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

    “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

    1968年11月,区革委按照中共中央转发的《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布置开展“清理阶级队伍”(简称清队)。清队的对象是所谓的叛徒、特务、顽固不化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阶级异己分子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在年底召开的南岸区党员代表会议上,要求各级革委会主任亲自挂帅抓清队。区革委将原区级机关党政群干部集中到重庆第二师范学校,举办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清队学习班”,区属其他单位也层层办学习班。区公检法军管会集中政法系统干警,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内查外调,深挖细查,开展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斗争运动。不少单位捕风捉影,无限上纲,乱揪乱斗,残酷斗争,大搞逼供信,致伤、致死等屡有发生。1969年1月,为督促和指导清队的开展,区革委专门成立清队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基层单位也普遍建立专门的清队班子。3月,区革委召开会议总结清队工作,布置进一步开展清队的任务和要求。下半年,经清理审查,在开展清队工作的360个单位中,有5303名被批斗,新挖出1326名“阶级敌人”,定案处理了308名。由于运动中普遍存在着宁“左”勿右,宁推勿拉,宁挂勿放的“左”倾情绪,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

    其间,为了贯彻群众专政的方针,1969年6月,区革委成立区群众专政办公室,按地区成立了14个群众专政指挥部,各单位、地区抽调人员组建起2万多人的群众专政大军。由于各地区群众专政大军参与人员庞杂,良莠不齐,一些人乘机挟私报复,乱揪乱斗,大量伤及无辜,引起社会混乱,造成很坏的影响。

    1970年2月9日,区革委党的核心小组召开会议,研究传达贯彻中央《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简称“一打三反”),决定成立“一打三反”办公室,与清队办公室合署办公。随即召开基层革委会主任、工宣队负责人、军代表会议,部署“一打三反”运动。12日,全区组织了6万多人,分8个分会场,统一收听市革委召开的誓师大会实况。“一打三反”运动在全区全面展开后,各单位都发动群众大宣传、大检举、大揭发、大批判、大清查。为了提高震慑力,伴之以经常性的全区公审公判群众大会和让批斗对象戴高帽子游街示众等。由于“一打三反”运动实际上以“一打”为中心,而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又主要是指反对和破坏文化大革命的人,这又造成一批新的冤假错案。运动中立案追查1088人,定案处理606人。

    1971年4月,在区革委党的核心小组领导下,按照中央《关于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的通知》,又开展了所谓清查“五一六”、“三老会”[6]的“批清”运动。“一打三反”办公室合并为“批清”运动办公室。区委副书记路斌武及区级机关80%的中层干部被打成“三老会”骨干或成员。全区1844人被列为清查对象受到错误批判,在运动中因逼供信自杀死亡6人。1972年5月,中央指出搞“批清”是转移“批陈(陈伯达)”的大方向后,南岸区开始纠正“批清”错误。运动中被挂起来的553名省、市、区管干部陆续得到解放,有182人被结合进了各级领导班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