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汇报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汇报

第1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

第2篇:长沙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汇报

凝心聚力 科学跨越——长沙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汇报

长沙地处湖南东北部,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信息中心,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2007年获批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彰显新魅力、见证新实力、抒写新魄力、激活新潜力、张扬新活力,凝心聚力,科学跨越,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一、工业成就彰显新魅力

2001年起市委、市政府吹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号角,长沙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质量效益明显好转,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工业园区日新月异,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开创了长沙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彰显了长沙产业集群的新魅力。

一是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从2001年到2008年长沙工业经济总量跨越了四大步:2001年到2004年的4年,从663亿元跨越1000亿元,达到1006亿元;2005年到2007年3年跨越2000亿元大关,达到2154.6亿元;2008年跨越3000亿元大关,达到3230.8亿元。每一步跨越,增量变大,周期变短,增速变快。

二是工业生产高速高效运行。近年来,我市工业总产值由663亿元增加到3230.8亿元,增长4.87倍,占到了全省的四分之一;规模工业产值由370亿元增加到2687.7亿元,增长7.26倍。2008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95户,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位提升2位,三次产业结构改写为“二三一”,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一齐发力,首次出现了1户过300亿元、2户过200亿元工业企业,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9%,为全市GDP登上3000亿元的新台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我市工业结构不优,没有形成全市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长没有重大项目布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六大产业集群。2008年,六大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8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0.4%,增长3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群一齐发力,其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最为迅速,实现销售收入494亿元,增长66.6%,实现利税57.5亿元,中联、三

一、山河智能3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合计超过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1/10。

四是工业园区不断扩张。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先后建设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分明的2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工业园区和若干个市级园区,园区实际开发面积84平方公里,拥有工业企业1219家。2008年,全市“两区九园”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9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5.5%,同比增长37.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园区经济由弱变强,带动了长沙经济的率先发展和快速提升。

五是工业项目稳步推进。全市不断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开发建设工业项目累计超过3000个,完成投资1800亿元。30多个国家(地区)来长沙投资建厂,先后引进可口可乐、博世公司等全球500强企业,为全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20.75亿元,增长36.73%,高于全社会8.9个百分点,中航飞机起落架、众泰江南、陕汽重卡、三一宁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动工建设。

六是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6家,占全省的46%,省级技术中心40家,占全省的43%,另有市级技术中心69家;获得国家级工业品牌29件,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居第1位,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居第2位,在国家权威发布的“全国各城市中国驰名商标排行榜”中,长沙排第10位。2008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各类新产品877项,实现新产品产值42.3亿元,同比增长40.1%,比全市规模工业平均速度高出6.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长。

今年1-11月,全市规模工业完成生产总值3448.1亿元,增长20.3%,完成增加值1001.1亿元,增长19.4%。预计全年长沙工业总量可登上4000亿元台阶。

二、产业集群见证新实力

经过多年的重点培育和扶持,长沙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家用电器等新兴产业的六大产业集群。今年1-11月,六大产业集群实现生产总值1378亿元,增长22.6%,占规模工业生产总值的47.6%。其中工程机械经济总量占到了六大产业集群的一半,见证了长沙产业集群的新实力。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为龙头的优势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为拖式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混凝土布料杆、混凝土搅拌机、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布料两用机、压路机、摊铺机、汽车起重机、静力压桩机等14个品种系列。已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三驾马车”和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素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3家企业均为上市公司,2007年市值总额超过了1000亿元。中联重科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城市环卫机械等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机械产品,城市环卫机械、塔式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一,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居第二。三一重工主要生产泵车、拖泵、压路机等,其拖式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全液压振动压路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居第一。2009年1月,三一重工在德国投资1亿欧元建设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项目。山河智能以中南大学为技术依托,在桩工机械、挖掘机械、凿岩设备三大领域均形成了数十个品种规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2009年7月,山河科技研发的我国第一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轻型机,在长首飞成功。权威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长沙工程机械制造的混凝土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80%,汽车起重机为30%,液压静力压桩机为70%,旋挖钻机为45%。中央文献室《文献与研究》第19期“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是怎样走出来的”一文指出:“工程机械湘军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颇具代表性。”我市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务院领导温家宝、张德江等的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工程机械湘军实行自主创新,从指导思想、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2009年,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销售收入预计可突破300亿元。未来三至五年,有望在全省率先孕育出年产值过千亿元的“行业航母”。

为加快培养工业产业多个增长极,形成多点支撑,我市把2009年作为“汽车产业发展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长沙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基础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已具备轿车、越野车、轻卡、中卡、重卡、客车、工程车、特种车等完整车系制造能力。从种类看,长沙成为全国首个最完整车系制造城市。一是争取汽车下乡政策支持,确保企业高速运行。想方设法将众泰汽车、北汽福田、梅花汽车等车型列入汽车下乡车型目录,不仅刺激整车生产企业,而且带动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生产、销售。二是引导陕汽重卡调整规划,逆势扩大投资规模。全力促成陕汽集团适时做出了“五个转变”的新规划设想:项目由原规划生产单一重卡车型要研究转为生产轻、中、重全系列车型;将陕汽环通规划的50亩营销中心调转为陕汽集团的南方营销和物流基地;由投资原规划10亿元调增为16亿元;将项目的产能由原规划2.5万辆提高到5万辆;将2015年的规划年产值调增至100亿元的生产产值。三是发挥现有产业资源优势,成功引进两大车型。引进广汽集团与长丰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五年内在长丰汽车投资约100亿元,使合作汽车项目形成约50万辆的产能规模,销售收入争取突破400亿元,利税总额50亿元。同时作为广汽长丰重组成功的重要项目,广汽集团和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各出资50%,在星沙建设广汽菲亚特乘用车项目。该项目包含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齐全的整车制造车间以及发动机的制造装配车间,并涵盖产供销一条龙及后勤服务。首期目标为年产14万辆整车及22万台发动机,长期目标为年产25万辆整车及30万台发动机。新工厂将于11月中旬举行开工仪式。引进比亚迪收购美的三湘客车建设年产5000台B

6、B9纯电动大巴和10000台底盘的新能源汽车基地,2010年可投产。同时,公司计划再投资30亿元,建设规模达4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年产约30万辆C

3、C6微型面包车的生产基地,预计投产三年内产值可达到300亿元,长沙将成为全国第三大比亚迪汽车产业基地。到2012年,长沙将拥有轿车、越野车、轻卡、中卡、重卡、客车、工程车、特种车等完整车系制造能力,成为国内第六大汽车板块,汽车产业集群有望形成千亿产业集群。

长沙市新材料产业主要产品为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及连续化带状泡沫镍、钴酸锂等电子基础材料、人造金刚石超硬材料系列产品、新型铝材。长沙市新材料产业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一是拥有新材料领域两院院士5人、100名学术带头人及专家,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人才与技术储备全国领先;二是湖南是全国著名的稀土大省和有色金属之乡,蕴涵丰富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依赖的矿产资源。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构成了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长沙高新区确立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标志着我市在该领域已形成优势并把握住发展先机。主要核心企业杉杉新材是中国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力元新材是镍氢镍镉电池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泡沫镍的最大制造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为镍氢动力电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业。博云新材从事摩擦制动材料和炭/炭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生产,黄伯云院士领衔研发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中药及生物医药集群主要分布在国家级浏阳生物医药园。主要产品为中成药系列产品、生殖健康用药系列产品、病毒性药物系列产品、戒毒药系列产品、抗肿瘤药系列产品、保健系列产品等。主要核心企业九芝堂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国内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驴胶补血颗粒、乙肝宁颗粒、浓缩六味地黄丸、裸花紫株片、斯奇康、足光粉、复方板蓝根颗粒等。泰尔制药是一家从事新一代药品、健康食品的科研、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1997年承接了中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完成了“安君宁”这一世界级科研课题,成为中国神经系统类药物的龙头品牌。生产的“世界新一代减肥美容营养素”――维亭,以及“21世纪男人养生的科学经典”――可邦(16种男性生命素),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为彩色显像管、平板显示器、玻壳、电路终端产品、混合集成电路、软件开发、动漫卡通等。主要核心企业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主要从事彩色显示器件、计算机软硬件、宽带网络应用设备、数字多媒体信息设备、智能交通系统的生产。长城信息是全国最大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制造商、国家重点支持的软件骨干企业。主要产品为金融外部设备、POS机、显示器、交换机及各类应用软件。

浏阳花炮生产历史悠久,浏阳是全世界最大的花炮生产贸易基地和花炮原辅材料集散中心,已经形成了集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燃放、原材料配套、培训、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体系,基本达到了布局工厂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机械化,发展科技化,生产专业化,产品高薪化,企业规模化。目前全市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892家,经营公司156家,行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2008年完成产值 99.6亿元,相关产业销售总额为29.42亿元。2009年1-9月完成产值89.6亿元。主要产品为烟花、鞭炮,共计14个类别4000多个花色品种。出口花炮主要销往美国、欧洲、加拿大以及日本、韩国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和自治区并代表中国登上了世界最高焰火艺术殿堂。近十年,浏阳烟花代表中国参加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盛大庆典和国际性的焰火比赛数百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焰火燃放、第三届浏阳国际音乐焰火比赛以及建国60周年国庆焰火燃放均使用的浏阳花炮。

烟草食品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为香烟、乳制品、食品、调味品、饮料、茶叶等。核心企业中烟公司主要卷烟品牌有“芙蓉王”、“白沙”、“芙蓉”,其中“芙蓉王”是目前全国产销量最大、知名度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的高档卷烟品牌之一。旺旺食品已发展成为“全国高新科技百强企业”和“中国500家最大外商企业”之一。加加集团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企业。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年产值 10 多亿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