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一、良好习惯是职业素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诸多方面。学生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属显性职业素养;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属隐性职业素养。隐性职业素养是中职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具体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职业素养是可以培养、提升的。个体职业素养的形成是观念意识树立、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3 个方面相辅相成的结果,主要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来实现。习惯由个体积久养成,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是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对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维、行为方式、性格和命运。良好习惯养成在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中具有主导性、基础性作用,随着个体良好习惯的不断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必然对其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良好的习惯会逐渐积淀,成为个体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什么是职业素养?就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职业思想(合作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内容。前三项可称之为隐性素养,也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和核心的内容,职业技能可称之为显性素养,它是支撑职业人生的具体手段,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构成一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一个人有没有能力,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知晓多少知识,而是看在他从事某一种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

    就业竞争力是指求职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并在择业过程中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包括获得就业岗位的能力和在岗位发展的能力,从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看,又可分为核心竞争力和一般竞争力。

    职业素养对提高就业者的就业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就业者的职业素养是企业的需要。对企业而言,市场竞争表面看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但其背后的真正内涵是员工的竞争,是员工职业素养的竞争。企业的核心要素是“人”,而每个人在企业中的成长路径为学校人—社会人—职业人—企业人。企业核心能力“基因”的形成就是在成长的三个阶段中形成的。对于求职者来说, 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过程中铸造了企业核心精神的“基因”,这“基因”中的共性成分就是“关键职业能力”的构建,因此,职业素养既是员工职业提升的极其重要的条件,也是企业成长壮大的原动力。

    其二, 提升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这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办学方向。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今天的就业市场已非往日,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固然不可缺少, 但要使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还必须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有些人认为如果专业能力强,则就业竞争力就高,反之则低。这种想法,一方面是没有全面了解就业能力的真谛,另外也没考虑到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在职场上竞争,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更为突出。因此,那种认为高职院校只要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就是完成了高职教育的使命的观点是错误的。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人事部部长李新云对本公司的大学生就业和成才状况进行分析时谈道:很多高学历人才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用,真正能够成才的不多。我们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现在的大学生在校的时候,在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缺失。他还认为,现在高校应该培养具备基本职业素养的人才,比如学习能力强,有进取心、有责任感。

    其三, 提升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的就业竞争就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很多同学都是到找工作困难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在大学里没有注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懊恼不已。从这一意义上说,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敲门砖,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在宝洁公司,每一位员工在加入公司之初就被清晰地告知未来在公司的发展道路与成长的办法,这就是著名的“Y”型职业生涯规划,其中提高职业素养是晋升与成长的主要方法。宝洁为每一位员工建立职业素养记录,员工每一次职业素养的提高都被记录在案, 员工的职业素养有数字化的成绩,升职加薪都与之有关。同样是上班族,同样的学历与专业素养,为什么有的人平步青云,而你却只能在原地踏步?同样的公司环境,同样的工作任务,又为什么有的团队能其乐融融、快捷高效地完成任务,而有的团队却搞得乌烟瘴气,最后一事无成?其差距的根源在员工的职业素养。市场已经向求职者发出明确信号,良好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职业准入的一道门槛。大量事实表明,现代企业用人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只有不断加强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他们今后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打牢基础,才能使他们立足岗位,服务社会。

    老子曰:“上善若水。”这是对人的品格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评价,教育家陶行知说:“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完美的道德就是行为准则。“根深而枝叶茂,行久而名誉远”,这两句话对道德修养的影响作用做了经典和形象的概括。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从事某行业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修养就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及自我改造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职业道德修养需要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任何一个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靠他律,即社会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可以说,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公生明,廉生威”的至理名言,折射出政府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就是“公平公正、廉洁高效”。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政府部门在执法上要科学规范,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行政工作人员首先作为一名国家公民,应该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其次,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应该遵守《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即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第三,作为国家政府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应该遵守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规范》,办事要遵守程序,讲求实效,协调运转,和谐共事,热情接待,正确称呼,讲普通话。仪表要形象端正,坐姿端庄,行走有礼,距离适度。办文要内容正确,表述正确,格式规范,办理及时,保管妥善等等。因此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建立在依法行政的职责基础上的道德修养,应该包括:文明礼貌、政治坚定、忠于职守、勤政为民、依法行政、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开拓创新。

    职业道德修养就是内省,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必须加强道德情感的培养,各部门要通过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锤炼、提升职业道德。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建立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干部,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引导干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第二,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第三,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行业文化和部门精神,培养职业价值观,通过开展读书、演讲、征文、绘画等行业文化活动,陶冶情操,发挥“蝴蝶效应”,增强干部职业归属感、职业使命感、职业使命感、职业责任感、职业成就感、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在各项工作得到充分体现,真正做到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认与知、规范与行为、理论与实践,自律与他律”的“四个统一”。第四,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榜样”。如时代先锋、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以雷锋精神对其职业道德进行了诠释,工作3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弘扬雷锋精神,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服务群众,无私奉献。还有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院士,一生致力于材料研究,促进我国材料可持续发展,所研究的高温合金涡轮,成为自美国之后第二个国家研究成果。通过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激励和鼓舞广大干部前进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积极在本岗位上建功立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