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概述

金劢狼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概述

摘要:本文以富顺县滨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文化设计作为观察视角和切入点,分析城市滨水景观的自身地域性内涵、文化意义以及空间设计手法,并以富顺滨江带作为具体研究案例。

关键词:富顺;地域文化;滨水景观

1城市滨水景观地域文化概述

1.1城市滨水景观。滨水景观一般是指位于城市中濒临水域的一个特定空间,包括海岸、湖泊、自然河流等水域与土地相临近的地带,由自然地理特征和人造景观设施组成,具有较强的功能性与欣赏价值。由于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特定的空间地段,是市民进行休憩娱乐活动的基础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滨水区时,不仅要考虑它的形象对外来居民对本地的印象,还要考虑如何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塑造,由小极大,全面思考,通过各层面提升城市的形象。一个城市的滨水地带往往与城市中不同地区相连,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对拉动城市经济、塑造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味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应从整体角度对现有滨水空间的功能要素和景观要素重新进行合理配置,使环境得到有效提升。1.2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能丰富城市内涵,是人类精神与文化的源泉,并且将自然与人类历史相联系。构成地域文化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要素指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对区域的影响,它能影响人类与自然系统,在景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文要素则包含了历史文脉、文化习俗等。城市经过历史层层考验保留下来的文化精粹展现了城市的内涵深度,其文化扎根于其所孕育和生长的土地。甚至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的精神品性都有极大地联系。地域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发展性两个基本特征,它传达、继承和发展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延续性带有一贯的特点,是指地域文化作为社会性的遗传从一代传到下一代。而发展性是时刻自我更新,指地域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动态演变文化。只有了解地方原生地段的地域文脉,把握地方的历史底蕴,才能使地方的灵魂得以延续。

2富顺县文化元素提取

城市景观的形成是因为城市间不同的历史、自然环境及文化土壤,正因为这三者的差异形成了城市文化和风格。富顺享有“千年古县”的美誉,旅游资源丰富,临沱江而建,旧时因水运发达而城市兴旺。主要有“一城(县城及环城景区)、一江(沱江)、一山(青山岭)、一镇(狮市镇)、一沟(五条沟)”。富顺县聚集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富顺文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墓,有西湖、五府山、钟秀山、千佛寺、回澜塔、天然石佛、福源灏清代民居、后街———市中花园古城区等景区景点。沿江还有明清建筑风貌保存完好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狮市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赵化古镇,以及与合川钓鱼城齐名的虎头城古迹遗址等。城市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说地域自然条件是地域文化的基础,城市的地方特色带给市民的是不朽的记忆,而这种带有地域文化印记的记忆要得以延续,就要求在设计中深入挖掘潜在文化并强化原有地域文化特色,使其不会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日益破裂。

3案列分析———以富顺县老城滨江带为例

3.1富顺县地域化滨水景观空间分析。富顺县紧邻沱江水系,为富顺盐业的发展和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带动着在富顺城市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文化烙印。而整个滨江沿岸空间现状混乱糟糕:河岸垃圾遍布;空地被私人占有用作菜园;沿岸乱规划茶馆等等。本案改造以紧邻老城区的滨江带为主。作为老城区唯一的大型公共空间,并未最大化有效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着重解决沿岸空间合理划分问题。3.2富顺县滨水景观空间意向表达。本案截选富顺县老城区相邻段滨江带,作为老城区唯一大型的公共活动空间,应在设计中最大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传承再现“千年古县”的情感富顺县地处川南地区,具有典型的川南穿斗式民居传统建筑,其建筑最突出的特色是白墙黛瓦。将川南穿斗式民居建筑运用到河岸的景观空间,比如将此设计要点运用到公厕等公共建筑设计中。在细节上运用天车、县标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设计一些景观小品。以此引起当地居民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2)地域文化与功能设计的融合市民对城市地块集约化规划更重要的是以实用主义为主,且富有创新的将当地文化底蕴融入设计之中。如,设计中应考虑到大型活动广场、便捷通达的道路、商业区与休闲区的融合等。并且要在设计过程中始终把握好地域文化这一点,不能简单只考虑功能、形式上的美感,而要将本土文化的内容和底蕴融入其中,使设计与市民产生情感共鸣,只有在设计中做到了对当地地域文化的把握和对各元素的借鉴创新,才能将地域文化的真实性、延续性得以展现。

4总结

从富顺县地域文化着手,以地域特色为重心,寻求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改造、历史文化氛围营造,在保护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本土文化脉络得到较为完整的解读。景观本就是某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每一处景观都有其特定的时序性。滨水景观的发展与社会历史与发展紧密相连,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建设与社会发展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我们不能只懂得在形式上做的完美,更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挖掘出城市地域文化的精髓并集中展示,将地域文化与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生活相联系。设计出从当地文化中来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真正景观,令场地获得生命力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县光宇.天水市渭河滨水景观的改造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3.

[2]俞孔坚.土人设计.城市绿道规划设计[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3]季蕾.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23.

作者:陈思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美术学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