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铁路安全文章十篇

江之@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铁路安全文章十篇

铁路安全文章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 安全文化建设 实践途径

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且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安全密切相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直是中国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21世纪,中国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的发展机遇,回顾人民铁道运输安全工作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尝试和探索新世纪中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无疑是一件值得去做且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铁路企业的重要意义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化为载体,把安全管理的强制性和文化管理的柔韧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力量去引导职工、凝聚职工、激励职工,促使职工把遵章守纪、安全生产作为自觉、自律、自动的行为,把企业的安全目标融入个人的理想追求,使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长治久安。

首先,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伴随着一次又一次铁路大面积提速调图,重型钢轨、先进的机车车辆和通讯信号设备陆续上道使用,一些科技含量高、安全保障系数大的新设备无疑将使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如虎添翼。然而,无论多么先进的设备都是由人来使用和维护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对铁路企业来说最关键,铁路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从“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入手,在既注重对“物”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尊重、关心和依靠职工,全面落实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培育安全文化,既可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又可以提高铁路的安全保障能力,为旅客货主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快捷的运输服务,是铁路企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其次,从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步伐的需要看。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快,铁路企业即将进入一个崭新而充满机遇的时代,在这一最佳发展机遇期内,国铁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将在更新管理手段、引入经营理念等领域进行改革,随着铁路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投入运用,在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等人力资源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就变得尤为重要,另外,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决定了安全是铁路企业的根本所在和命脉所系,必须时刻把运输安全放在首位,铁路高度集中、大联动机的行业特点,离不开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作保证。但这种就安全抓安全、就管理抓管理的做法,不能完全消除管理上的漏洞和作业中的隐患,特别是容易引起职工心理上的抵触逆反情绪。安全文化注重突出人的观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文化的无限性统一起来,把管理的强制性和文化的能动性结合起来,用管理制度硬约束之外的素养理念,用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行为方式培育具有现代安全素质的“人”,以此来保证铁路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因此,培育安全文化又是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和基本稳定的客观需要。

最后、从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看。多年来,各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创造了许多反映企业生存发展需要的文化,其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安全和服务上。通过增加铁路“产品”文化含量,体现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体现铁路企业发展程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与人的素质紧密联系的文化,为铁路企业建立起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和环境,在塑造铁路安全品牌、树立铁路良好形象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安全文化更应作为铁路企业的核心文化来建设。

二、探索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改革:在铁路机构改革的设计中,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不能一拍脑袋,心血来潮就从眼前的局部利益搞出一个所谓的改革方案,可是当这种方案实施没多久就发现问题百出,又走回头路。在改革中要尽量避免运输安全管理中翻来覆去的不稳定因素。要建立科学高效和规范有序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做好应对改革中必然会出现的运输安全危机措施。

(二)加强铁路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安全管理人员的经济和生活待遇,积极吸引有文化 懂技术 、会安全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增加安全管理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尽量克服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弊端。

(三)正确认识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要按照“科学、统一、专业和规范”的原则制定各项准确适用的法规和规章制度。铁路有关部门要端正安全管理工作思路,采取必要的措施,努力预防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政出多门,过繁过杂,相互抵触和难以执行的矛盾。务必根据铁路运输的发展状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及时清理废止制约铁路运输发展的法规条文和规章制度,杜绝哪些为方便完成考核任务变相搞创收滥定规章制度做法。要围绕铁路运输安全这个重点,细心制定铁路运输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制度。

(四)加大铁路的科技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铁路技术装备, 坚决淘汰落后的铁路运输设备。不断升级改造现有的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在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中以科技硬件取代繁琐的人工监管工作,以自动化运输控制装备替代人工操作,来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又能大量减少人员操控上失误。通过建立铁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有效地提高各项管理制度的推进落实。减轻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遏制了安全管理中的好人主义,有力地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五)加强现场铁路职工队伍建设,大力增加一线铁路职工安全教育投入,采取各种形式组织职工进行业务培训,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鼓励职工参加提高学历的学习。不断增强提高现场职工的业务技能和文化水平。同时广招高等学历青年进行现场学习锻炼,为飞速发展的铁路提供具有高文化,高业务水准的后备力量。

(六)根据现场职工违章违纪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和处理

加强现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用血的事故教例告诫每一位职工,事故的发生来自至违章作业,来自违反劳动纪律,要求职工做到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个样,自觉严格地按照标准作业 。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理论和现场实作考试,及时了解职工业务理论水平和作业中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组织学习培训,特别是在新的规章制度颁布实施前就要抓紧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对于比较少遇到的非正常行车办法要定期组织有关职工进行学习,以确保在非正常情况出现时,职工能从容应对。铁路各运输部门在安全的管理中要齐心配合,按照铁路有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各部门各工种间要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在铁路运输安全中,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既协作,又互控。教育、检查和督促所属的现场铁路职工,杜绝现场作业中的职工碍于情面,不讲标准,简化作业的错误做法,以消除铁路运输中的安全隐患。

铁路要与地方部门的紧密合作,积极开展爱路护路活动,向铁路沿线单位、学校和居民的广泛宣传有关路外安全知识。抓好铁路沿线周边的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铁路的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破坏铁路设施的行为。铁路和道路相交应尽量设置成立体交叉,加强铁路行政执法,坚决撤除非法私建的道口和人行过道,对繁忙的铁路线两侧按规定设置栅栏进行全封闭,严禁行人或牲畜进入铁道,防止铁路机车车辆与行人、机动车 、非机动车、牲畜和其他障碍物相撞的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以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铁路安全文章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铁路货运是我国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之一,铁路货物在我国货物运输市场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社会货物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加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铁路货物运输市场的需求量大量增加,客户对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们对当前铁路货运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二、铁路货运安全现状分析

铁路货物运输点多线长,货运站点众多,货运设备老化陈旧,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加强货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突出安全重点、集中使用资金、实施系统建设、形成规模效应,逐步形成质量可靠、监控有力、管理有序的货运安全保障体系。

1.货运工作过程的分析

铁路货物运输如同食物链一样,任何环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否则都会产生货运事故的风险。铁路货运采用的是全路运用周转的方式,这主要包括货车和篷布等。所以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那些能装载贵重物品且防盗性能好的棚车和货运列车应求的情况以及完好无损的敞车数量少的问题,在这几种情况下,货运工作人员不得不通过使用车种代替、临时修理等方式来救急。同时在货运市场不断壮大和铁路运输线路不断改变的前提下,除此之外,铁路货车在运输的过程中要经过不断的甩挂、解编和编组等,这时原本加固的状态会随着这些作业的产生发生变化,原本封闭的车辆门窗也会发生破损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的话,便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

2.建立铁路货运安全管理制度的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货运管理也加强了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这一技术应用中,货运工作计划、铁路货运制票系统、高危货物运输监控系统、专用线的使用与管理系统、铁路货运保险问题以及突发事故处理问题等系统都得到了开发、优化与升级。货运安全质量的考评等也应运而生。但是任何管理制度都会存在瑕疵,货运安全管理制度和考评之间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双方各自为体,无法拧成一条绳共同发展。

3.货运工作人员集体素质的分析

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当前货运工作人员主要来源于职业技术学校,铁路工程技术学校,他们的技术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都不高,经过十几年的工作、生活,又进入了学习、工作的疲劳期,再加上对现代化高科技系统的不了解,因此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也是制约货运安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4.加强货运安全生产的管理的分析

作为货运安全中的基础环节,加强货运安全生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据调查,大部分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不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破坏工作纪律而产生的。另外,在设备的安全监察管理方面,那些查出的问题,如果不合理解决,便会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这也是影响货运安全的一大因素。

三、提高铁路货运安全防范能力的对策

1.健全适应提速要求的货运规章体系

铁路总公司组织对货物装载加固、危险货物运输、超限超重货物

运输、集装箱运输、货车篷布管理、货检作业、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管理和押运人管理等有关文电进行了全面清理,提高了技术标准,重新修订了相关规章、办法

和技术条件。各铁路局、站段也根据实际对现有规章文电做了及时清理,并制订了相关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了适应提速货运安全管理要求的规章制

度体系。

2.对影响货运安全的突出问题实施源头控制

各级货运部门认真分析平车类货车附设设备装置回送、押运人管理、木材装载、集装箱匿报品名装运危险货物、货车篷布运用、集装箱空箱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结合部管理存在漏洞及作业标准不落实等原因,从改造技术设备、严格车辆选配、严格装载质量控制、严格检查签认卡控制度、完善押运人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尤其是针对困扰多年、严重威胁行车安全的篷布苫盖和原木装载问题,采取了优化篷布结构、提高篷布质量、改进装载加固方案、强化监督检查等有力措施,使篷布苫盖和原木装载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3.加强作业过程控制,加大货运安全基础设施投入

加强既有货车的维修改造,加快新型货车的研发和生产。铁路经过6次大提速后,提速区段货物列车速度已达120 km/h,动车组列车速度达200 km/h以上,对铁路货车的安全性能要求更高。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运输格局的基本形成,在现有客货混跑、能力紧张的情况下,对货车载重力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加强既有货车改造的前提下,应大力研发和生产各类大载重的货车,逐步取代载重60 t的货车。

4.加快货车装载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建设

长期以来,货检岗位位置偏远、条件艰苦、设施老化,货检作业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大量有价值的安全信息沉淀在现场,失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建立路网性货检站、区域性货检站联网的货车装载安全信息监控系统,实施装载不良信息实时录入、问题车照片实时上传、货检工作量和工作情况实时监控分析,实现对货车途中作业的全面监控,为及时分析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5.加强培训,提高货运从业人员的素质

铁路总公司举办货运培训班,对铁路局有关处室、合资铁路、地方铁路和主要站段的主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期间,相关人员系统学习了有关业务基础知识和规章制度,提高了技术业务素质。路局、站段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培训和学技练功活动,有力促进了全路货运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6.加大安全考核力度,改进日常管理工作。

目前考核工作已经启动,按照《铁路货运安全质量考核办法》对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的货运安全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对于货运日常检查、评比的结果,除向全路通报外,凡涉及货运安全的一律纳入年度考核。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

7. 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创造货运安全防范的良好环境

铁路公安队伍是维护铁路运输秩序、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力量,车站必须加强与公安机关的配合与合作,重点做好保留列车看守、贵重货物押运、路网性编组站货物看守及铁路沿线巡逻等治安保卫工作,维护铁路沿线治安,创造货运安全防范的良好环境。

8.研发并建立规章文电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快捷化、高效化、统一化

铁路货运工作的基本依据是货运规章,而货运规章的重要补充部分就是货运文电。但是由于货运规章文电具有内容广、变化快、补充多、查询过程困难以及传递速度慢的特点,一些基层管理单位便会出现相关文电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加大对规章文电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加大资金投入,以软件的形式进行网络系统编制。这样再出现规章的改动,就可以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及时进行数据的更改与更新。同时在网络系统中,可以查询检索各种文件,并对一些文件进行调出或更新。

四、结束语

货运工作任务艰巨、安全责任重大。全路货运体系广大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安全、生产、经营关系,全面夯实货运安全基础,坚决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努力提高货运管理水平,为和谐铁路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靓川 提高铁路货运安全防范能力的对策 铁道货运-2011年8期

[2]高润霞 如何有效提高大准铁路货运安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16期

[3]朱振伟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探讨 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9期

铁路安全文章篇3

摘 要 影响企业铁路专用线安全因素错综复杂,但主要因素有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四大方面。本文通过对企业铁路专用线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从人才队伍建设,作业环境整治、线路设备养护,规章制度完善四个方面,阐述实现安全“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对企业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及铁路专用线改扩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 铁路专用线 安全 精益化管理

一、铁路专用线安全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精益化管理的内涵

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精益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二字上。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并具有经济性。精益化是多个关键要素互相影响形成的,包括标准化作业、每日目标责任制和纪律等。精益生产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和业绩改进策略,同时它又是一种改善的理念和文化。

(二)铁路专用线的定义与作用

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它单位管理与国家铁路或者其它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实施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精益化管理,对企业、国民经济意义重大。具体表现:1.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及总体效益(例如:国投新集公司每年专用线收入达1.98亿,矿内物资转运节省运费100多万)。2.降低专用线维修费用。3.促进国有铁路的发展,保证铁路枢纽高速运营。4.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二、铁路专用线安全管理现状

(一)作业环境

铁路专用线受地理条件限制,作业环境差。线路两侧侵限严重,道口多,车辆、行人过往频繁,且站场不能够全封闭管理,调车作业远、偏、散、无规律,干扰正常作业的情况时常发生,致使现场管控较为困难。

(二)线路设备

企业线路弯道多、坡度大,道口及塌陷区段多等特点,经常造成轨道的轨距、水平、方向、高低等几何尺寸偏差,这给运输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导致了安全条件“先天不足”。

(三)人员素质

部分企业员工素质低,业务技能差,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一是企业铁路专用线职工大多来自非铁路专业院校,专业技术知识缺乏。二是企业缺乏专业培训的师资力量,对职工业务技能培养不够。三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对作业中的违章违纪,存在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造成人员、岗位的安全隐患。

三、铁路专用线安全精益化管理途径

(一)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在安全生产中,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性的,推行精益化管理必须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1.重视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干部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领导干部既是倡导者、策划者,又是执行者、实施者。故对能够以身作则,深入一线,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干部要选拔任用到关键岗位。其次,构建人岗相宜,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2.重视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培训作为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措施。培训更要注重实效,内容要精、措施要细,针对不同的工种,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培训的实施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对象,培训的重点不尽相同。例如:国投新集铁运公司创新培训模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讲究实效。

(二)坚持作业环境整治与线路设备养护持续化

1.加大作业环境整治力度。

对铁路专用线的安全距离界线进行重新标划,定期对周边环境加强治理,及时清理垃圾、杂草、树木。对防护信号设备,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进行统一规划,对颜色、大小、高度进行标准设置。加强道口管理,完善站场作业区域管理,对开放式、半开放式的站场,实现全封闭管理。

2.加强线路设备养护标准。

每月对全线设备进行一次“三全”检查,对轨距、水平、高低、方向、三角坑等几何尺寸及其它结构状态全面查看是否符合标准.同时加强信号设备、通讯设备、机车车辆的保养。

(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职工的行为准则,在管理中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规章制度必须要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内容切合企业实际;有清晰的管理流程和职责分工;便于各级人员参与管理。做到管理标准明确,工作标准准确,操作规程精确。

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完善四项机制:完善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完善违章治理机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安全激励机制。从而建立超前预防与风险预控的管理机制,建立一套成熟、有效、快捷的隐患排查、治理、反馈、和验收体系,让事故隐患从查出、处理、复查、反馈等环节上形成有效的闭环。

结论:铁路运输安全因素错综复杂,铁路专用线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铁路及企业的发展,实现铁路专用线安全精益化管理,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创新管理思路,利用“精益化”管理手段,全面打造“安全、集优、精益、超越”的企业单位。

参考文献:

[1]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二章铁路线路安全,2-5.

[2] 2007年《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一章技术设备基本要求1-3页.

铁路安全文章篇4

关键词:高速铁路;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A

安全是铁路的重中之重,是铁路企业工作的基础,综合反映的铁路的工作质量。

一、 高速铁路在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还需要完善,当前面临着线路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也有一些潜在的危险。

(一) 不能很好的适应安全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有些干部和职工仍然没有确立安全管理的理念,不重视安全生产,忽视一些安全隐患;同时有些职工缺乏精细的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理念,其理念仍然是我国铁路在普通速度时期的,因为不适应当前高速铁路精细安全管理的理念,引发了安全问题;还有就是在设计、制造和建设高铁产品的过程中,也没有始终坚持安全理念。

(二) 从业人员缺乏较高的素质

当前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无法完全适应高速铁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还有甚至有些领导也不能完全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缺乏较高的技术专业素质,同时因为没有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也不具备现代化的管理能力。高速铁路因为缺乏充足的技术人才以及合理的人才结构。此外,因为高速铁路业缺乏完善的专业培训机制,导致一些在岗的人员缺乏提高和完善的机会。这些导致高速铁路人员无法满足当前新的要求。

(三) 缺乏健全的高铁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是设备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引发了安全事故隐患。同时设备的检测和维修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高铁工务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的检测标准还不够健全,精检细修的质量也不够高。在施工管理方面,因为缺乏完善的制度,经常会出现抢进度、强开通,压缩工期的现象,既影响了施工作业的质量,也引发了一定的安全问题,进而引发了严重的安全事故。还有就是缺乏对行车自然环境的控制,如果外部突然干扰,高铁系统也不能及时的做出合理反应。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铁路点多线长,经过的不同的地区,导致多层次的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了治安保护工作的难度。

(四) 缺乏较强的安全管理基础

铁路在进行日常管理时,经常会出现政令不通、管理松散的现象,这是导致铁路安全管理频出漏洞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同时,没有切实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的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的法律和规范制度,即使制定了一些制度,也没有严格执行和落实,只是走一下形式。同时基层站段缺乏合理的组织结构,有些站段具有过大的管理范围,不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职工的工作量,影响了安全生产。此外,也存在着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作业标准化程度不够高。尤其是在应对非正常行车组织以及安全危险事故时缺乏实际经验,大大降低了安全救援的能力。

二、 提高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效果的对策

(一) 更新安全管理的理念,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

高速铁路的工作人员要形成一个相同的认知,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大事,切实落实和做好和安全有关的事情;也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无论任何工作都要首选考虑安全;及时解决影响安全的问题,不许拖延。

接着,高速铁路的工作人员还要形成正确的安全理念,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相比具有较高的标准,其相关工作都很重要,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构建、制定规章、标准以及机制,形成先进的安全运营管理模式;在进行任何检修工作时,都要先检测,然后经由计算机计算、技术部门测算、专家研究进而明确治理方案之后,在进行检修,促使检修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职工一定要严格执行各种新的规章制度,不能仅凭个人经验来进行工作。

(二) 全面提高高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高铁安全管理的干部队伍人员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力;然后提高高铁工作人员的技术和专业素质,对维修保养人员、安全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明确他们的责任,尤其是对检修保养人员以及乘务员,更要具体明确责任。并且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促使他们积极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进而提高他们安全管理的水平。

(三)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就是对系统集成技术进行重视和充分利用,在高铁运营中应用车地、通讯、信号、自动控制以及调度指挥合为一体的系统集成核心技术。其次,一定要科学设置高铁调度,进行高效的指挥。促使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和各个高铁专线调度所之间可以实时协调,切实发挥调度在安全保障中的作用。接着,对高铁产品的准入办法进行制定和完善,将准入产品的技术门槛提高,确保高铁产品都具有较高的品质。

(四) 对高铁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

依据高铁运营和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对高铁的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完善,并且切实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还需要对安全管理的基础进行强化,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机制进行完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高铁还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准备充足的物质设备。并且也要加强其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建立应急预案,对铁路救援体系进行完善,综合提高高速铁路的应急救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建祥.关于铁路运输企业科学发展需要把握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J]. 铁道经济研究,2008(06)

[2] 徐磊.关于加强技术站安全管理的探讨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3)

[3] 邓选华.浅谈铁路运输中的安全控制管理 [J]. 煤炭经济研究,2010(03)

[4] 张紫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J]. 上海商业,2010(06)

铁路安全文章篇5

关键词:通信传输 因素 安全

中图分类号:S97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传统铁路通信传输技术有SDH传输技术、ATM网络传输技术、MSTP传输技术、RTK GPS网络传输技术与WDM传输技术。每一个技术都代表了铁路通信传输系统的每一个特定发展时期。现在社会进入一个新通信技术发展时期,于是人们也对铁路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铁路需要引入先进的无线与有线通信传输方式,升级现有铁路通信网。不论铁路通信传输技术如何发展进步,都会面临一定的通信传输安全问题。

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1.1通信传输系统设备质量因素

通信传输系统设备是传输系统的硬件条件,硬件质量条件跟不上,其他所有的运输环境均是纸上谈兵。运用不是出自一个厂家的主用设备与配套设备,需要进行一定的实验,否则因设备不匹配引发的问题是不可估量的。不成熟的系统设备投入使用,有可能因其性能不稳定会使相应数据难以准确提取,引发相应的故障或损坏。甚至会影响到铁路正常运输。

电缆是通信传输系统的硬件之一,应该受到良好的保护。否则遇到明火等外界破坏,会因其火灾货线路短路,造成一些安全事故。设备老化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使得其故障频发。这些都是通信传输设备质量影响因素。

1.2影响铁路通信传输的人为因素

某些操作人员存有侥幸心理,没有完全遵循铁道部要求的安全规章制度,违章操作。有些违章操作,例如线路布置不当易导致因由外界因素引发通信设备损坏,严重时会造成通信设备故障,影响通信安全传输,甚至可能会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因部分铁路职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感,不能积极主动地处理、排除遇到的铁路通信安全影响因素,造成情况恶化,故障复杂化,影响机车调度指挥,也会影响到铁路安全运输,造成铁路运输瘫痪。人为影响因素不光存在基层人员,还存在于管理层。如果管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安全作业规章制度会缺乏安全管理精神,影响日常安全监察与管理工作。

近年来,不断有社会人员为一己私欲盗割光缆与电缆。这种行为对铁路通信正常运输、业务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强化铁路通信安全运输的措施

2.1提高设备质量,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

上文提到过通信设备是铁路通信传输的硬件基础。铁路通信是设备分散、线路分歧点多、组网难度较大的一种专用通信。铁路通信的架空明线、电缆线路等均沿铁路线设置。通信用的终端设备除了安装在铁路各管理机构外,还安装在铁路沿线的机务段、车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电务段,以及沿线各车站、车场和工区。此外,铁路沿线每隔一、二公里,还设置从通信线路分歧引出的区间电话,以满足行车事故应急通信和铁路沿线维护用通信的需要。 增大通信设备科技含量利于通信安全管理的发展。同样设备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引入设备的时候,需要彻底审查设备厂家的生长资质与安全资质,确保工厂的生产管理制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需要厂家交出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估资料。确保新型科技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承当重任。安全成熟的通信设备,在安全运行环境中,其故障率也会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2.2深入落实安全意识

人员安全意识是铁路通信传输安全的基础。铁路部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所有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伴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通信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单纯凭借以前的旧知识、旧意识不能足以应付通信设备的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组织在岗职工参加新型通信技术学习会与通信技术安全运输学习会。上岗人员参加工作之前,也必须要参加相应的岗前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措施,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工作意识。确保每一个人都熟练掌握安全设备维护知识与安全运行知识。铁路通信是以运输为重点的通信。它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列车和机车车辆运行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效率。因此,在铁路通信业务中,要确保调度电话和站间行车电话畅通,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事故,使铁路通信发生故障,应千方百计首先抢通调度电话和站间行车电话。

为强化安全意识落实,管理人员可以举办一些安全知识演讲比赛,设备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活跃职工之间的气氛,督促职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其作业水平。

2.3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机制

安全监测是设备正常运行、通信传输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随着无人机房的普及,安全监测措施必须是全方位,才能全面监测铁路通信运输情况。安全监测人员要主动积极投入工作,及时发现、上报、解决各种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重点监测重点路段与重点设备,制定详细、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案,并落实方案的每一步。及时分析安全监测反馈回来的数据,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其特点,正确判断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比如说四场铁通开展了成都通信段宝成隧道洞顶无线射频电缆整治工作,通过处理缆线相关问题,加固相关水泥固件,彻底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按时定期的监测措施可以监测设备工作状态,是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2.4创新铁路通信传输方式

创新铁路通信传输方式,是相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同的施工环境与各种极端天气会对铁路通信造成一定影响。我们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总结铁路通信运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不断创新铁路通信运输技术,提高通信运输效率。比如济南通信段便积极展开科研研发,成功开发了光纤自动切换保护系统。该保护系统实现了同型号与不同型号光缆的无间断自动保护倒换,确保了任何环境下,通信设备能够进行正常业务。

总结

不同段铁路通信运输中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各段特点,制定合适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通信运输的正常发展,保障通信运输的正常运行。让铁路系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铁路安全文章篇6

【关键词】高速铁路;施工安全;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铁路的总里程数也在不断地延长,铁路的质量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尤其是在运速方面得到了不断地提升,并朝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前在高速铁路施工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提升高速铁路施工的安全性,实现铁路的安全运营,对高速铁路施工中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对高速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高速铁路施工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1.1施工前准备不足

对铁路尤其是对高速铁路进行施工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高速铁路不仅对信号定位、路线测定以及通讯传输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对施工准备、铁路设计、部门协作等各方位以及各环节的链接与配合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1]。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某一环节或者某一部位出现了问题,铁路施工就将会延迟竣工,有时还有可能发生危机事故事件,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从而在时间与经济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我国铁路整体性安全运营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高速铁路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2较多的计划变更

现阶段,很多高速铁路内部对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普遍存在铁路施工规模性比较大,但是工期却不够宽松比较紧张,有时还会出现许多临时任务突击的现象,使得在落实阶段性或者月施工的施工计划时必须接受高难度的挑战,必须时常对施工计划进行调动与调整[2]。而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牵涉到比较多的部门,但是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性与协作性不是非常紧密,信息不能及时地展开交流,也就使得施工无法与新计划相符合,对整个施工的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受地形以及天气、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施工计划也必须做出适时适地的变更与调整[3]。

1.3没有足够的施工保障

现场监控、人员组织、施工管理、应急预案等是施工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上来看,对高速铁路施工进行管理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科学性,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高技能、高素质管理人才稀缺、硬件性保障得不到有效的响应、不能及时地对施工工序进行安排、不能够全方位的调整或者定位施工信息以及施工安全计划,使得各个施工部门之间没有足够的协调性,造成在施工环节中不能实现有效的链接性[4]。在常规性管理方面,对具体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还有一定的安全措施,但是对具有特殊性质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在预防客观性事故中,受施工以及管理人员的经验与技能制约,没有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设施,为整个施工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1.4仍有违章施工的现象存在

对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展开工作,但是在不少施工现场,很多铁路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仍旧存在违章施工的现象[5]。此外,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的规章制度工作等也是违章施工现象存在的一大非常重要的原因。

2.高速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2.1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水平

随着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铁路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速铁路施工与养护维修方面,必须相应的增加资金,对施工与养护维修进行强有力的保障。此外,为了提升线路状况的动态监测水平,必须对计算机通信与监控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进行开发与利用[6]。这样,就必须通过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水平提升之后,使得施工组织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与施工计划紧密结合,从而对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2.2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

铁路施工企业中的各级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施工工作在整个高速铁路安全稳定中的重要性,必须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保障。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牢牢地树立并坚持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地保障。

2.3对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的编制与严格的审判

对施工计划进行编制与审判的时候,要对安全协议以及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地审查,并对施工计划展开精心的编制,对施工预备会制度进行严格地落实。可以通过提前召开施工预备会的形式,将预想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放大,对预案进行完善,从而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力度进一步增强,保障施工以及行车的安全性。此外,还要做好较为充分的调研工作,对底数进行摸清,并采取谋划超前与科学优化的措施,对各项施工计划展开精心的安排,对各项运输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对各项组织预案进行细化,从而对顺利展开施工与施工安全进行保障,确保施工与运输都可以在计划内如期开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铁路已经经过了多次提速,而且正朝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高速铁路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在高速铁路施工中仍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高速铁路施工中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对高速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宝明.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06):72-75.

[2]李勇辉,刘仍奎,方圆,汤国防.铁路局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5):122-126.

[3]张瑞华.浅谈如何做好高速铁路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四川建材2010(06):286-287.

[4]任志宾.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3(06):124.

[5]林坚.风险预警机制在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5):142-145.

铁路安全文章篇7

关键词:高职教学;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体系改革;职业岗位能力;技能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7-0195-02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了更好的为高职教育服务,培养出符合国家要求的高职教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特点,笔者在近年结合铁道交通运输的发展、铁道交通行业的人才需求,对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目前的专业课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目前专业课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构建。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很多高职院校沿用了本科传统的教学体系,这就造成了课程深度、难度比较大,侧重于理论讲解的东西比较多,有很多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费劲,严重背离了高职教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特点。

2.学科之间教学内容存在交叉。教材内容老化,更新较慢,相关学科分工不明确,内容交织在一起。如:《铁路行车组织》与《铁路运输规章与安全》,《铁路运输设备》与《铁路站场与枢纽》,《铁路货运组织》与《集装箱运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给相关任课教师和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课证脱离。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大力推进“资格证书”制度,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教材中,“资格证书”的内容还很缺乏,没有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填充进来。

二、通过市场调研,确定职业岗位能力

通过对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跟踪调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有车站、车务段的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车号员、站调、调车区长、调车长、连接员、制动员、货运员、客运员等行车岗位上的主要工种。通过对铁道部劳卫司编制的《铁路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中铁路“三新”人员、改、提职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行车各主要工种岗位上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研究,明确了学生就业以后的岗位职能,从而依托岗位职能为专业课课程体系的改革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具有不同于其它层次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其它类型高等教育对“科学文化的高要求”,它重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先进的劳动技能”。

1.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由单一的基础素质教育转变为专业技能与素质教育,由单一技能训练向综合技能技能训练发展,由适应当前社会需要转变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由岗位导向向职业发展导向转变。

2.课程开发的动态性。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新技术应用速度的加快,铁路对于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加快更新课程内容,及时跟踪铁路对学生能力需求的变化。

3.课程内容的先进性。随着铁路运输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此,课程要突出职业技术与技能的先进性,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知识、管理方法、服务理念和操作技能,保证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与铁路的发展保持同步。

4.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根据铁路的需要设置课程,邀请铁路单位上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直接参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实践性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共同培养满足铁路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以大连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技术学院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课课程设置为例,来构建新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1.由于《铁路行车组织》和《铁路运输调度与统计分析》两门课程讲授的内容太深,理论难度较大,是为本科等高技术人才服务的,并不适应高职教学的特点,所以把这两门课程内容作了精简,合并为《铁路行车组织》一门课程。

2.把原先的《铁路运输规章与安全》拆分为两门课――《铁路行车规章教程》与《铁路行车安全管理》.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载重越来越大,对各个环节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顺应现代铁路发展的需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把《安全》与《规章》分割开来,单设一门《安全》课程。

3.改变后的《铁路行车组织》中不包括接发列车等行车规章部分,该部分内容专门列入《铁路行车规章教程》教材中。

4.《铁路运输设备》和《铁路站场与枢纽》两门课进行整合.整合后的《铁路运输设备》只讲机车车辆、通信信号部分,而原先《铁路运输设备》中的线路、站场部分整合到新的《铁路线路及站场》,这样既避免了原先的两门课程中在线路与站场中存在的交叉,又把原来的《铁路站场与枢纽》中的繁杂内容删剪掉,体现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

5.把《铁路货运组织》与《集装箱运输》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铁路货运组织》,《集装箱运输》成为《铁路货运组织》中的一章。

6.把《现代企业管理》改为更有针对性的《铁路运输企业管理》。

7.把侧重于原理的《铁路运营管理自动化》改为更具实用性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8.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更好地为旅客服务,特增设一门《铁路客运服务礼仪》。

五、课程体系改革后的特点

1.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把以前本科教育中的难度很深的原理性部分摈弃出去,原先重复交叉的地方没有了,教学目的更清晰、更合理。

2.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贯通。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岗位”和“技能鉴定”为切入点,建立学生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课程结构,按照岗位能力组织课程内容,发挥实践过程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激发作用”,实现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整合贯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2]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铁路安全文章篇8

关键词: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预防;途径

Abstract:Safet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the foundation of railway enterprise,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railway work quality. If there is any sort of instability of security situation, or accident, there must be some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railway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Railway station is the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network, and the middle station’s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are the important links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process, most of which are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interval and the capacity to ensure the transportation safety for the fourth, fifth degree stations and serve for urban and rural people's living and along the transportation line. Among these small stations, operations are correlated, and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o,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railway station can improve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do good to the entir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afety.

Key words: middle stations, safety management, preven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U269.2 F532.6 文献标识码:A

一:铁路安全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铁路运输安全是维系运输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旅客生命财产、货物平安无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综合表现,也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铁路运输生产的作用、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铁路每发生一件行车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就有可能造成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几百万或上千万的损失;如果旅客列车发生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少则伤亡几人,多则伤亡几十人、几百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甚至涉及国际声誉,严重打乱和干扰运输秩序,其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没有安全也就没有效率。

中间站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全路近6000个车站中,94%为中间站,是路网上数量最多的车站。中间站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发列车,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作业。中间站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导致区间内的列车不能进入车站或车站内的列车不能发向区间,这样就会引起这段线路堵塞,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路网瘫痪。所以,中间站的安全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间站的设备状况和管理水平对于能否安全、快捷的完成全局运输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间站大都处于铁路沿线,地处偏远,人员素质低,容易造成管理的盲区。因此,搞好中间站的安全工作,在一定范围内也就保证了铁路运输安全。

二: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概述

铁路运输安全是维系运输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旅客生命财产、货物平安无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综合表现,也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铁路运输生产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旅客和货物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而铁路运输生产的作用、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一).铁路运输安全与许多活动有关,所有各项活动都依赖于高效、安全可靠的人的行为。在铁路运输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都是人来参与并处于主导地位的,人操纵、控制、监督各项设备,完成各项作业,与其他作业协调一致。正是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从而决定了人在运输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的因素,是指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技术业务水平,生理、心理素质,以及群体素质。安全思想素质差,责任心不强,是导致“违章违纪"等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原因。同样,如果某一名职工不具备各其从事工作所需的技术业务素质,应知的不知,该会的不会,就必须给其工作潜伏下不安全的隐患。另外,由于部分情况下违章违纪并没有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往往使少数职工产生侥幸心理,如不及时纠正,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抓安全工作要从人抓起、从事故苗头抓起,才能防患于未然。

(二).铁路运输设备是除人之外,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运输生产的物质基础,又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铁路运输技术设备长期失修带病运转,给行车安全埋下了许多不安全的“种子”。如经常发生的操作台红光带无法取消、信号机故障、无线设备失灵活等设备故障,轻则影响列车正常运行,重则造成列车冲突、脱轨、颠覆、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所以说,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行车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按照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对运输系统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料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减少或避免铁路运输事故的目的。影响运输安全的管理因素较多,主要有安全组织、安全技术规章、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和安全资金等。管理的方法是否科学、全面,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职工是否按章办事,按标准作业,以及如何去监督、检查和控制,这都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必要条件。

(四).影响运输安全的环境条件包括内部小环境和外部大环境两部分。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宏观大系统,它是由系统硬件(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系统工作人员(运输系统内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作业人员)、组织机构(管理机构、运行机构、维修机构等)以及社会经济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等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因此,影响运输安全的内部环境决非仅是作业环境,它还包括通过管理所营造的运输系统内部的社会环境,即运输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在运输系统内的反映,它涉及面很广,包括运输系统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

运输安全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气候因素、季节因素、时间因素以及铁路地区性形地貌等也是不容忽视的事故臻因。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等, 它们对铁路运输安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较为直接的是铁路沿线治安和站车秩序状况。在一些中间站,车站治安环境混乱,关闭折角塞门、提开车钩、拆移铁路运输设备现象时有发生,对铁路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参考文献

[1]杜学东,高自友.铁路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2003(5)

铁路安全文章篇9

(一)铁路企业科学发展需要法律规范随着铁路企业不断发展,中国铁路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截止2013年底止,中国高铁通车里程为11152km。铁路企业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运用现代化交通工具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需求,同时带来了铁路安全施工、维护、信息技术等技术难题,对铁路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要想破解这些难题的就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然而过去的《安保条例》并未对高铁建设、技术、安全等进行规定,不能满足高铁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施工,如何进一步提高铁路安全系数,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多样化,这都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运用法律规范,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确保铁路企业健康长久发展。因此,《管理条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铁路实际工作需要法律规范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前进。近年来,《安保条例》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铁路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人民群众对点到点的铁路运输的要求变为多元的运输需求,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是供给与需求被满足的客观过程。因此,我们发现《安保条例》对铁路线路与营运安全保护不足,对铁路建设、设备质量规定不明等问题日渐突出,它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铁路运输发展的新形势。可见,这就需要一部操作性强的法律来严格把控铁路建设发展诸多环节中容易凸显的问题,为铁路发展保驾护航,因此《管理条例》应运而生。

二、《管理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责任主体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政企分开必然带来权职责的分离,形成了权、职、责相统一。此次的《管理条例》取消了《安保条例》中设定的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如:设置或者拓宽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审批,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铁路危险货物承运人资质许可,铁路危险货物托运人资质许可,超限、超长、超重、集重货物承运审批等。《管理条例》在法律责任一章,明确了进行行政处罚的主体:铁路监管机构也就是国家铁路总局和7个铁路监管分局等部门;同时,作为企业,各个铁路局会以市场主体,即法人的身份出现在市场经济活动之中,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权利义务。此外,《管理条例》进一步规定了社会公众的权利义务等。

(二)关于规范质量安全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安全是铁路的饭碗工程,机车在线路上运行离不开安全。《管理条例》共八章108条,其中涉及安全字眼169处之多,可见,安全在《管理条例》中的重要地位。首先从划分的章节来看,安全包括了铁路建设质量安全、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此次《管理条例》增加了关于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的一章,增加了召回、许可、认可制度等,为铁路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从保障安全主体划分来看,明确提出与铁路安全相关的主体。一方面包含了铁路施工建设者,铁路运营维护者,另一方面包括了乘车旅客、货主、利益相关人等;再次从管理维护安全行为上划分,《管理条例》规定了国家机关、铁路企业和乘客、货主以及利益相关人应该遵循的行为尺度。可见,此次《管理条例》与之前的《安保条例》相比,突出了重者恒重的安全理念,为铁路安全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三)关于规定公众义务相关方面的修改内容保障铁路安全不是铁路企业单方面的行为,而是社会公众合力作为的结果。在铁路运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铁路企业担当起安全的责任,而且也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旅客、货主和铁路运输参与人的通力合作。此次《管理条例》保留修改了有些《安保条例》中关于铁路运输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增加了列车内吸烟、火车票实名购买查验制度,对干扰铁路运用指挥调度无线电频率的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明确了违反《管理条例》行为的责任。同时出台了《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增强了《管理条例》的约束力。

三、落实《管理条例》规范行为安全

(一)质量安全意识先导行为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行为。意识是人们关于客观行为在脑海里的反应,正确的安全意识反映出安全的行为方式。《管理条例》中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提高铁路专业技术岗位和主要行车工种岗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纵观整部《管理条例》,我们知道,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要了解静态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动态的铁路营运安全管理,规范铁路安全行为,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模式,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纠纷矛盾,树立法律意识,规范市场行为。近年来,郑州局以“安全大检查”、“安全大家谈”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使职工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恰恰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二)研判风险树牢安全树牢安全的重点就是要研判风险,关键是要明析研判风险、树牢安全的思路。从整体来看,《管理条例》是以安全风险管理的辩证思维为基础,找出安全风险点,提出安全风险存在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明确了安全风险管理的最底线,强调了静态安全与动态安全相结合,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以法律的形式固化,形成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辩证思维模式,确保铁力安全畅通。近年来,郑州局树立“安全大如天”的理念,结合《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定,一方面从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理论出发,找出安全风险点,例如设备质量、工程建设、运营安全等风险点,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从辩证思维出发,在遵循安全风险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摆正影响安全因素之间的关系,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因素大于风险因素,把控安全风险,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因此,《管理条例》为研判安全风险提供了思路,为铁路通常有序的运营、树牢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铁路安全文章篇10

合肥市地方铁路管理暂行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地方铁路管理,充分发挥地方铁路的作用促进本市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市辖区内的地方铁路(包括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下同),不论其隶属关系,均适用本办法。军用铁路从事民用运输、国铁专用线租赁给地方单位使用的,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地方铁路,是指以地方为主筹资建设,由地方独自或联合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运输的铁路。

第四条 地方铁路的管理应遵循开放共用、各方受益的原则,以安全畅通、活跃区域经济为目标。

第五条 合肥市地方铁路管理处(以下简称市铁管处)隶属市经济委员会领导,是本市地方铁路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地方铁路实行统一规划和行业管理。

第六条 市铁管处对地方铁路行业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制定的有关地方铁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市地方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改造计划,并上报市经委,由市经委会同市计委、建委、国铁管理等有关部门审

(二)对地方铁路的建设和经营实行行业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

(三)会同税务部门制订统一运输收费票据,协助物价部门核定地方铁路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制订地方铁路运输报表、台帐;

(四)会同国铁和其他有关部门调处地方铁路运输、装卸、租赁、养护等纠纷,依法查处违反铁路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行为;

(五)总结和交流地方铁路管理工作经验,培训地方铁路技术业务管理人员;

(六)组织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对地方铁路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章 运输管理

第七条 地方铁路产权单位、租用国铁的单位以及军用铁路从事民用运输的单位,应与所在地国铁车站签订运输协议、安全协议,与接轨单位签订过轨协议。运输协议和安全协议须报市铁管处备案,过轨协议须报市铁管处审

第八条 地方铁路内的火车装卸作业由市铁管处负责协调、监督。所发生的纠纷和事故由市铁管处会同交通主管部门处理。

第九条 凡需从地方铁路发运的货物,地方铁路产权单位、租用单位或发货人应及时向所在地国铁车站申报运输计划,由国铁车站安排运输。国铁车站对地方铁路发运的抢险救灾物资和国家规定需要优先运输的其他物资,应予优先运

第十条 到达地方铁路的货物,由铁路车站按预报程序,通知到达的地方铁路产权单位做好接卸车的准备工作,承担取送车的单位应及时取送车,接卸车单位应做到随到随卸,及时报空。

第十一条 国铁车站在货物集中批量到达,造成接卸困难或站场堵塞时,待卸车辆在10个车以内的,国铁车站可本着就近、节约的原则,组织合理分流接卸;如待卸车超过10辆时,国铁车站应会同市铁管处共同研究分流方案;整列待卸的,须报请市经委审定分流方案后,方可实施分流。分流货物按共用货物办

第三章 共用管理

第十二条 具备共用条件的地方铁路的产权单位应开展有偿共用服务。共用服务应遵循统筹规划、自愿、有偿、方便和因地、因线、因货制宜的原则。

第十三条 地方铁路开展共用业务,产权单位或租用单位须向市铁管处和所在地国铁车站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共用业务。

第十四条 需提供共用服务的物资单位或货主(即共用户),应与地方铁路产权单位签订共用协议书 。共用协议书须经市铁管处和所在地国铁车站审批后方可办理运输。

第十五条 开展共用业务的地方铁路产权单位应确保货物安全,为共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地方铁路货场内发生的货损、货差等商务事故,由地方铁路产权单位处理,并报告市铁管处,在产权单位处理有困难时,由市铁管处调处。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地方铁路用地范围内的路基、桥涵、护坡、排水沟和绿化带取土、放牧、建房、开荒、殡葬及其他有损路基和危害行车安全的行为。

第十七条 禁止擅自在地方铁路专用线线路上设置平交道口或人行过道,确需设置的,由市铁管处和城市规划部门共同研究确定,报市经委同意后,方可向国铁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设置手续。

已经批准设立的平交道口或人行过道,产权单位必须加强管理,并按规定设置必要的标志和防护设施,确保运输和行人安全。车辆和行人通过铁路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时,必须遵守有关通行的规

第十八条 在地方铁路线路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产权单位或租用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并及时向市铁管处报告,由市铁管处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章 修建管理

第十九条 新建地方铁路的单位,须向市经委提出书面报告,经市经委审查同意后,由市铁管处会同国铁、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市计委等部门论证同意,方可批准立项,建设单位方可进行项目招标。工程竣工后,经市铁管处和建设单位会同国铁管理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

第二十条 地方铁路的养护维修,提倡自养。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专业养护队伍,逐步提高自养率,降低费用。

第二十一条 凡委托他单位养护维修地方铁路的,必须签订代养护维修协议书,报市铁管处备案。

第二十二条 地方铁路的管理应逐步建立统一完整的通信网,提高综合通讯能力。

第六章 机车车辆管理

第二十三条 凡有自备机车、车辆的地方铁路产权单位,应建立机车、车辆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制度,提高完好率。

第二十四条 市铁管处应积极创造条年,形成自行取送车、运营的运输体制,支持运量大的地方铁路产权单位发展自备机车和自备车辆,提高地方铁路的运输能力。

第七章 收费管理

第二十五条 地方铁路运输、共用等有关收费标准,必须按国家、省、市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不得擅自提高标准或巧立名目乱收费。需要设立收费项目和调整收费标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二十五条和《安徽省收费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审批手

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必须公告,未公告的不得实施。

第二十六条 地方铁路运输共用所发生的运杂费用,一律由产权单位统一结算,属代收代付的费用,应按实际发生额收取。

共用服务费必须单独列帐,其分配比例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地方铁路运输、共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必须使用市铁管处和税务部门联合批准监制的专用票据。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擅自在地方铁路专用线线路上铺设平交道口、人行过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拆除,并处罚款。

第二十九条 擅自增设运输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的,由物价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暂行条例》和《安徽省收费管理条例》查处,市铁管处予以配合。

第三十条 运输结算不使用统一运输票据的,由税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和财政部《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查处,市铁管处予以配合。

第三十一条 哄抢、盗窃铁路运输物资,或者故意毁损、移动铁路设施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三县行政区域内的地方铁路管理,由县经委负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经委负责解释,合肥市地方铁路管理处负责实施。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施行。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合肥市临时工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的决定

40.合肥市地方铁路管理暂行办法(合政函[1992]4号)

一、第二十九条修改为:擅自增设运输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的,由物价部门依法查处。

二、第三十条修改为:运输结算不使用统一运输票据的,由税务部门依法查处。

地方铁路基本介绍地方铁路是指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的铁路。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相比,所不同的是管理主体的变化,一个是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个是地方人民政府;前者是代表国家,代表的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总体经济利益,后者虽然也是国家的一个部分,但代表的是地方本地区的经济利益。

地方铁路主要是由地方自行投资修建或者与其他铁路联合投资修建,担负地方公共旅客、货物短途运输任务的铁路。我国地方铁路是在建国以后不断发展起来的。到20xx年底全国共有地方铁路正线里程已达4816. 6公里,其中有准轨(1435毫米)和窄轨(762毫米)两种轨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