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浅析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金劢狼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析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摘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明理,在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人们对个人品德、独立生活能力的关注度应远超过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度。一个人的成长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而前两者对人的影响特别重要,其中,家庭的影响又是最为重要的。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胎教是家庭教育的开始,从母亲怀孕时起,就要注意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良好的家风培养出来的孩子未必绝顶聪明,但一定是人格独立、愿意为社会造福的人。

关键词:教育目的;古代教育精神;品德;技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摘自四书之一的《大学》上的第一句话,也是揭示全书核心、开宗明义的最关键的一句话。点明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理,需不断改革自新,以圣人的境界为目标。这里的“大学”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高中毕业后进一步深造而去就读的场所,而是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六岁入小学,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也就是说,古代孩子的教育是先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的,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然后施以待人接物的礼貌教育,这便是所讲“应对”的内涵。可见,古代的教育精神重点在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规范方面,在孩子学会做人后才学习生存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主张可为其印证。

反观我们的现代教育,7岁开始上小学,学习课程为语文、数学、英语、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思想品德等。乍看之下,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艺术、运动、品德的培养,非常完美,孩子能在这种体制下成长,一定能成为全方面发展的人。但凡是经历过的人都有体会,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与今后升学有着直接关系的学科外,其他的课程都是摆设。关乎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是他的品德,而品德课也只是一周一节,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许多行为几乎看不出他上过这门课,而这门课的实际作用便沦落为向大众交代已教育过孩子的品德。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周一节课,一张考卷+空洞说教就能够形成的。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存在于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这种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古时都有规定,夫妻分房,然后家里的东西都要改变,因为胎儿会知道。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母仪传》中写道:“太任,文王之母,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单脚站立),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从这段文献我们可以得出一、太任的德行本来就很好,史料记载,王季也是位有德的贤君。故可说这对夫妇已具有良好的素质(他们已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而非仅具备生养孩子的能力);二、太任在妊娠期间更注意眼、耳所见所闻善恶对象的感受,知道这些会影响到胎儿;三、生了文王之后,太任又亲自加以教育,体现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良好的家风培养出来的孩子,未必绝顶聪明,但定是人格独立、愿意为社会造福、于大众有益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及三观。如果父母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又如何能要求孩子品行端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例如,一个父亲自己喜欢打游戏、玩手机,却要求儿子好好看书,禁止他打游戏,儿子如何肯服?假若这个父亲自己勤奋工作,工作之余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书籍、弹琴、钓鱼、书法、绘画、书法、摄影、下棋等提升自己修养、开拓眼界的活动,即使孩子不爱读书,但在长期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濡染下,他也会走上一条学习之路。这就是所谓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家庭教育外,就是学校教育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明确规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天职。但在学校,由于升学压力,教师往往把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按照学生的成绩,将其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而学校则根据成绩将班级进一步分为好班和差班,这让孩子的心理如何平衡?与此同时,现代人将孩子送往学校后,将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于学校的心理,更是加剧了家校间的矛盾。家长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孩子已经积年累月地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问题往往反映了这个家庭的问题、家长的问题。此时,家长更应反思自己,而非把责任推给学校。比如,有家暴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有暴力倾向,家庭离异的孩子往往更为敏感、自卑、孤僻;而出自和谐家庭的孩子更平易近人、更愿意关心他人。学校与家庭引导学生向上、向善的教育的缺失,会如一颗种子种在他们的心里,一日一日地增长,孩子就会通过打架、厌学、欺负同学,甚至偷窃、抢劫等违反法律的事来发泄,以前在山西晋中榆社县云竹中学校发生的事件:女孩因不给同学钱遭围殴2分钟,被扇40个耳光。受害人的父亲就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医疗费的问题,是社会教育的缺失,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成绩固然重要,但教师如果只是传授知识,那就只是一个搬运知识的“教书匠”。除了讲授书本知识外,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品德,注重他们人格的成长。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不好,教师要尝试着寻找这个孩子其他的优秀、突出的地方,如,他的自理能力很强,很会烧饭,你可以夸奖他;或者,他虽然学习不好,但很孝顺,或有其他的艺术特长,正如泰国有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8岁男孩伊夏在老师眼里是坏小孩,但一个叫尼克的美术老师发现了伊夏独一无二的天赋———美术,并有意识地培养。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教师不能以成绩作为对学生的唯一评价,而学校也不能以学生的升学成绩,或是毕业后学生的月薪、地位、名气作为对该生的评价。

技能、知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存的必需能力,而一个人良好的品德则是一个人之所以配称为人的前提,应是融于血液,根扎于骨子,且化于气质中的。社会从不缺乏头脑聪明的人,若是这聪明的脑袋没有正确的三观的引导,往往会走向损人利己、危害大众的一方,如地沟油、毒奶粉,都是高智商的人利用现代科技做出来的,而目的就是节约成本,为了利益最大化。为此,他们枉顾人伦、枉顾天道、枉顾众生生命!没有了道德的底线,没有了敬畏之心,人就会无所畏惧而无所不为。唯有重新拾起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返璞归真,清静无为”,佛家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等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做到做事时为人着想,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出现一个秩序井然、人与人安然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国轩译注.《大学》[M].中华书局出版,2023.

[2]刘向(西汉)著.《古列女传•母仪传》[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

[3]周勋男.在香港文教基金会上的演讲《胎教与胎养》[R].1998.

[4]南怀瑾著述.《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M].东方出版社,2023.

[5]南怀瑾著述.《亦新亦旧的一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

作者:谈倩雯 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