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两级放大器频率补偿结构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两级放大器频率补偿结构

    9.3 两级放大器频率补偿结构

    在多级运放内部存在局部反馈和前馈,这种反馈和前馈可以是无源网络,也可以是有源网络。两级运放采用基于极点分离的Miller电容补偿,由于仅存在两个极点且充分分离,一定是LHP实极点,在控制零点具有LHP性质的条件下,控制GBW于次极点的1/2处,即可满足稳定性要求。

    根据对两级以上增益电路详细的频率特性分析,在满足Miller电容补偿要求的基本限制下,根据零、极点控制的相关要求,总结出几类基本的补偿结构及其依据的基本原理、补偿特点和适用范围等,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各类方法,或采用各种组合方式的补偿结构,获得最理想的频率补偿效果。

    高频下闭环系统的不稳定性是由主次极点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配置不恰当而造成,频率补偿的目的就是通过特定的方式调整或重新配置极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即改变NDP值。以调制NDP为主要目的的频率补偿结构所采用的技术路径主要有:

    (1)主次极点分离技术;

    (2)LHP零点与极点的抵消技术;

    (3)LHP零点对相位移的补偿技术,提供超前相位部分抵消迟滞相位。

    为实现以上频率补偿的基本方案,可采用以下具体的技术措施或步骤:

    (1)压缩主极点p1,通常采用Miller电容补偿的方式实现主极点的大幅压缩。在特定的低频增益条件下,单位带宽增益GBW相应降低,使高频次极点更容易设置在GBW以外。

    (2)扩展各非主极点p2、p3,Miller电容补偿同样对扩展高频次极点十分有效。根据与p3和零点的相互关系,最低次极点的NDP值取1~2,以获得必需的相位裕度。

    (3)引入接近p2的有效高频次极点p3,并考虑零点的影响,满足p2+p3>3.2GBW的条件,实现-10dB增益裕度。

    下面重点分析两级增益电路中依据以上原理频率补偿的各类基本结构。

    9.3.1 并联电容补偿结构

    并联电容补偿可视为Miller电容补偿的等效方式,在第一级增益的输出结点引入一大的并联补偿电容,以压缩主极点p1,而系统输出次极点因不受影响而保持不变。因此,并联补偿的主次极点分离效果远不如Miller电容补偿,所需的补偿电容占用面积大,不利于系统集成,补偿电容的利用效率低,但并联补偿避免了Miller补偿中RHP零点的引入。并联补偿结构及其对主极点的压缩效应如图9-1所示。

    img751

    

    图9-1 并联电容的主极点压缩补偿

    9.3.2 简单Miller电容补偿——SMC

    未经补偿的两级运放理论上的附加相位移极限为180°,相位裕度为0°。为达到60°相位裕量的基本要求,引入常规的Miller电容Cm补偿,该电容跨接运放电路中输出级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基本的Miller补偿结构及对主次极点的分离作用如图9-2所示。电容Cm对系统传递函数引入一个RHP零点z1,并将原来的两个极点重新定位在p1′和p2′。通过较小的Miller电容可实现主次极点的显著分离。补偿电容的效率高,但引入RHP零点。Miller电容补偿对基本电路的极点分布关系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即初始的极点应满足p2>p1的条件,才能实现Miller电容最大的补偿效果,其开环增益近似为

    img752

    img753

    

    图9-2 Miller电容对主极点的压缩和对次极点的扩展

    当运放输出级不存在Cm耦合电容时,则两级运放的原始极点分别近似为1/R1C1和1/RLCL,两者近似为同一数量级。对于两级增益的Miller电容补偿,其主次极点一定是分离的,如图9-2(b)所示。当Cm起作用后,第一级输出极点由于等效电容增大AV2Cm倍,则极点被压缩AV2倍,成为低频主极点。当GBW<p2′时,一定有GBW=A0p1′。在ω》p1′频率下,若新的p1′和p2′极点仍以p1与p2表示,则开环传递函数为

    img754

    根据基本Miller电容补偿结构两级CS增益的传递函数,求出补偿后的极点分别为

    img755

    RHP零点形成的原因是Cm前馈通道电流对放大管电流的补偿抵消作用。在基本SMC结构中,前馈通路中的Miller电容在高频下形成的前馈电流提供输出MOS管的栅控gm电流,使输出到负载上的电流为零,形成零点频率。电容电流流入gmL管,形成RHP零点。零点频率和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分别为

    img756

    对于输出级极点,表现为Cm使输出级近似短路后的输出阻抗1/gmL与负载CL并联形成,而短路的假设只在高频下才成立。实际上,在任何频率下Miller电容形成的输出极点都保持以上结果不变。考虑任何频率都存在的CGS电容与Cm电容的耦合作用,输出信号耦合到本级增益输入端的分量为

    img757

    式中,VG、VD分别为MOS管栅压和漏电压。

    显然,在Cm》CGS的条件下,该条件通常均成立,则无论频率如何,Cm的作用都使VG=VD,等效于输出管GD短路的MOS二极管(与频率和负载CL无关)管,其输出端看到的阻抗变为R1∥(1/gmL)∥RL≈1/gmL,即阻抗降低使p2极点扩展。

    此外,对于Miller电容补偿结构,GBW<p2的次极点限制有深刻物理意义。在p2极点频率下,输出级可视为短路,因此两级运放低频与高频下极性反相变化一次。简单地说,对应于原来的低频负反馈变成p2点下的正反馈,而GBW<p2正是保证正反馈发生在单位增益点之后的条件,进入正反馈后增益迅速衰减,确保所需要的相位裕度。需要说明的是,主极点p1得到GBW的假设,要求所有次极点均大于GBW,这样由p1与低频增益乘积得到的GBW才比较准确。根据GBW的定义,在p1和GBW频段之间只存在一个主极点p1,增益的幅频特性在f>p1后以-20dB的斜率下降,则f下降到0dB增益所对应的GBW频率为

    GBW=10logAV0 p1=AV0p1     (9-41)

    若次极点频率p2位于AV0p1频率之前,则实际的GBW比上式结果大幅度减小。稳定运放必须满足GBW<p2的条件,与相位裕度的约束条件要求一致。由gm1/Cm<gmL/CL,得到Cm》(gm1/gmL)CL的结果,同时Cm>CGS的要求亦可满足。在Cm《CL的条件下,RHP零点频率远高于p2,可忽略。因此,若gm1《gmL,选取适中的电容,既可满足GBW<p2的极点补偿要求,亦可满足z1》p2的RHP零点限制要求。

    LHP极点和RHP零点对传递函数相位移的影响相同,p2》p1、z1>p2的关系明显成立,现进一步考察相位裕度对零极点关系的定量要求。为减小z1零点的不利影响,z1应足够大,设z1/GBW>10,即gmL/gm1>10,则在GBW频率点下RHP零点的相位滞后为φz=arctan(GBW/z1)≤arctan(0.1)≈5.7°。这样,60°的相位裕度留给p2极点的最大相位移为φp2=arctan(GBW/p2)≤180°-60°-(90°+5.7°)≈24.3°。

    显然,要求相位裕度越大,或零点z1越靠近GBW,则允许的φp2值越小,对应的p2/GBW比值越大。在大负载CL下,这是一件越来越难达成的控制状态。在以上条件下,由于tanφp2=GBW/p2,则p2=GBW cotφp2≈2.2GBW。

    在RHP无穷远的条件下,φp2=30°由于tan30°=0.577 3,只需p2=1.73GBW。可见,φz越大,或相位裕度PM越小,p2越接近GBW,或p2下降时导致PM减小。因此为保持额定的PM需提高RHP零点z,或改变其性质,由RHP转变为LHP零点。在次极点p2满足两倍以上GBW的条件下,所需的补偿电容与相位裕度PM决定的距离因子NDP有关,即

    img758

    变换后得到与负载、跨导比和NDP因子有关的Miller补偿电容为

    img759

    因此,在PM=60°的相位裕度下,NDP≈2.2,若gm1/gmL=0.1,则近似有

    img760

    Miller电容补偿的两级增益与输出级单级增益间的GBW带宽关系为

    img761

    对于两级Miller电容补偿的运放,在存在RHP零点的条件下,有如下基本设计约束条件:

    (1)后级跨导应是前级跨导的10倍以上。若静态偏置电流后级为前级的10倍,则放大管的W/L也应比前级增加10倍以上。

    (2)补偿电容Cm不能太小,否则过高的GBW无法满足相位裕度的要求,即Cm>0.22C2=0.22CL。由于Cm无法改变,当负载电容增加时,稳定性变差,系统稳定状态下负载电容存在上限限制,因此Cm设计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3)基于简单Miller电容补偿设计的OP为条件稳定,负载电容越大,所需的补偿电容也越大,当负载电容增加到使p2《p1并变为主极点时,Miller电容补偿结构不再有效。

    9.3.3 串联调节电阻Miller电容补偿——SMCNR

    SMCNR补偿是对基本SMC补偿的一种改进方法。Miller补偿电容串联一个调节电阻后,改变了前馈网络电抗的相位特性,使短路作用减弱。如图9-3,图9-4所示。通常,串联电阻对零点和极点都有影响,但对极点的影响均可被忽略。

    img762

    

    图9-3 串联调节电阻Miller电容补偿结构

    img763

    

    图9-4 串联调节电阻Miller电容补偿两级运放

    若主极点近似成立,p1《p2,p1《p3,且p2<p3,则主极点为

    img764

    两个次极点和前馈零点分别为

    img765

    电阻Rm选取有多种策略。一种是消除原来的RHP零点,因此取Rm=1/gmL可使原来的z=gmL/CmRHP零点消失,在此补偿策略下该零点被外推到无穷远,其影响完全可以忽略。此时PM=60°对应的img766考虑到gm或Rm参数的漂移,这种基于零点消除的补偿方法将产生偏差,形成很大的LHP或RHP零点,这种零点的变化对电路高频特性的一致性产生影响。

    当Rm>1/gm,零点的性质由RHP变为LHP,即z≈1/(RmCm)。因此,另一种补偿策略是增加Rm电阻使前馈零点成为稳定的LHP零点并至少位于2GBW处,一方面用于提供小于45°的超前相位以补偿极点的相位迟滞,另一方面较高LHP零点也抑制其对GM的不利影响,由z-1=(Rm-1/gmL)Cm≈Cm/(2gm1)的条件,由此解出Rm=1/(2gm1)+1/gmL

    采用LHP零点补偿,降低了PM=60°相位裕度下NDP=2.2的系数,等效增加了gmL的值,使gmL/gm1降低,Cm亦可减小,带宽增加。其内在原因在于:当LHP零点与p2极点相互接近时,可消除p2的作用,使更大的p3极点成为决定GBW的次极点,GBW可由此提高。即使z无法完全抵消p2极点,但仍有利于改善相位裕度。显然,基于对LHP控制的零点补偿相对于RHP零点消除的补偿有较大优势,对gmL》gm1的约束条件要求降低,此时通常只需满足gmL>gm1,并使补偿电阻Rm增大,而gmL的相对减小降低了输出级的功耗。精确控制零点z或Rm的位置依赖于对系统各主次极点的精确估算和设计。

    Rm电阻等效到输入端,阻抗减小Av2倍,则Rm对主极点的影响可以忽略,主极点保持p1≈1/(gmLR1RLCm)。

    Cm、CGS在高频下短路,则Rm对次极点的影响由Rm与1/gmL的并联结构决定,Rm与R1的分压调制1/gmL输出阻抗,即VGS=VoR1/(R1+Rm),ro=[(R1+Rm)/R1]aVin/aIDS=(R1+Rm)/(R1gm),则等效输出阻抗为

    img767

    当Rm=0自然退化到原有的Reff=1/gmL的关系,Rm》R1时,Reff≈RL。为保证Rm的引入对极点的影响降至最小,并同时满足LHP的零点要求,补偿电阻的范围为1/gmL<Rm<R1/10,在此条件下主次极点基本保持不变。实际上,当考虑结点电容在高频下的影响后,以上两级增益系统升级为三阶系统,电路传递函数的完整表达式为

    img768

    式中各系数与结构参数的关系为

    img769

    采用主极点近似可以得到以上零极点函数的近似关系。由通常条件下主极点近似均能成立,设C1=CgsL,则以上传递函数可简化为

    img770

    LHP零点补偿的一个特例是将零点放置在某一高频极点处,实现z-p抵消。这里,当高频极点选择为输出级极点p2=gmL/GL时,则有

    img771

    z-p抵消所需的电阻为

    img772

    在以上Rm补偿的主极点以上频率下,系统高频开环传递函数简化为

    img773

    显然,在以上Rm条件下,两个次极点频率分别为

    img774

    为精确控制Rm补偿电阻,采用MOS二极管或共栅1/gm电阻,由于存在两个次极点p2、p3,零点理论上存在两种补偿策略。一种是补偿较低频率的p2点,另一种是补偿频率较高的p3点。第一种补偿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带宽,但缺点是当参数漂移导致的不完全补偿将形成零极对,虽然对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对瞬态响应下的小信号建立时间有显著影响。第二种补偿虽然所形成的带宽略窄,但形成的零-极对位于GBW外,对系统瞬态影响的作用可以忽略。这两种补偿策略在实际设计中都有应用。

    对于以上实际情况,由于p2与p3的极点自身的大小取决于Rm的值,而Rm的选取是针对补偿较小的p2极点,因此对应于前述的第一种扩展GBW的补偿策略,系统只保留一个p3次极点,由于p3》GBW=gm1/Cm,则高频下的传递函数为

    img775

    高频次极点p3为CgsL与Rm的并联谐振频率,该结论还可通过网络变化关系得以证明。设补偿网络中的电容电导为Y=sCm,电抗为z=1/Y,负载电容电导为Yout=sCL,输出管电压控制电流源电导Yx,Yout与Yx为并联。当满足Yout+Yx=-Y时,前馈补偿支路中的电容电导与等效输出电导完全抵消,次级的输入信号全部加在电阻Rm上形成前馈电流Vi2/Rm,即输出电压为

    img776

    则电压控制电流源中的等效输出电流为

    img777

    与ix=gmLVi2的关系对比后得到:

    img778

    以上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这限定了补偿电阻Rm与输出跨导gmL之间必须满足的关系,使新的次极点比原来的次极点更远。此时的相位裕度为

    img779

    最后,根据PM=60°的相位裕度要求,在gm1和gmL、Cgs2和CL等参数确定的条件下,选取最小的补偿电容Cm,使电路系统的GBW达到最大。

    在实际电路中,可采用MOS管的1/gm阻抗实现Rm的作用,并控制MOS管于线性电阻工作区,实现稳定的电阻Rm补偿,同时减小电阻占用的芯片面积。

    9.3.4 消除前馈通道的Miller电容补偿

    在保持Miller电容反馈补偿作用的前提下,消除Miller电容前馈耦合作用,将补偿电容前馈通路阻断后可保证RHP零点的消除,同时消除p3高频次极点,仅保留p1主极点和p2次极点。有两种前馈阻断方式,一种采用图9-5所示的电压跟随隔离模式,另一种是采用如图9-6所示的电流跟随隔离阻断方式。在两种模式下,小信号的电压传输或电流传输均为1,因此Miller电容压缩主极点、扩展次极点的作用依然有效,但RHP零点因前馈通道消失而无法产生。

    img780

    

    图9-5 电压跟随消除RHP零点

    img781

    

    图9-6 电流跟随消除RHP零点

    在电压反馈跟随结构中,NMOS Mc管小信号电压增益为1,则电容中的反馈电流为ic≈sCm(V2-V1)=sCmV2-sCmV1。输出级MOS管输出电流形成输出电压V2满足的关系为-gm2V1=V2(G2+sC2)。输入级MOS管电流与电容反馈电流的叠加形成第一级增益输出V1,即ic-gm1Vin=V1(G1+sC1)。

    由以上3个约束条件,得到该结构的开环增益为

    img782

    显然,Miller电容没有引入零点,但Miller电容对主极点的压缩效应依然成立,即

    img783

    单位增益带宽GBW=gm1/Cm,通过p2=2GBW的条件可确定补偿电容Cm的值,此时gm2》gm1的限制条件大为减弱。

    在电流跟随模式下,忽略饱和恒流源沟道调制引起的电流变化,则反馈电容电流与电流跟随器的电流变化相同,因此有iC≈sCm(V2-Vx)=gmCVx

    式中Vx为PMOS MC管源端电位,则由此解出Vx=sCmV2/(gmc+sCm),将其代回原式后得iC≈sCmV2gmC/(gmC+sCm)。在gmC》sCm的条件下,iC≈sCmV2,对应于Vx≈0,则根据输出级电流电压关系有-gm2V1=V2(G2+sC2+sCm)。

    同样,由以上3个约束条件,最终求出:

    img784

    显然Miller电容没有零点引入,Miller电容的主次极点分离效应仍然成立,则

    img785

    采取同样的p2=2GBW补偿策略,可得到在电流缓冲隔离下的补偿电容Cm的值。从结果对比看出,电流跟随模式比对应电压模式下的高频p2极点向外增加了Cm/C1倍,由于Cm》C1,电流模式下的高频次极点频率更高,频率补偿的效果更明显,但付出的代价必须是增加电流跟随器的gmC,即需要增加MC管的电流和MOS管宽长比W/L。

    9.3.5 Cascode Miller电容补偿

    从电流隔离的SMC补偿可以得到启示,如果在两级运放中,利用前级的Cascode电流跟随器代替以上补偿结构中独立的电流隔离单元,同样可实现单向化的Miller电容补偿。

    从本质上,Cascode补偿属于单向化处理的SMC技术,通过Cascode MOS MC管消除前馈而保留反馈,单向化反馈的重要作用是消除RHP零点。同时,由于反馈通路仍然存在,且Cascode管输入阻抗1/gmC实现的Rm补偿作用,与简单的单向化技术相比,利用Cascode管的高跨导、低输入阻抗特性可实现对p2次极点的补偿。Cascode管自身引入的零极点均为高频零极点,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如图9-7(a)所示。

    忽略Mc管rdsc电阻和输出管M2的栅漏耦合电容Cds2的作用,并将CG电流传输作用分别等效到输入和输出端,对于输入端为gmCV3受控源,对于输出端为1/gmC阻抗,则根据如图9-7(b)简化后的等效电路,得到Cascode Miller单向化补偿两级放大的传递函数为

    img786

    式中各系数与结构参数的关系为

    b1=R1C1+R2CL+(R2+1/gmC)Cm+gm2R1R2Cm(9-68)

    b2=R1C1(R2CL+R2Cm+Cm/gmC)(9-69)

    b3=R1R2C1CLCm/gmC(9-70)

    与SMCNR相比,系统传递的LHP零点由Cascode管的输入阻抗1/gmC与Cm电容串联网络形成,而与输出管跨导gm2无关,只决定于Cascode管的特性。因此,LHP的零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满足z-p零极抵消对零点设置的要求。此外,由于Cascode管前馈通路隔离作用,Cm电容与C1和CL的耦合作用减弱,系数b1和b2相对SMCNR中的对应系数均略有减小,但主极点保持不变,而次极点略往高频段扩展。

    在通常条件下,由于输出阻抗R2》1/gmC,则b1和b2系数中含1/gmC的电阻项可近似忽略,而在gmC很大的条件下,系数b3≈0,一个高频极点p3被消除。设计中采用较大尺寸的Cascode补偿MC管,以减弱1/gmC阻抗的影响,并且零点频率z1=gmC/Cm远高于GBW,对系统影响微弱。由于主极点近似条件成立,则开环增益为

    img787

    

    图9-7 Cascode SMC小信号等效电路

    img788

    对于Cascode SMC结构,考虑MC管栅寄生电容Cgsm的作用,则二阶系统所形成的三极点增益传递函数为

    img789

    单位增益带宽保持原有的GBW=gm1/Cm关系不变。对于两级增益结构形成的三阶系统,通常s2项系数很小,开环次极点分离的条件一般都能成立。在SMCNR中采用的是第一种补偿策略,要求的补偿电阻较大,以降低零点,与p2补偿。而在Cascode SMC中,虽然主极点保持不变,但低频次极点和高频次极点因Cascode的隔离作用都向高频端外推。因此,采用第二种补偿策略,此时所需的补偿零点上升,有利于集成。虽然补偿后的带宽由p2而非p3所决定,但由于p2比SMCNR下的值有所增加,系统带宽特性的实际扩展效果有所改善。

    p3高频极点与零点z补偿所应满足的条件为

    img790

    在此条件下的两个次极点频率分别为

    img791

    与SMCNR的结果相比,发现:

    p2(SMCNR)<p3(SMCNR)<p2(Cascode_SMC)(9-75)

    以上结果表明,采用高频极点补偿的Cascode SMC仍然比采用低频极点补偿的SMCNR在相同相位裕度条件下具有更大的带宽,其根源在于Cascode隔离管消除了s项中的CmCL高值因子,增加了p2和p3频率。进一步考察式(9-74)发现,在Cascode SMC中,p3》p2的条件通常满足,这样补偿后对系统相位裕度的影响很小,即使出现不完全补偿,对瞬态特性也无决定性影响,电路抗工艺漂移的能力显著提高。补偿后二阶系统的相位裕度为

    img792

    为实现p3=z的补偿策略,CG-Cascode管的跨导需要满足以下限制条件:

    img793

    由此看出,补偿跨导至少为输入级跨导1个量级以上,Cascode SMC补偿的代价是较大的面积和功耗。

    进一步考察在Cm等内部结点电容固定条件下,负载电容CL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以上由零点z补偿高频极点p3的条件下,计算NDP因子,由于考虑了负载电容从小到大的变化,则无法忽略低负载CL状态下其他结点电容的影响,即

    img794

    正是由于各结点电容的共同影响,造成NDP随CL的非单调变化特性,NDP曲线开口向上,存在最小值,其最小值由aNDP/aCL=0得到,NDP最小值条件下对应的负载电容为CL,crit=(gm2R1-1)Cm,将此条件代入上式中可得到NDPmin,而系统稳定在忽略零点作用下,所要求的PM=60°,对应的NDPmin=1.73,则

    img795

    式中C1主要由后级增益放大管的CGS电容组成,在饱和导通区下的栅源电容与栅电容的关系为C1≈CgsL=(2WL/3)Cox

    根据式(9-78)关系,在CL变化的初始阶段,相位裕度随CL增加(NDP减小)而减小,当超出CL临界值后,则随CL增加(NDP增加)而增加。由于在NDP最小状态下设置系统稳定,则系统无条件稳定。为满足无条件稳定的目标,Cascode miller补偿电容应比第一级输出电容C1至少大第一级低频增益的一半。

    从以上结论似乎可以得到与负载CL无关的无条件稳定特性,但进一步仔细考虑分析的出发点便会发现问题的所在。当负载电容变化时,补偿电容Cm应跟随变化,导致p3极点变化,而零点必需跟随p3的变化以使分析的条件成立。当补偿电容Cm确定后零点也随之确定并无法跟随p3的变化,当p3接近p2而使零点补偿无效时,则以上结论所对应的大负载电容下无条件稳定的结论不再成立。改进的措施有两点,一是系统设计仍然针对特定负载电容下CL的设计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另一种方法则是提高gmC的补偿跨导,将p3和z都推向无穷远,以减小CL变化所造成的误差。另一方面,当CL趋向无穷大时,p2将趋近于零,则p2将小于p1而成为主极点。因此,p1、p2交换的过程中因不满足极点分离的条件,同样使以上无条件稳定的结果失去意义。

    以上系统稳定性与负载电容无关的分析方法也可应用到其他类型的二极和三级运放的设计中。该方法要求精确的零点和极点表达式(尤其是关于负载电容),同时应注意分析问题的前提条件,以及最后结果对前提条件破坏所造成的可信度的下降,这也是电路分析中尤其应注意的问题。

    9.3.6 利用并联结构LHP零点的前馈补偿

    img796

    

    图9-8 利用前馈通道消除RHP零点的补偿结构

    SMC中的前馈零点除了采用串联支路的前馈阻断技术或串联电阻消除外,还可采用并联支路引入相反的前馈电流,使前馈支路总的输出等效电流为零,从而消除前馈RHP零点,或引入LHP零点,从而形成如图9-8所示的并联前馈LHP零点补偿结构。

    当零点频率在GBW以外时,对应于电路的高频工作区域。在此条件下,负载电容C2短路,C1容抗远低于负载R1阻抗,则输入增益级MOS管输出电流在前馈电容Cm与负载电容C1中进行分流,流经Cm的电流为

    img797

    前馈网络gmf提供的电流为if=gmfVin

    Cm电流被抵消以消除零点,或者说Cm中前馈电流没有流入负载,而是流入前馈网络,即满足if≥iC的条件。显然,零点消除与gm2及负载无关,由iC=if的条件,得到消除RHP零点的临界条件,若定义rg=gmf/gm1,临界值rg,crit

    img798

    当gmf=0、if=0,即前馈网络不存在的rg=0条件下,形成的原始RHP零点频率为z=gm2/Cm。在rg=1的条件下零点消失,而当gmf>gm1,即rg>1的条件下,导致if>iC,即RHP的零点性质改变为LHP零点。根据等效电路得到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img799

    在rg>1条件下产生的LHP零点,可用于抵消输出级p2极点,Cm补偿电容可适当减小以扩展带宽。在AV0》gmfR2以及Cm》C1的条件下,电路LHP零点为

    img800

    在Miller电容近似下,输出极点频率保持p2=gm2/CL不变,由z1=p2的补偿限制,有

    img801

    在此补偿限制下的带宽为

    img802

    以牺牲功耗为代价,通过增加gmf以提高rg值,从而扩展带宽。同时,电路补偿消除高频极点p2后表现为单级特性系统,相位裕度PM=90°。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