不过,这种空虚常被你眼前的欢乐所遮掩,一旦你失去快乐幸福的资本,也就是你的钱没有了,你将长期忍受空虚的折磨,你不觉得痛苦吗?”

    “你说我的快乐会减少,钱会没有,何以见得?”

    “那我们就比试一下吧。我们现在来做生意,我每天给你1万元,而你第一天给我两分钱,第二天给4分,第三天给16分,这样依次多一倍。这样做一个月如何?”

    金钱心想,用1万元换2分钱,还没见过这样的傻子。当即就达成协定。一个月之后,统计下来,知识竟赚了金钱的一倍多。

    延伸阅读: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的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著作有《学术的进步》和《新工具》等。

    知识将赚得的钱一分不少地还给了金钱,说道:“我不会用这种方法赚你的钱的,只是让你看到,知识力量的伟大。现在我一贫如洗,不是说我找不到钱,而是不想去做,不想钻进钱眼里。因为钱太多,反而是负担,常为它所累。未来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什么?就是竞争知识,竞争技能。你的仅有的一点知识能经得住几经考验?你想过没有?知识少,工作难找,没有工作,没有钱的来源,钱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

    金钱惭愧地低下头。

    看了知识和金钱的对白和它们的这场有趣的打赌,你有什么感想呢?

    早在四百年前,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兼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任何力量都抵不上知识,而要获得全面系统且扎实的知识,最佳的途径便是读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