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经济学供需原理十篇

江之@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经济学供需原理十篇

经济学供需原理

关键词:周易运行经济学;政府干预;自由经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

周易运行经济学按照中国传统的《易经》运行规律,得出与西方经济学有别的中国经济学体系。作者同时使用周易运行经济学解释了政府干预和自由经济的关系、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信息运用等经济学问题,并预测了国别经济未来的走势。

一、从“太极两仪”图说到政府干预

太极两仪分立后,太阳表示总需求太阴表示总供给,整个“太极两仪”图指整个经济,既宏观的经济。而在太阳重心之中的那部分阴就是政府在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政府在经济上的政府行为在经济运行上起着节制总供给从而达到调节总需求作用。这里要注意的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被分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由政府出台,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出台。周易运行经济学的政府行为是指宏观经济政策,既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包括行政政策。

政府的这种政府行为是逆经济运行的。政府的行为按政府的需求和供给可以被划分为政府的需求和供给。政府的需求包括:税收、国债和行政政策中有利于政府需求的政策;政府的供给包括:货币发行和控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和行政政策中有利于政府供给的政策。政府的需求中的税收和国债等的实现都是由市场提供给政府的;政府的供给中货币发行和控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等的实现解决了市场自行无法解决的超额供给和供给不足问题。

因此,政府在调控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时,一定要遵循这个规律。经济政策制定一旦出现失误,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因为有乘数效应,会造成成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发生经济危机。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市场上出现超额总供给,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供给(如增大转移支付,扩大政府开支等)刺激总需求增长,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的需求(如增税,发行国债等)来减少市场的总供给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后者的做法很明显不利于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的扩大,所以是不推崇的做法。

如果市场上出现总供给不足,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政府需求(减税等)来刺激总供给增长以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减少政府的供给(减少转移支付等),从而减少总需求来达到平衡的目的,很显然,后者的做法不利于供需总规模的扩大,所以也是不推崇的。

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是周易运行经济学的基础,进而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的扩大就形成了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速度快慢取决于总供需规模扩大的速度,只要总供需保持平衡,快速的增长不会引起通货的膨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和20世纪美国的“新经济”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说,政府的经济干预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只要能保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并且只要能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政府的无限经济干预是有前提条件的,即信息的无限对称。也就是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取决于对宏观市场总需求和总供给信息的掌控程度和分析运用程度。如果政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过多的干预了经济,就可能对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引起经济的危机。

由此看来,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的争论也就不再是问题。同时,政府对经济信息的有效运用与否是“太极两仪”时期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普遍和持续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2)需求引致;(3)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失衡引起。这几个原因都和市场上生产的产品不足有关,其本质就是总供给不足。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下形成的物价总水平是正常合理的水平。由于总供给的不足,造成总需求相对旺盛,从而造成物价上升。而物价上升又会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总供给更加不足,物价持续上升,经济就跌入了恶性循环里去。

关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货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后,政府只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回笼货币抑制总需求,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即可(注意:排除政府为了还债而新发行的货币)。虽然这样能使通货膨胀率下降,但是对于已经形成的总需求打压,不仅会造成失业人数增加,还会造成经济的衰退。

周易运行经济学不提倡上述紧缩经济政策的做法,建议采取刺激总供给的方法,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这样不但不会发生失业剧增,还可以将通货膨胀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此时刺激总供给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失效了。如果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刺激总供给,但是也增加了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使通货膨胀更进一步加剧,风险过大。所以,此时,就该由有利于总供给增长的行政政策出面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适当限定生产原料价格刺激企业生产,促使总供给上升。由于对生产原料限定低价,必然引起原料供给不足,企业的供给仍然无法扩大,所以政府必须采取补偿性的生产原料的限价。对生产原料的限价引起企业的供给上升,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并且其规模扩大,政府的税收必然在原定规模上有所增加,而增加的这部分税收就是作为生产原料限价部分的补偿费用。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生产原料限定价格不宜过低,否则就会引起生产过盛,进而政府的补偿费用也无法支付。

虽然经济可以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持续高速增长不等于持续高速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基础的不稳定,资源环境的过度破坏和污染。所以建议在经济运行中应当“在全面发展中求合理,合理发展中求速度”,要质量和速度兼顾,更应当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三、经济周期

1873年爆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其持续时间之长,对经济打击之重,仅次于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两次危机的共同特点都是价格下跌,破产和失业严重。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损失。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原因都是由于总供给过盛而造成的。1873年的经济危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完善后发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完成后,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在总需求还没来得及反映时,总供给发生了过剩。从而造成物价下降,企业利润下降,最后企业倒闭,工人失业。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被提高,再加上生产扩大,技术装备优良的垄断的崛起,总供给在信息的不对称下生产量过大,导致了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从而引起了这场经济危机。因此在“阴阳对立”时期,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因此,所有引起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的因素如技术进步、农业收入的变化、战争等都是经济波动的原因。

“太极两仪”时期的经济周期的形成主要看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加工和政策出台的正确与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日、意对军备的扩充就是通过政府的供给形成国防需求,从而达到与总供给平衡,可惜它们在走出经济危机后不应该发动战争,结果造成了比经济危机危害更大的世界性战争灾难。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由于对凯恩斯的政府调控理论的实践,为走出经济危机找到方向,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需求增加,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提供了平台,二战帮美国走出经济危机,还帮助美国扩大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使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强国。

四、周易运行经济学对经济的推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人类无限的需求刺激下,科学技术还会飞速进步,进而会大大提高生产力,使经济的运行发生本质的变化。根据太极两仪图的演变规律来看,太阳太阴大到一定程度后,太阳重心中的那部分阴会不断扩大,太阴重心中的那部分阳也会不断扩大,最终由太阳、太阴重心部分的阴、阳取代原来的太阳、太阴,并且在新的太阴太阳的重心部分也会衍生出新的一部分阴和阳。

将这一演变规律印证在经济运行的发展变化中,如果在一个国家之内,政府的国有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平分经济市场,也就是自由经济和政府干预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并且当国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其内部也会出现用于节制国有经济的事物。如果是在国际范围之内,就应该出现一个国际经济组织来协调平衡整个世界经济,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会慢慢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元素来制约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实施。

太极两仪时期促进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形成的关键因素便是国家垄断和信息对称。国家垄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充分展现了它强劲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创新能力。现在国家调控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的原因是:(1)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规模还未达到;(2)目前市场经济体系下能合理完成资源的配置,而国家垄断缺乏信息指导,反而无法合理分配;(3)国家垄断在具体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上还不成熟,不适于现在应用。

信息对称是另外一个促进国有经济形成的关键原因。信息对称有几个优点:(1)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3)使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4)使企业、政府在决策时,大大降低了失误的概率。

所以说解决国家垄断和信息对称是实现国别经济运行的关键,要实现它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由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下形成的寡头垄断,最后在时机成熟时,政府再将其收为国有,从而进入国有和市场并行的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志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4.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77.

[3]余斌.关于两种教条主义的进一步分析[G]//吴易风,等.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5.

[4]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2

第一章:导言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3

关键词:监理企业 工作 管理 经济学 应用 研究

一、引言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而需求与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根本,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市场才能达到均衡才能更好地解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虽然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所以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的调节功能,通过对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及价格等各方面的全面分析,研究如何合理地对市场进行调节。

二、管理经济学需求原理

管理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研究组织如何在面临约束的条件下,做出最优管理决策的一门应用叉学科。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理论基础的一门应用经济学,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将微观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在经济理论研究与企业决策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为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提供答案,所以学习管理经济学的目的就在于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实践其在培养造就经济管理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监理企业的运行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按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并随着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价格与需求成负相关;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同时产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即价格与供给成正相关。供给与需求最后将在某一数量水平上与价格上处于均衡状态。市场不是固定在均衡点上其价格与数量围绕着均衡点产生波动,当原先的均衡点被打破后市场内部的约束机制将使需求与供给沿着均衡点移动直到返回到原先的均衡点。

三、公路监理企业如何走向规模经济发展之路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按安排年度计划的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布局是以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为核心的。因此,反映到监理企业市场中就是需求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需求也是缺乏弹性的,公路建设对监理企业的需求不会因监理企业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改变,企业发展出路在于形成规模经济注重科学管理,不断地进行更为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变革最终要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因此,企业要不断地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就需要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打好管理的根基,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持续不断地进行管理变革。大而不强的企业主要表现有盈利水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准企业的规模没有带来预想的效益其生存能力是极其有限的。盲目追求规模的过程则更加危险这也是在不切实际的目标指引所产生的后果。所以,使发展中的公路监理企业走向规模经济主要措施与建议如下:

1、固定成本的控制管理: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各个计算期后,将各期的平均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固定成本增长量的要严格进行控制,使其增长比例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2、完善成本预算制度:事先对成本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并严格督促执行。要对预算项目进行目标管理和控制审核。

3、合理调配现场人员:监理工作工作量常常变动较大应定期核定工作人员工作量使监理人员要经济合理地流转使用起来,精简机构并积极地调配现场工作人员,优化整合资源配置有条件地合并基层的项目监理单位有利于其提高利用率;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分析一些盈利水平偏低的业务要有所取舍;注重节省时间成本提高会议效率并会议频次进行有效控制;不断从内挖掘自身潜力科学地进行有关现有流程的改进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注重日常的细节开支,例如: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办公用品、差旅费、办公费用等的控制管理。建立明细台帐并严格执行。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专业技术经验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主要通过企业运营中的专业化分工。管理水平的提高员工经验积累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监理技术手段等方式体现出来的,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有助于降低企业管理与运营成本为企业上规模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人力资源。造就一支优秀的职业监理队伍,是监理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最宝贵和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发展中的监理企业应该设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组织招聘与培训、制定战略规划、实施绩效评估、优化薪酬与福利待遇等工作。

5、拓款经济范围:当我们对某一种产品的进行生产加工时会无可避免地产生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只需要经过十分简单加工处理以后就可以形成另外一种新的产品。作为公路工程监理企业而言可以开拓十分广阔的范围经济,比如如在试验检测、勘察测量、咨询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内在品质,在为建设方提供服务的同时更加成功的为建设方提供一种其更加信赖的监理业务以外的增值的技术服务。监理业务生命周期已进入成熟期作为一个产品来讲监理企业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及规模效应以此来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但是,现在有些监理企业片面地认为做大就能盈利仍然仅仅看重监理业务量的增长在此阶段热衷把企业做大而忽略了重要的商业规则,企业发展的目标是利润的持续增长企业做大也仅仅是其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而已。

四、结语

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监理企业为解决发展市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由于市场运行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即便是经济学中关于供给和需求以及均衡的原理,也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即除价格和数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略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一定要重视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的调控作用,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市场的综合作用。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4

关键词:住宅市场;供需结构;银川市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特别在我国,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关系。在美国,大部分的人都居住在2~4层的别墅和公寓里,当然这与美国强大的国民经济是相关的。与美国相比,新加坡也算是发达国家,但在新加坡的住宅市场中,60%以上的住宅属于经济适用房,这就反映了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银川市的住宅市场就目前情况而言,房价偏高,供需结构失衡。本研究对调整和优化银川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合理控制房价,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内涵及指标

(一)住宅市场供给结构的内涵。住宅市场供给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某类住宅商品开工面积占住宅商品开工总面积的比重。其公式为:

Wi=(1)

式中,Wi:某类住宅商品供给比例;Si:某类住宅商品开工面积;i:住宅商品种类;∑Si:全部住宅商品开工总面积。

(二)住宅市场需求结构的内涵。由于在考察消费者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价格水平的住宅需求时,有效需求要比潜在需求更有意义,因此本文选择满足住宅可支付能力下的有效需求比例来描述住宅市场需求结构。

住宅市场需求结构是按照家庭收入结构中不同层次的住宅支付能力统计出的某类住宅商品有效需求比例,即在特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有能力购买的对某类住宅商品有效需求量在全部住宅商品有效需求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一定时期某类住宅有效需求量占住宅有效需求总量比重的计算公式为:

Qi=(2)

式中,Qi:某类住宅有效需求比例;Di:某类住宅有效需求量;∑Di:全部住宅有效需求总量(包括普通商品住宅、高档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宅)。

二、银川市住宅市场供需比例的计算过程(表1~表7)

三、银川市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银川市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存在的问题。由上表显示的数据看,高档商品住宅供不应求,普通商品住宅供大于求,经济适用住宅供不应求。具体分析如下:

1、银川市高档商品住宅供不应求。2007年的有效供给比例为10.65%,而有效需求比例为27.66%;2008年有效供给比例为13.03%,比上年增长2.38%,有效需求比例为25.54%,比上年下降2.12%;2009年有效供给比例为19.87%,比上年增长6.84%,有效需求比例为29.09%,比上年增长了3.55%。有效供给比例逐年增加,而有效需求在2008年略有下降,但在2009年依然在上升。3年的供需之差由大到小,分别是17.01%、12.51%、9.22%。可以看出,总体上高档商品房的供需之差在减小。

2、银川市普通商品住宅供大于求,而且相差比例较大。普通商品住宅的供需在整个住宅市场中占的比例最大。2007年的有效供给比例为78.86%,而有效需求比例为48.94%;2008年有效供给比例为79.12%,比上年增长0.26%,有效需求比例为51.06%,比上年增长2.12%;2009年有效供给比例为67.31%,比上年下降11.81%,有效需求比例为43.64%,比上年下降了7.42%。有效供给比例2008年增加,2009年比上两年都小,供给下降比例较大,而有效需求在2008年略有增加,但在2009年下降比例较大。3年的供需之差由大到小,分别是29.92%、28.06%、23.67%。可以看出,普通商品房的供需总体上供需之差在减小,但差距依然在20%以上,也就是有效供给远远大于有效需求。

3、银川市经济适用住宅供不应求。2007年的有效供给比例为10.49%,而有效需求比例为23.40%,2008年有效供给比例为7.85%,比上年下降3.64%。有效需求比例为23.40%,比上年没有增降,2009年有效供给比例为12.82%,比上年增长4.97%,有效需求比例为27.27%,比上年增长了3.87%。有效供给比例2008年下降而2009年上升,而有效需求在2008年没有增减,在2009年增加。3年的供需之差由增加到减小,分别是12.91%、15.55%、14.45%。可以看出,总体上高档商品房的供需之差在增大,即有效供给远远小于有效需求。

(二)银川市住宅市场供需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高档商品住宅供不应求的原因分析。对于一个中小型城市来说,高档商品供不应求的现象还是很少见的,但是调查数据显示供大于求,而且供需比例之差在10%以上,在2009年下降到9.22%。具体供不应求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地有钱人在银川购房比例增加,由于银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适居性使得周边城市的居民迁居银川,例如内蒙古左旗、银川周边的卫星城市等的高收入群体都想在银川居住;二是大部分的炒房者和投机者导致高档商品住宅供不应求的原因以及高档商品住宅的高额利润致使开发商不断开发,而投机的行为使得高档商品住宅的销售量急剧增加,空置率也逐渐上升。

2、普通商品房供大于求的原因分析。普通商品房的供给比例达到了70%以上,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而需求比例只能达到50%左右,相差20%以上,也就是说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主要供大于求的原因有:一是相对于保障性住房来说,普通商品住宅的利润还是很客观的,主观的开发是很重要的方面,随着住房的市场化,开发商主要开发的就是普通商品住宅;二是很多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置业者,有的是为了投资,有的是为了改善性需求;三是高额的房价和涨幅的快速使得很多普通商品住宅的潜在消费者采取了观望等待或者租房的状态,导致消费者置业观念的改变;四是外地人在银川购房比重大,据宁夏日报统计,2006年外地人在银川购房比率占全市的52%,这就意味着为什么空置率上升而房子却卖得很快。

3、经济适用住宅供不应求的原因分析。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说经济适用住宅占较大比重,如新加坡的经济适用住宅占到整个住宅的70%以上,但在我国却并非如此。原因如下:一是与我国的国情有关。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所以为了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因保障性住房的利润低,投资回收率不高,所以很多开发商不愿意开发,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导致经济适用住宅开发量少;二是消费者本身的经济因素。在50份市场问卷调查中,72%消费者的收入属于经济适用住宅的范围。这么大的需求本身就在我们国家所能承担的范围之外,在此种经济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的;三是保障性住房不利于房地产二手市场的发展。由于国家政策规定保障性住房在几年之内是不能转让的,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它的经济性。除此之外,经济适用房建设方面也出现了众多错位,出现“经济适用房不经济”现象。例如,经济适用房虽然面向低收入家庭,但存在房型过大、总价偏高问题;销售对象存在错位,在一些经济适用房区,奔驰、宝马随处可见,这主要是购买条件的漏洞,使得一部分非低收入户趁机获利;经济适用房的单价也较高,对于低收入户还是难以承担等。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怡,顾志勇.信用城市.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赵飞燕,陈银蓉.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农业与技术),2010.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5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活动的一个分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组织实施内部审计是通过在组织内部检查各种业务活动的进行情况,以审核、评价其经营业绩,并衡量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通过内部审计,企业能够加强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控制,这对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增加其价值并改进企业的治理、风险管理以及控制过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及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

西方经济学的均衡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供需状况决定了该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内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价格与质量,同样服从这一规律。因此,现代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内部审计供求双方的矛盾冲突和不断寻求均衡的过程。

二、内部审计服务的经济学属性

(一)内部审计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

最早提出公共物品概念的是萨缪尔森,他从物品的消费特性出发,对公共物品的定义是“任何人消费这种物品不到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这一定义强调了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弗里德曼用非排他性代替非竞争性来定义公共物品,认为公共物品是那些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得到它的物品。我国经济学界综合了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两人的观点,认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但是,从物品本身的特性出发,研究公共物品属性和私人物品属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非竞争性是可以转变的,任何一种物品达到一定的“拥挤”程度以后,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其次,只要这种物品是稀缺的,并且它的生产成本可以通过市场来补偿(直接方式或者间接方式),那么就可以由私人来提供。同样,对于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如果由私人提供时,其成本不能得到完全补偿时,可能会由政府提供这种物品,因此,所谓“公共”与“私人”的区别仅仅是存在于物品的供给方式上,而与物品本身无关,同一物品可以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和私人物品属性。因此,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认识物品的私人物品属性和公共物品属性,更有理论基础,在实践上也更有指导意义。

内部审计本质上是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介入企业的风险管理、治理和控制领域,完善业务流程控制,促进企业价值增加,为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服务。内部审计服务的提供者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他们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将进行的审计活动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供给管理者,作为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的依据。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时,遵循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所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实施内部审计,提高内部控制和管理水平,并最终达到企业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因此,从企业自身角度看,内部审计服务具有私人物品的特性。

内部审计服务的需求者除了企业自身外,还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外部管理者、政府管理机构等相关各方,但内部审计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几乎完全由企业来承担,其他使用者使用审计成果时并不需要分摊所发生的成本和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内部审计成果提供给企业以外的其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即具有非竞争性;此外,审计成果的任何一方需求者使用该成果时并不影响其他人使用,即具有非排他性。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审计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二)内部审计服务的外部性

1890年,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它将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规模扩大的企业经济增长称为“内部经济”,而将来源于产业普遍发展的企业经济增长称之为“外部经济”。

经济社会中,当某生产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时,则该生产者从其活动中得到的收益就小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收益,此时就出现正外部效应;当某生产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时,就出现了负外部效应。在正外部效应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但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所得到的额外利益,并未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转移到该经济主体手中,这时该经济主体只会按照自身效率最大化的原则(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进行生产,往往会出现供给不足现象,导致社会资源使用效率的低下,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因此,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和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应采取措施,对经济主体进行调节,以便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内部审计服务的外部性是指,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方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的行为所产生的收益,被没有参加这一过程的经济主体获得。企业提供内部审计产品,付出了一定的劳动,发生相应的生产成本,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企业为追求自身效率最大化,只会按照其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时的服务量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但实际情况是,内部审计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得大量搭便车者存在,即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使企业自身受益,而且会使外部相关者同时受益,但外部受益者不需要付出与其收益相对等的成本,对企业来说,其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正外部效应。

在没有外部管制的情况下,企业会遵循自身效率最大会的原则,按照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时的数量提供内部审计服务,这必然会导致供给不足的现象出现。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不足可能会间接地引起企业价值减少,因此,企业会将此作为一项间接成本来考虑。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存在,市场可能无法自发调节内部审计供给量与需求量,即可能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外部管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在于,在外部管制的前提下,内部审计的供给数量,是供给方在外部力量的激励或约束下权衡成本与收益的结果,这也是通过外部力量将外部效应进行内部化的理论依据。

由上述分析可知,内部审计服务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双重属性,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外部效应。下文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对内部审计服务的双重属性及其外部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三、内部审计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对个体行为的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法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在分析个体行为时,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即每个人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新古典经济学所创立的供给需求分析及边际分析方法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主要研究工具和方法。

在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者提供何种质量和数量的审计信息,实际上是他们出于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在权衡各种成本与收益之后所进行的理性选择。因此,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内部审计服务的经济学属性及其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研究为基础,运用成本收益法衡量内部审计供给的利弊得失,进而探求内部审计效率低下、审计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是研究内部审计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且可行的思路。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以追求自身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开展经济活动,同样,在企业内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也要服从效率最大化原则,从经济学角度看,具有私人物品特性。因此,从企业自身角度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理论,厂商按照效率最大化要求,其生产水平服从成本―效益原则,其有效产出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产出。企业提供内部审计产品的边际收益用开展工作为企业各部门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量化来表示,边际成本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发生的成本费用来表示,有效产出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所进行的工作量来表示。

图1表示具有私人物品属性内部审计服务的有效产出。为简化起见,假设企业内部只有AB两个部门需要依据内部审计成果进行决策,A部门的需求曲线为DA,B部门的需求曲线为DB,内部审计服务的供给曲线为P1。将AB两个部门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到市场需求曲线DP。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于产出水平点H点。需求曲线反映企业每个部门的边际收益,用内部审计服务为企业各部门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量化来表示,供给曲线表示每一产出水平的边际成本。图1中,A部门的边际收益是A部门使用内部审计成果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量化数量,为CE;B部门的边际收益为FG。产出为OQ时,AB部门的边际成本都为QH,由于CE=FG=QH,因此,每个部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OQ为有效产出水平,达到了局部均衡。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内部审计服务属于商品范畴,而且具有一般商品的私有物品特性,其供给与需求服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因此,企业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时,必然服从企业个体的成本――效益原则,就会努力将审计工作完善到企业边际成本等于企业边际效益的水平,即能够实现自身经济效率。

对于内部审计成果的公共物品特性,边际社会收益用内部审计成果提供给全部使用者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量化来表示。由于内部审计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几乎完全由企业来承担,其他使用者并不需要分摊所发生的成本和支付额外的费用,因此,内部审计成果提供给企业以外的其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零,边际社会成本依然相当于企业只为自己提供服务时发生的成本费用。

图2表示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内部审计服务的有效产出。为简化起见,依然假设企业内外部只有AB两个单位需要依据内部审计成果进行决策。A单位的需求曲线为DA,B单位的需求曲线为DB。由于两个单位共同使用内部审计成果,这样,单个需求曲线DA和DB纵向相加得到市场需求曲线DC。市场供给曲线为P2,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于产出水平点M点。从整个社会来看,所有需求者共同使用一定数量的这种公共物品时,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时的产出必须是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时的产出。同样,企业提供内部审计产品的边际收益用开展工作为企业内外部各单位带来的经济利益的量化来表示,边际成本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发生的成本费用来表示,有效产出用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所进行的工作量来表示。那么,每个使用单位的边际收益是他的需求曲线下边的距离,将每个使用单位需求曲线下边的距离纵向相加得到边际社会收益。图2中,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于M点,对应的产出为OR。额外单位产出的边际社会收益OT是OL和ON的纵向相加,额外单位产出的边际社会成本为RM,可以看出,产出为OR时,边际社会收益(OT)等于边际社会成本(RM)。因此,在这一产出水平上,达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水平。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使企业自身受益,而且会使外部相关者同时受益,即不仅会产生一定的私人收益,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外部效应。这样,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私人收益会小于社会收益,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即内部审计成果提供给其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由于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但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这必然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即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没有使审计资源达到最有效配置。

四、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能够按照局部均衡要求,遵循资源有效配置原则,使审计资源在企业内部达到最优配置。但往往忽视内部审计成果的公共品经济特性,很少考虑由此产生的外部效应问题。此外,有关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实施内部审计所带来的外部效应问题认识不足,不能够按照社会经济效率要求发挥政府调节的积极作用,因此,长期存在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

由前文分析可知,对于私人物品,经济效率要求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对于公共物品来说,由于提供公共物品所产生的收益中有一部分“发散”为社会收益,使其私人生产均衡点低于社会效率要求的均衡点,导致部分社会福利损失。如果公共物品的供给由市场决定,那么,按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收益的原则所确定的公共物品价格和产量,将不能弥补其生产的全部成本,使得公共物品的供给量低于有效率的水平。正是由于所有的公共物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差异,单个生产者按自身效率原则(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收益)进行决策,往往会出现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小于社会所需要的供给量问题,社会资源得不到最有效配置。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由于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使企业自身受益,而且会使外部相关者同时受益,私人收益总是小于社会收益,同时,企业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审计资源达不到最有效配置。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单纯的市场竞争不能消除外部效应,也不能解决这种公共物品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消除市场失灵的途径只有一条,即通过特定的经济(制度)安排,使外部性的制造方产生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政府如何进入市场,并采取何种方法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进行补偿和激励,就成为解决正外部性问题、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关键问题。

对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单纯地靠审计市场竞争进行调节不能消除其外部效应,不能解决审计资源在整个社会中的最优配置问题,那么,最有效的方法是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使外部效应内部化,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针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的问题,要使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在实现其自身经济效率的同时,从整个社会经济角度也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水平,就要求企业在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经济效率的同时,更要发挥政府机构的监管作用。政府监管部门可以根据经济结构的变化规律和社会经济效率的要求,调节经济运行中个别企业产生的外部效应,如政府监管部门通过采取鼓励措施,对内部审计工作水平较高的企业给予经济奖励,或采取限制措施,对内部审计工作达不到一定水平而造成社会损失的企业实施重罚,使之产生不按整个社会要求的经济效率原则开展审计工作的一种潜在成本,罚款所得通过政府再分配给那些内部审计工作水平较高的企业,使之得到按社会经济效率原则实施审计的一种潜在收益,通过这些措施,使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所产生的一部分成本得到间接补偿,其价值可以得到间接的实现。此外,政府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正外部性,选择多样的激励方法和手段,除直接给与财政补贴外,还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税收减免、技术支持、优先采购等手段增强对正外部性生产者的激励,最终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

[1] 尹维.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 刘裔宏,罗丹桂.西方经济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伟,万绍红,贺永杰.企业内部审计的经济学分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17(4):26-27.

[4] 严志芳.关于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思考[J].北方经济,2007(12):148-149.

[5] 刘超,赵彦,孙晓文.审计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经济,2005(4):95-97.

[6] 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评论,2002(3).

[7] 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52-160.

[8] 王冰,杨虎涛.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与绩效――庇古和科斯的正外部性内在化理论比较[J].东南学术,2002(6):158-165.

[9] 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 张康之,王喜明.公共性、公共物品和自利性的概念辨析[J].行政论坛,2003(7):8-11.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6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这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时,我们也应纠正对西方经济学“一边倒”,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倾向。

为了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于2007年编写了一本颇具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试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尝试向各位同行汇报经济学论文,以求得到指点。

一、增加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只开设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其内容全是西方经济学。这样,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只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把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全部内容,会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不相符。经济学不等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的课程中,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内容不应该相同。经济学原理应该包括比西方经济学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类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院校,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应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有意在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方面作些尝试论文网。本教材既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主要内容,又包括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理论(特别是经济制度理论和价值理论)。在本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价值);其他章节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本教材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简单的拼凑,而是尽量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学论文,避免出现理论上的矛盾,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均衡价格;归纳了“资本”的五种含义;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利息的产生;用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改进

把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体内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会人”范畴(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资源配置(第一节)和经济制度(第二节)两部分。在经济制度部分提出了与资源配置部分的“经济人”相对应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讲的“社会人”,不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的管理学的“社会人”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制度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社会人”下了定义:“所谓社会人,就是与社会相联系,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经济主体。”同时指出:“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人为前提。不研究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2.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第一章)。本教材从狭义和广义来介绍生产关系范畴,提出:“讲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来说,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等。”同时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说明。

3.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仅讲了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学论文,还讲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指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4.供求决定价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导学生这样的观点: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其实,这种观点既与现实不符,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符。本教材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观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①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和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中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又包括正常使用生产资料所平均耗费的生产资料中已凝结的劳动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决定了商品的新价值和旧价值。”与流行的说法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两个新摘要劳动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决定商品的旧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中提到过的。

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用劳动的智力成分来解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教材中指出:真正决定人类劳动本质的东西是智力劳动②;智力劳动的含量决定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决定了各种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7.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第三章)。在我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和均衡价格是脱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讲均衡价格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讲价值规律论文网。本教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教材写道:“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按照代表价值量的均衡价格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说,价值体现了利益的平衡。而在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这时,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展的竞争就会引起供求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回到代表价值量并体现利益平衡的均衡价格上来。……价值有一种力量,把价格拉向代表价值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必然趋势。”

8.收入的来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专讲收入分配的第七章开始时就指出:“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数同类教材都没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9.资本的含义(第七章)。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资本”概念,如“资本家”、“资本主义”“国有资本”、“资本金”、“资本与负债”、“资本品”、“资本市场”等,可能会对“资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应如何解释资本的含义?本教材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资本”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资本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②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额的价值。③资本是企业中属于所有者的价值。④资本是被生产出来又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物品。⑤资本是长期资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讲述利息存在原因时,分别对资本主义利息和社会主义利息进行分析经济学论文,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撇开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经济学解释利息存在的原因所运用的是“时差利息论”和“迂回生产论”,没有讲到本质上。本教材对利息存在原因的说明,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同时抽掉其中有关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资本具有价值增殖的本质属性。”对此,从资本供给者和资本需求者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利润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没有采用“利润的来源”的提法,因为这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讲利润有三个来源:创新、承担风险和垄断;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利润也不例外。关于利润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承担风险只是与创新活动相伴的一种行为,它本身不会产生出利润。因此,本教材只讲创新和垄断这两个原因,重点讲述创新,分别叙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是如何产生出利润的,由此得出结论:“创新利润是由于创新活动使产品价格高于成本而产生的。”本教材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经济学论文,指出:“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劳动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论文网。”

12.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第十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货币流通规律一般是在关于货币职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货膨胀理论部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不讲货币流通规律。本教材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并用一个与货币流通规律有联系的、表示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作用的总供求平衡公式来说明。这公式是:价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1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作了较多的论述。教材中首先说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通过分析这些矛盾,从四个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②经济稳定要求宏观调控;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④社会稳定要求宏观调控。在论述第一个必要性时指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失效的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

1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书在讲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只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四个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度是通过影响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

注释:

①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此观点来自何明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数学化——关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7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对策 !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由来

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 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不同, 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三种: (1).温和的通货膨胀;(2).急剧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本世纪初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形成以后的产物。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 货币本身没有价值, 可以无限发行, 从而为通货膨胀的产生打开了大门。只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社会商品量, 通货膨胀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 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 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 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他认为, 一般物价或特殊物价, 在短期的上涨, 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但一般物价的长期持续性上涨,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 总是由于货币量增加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货币现象。他形象地指出“高通货膨胀是因为政府印刷货币太多, 就是这么一回事。那就是唯一的原因, 哪里都如此。”本世纪以来, 通货膨胀如同一个幽灵, 缠绕着社会经济。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

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产生,由于物价的流通,近几十年全球没有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反而是产生了不少次的通货紧缩。而我们由于汇率管制,无法与国外市场同步,客观上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生产较低的部门的工人需求向生产高的部门靠齐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1. 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 货币是计量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尺度,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正常的经济秩序, 生产经营活动规则, 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 都是以货币价值的基本稳定为基础的。当出现通货膨胀以后, 货币价值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 这造成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混乱, 破坏了原有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规则赖以存在的基础。通货膨胀使人们实际收人下降, 极大地损害了固定收人者。

2. 破坏了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由于商品价格的高低关系到每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 因此, 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 支配着经济主体生产什么, 消费什么, 如何生产。在物价稳定时期, 经济主体根据市场物价比较容易掌握生产调节的方向。但是, 在通货膨胀期间, 物价水平变化较大, 很难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 往往造成生产和经营上的失误, 削弱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物价的普遍上涨, 使价格无法反映市场的真正供求关系, 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者的经营效果, 这就使价格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调节生产的作用。通货膨胀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商品价格上涨是不平衡的, 这种不平衡加剧了生产中各部门利润的不均衡, 从而造成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扩大, 而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缩减和下降。

3. 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在通货膨胀中, 尤其是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 货币持有者由于害怕物价进一步上涨, 就会把手中的纸币尽快变成商品, 甚至不论商品是否需要。囤积居奇现象由此大量发生。在纸币不稳定的条件下, 用纸币来计算经营活动已不可能, 也不能衡量企业的盈亏, 这时金银会重新在市场上直接成为计价的工具。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 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商品所有者为了避免通货贬值可能带来的损失, 甚至会采取各种方式拒绝接受纸币, 物物交易现象就会普遍发生, 纸币流通甚至遭到完全的破坏。

4. 通货膨胀加剧了投机活动

通货膨胀会加剧对商品种类和地区的需求不平衡, 此起彼伏地发展, 助长了投机活动的发展。投机活动对正常的商品流通起着很大的破坏作用, 使商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正常经济联系的纽带作用遭到破坏, 促使大量的社会资本从生产领域转人流通领域, 助长了泡沫经济的成长。

5. 通货膨胀破坏本国出口公司的竞争能力

鼓励在国外抽人商品, 以较低价格在国外购买商品,然后按较高价格在国内销售。使本国资本极力流往国外, 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投资和可靠的避难所。外国资本外流, 国际结算状况恶化, 加重外汇危机。

6.通货膨胀破坏了银行发挥正常的作用

在通货膨胀期间, 人们不愿意用货币形态保存资本和收人, 所以, 银行存款的来源缩小, 银行账面数字虽然增加很多, 但是, 其实际价值往往缩小, 这样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不能不相应减少, 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 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同时, 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 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所以, 银行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 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

四、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

我国没有近期通货膨胀,一旦发生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对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破坏性作用,因此,,必须下决心及时治理。这种治理应该是多方面综合进行的。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为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强制性措施。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5.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等等。

6.加大宏观经济调节力度

为了继续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必须密切关注、善于发现并及时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适时适度加以调节。要严格控制新涨项目出台,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特别是针对一些行业过快增长可能造成的能源和原材料紧张等问题的协调工作力度,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稳定市场供应,确保供需基本平衡。

五.结论

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政策。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这种对症下药,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原因分析一一对应,也不能机械僵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且对症下药也要以某一方案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平、廖强.当代货币政策理论的新进展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 谢平、刘斌.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最新进展中国金融论坛(2004)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 谢平.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J]金融研究2004(8)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8

关键词:货币供给量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投资 消费

问题的提出

货币供给量是各国货币部门在其货币政策中时常采用的一个中介目标,通过货币传导机制对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资源进行疏导和调配。2008年后,为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施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为例,金融危机后,由2008年1月的417846.17亿演变为2013年9月的1077379.16亿。不到六年的时间,增长了157.84%,相较于世界上其他经济体量相似的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按汇率计,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而相较于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发展中国家,更是相差甚远;我国同期GDP同比增长率一直稳定在8%左右的高增长水平;同期CPI累计增长率较大(详见图1:M2、GDP同比增长率、CPI累计增长率)。这一时期内货币政策更多关注于经济增长而非稳定币值。由宏观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观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存在一种内生性矛盾:即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必然是以牺牲物价稳定为代价的。再者,经济增长是货币传导机制里的最终目标,货币供给量实际上是从多个方面对最终目标进行影响,如:投资、消费、出口等。而仅仅以描述统计方法和粗略的横纵向比较为依据来分析和研究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不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在此基础上还需做更加精确的实证研究。

相关文献综述

在研究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国内文献中,大部分研究者会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研究,但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与结论。就笔者所参考2000年以来的近三十篇相关文献,多数研究者将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如朱慧明、张钰(2005),杨奇志、朱胜男(2012)等。将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相对较少,如杨建明(2003)。而对于货币供给量具体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影响经济增长这一问题,相关文献没有做出合理规范的解释说明。

在研究问题的角度上也存在一定偏差,一部分研究者关注于货币需求方程的建立与说明,如王少平、李子奈(2004),谢仍明、马亚西(2012)的研究。一部分研究者关注于通货膨胀是否是一种货币现象,经济增长是否与货币供给量存在联系,如杨建明(2003),朱慧明、张钰(2005),马雪彬、朱东洋(2010)的研究。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的方法大体一致,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和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成为主要研究手段。

笔者在进行相关文献综述时发现:在研究方法大体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时期的实证分析往往得到有差异甚至对立的结论。例如:王少平、李子奈(2004)选取1976年至2002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关系检验和短期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我国货币需求的长期稳定性依赖于时间趋势,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应为M1。而谢仍明、马亚西(2012)运用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8第三季度的数据,在经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后,对M2、M1、M0分别进行了估计,建立对应的货币需求函数表明:M2、M0的需求方程存在较为明显的协整关系,M1的需求方程协整关系不强。但M2短期需求方程不稳定,M0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此可见,对不同时期的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是有必要的。考虑到样本量不足等其他因素,大多数研究者都选用金融危机前的数据,有关金融危机后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较少。就笔者看来,对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都是有意义的。

理论模型与研究思路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以从统计意义上验证两个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理论与实际中因果关系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次实证分析选择其作为探究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关系的主要计量经济方法。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假设对于两个变量X与Y中每一变量预测的信息全部包含在这些变量的时间序列之中。检验要求估计以下的回归:

(1)

(2)

其中白噪音μ1t 和μ2t 不相关。

若存在由X到Y的单向因果关系,则(1)式中滞后的Y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为零(即),同时(2)式中滞后的X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不为零(即),称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若存在由Y到X的单向因果关系,则(2)式中滞后的X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为零(即),同时(1)式中滞后的Y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不为零(即),称Y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若X和Y互为因果关系,则(1)式中滞后的Y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不为零(即),同时(2)式中滞后的X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不为零(即),称X和Y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若X和Y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则(1)式中滞后的Y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为零(即),同时(2)式中滞后的X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为零(即),称X和Y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通过受约束的F检验完成的。(1)式假定当前X与Y自身以及X的过去值有关,而(2)式对Y也进行了类似假定。对(1)式而言,其原假设H0 :δ1=δ2=…=δi=0。对(2)式而言,其原假设H0 :α1=α2=…=αi=0。针对各式中变量参数整体为零的原假设,分别作包含与不包含变量的回归,根据回归所得的残差平方和计算F统计量,比较F分布相应临界值,拒绝或接受原假设。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和相关货币理论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生性矛盾的启发,笔者并未将研究角度局限于仅研究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或者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单方面关系而是同时考察货币供给量与两者的关系。一方面考虑到我国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增长存在滞后期的影响,笔者采用2008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三季度GDP与M2季度数据来考察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由于经济增长并非直接受到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而是受其间接调控,笔者着重考察货币供给量通过怎样方式影响经济增长这一问题,进一步检验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消费、出口、投资三者增长率间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采用2008年1月到2013年9月CPI与M2月度数据来考察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合以前研究者的较为成熟相关成果和结论,对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筛选、处理和调整,通过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来验证和说明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所应用的货币政策究竟对我国近期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是否产生了影响,怎样产生影响。得出实证分析结论并同时提出后续应该关注的一些问题。

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筛选与调整

在实证分析中,模型需要涵盖研究所有变量的相关信息,所以表征量的取舍尤为重要。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也是衡量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最佳指标,普遍地用来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状况。通货膨胀通常由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RPI(零售物价指数)两种衡量指标进行衡量。在指标编制的原理与方法上,RPI并未将服务价格包括在内,就我国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09%的经济现实,CPI更能全面衡量我国通货膨胀表现。货币供给量的表征量选取M2(广义货币供给量),M2不仅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还包括定期存款,能充分反映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总量。同样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与文献表明:M2相对于M0(流通中的现金量)、M1(狭义货币供给量)等货币供给量衡量指标而言,更具有外生性。同时随着我国的信贷规模扩大,M2更能满足货币数量论的要求。

在研究货币供给量通过何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时,需要能代表投资、消费、出口的表征量。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是投资量主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同比增长率是反映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量增长的主要指标。鉴于我国经济现状,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同比增长率能充分代表我国消费水平的增长情况,相关文献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进出口增长率是国内研究出口相关问题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常用的表征量。本次实证分析采用的数据时间范围是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与以往实证分析的数据选取不同,将金融危机后一段时期内相关研究对象的表征量独立考察,更加准确。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6.0来进行实证分析。

根据选取原始数据的性质,在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前,使用X12方法对含季节因素的变量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同时为消除异方差,在进行了季节调整的情况下,对需要调整的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得到以下7个时间序列:M2季、GDP季、M2月、CPI月、G1、G2、G3(M2月、M2季表示M2经过季节调整后对数化的月度、季度数据;G1为进出口同比增长率(月度),G2为固定资产同比增长率(月度),G3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同比增长率(季度))。

(二)平稳性检验

涉及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背后存在隐含假定:即这些数据是平稳的。如果将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往往会造成变量间本来不存在实际意义的关系而回归结果却得出有意义关系的“伪回归现象”。平稳性的检验大体可分为两种:依据自相关函数的检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应用最为广泛的ADF法进行单位根检验。表1、表2、表3为检验结果。

ADF检验结果表明,表1中:M2季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序列,即M2季~I(1),d M2季~I(0)。GDP季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在5%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在10%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综合P值检验与样本量较小的因素,认为其一阶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即GDP季~I (1),d GDP季~I(0)。表2中:M2月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序列,即M2月~I(1),d M2月~I(0)。CPI月序列为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序列,即CPI月~I(1),d CPI月~I(0)。表3中:G1为非平稳序列,其一阶差分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均为平稳序列,即G1~I(1),d G1~I(0)。G2、G3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均为平稳序列,即G2~I(0)、G3~I(0)。

值得说明的是,从经济学意义考虑,d M2月、d M2季作为M2月、M2季的差分序列分别表示M2的月度、季度增长率。检验G1、G2、G3与d M2月、d M2季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进一步解释货币供给量增长与出口增长、投资增长、消费增长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而G1作为非平稳序列不具备与d M2月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条件。在计量经济学中,如果两个变量是平稳的,即都是I(0),则可以直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如果两个是非平稳的I(1),要先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若有协整关系,可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三)协整关系检验

就实证分析的经验来看,大多数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的,由这些非平稳的经济变量所构成经典回归模型不具有统计意义,而实际经济活动和经济理论都指出某些经济变量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可以检验并构造出多个非平稳经济变量间的某种平稳线性组合。本次实证分析需要对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故采用由Granger与Engle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E-G两步法。

首先,将GDP季、CPI月作为被解释变量,M2季、M2月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3)

(4)

由检验结果可知(3)、(4)式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高度显著,调整后可决系数表明拟合程度优良,F统计量显著,用OLS法估计的回归模型合理。随后,对上述两个回归合理模型所生成的残差序列e1、e2进行平稳性检验。表4为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e1、e2均为平稳序列,即经济增长(GDP季)与货币供给量(M2季)、通货膨胀(CPI月)与货币供给量(M2月)存在协整关系,它们的长期均衡关系方程为(3)、(4)。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两个长期均衡关系方程仅仅能表示两个变量间的依存关系,而并非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下文将助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进一步研究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计量经济学理论,两个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之间或非平稳但存在协整关系的时间序列数据之间可以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更深入探究两者关系,但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需要对格兰杰检验的最优滞后期进行确定,在此之前的大多数实证分析主观地看重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短期影响,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人为地设定最优滞后期而得到不具有可信度的结果。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最佳滞后期,是需要根据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的变量构成的内生模型以及多种信息准则权衡确定的。

笔者首先构建四组双变量的VAR模型,随后在VAR模型的输出结果中计算各个滞后期的各种信息值,再根据SC、AIC信息准则找出最优滞后期。得到本次实证分析的最优滞后期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5为最优滞后期判断结果,表6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根据信息原则的重要性,样本量与估计参数量等因素综合分析,由表5得出最佳滞后期分别为:1、1、2、1。

由表6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M2季是GDP季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GDP季不是M2季的格兰杰原因,接受原假设。d M2月是G2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G2不是d M2月的格兰杰原因,接受原假设。d M2季是G3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G3不是d M2季的格兰杰原因,接受原假设。在7%的显著性水平下,M2月是CPI月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CPI月不是M2月的格兰杰原因,接受原假设。

结论与展望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具有稳定的长期关系。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供给量是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原因,即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然而经济增长却不是货币供给量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原因。理论上是符合宏观经济学与金融学有关货币传导机制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同样印证了实践中我国的“四万亿”宏观经济政策在金融危机后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增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货币供给量增长与投资、出口、消费增长率表征量的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增长是投资增长、消费增长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原因,而投资增长、消费增长并非是货币供给量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原因。出口增长与货币供给量增长不满足构成协整关系的条件,即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说明我国货币供给量通过投资、消费方面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即促进经济增长。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已达309207.6亿元,而我国2013前三季度GDP为3867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比高达79.95%。结合实证分析结论,笔者认为,投资成为货币供给量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依托手段,然而这种靠主要投资带动的国民经济结构是否健康值得思考。

同样,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也具有稳定的长期关系。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供给量是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原因,即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通货膨胀却不是货币供给量统计意义上的格兰杰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是我国短期内通货膨胀现象的一个原因。同时回答了笔者在实证分析之前提出的问题,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存在一种内生性矛盾: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必然是以牺牲物价稳定为代价的。

本次实证分析说明我国以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传导机制是有效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支持了我国在金融危机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并且从货币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也侧面证实我国所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步完善和同步。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单方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物价的变动,因此对由货币供给量引起的通货膨胀需予以关注。近期,不论是美联储退出QE的方案,还是我国政府“盘活存量”的宏观经济思路也都意识到靠货币供给量拉动的经济增长是中央银行特殊时期的非常对策。经济增长在于技术的革新、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健康而自由地流动以及经济体系中的合理结构,而过多的货币供给量不仅容易导致经济结构出现失衡的问题,还可能使通货膨胀现象进一步恶化。

实证分析过程中也启发了笔者需要继续研究与考察的相关问题。本次实证分析更多关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这一功能,而货币的资产功能在近年我国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分量不可忽略,究竟有多少货币流入了实体部门,又有多少货币流入了证券、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有待继续研究。另外,实证分析后期笔者同时也查阅了我国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按照经济学一般性理论观点,当货币供给激增时,资本价格(即利率水平)会降低,然而我国却出现了融资困难这样的“异常现象”,比较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不难发现我国可能存在货币空转的现象,那么衡量货币供给对实际的经济增长程度的具体影响同样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少平,李子奈.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及其货币政策建议.经济研究,2004(7)

2.谢仍明,马亚西.货币需求的长期与短期均衡关系:基于金融危机前的数据.金融评论,2012(4)

3.杨建明.我国货币供给量对产出、物价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3(1)

4.朱慧明,张钰.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管理科学,2005(10)

5.马雪彬,朱东洋.中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VAR模型实证分析.长安大学学报,2010(9)

6.赵留彦,王一鸣.货币存量与价格水平:中国的经验数据.经济科学,2005(2)

7.杨奇志,朱胜男.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商业时代,2012(33)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9

[关键词]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投入产出模型;经济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014.31;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9-0017-05

一、引 言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失衡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就在讨论国民经济比例问题。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当时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工业成就,但很大程度上是以挤压轻工业、牺牲农业为代价,忽视工业化的长期性、有序性及产业结构]进的一般规律,造成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极度困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畸形经济结构得到改善,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受经济发展方式和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逐渐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结构失衡问题。例如,产业结构失衡、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国际收支结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实体经济,进一步暴露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多年来,政府一直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中共十再次明确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然而,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显示,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从1991年的0.5644下降到2000年的0.4513,然后提高到2011年的0.6173,总体处于“次级不均衡状态”,结构失衡严重。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已十分紧迫。很多观点认为由于发展中经济体市场发育不成熟,存在市场失灵和结构刚性缺陷,因此需要政府主导经济结构调整。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潮就把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结构差异看做市场失灵的结果,因此主张政府干预。多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靠政府推动。然而结果是:经济结构调整年年提,结构失衡反而愈]愈烈。事实证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政府主导经济结构调整值得反思。陈飞翔(1999)从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经济结构调整,指出增强资源的流动性,真正形成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运行机制,才是保障国民经济结构走向合理化的根本途径。[1]王东京(2009)指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只要政府不管制,价格涨落自会引导结构调整。[2]王保安(2010)认为,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失衡问题,需要创新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与体制保障。[3]李尚骜、龚六堂(2012)从消费偏好角度考察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指出内生偏好结构的变化引起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经济结构变迁。[4]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反思了经济结构调整,都指出经济结构调整要在市场框架下进行。决策者需要摆脱政府主导的路径依赖效应,从更广阔的视野重新审视经济结构调整。

“价值”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价值是和商品生产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指出:“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5]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经济结构可以说是一个价值创造体系。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西方国家在探索市场经济早期形成的经典理论总结。对于正在探索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来说,古典价值理论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反思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

二、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要点

价值理论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同的价值学说构建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立论基础。古典学派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的出版。[6]在此之前,古典学派的先驱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古典学派的价值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等后继者对其进行完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是古典学派的最后总结者,被誉为“古典学派最后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在李嘉图和马歇尔两代经济学家之间最伟大的正统经济学家”。[6]穆勒于1848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以下简称《原理》)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系统总结和阐述了古典价值理论。本文是基于穆勒对古典价值理论的总结来分析经济结构调整。

(一)价值的定义

亚当·斯密(1776)认为价值有两种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7]穆勒(1848)明确了经济学主要研究交换价值,他指出价值是一个相对术语,“价值一词在没有附加语的情况下使用时,在政治经济学上,通常是指交换价值……如说某一物品的价值或交换价值,是指它的一般购买力。”[8]这一观点得到新古典学派的继承,马歇尔(1890)更明确地指出,“一个东西的价值,也就是它的交换价值……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的,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的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9]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价值指一般购买力,价值用货币表示就是价格,价值的规律就是价格的规律。穆勒指出,物价可能普遍提高,但价值不可能普遍提高。因为如果商品A价值提高,那意味着商品A可以交换更多的商品B或C,也就意味着商品B或C的价值降低。

(二)价值的条件

穆勒指出,价值的两个条件是效用和获得的困难。“它必须得有助于实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欲望。任何人都不会为了取得对自己没有用处的物品,而支付某种价格,或放弃对自己有某种用处的物品。但是,第二,这种物品不仅必须具有某种效用,而且在它的获得上必须存在若干困难。”[8]穆勒引用德·昆西的论证对此进行说明。任何交换价值只有内在的效用(U)和获得的困难(D)同时存在时才能形成。如果买卖的竞争态势更有利于卖家,则D对价值的影响更大。但价值的最高限是买家对效应的评价。如果买卖的竞争态势更有利于买家,则价值会低于买家对效用的评价,具体如何决定,由于决定价值的困难并不总是同一种困难,因此要分别给与探讨。

(三)价值的决定

穆勒根据获得商品的困难,将商品划分为3类,不同类别商品有不同的价值法则。他将前人的各种价值学说综合在一起,形成多元价值论。

第一种商品是“数量绝对有限的商品”,例如古典雕塑和绘画。穆勒认为这类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需求增加,则价值上升;需求减少,则价值降低。另一方面,供给减少,则价值上升;供给增加,则价值下降。价值的上升或降低将继续下去,直到需求和供给再度平衡为止。某一商品在任一市场上的价值,就是在那个市场上使需求恰好与现有的或预期的供给相等的价值。”[8]事实上,马歇尔正是继承穆勒的这一观点,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构成“剪子式”的新古典价值折中理论。

第二种商品最为普遍,是“数量可以任意增加的商品”,即商品的产量可以随着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而无限增加。穆勒用生产费用来解释这类商品的价格。“价值在任何时候都是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这一价值不足以补偿生产费用,并提供通常期待的利润,人们就不会继续生产这种商品。”[8]“因此,生产费用加上通常的利润,可以称为劳动和资本所生产的一切物品的必要价格或价值。”[8]实际上,穆勒继承了斯密和李嘉图的自然价值理论,认为价值会围绕这一必要价值或自然价值周围摆动,并且总是趋向回到这一点。穆勒的逻辑是生产费用的改变导致价值的改变,价值的改变引致需求改变,从而引起供给变动。

第三种商品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这类产品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费用不是同比增加,而是额外增加更多。农产品具有这类性质,增加一倍劳动不能使产量也增加一倍,追加供应量只能用比以前更高的费用获得。穆勒指出,“如果生产任何一部分供应量(哪怕是最小的一部分)的必要条件是需要有一定价格,则其余各部分供应量也会得到这一价格。我们不会因为一个面包所使用的谷物产于较肥沃的土地,因而生产费用对种植来说较低,就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这块面包。所以,一种物品的价值(亦即其自然价值或平均价值),取决于以最大费用生产并运至市场的那部分供应量的生产费用。”[8]

三、价值与最优经济结构形成

经济活动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从价值的角度看,最有利于价值创造的经济结构就是好的经济结构。在工业化早期,由于大多数商品处于短缺状态,价值形成的困难主要来自生产,因此古典学派偏重研究生产问题,从生产费用角度解释大多数商品价值的形成。到穆勒的时代,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逐渐认识到效用对价值的影响。穆勒指出,价值的首要条件是满足某种欲望。即商品是为消费者生产,必须存在有效市场需求,生产者才会组织资源进行生产。产品只有满足市场需求才能销售出去,进而为企业带来利润。价值的第二个条件是存在获得的困难,即要投入一定资源,付出一定成本。生产者决策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在利润最大化原则指导下,生产者将资源投入不同的经济部门,使供给满足需求,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逐渐形成特定的经济结构。在一个最优经济结构中,资源被充分利用来创造价值,各部门既不存在生产过剩,也不存在短缺。从生产角度,经济结构表现为产业结构,促进最优经济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可用一个生产者投入产出模型求出。

假定生产是投入产出型,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用线性规划可以求出供给函数。假设一个经济系统有n个部门,各部门总产品X1、X2、X3、…、Xn,最终产品分别为Y1、Y2、Y3、…、Yn,各部门产品价格分别是P1、P2、P3、…、Pn,若投入产出系数矩阵为A,则:

A=a11 a12 a1ma21 a22 a2man1 an2 anm

A=X1X2Xn Y=Y1Y2Yn P=P1P2Pn

若忽略折旧,则经济系统中n部门单位生产成本为:C1、C2、C3、…、Cn,记为矩阵形式:C=ATP。令R为系统单位产出利润,则有:

R=P-C=P(1-AT) (1)

若经济系统各部门总产量为X,总利润为π。最优经济结构是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中合理分配,将π最大化。假设生产资源有两种,分别是资金和劳动,其总量B*=(b1,b2)T。令B为资源占有系数矩阵,则:

B=b11 b12b21 b22bn1 bni

其中,bni表示生产单位n部门产品所占用的第i种资源量。则有:

BX?荞B* (2)

公式2的经济意义为:各部门占用资源只能小于等于资源总量。生产者最优经济结构规划为:

max π=RTX (3)

s.t.=BX?荞B*Xn?莛0

给定A、P、B、B*,就可由公式3求出最优产量X*,并由其对偶规划解出资源的影子价格A*。由以上推导可知,总产出最优解X*是价格P的函数,即X*=f(P)。由投入产出模型可知,最终产品供给函数为YS=(1-A)X*,即:

YS=(1-A)f(P) (4)

因此,最终产品供给函数也是价格P的函数。价格P的变动将改变最终产品供给函数,进而引起供给结构的改变。在利润最大化的指引下,生产者供给结构的变动最终将形成最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最优经济结构。古典学派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可见价值变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根据古典价值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生产需要一定时间来调整,供给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时滞,因此经济结构会经常出现短期的摩擦性失衡。只要让价值变化发挥引导作用,这种失衡的状况最终会在市场中得到改变。

在古典价值理论的三种商品中,第一种商品是严格的垄断,这种商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买主需求和欲望的情况”。[8]穆勒指出,这种商品虽然为数不多,“但是任何商品都暂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某些商品来说,这种情况还经常发生”。[8]若多数商品供给都被长期垄断,则价值被固化,生产者可以最大限度攫取消费者剩余,没有动力去改变供给结构,进而导致经济结构僵化。第二种商品由于生产者竞争,生产成本构成价值底限。“资本家不会在亏本的情况下长久地继续生产。”[8]价值的变动会导致生产者利润改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将逐渐改变投资流向,引起生产要素在各部门的重新分配,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第三种商品和第二种商品一样,生产者会在价值变化的指引下自发改变产业结构,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经济结构优化。但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且不能长期保存,具有“蛛网模型”的特征,因此结构调整的时滞较长,结构失衡波动更为剧烈。

可见,最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最优经济结构不是人为设定的,而是在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指引下,生产者通过改变生产要素流向自发形成。生产要素在各个部门流动,以促进最优经济结构形成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计算成本。虽然在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性结构失衡,但商品在市场中形成的价值可以为生产者提供准确的信号,一个运作良好的竞争性市场体制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调整经济结构的成本。计划经济表现糟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否定市场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否定价格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尽管决策者为设计最优经济结构付出了很大努力,然而结果适得其反。企业不以市场为导向,不以利润为目标,而是追求产量,以完成上级下达的数量指标为己任。生产者片面理解劳动价值论,认为自己只要生产就创造了价值。但从古典价值理论来看,价值在市场中形成,无有效需求的产品就没有价值。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很多生产行为不是在创造价值,而是在浪费资源。有的企业生产积压了大量在市场上无人问津的产品,这些产品实际没有价值。而市场需要的商品却供应短缺,价值引导企业生产的机制被抑制。因此经济结构必然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四、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

由穆勒总结的古典价值理论尽管并不完善,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矛盾和混乱,但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理论成果,它不仅在理论上深刻影响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马歇尔的新古典价值理论,而且在实践中为我国探索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反思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以古典价值理论为基础,通过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至少有以下3点启示。

(一)最优经济结构的设计者是市场

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是好的或最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都是由政府主导,以产业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然而,Schultze(1983)却指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第一个问题是:事前我们不知道如何判定一个产业结构是优胜的产业结构。[10]本文的分析表明,最优经济结构是通过市场形成。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下,价值变化会自发调节生产者会改变资源在产业部门的分配,促使供给与需求结构平衡,优化经济结构。如果政府事先知道什么产业结构最优,那么计划经济就不会失败。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产业政策的成功在于他们并非事先设计了产业结构,而是致力于提供信息和协调,让市场充分运转,让产业结构根据比较优势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自发升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战后计划经济国家、一些拉美国家为迅速赶超而由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去支持先进产业或重工业优先发展,结果短期的投资繁荣之后便是长期的萧条。中国近年来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多晶硅、电解铝、风电等行业曾经都是政府选定大力扶持的行业。这个教训也提醒我们,最优经济结构的设计者是市场。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各种公共服务,让市场有效运转,而非自己去决定哪些行业该发展,哪些不该。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力是价格机制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不是追求产业结构最优,但“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11]价值必须满足效用和获得的困难两个条件,它虽然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在市场中却通过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明确地以货币数量表现为价格。价格变动将改变最终产品供给函数,进而引致经济结构调整。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力是价格机制。只有让价格真实地反映价值变动,企业才能在价格指引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在利润驱动中调整产业结构,为社会创造价值。从中国当前的实践来看,通货膨胀、价格管制和行业垄断都对价格体系造成扭曲,引起经济结构失衡。政府一是要控制货币发行,保持物价总体稳定。货币供给要充分考虑实体经济增长限制,尊重单一规则。二是要理顺价格,使价格准确反映供需。如果资源价格没有被过分低估,那么高耗能产业就不会过快增长;若环境污染内部化到企业生产成本中,则高污染行业势必受到遏制。三是要破除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未禁止的垄断行业,以竞争打破价值固化、结构僵化。

(三)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企业试错

价值变动促使企业为寻求最佳获利机会而改变要素投入,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然而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对未来的决策充满不确定性,“试错”几乎是探索成功机会的唯一手段。在利润的诱惑下,无数的市场机会被尝试,各种经济力量相互角逐,有的成功而走向壮大,有的失败而被淘汰。无数微观个体的试错行为决定了哪些产业兴盛、哪些产业衰落,探索出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企业试错可能要付出很高代价,即使在有后发优势的国家也会这样(Hausmann & Rodrik,2003)。[12]尽管如此,企业试错还是要比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成本低得多。首先,企业对市场的敏锐是政府无法比拟的,政府所掌握的信息远远不如无数个微观个体所掌握的信息充分;其次,企业试错的收益由自己获得,成本由自己承担,事关存亡,因此会格外谨慎、勤勉和机警;而政府是用公共资源试错,成本由公众承担,决策者自然不如企业那么用心。公共选择理论表明政府甚至可能为部门利益而牺牲公共利益。因此,企业才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最合适的主体,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只能是企业试错,政府不宜直接配置资源。

[参考文献]

[1] 陈飞翔.劳动价值论与经济结构调整[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23-28.

[2] 王东京.调结构,要放手让市场做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05-11(26).

[3] 王保安.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与对策建议[J].财贸经济,2010(7):8-12.

[4] 李尚骜,龚六堂.非一致性偏好、内生偏好结构与经济结构变迁[J].经济研究,2012(7):35-47.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7.

[6] 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邸晓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5.

[8]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M].赵荣潜,桑炳彦,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9]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81.

[10] Schultze C L.Industrial policy: A Dissent[J].The Brookings Review, 1983, 2(1):3-12.

[1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27.

[12] Hausmann R, Rodrik D.Economic Development as Self-discovery[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 72(2):603-633.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Value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Model

Kang Ke

(Graduate School,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Beijing 100091,China)

经济学供需原理篇10

关键词:经济过热 资源约束 瓶颈制约 潜在GDP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11-020-03

当前,理论界在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定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意见分歧。有学者认为,中国没有出现经济过热;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出现了“轻微”通胀;有的专家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已经开始;而某些专家(梁红、谢国忠等)则断定,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失控。为什么面对同一经济运行状态,专家们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对于什么是‘经济过热’、用什么指标衡量经济过热、以及如何度量经济过热等问题存在严重认识差异。本文拟就上述认识差异发表孔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何为经济过热

所谓“经济过热”,是指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的经济运行状态。顾名思义,经济过热中的“经济”,包括投资、消费与出口;“热”,是指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增速;而“过”,则是指超过合理限度。因此,也可以把“经济过热”表述为,一国投资、消费或出口超过合理限度的经济现象。

所谓经济扩张的合理限度,是指投资、消费与出口增长的特定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包括:资源约束、需求约束和效率约束。所谓资源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人、财、物的限制。经济扩张之所以会受人财物限制,主要原因在于,任何经济扩张都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供给为支撑,而在特定时间与空间内资源供给是有限的,因此,一旦经济扩张超过资源供给限度就会造成“瓶颈制约”。例如,投资扩张会受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与资金投入等要素供给的限制;居民消费会受支付能力和消费品供给等因素限制;而出口则会受国内货源供给限制等等。所谓需求约束,是指供给扩张会受市场需求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生产活动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唯利是图或尽可能获利是供给扩张的出发点。但是,只有在投资品或消费品供给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以合理价格销售出去后,经营者才有可能获利或实现利润最大化。由于在特定时间内,社会对投资品与消费品需求的数量与结构是既定的,所以供给扩张不可能是无限的。一旦供给扩张超过既定的市场需求规模与结构,就会导致供过于求和价格下降,造成企业利润损失。而在严重亏损情况下,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就会难以为继。所谓效率约束,是指经济扩张会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由于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当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临界点)后,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即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边际收益不断下降现象)。规模不经济意味着资源的低效使用与浪费。而当规模不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供给或需求扩张就会失去经济合理性。

由于经济过度扩张既有可能是投资过度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消费膨胀和出口过度所致,甚至有可能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大致可以把经济过热区分为四种类型,即投资型经济过热、消费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与整体经济过热。

所谓投资型经济过热,是指投资扩张超过合理限度所造成的经济过热现象。这种经济过热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投资扩张超过资源供给能力,从而形成严重的经济瓶颈;二是投资虽然没有超过资源供给限度,但其所形成的供给能力超过社会需求,从而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或企业开工不足。前一种情况的出现,容易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与企业利润剧烈下降;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则有可能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严重通货紧缩。引致投资性经济过热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生性拉动与外生性刺激。其中,内生性拉动是指由于经济发展内部自然生成的投资扩张要求。例如,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会拉动汽车与房地产业投资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会拉动市政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以及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投资规模的扩张。等等。外生性刺激,是指某些人为因素对投资扩张的引致作用。例如,当前我国政府的政绩与形象工程会引发大规模政府主导型投资扩张、人民币汇价偏低会引发出口产品的生产投资扩张、低利率政策会人为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从而刺激投资盲目扩张、各地政府实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会刺激民间或外商投资等等。

所谓消费型经济过热,是指消费需求扩张超过消费品供给的经济现象。在计划经济中,消费需求超过消费品供给是一种持续与普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消费品供应短缺造成的。但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性经济过热一般具有局部性与暂时性。其局部性主要表现为,这种现象通常只是存在于某些消费领域或表现为某些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性经济过热之所以具有暂时性,这是因为,消费的过度扩张通常是攀比效应或套利投机(如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损失居民抢购商品行为等)的结果。由于攀比消费要受个人可支配收入限制,而套利机会则稍纵即逝,所以消费的过度扩张不可能长期持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消费性经济过热的主要原因包括,高收入或高通货膨胀预期、消费的攀比与示范效应、以及政策性刺激(如消费信贷优惠政策等)。其中,高收入预期会诱发居民进行寅吃卯粮式消费;高通货膨胀预期容易产生抢购囤积商品;消费攀比与示范效应往往会导致居民减少储蓄与增加消费;而政策刺激则会造成居民消费超过即期可支配收入。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消费需求过度扩张,引发消费型经济过热。

所谓出口型经济过热,是指由于出口过度扩张所引起的国内商品供不应求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口的过度扩张主要是由国内外市场差价、以及本币贬值等因素造成的。如果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突然上涨且高于国内市场,就有可能导致国内商品大量出口;倘若人民币对外汇价偏低,同一商品出口会比在国内销售获利更多,就会刺激出口大幅增长;一旦出口增长造成国内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严重供不应求,就会导致国内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由出口过度扩张所引发的国内商品供不应求,就是出口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出口型投资过热与出口型消费过热,它们的市场表征与前文所述的投资型经济过热和消费型经济过热没有什么两样,差别只是成因有所不同。

投资型经济过热、消费型经济过热与出口型经济过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首先,投资型经济过热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会引致社会消费需求的过度扩张。也就是说,投资过度扩张有可能会派生消费过热。投资过度扩张派生消费过热的路径大致如下:投资规模扩大――就业人数与居民收入增加(经验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大约有40%会转化为居民收入或消费资金)――社会消费规模扩大(超过消费品供给)――导致消费型经济过热。其次,消费过热在特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扩张。例如,居民住房消费过热容易引发房地产投资的过度扩张,居民汽车消费过热会导致汽车产业投资规模过大等等。而房地产与汽车产业投资一旦超过土地、原材料、以及能源供给就会在形成瓶颈约束,导致整体经济过热。其三,出口型经济过热的派生效应主要是引发投资扩张。一旦出口过度扩张造成国内商品严重供不应求和物价大幅上涨,就会诱发产品供应短缺行业的投资扩张。如果这种扩张引起资源供给瓶颈,就会形成投资型经济过热。出口型经济过热可以理解为国外市场对国内商品需求的过度扩张,这种过度扩张虽然有可能造成消费品供给短缺和消费物价上涨,但不会直接引致国内消费需求膨胀,从而不会触发国内消费型经济过热(但在造成消费品供应短缺和消费品物价大幅上涨后有可能引发居民抢购与囤积消费品)。

经济过热虽然有三种具体形态,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投资、消费与出口既有可能同时扩张,也有可能单独冒进,甚至有可能逆向发展。例如,1992-1993年的经济过热就表现为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全方位过度扩张。而本轮经济扩张的重要特征则是出口增速过快,外贸顺差过多。为了分析研究方便,我们可以把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同时扩张称之为“整体经济过热”,而把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单独过度扩张称之为“局部经济过热”。根据这一标准,1992-1993年我国经济过热大体上可以界定为“整体经济过热”。

应当指出,不能把经济过热等同于物价上涨。这是因为,经过热的本质是经济扩张过度,或者说是投资、消费与出口超过特定限度。而物价上涨则既有可能是由投资、消费与出口过度扩张引发的,也有可能是供给急剧下降、外部冲击(如国际油价或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等)、政府调控政策(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以及成本推动(如工资成本增加与电、水、气等公共产品的人为提价)的产物。很明显,前一种情况是主动性物价上涨,后一种情况下的物价上涨具有被动性。由于被动性物价上涨与经济过度扩张无关,并有可能在经济没有扩张或经济衰退情况下发生,所以不能把这种物价上涨视为经济过热。因此,经济过热虽然会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但并不是任何一种物价上涨都是经济过热,只有那些由经济过度扩张所引起的物价大幅度上涨才是真正的经济过热。

综合上述,经济过热的本质是超过资源供给以及需求或效率限度的投资、消费或出口扩张。由于经济过热会导致资源配置错位或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必须进行预防与控制。

二、如何度量整体性经济过热

度量经济过热,既可以分别从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入手,也可以直接测度整体经济运行状态。限于篇幅,本文主要阐释整体经济过热的测度。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将CPI作为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指标。按照这种做法,当CPI上涨超过特定限度(如3%或5%)后,就意味着出现了整体经济过热。反之,则亦然。应当指出,这是做法有失偏颇。首先,CPI只是度量消费过热的指标之一,但不是度量消费过热的唯一指标。这是因为,CPI上涨既有可能是消费需求过度扩张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消费品供给减少或成本推动的产物。只有当消费需求过度扩张成为CPI上涨主要原因时,CPI才是消费过热的市场反映,才具有度量消费过热的功能。反之,CPI上涨则与消费过热无关,从而用CPI度量消费过热,无异于张冠李戴;其次,CPI并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这是因为,CPI涨幅虽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度量消费过热,但消费过热并不等于整体经济过热。消费过热的本质是消费需求扩张超过合理限度,而整体经济过热的基本特征则是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同时过度扩张。由于CPI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测度消费过热,无法反映与度量投资和出口的过度扩张,所以他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用CPI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实际上是把CPI作为测度消费过热的唯一指标,并把消费过热等同于整体经济过热。这样做,无疑是犯了坐井观天或以偏概全的错误。

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可以从两个物价和产出层面入手。从物价层面识别整体经济过热的具体做法是,用实际PPI和CPI与其临界点相比较,如果两者同时超过其临界点,则表明整体经济出现了过热。反之,则亦然。需要注意的是,从物价层面判别整体经济过热必须首先确定PPI和CPI上涨的性质。因为并不是所有PPI与CPI上涨都是投资与消费过度扩张的结果。只有具有需求拉上性质的PPI和CPI上涨,才是投资过热与消费过热的真实反映。换句话说,只有当PPI和CPI同时上涨并具有需求拉上性质时,它们才具有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功能。

从产出层面判别整体经济过热通常采取三种方法:一是看实际产出是否大于潜在产出,二是看总供求关系是否严重失衡,三是看是否出现严重经济瓶颈。一方面,由于潜在GDP增速代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合理限度,实际GDP增速超过潜在GDP增速意味着经济增长超过了合理限度。所以,我们可以将实际GDP增速大于潜在GDP增速的经济运行状态视为整体经济过热。反之,则可断定,没有出现整体性经济过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过热通常表现为投资、消费或出口的需求大于供给,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社会总供求状态识别整体经济过热。一般来说,如果投资、消费或出口需求单独大于供给,意味着局部经济过热;倘若出现由于总需求过度扩张所导致的总供求关系失衡,那么我们则可以断定存在整体经济过热。此外,经济瓶颈制约本来是度量投资过热的重要尺度,但考虑到无论是消费过热还是出口过热,都会引发供给扩张,而一国供给过度扩张容易引致国民经济瓶颈制约。所以,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将经济瓶颈制约作为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辅助标准。一般来说,如果一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瓶颈制约,那么该国经济就有可能过热。反之,经济运行状态则有可能处于适度或通货紧缩区间。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尽管出口过度扩张是整体经济过热的重要原因,但在选择整体经济过热测度指标时无需引入反映出口变化的指标。这是因为,出口过度扩张只有在引致PPI和CPI超过临界点后,才有可能对整体经济过热产生影响。因此,只要PPI和CPI上涨具有需求拉上性质并同时超过临界点,就可以基本断定存在整体经济过热。

运用上述指标度量整体经济过热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测算与确定PPI与CPI上涨的临界点以及潜在GDP增速。从PPI和CPI上涨临界点的确定来看,发达国家通常将CPI上涨的临界点确定为3%,而我国部分学者则认为CPI上涨临界点应该为5%。对于PPI上涨临界点究竟是多少人们似乎关注不够。至于为什么把CPI上涨临界点确定为3%或5%,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说清缘由3。我们认为,合理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合理波幅来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从长期或动态角度看,社会经济不可能按照固定速度增长,从而无论是PPI还是CPI都会出现波动性,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波动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根据若干年内(如10年或20年)PPI和CPI平均波动方差来确定两个指标上涨的临界值。二是根据社会可接受程度来确定PPI和CPI上涨临界值4。衡量社会可承受程度的指标可采用需求满足率。一般认为,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需求满足率不得低于80%。因此,可以大致把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满足率达到80%时的PPI和CPI上涨率作为临界点。

目前我国不少学者习惯运用产出比较法来度量整体经济过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方法又可以区分为两种具体形式,即绝对法与相对法。所谓绝对法,是指通过比较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绝对额来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方法。所谓相对法,是指通过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增速的比较来判别整体经济过热的方法。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关键都要准确测算潜在产出。其中,测算潜在产出绝对额需要借助于特定经济计量模型,其实质是测算在既定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测算潜在产出增速通常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其实质是通过测算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的最大可能性来推断GDP的最大化增速。由于绝对法只是根据历史经验推测未来最大化产出,难以反映环境与条件变化,从而其准确性较差。所以国内外学者使用不多。与国外学者一样,目前我国大多数专家都使用相对法来度量整体经济过热。但不同学者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及其测算结果有所不同。从测算方法来看,我国专家使用产出比较法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生产函数法与经济计量法。其中经验法,是指通过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年均GDP增长率、并将这种年均GDP增长率作为潜在增长率的方法;所谓生产函数法,是指运用生函数模型测算潜在GDP增速的方法;而经济计量法,则是指运用特定经济计量模型(如B-J模型、VAR模型等)测算潜在GDP增速的方法。就测算结果而言,经验法和生产函数法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我国GDP潜在增速为9%;而计量法测定的结果则认为,目前我国潜在GDP增速大约为11%。那么上述两种测算结果究竟哪一种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呢?我们认为,判断一种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既不能看其所依据的理论如何完美,也不能看其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先进,关键要看其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从2003年以前我国实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GDP增速一旦超过9%,就会出现严重经济(电、煤、油、运)瓶颈,并引发PPI与CPI大幅上涨。但近年来的经验表明,即使我国GDP增速攀升至11%左右,也没有出现经济瓶颈和PPI大幅上涨。这说明,目前我国的GDP潜在产出水平有了一定程度提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将当前我国潜在GDP增速确定为11%是基本符合实际和比较恰当的。

三、当前中国经济是否过热

如前所述,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是否整体过热,需要从物价和产出两个方面入手。

从物价层面考察,整体经济过热的基本价格特征,是PPI和CPI同时上涨并具有需求拉上性质。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并未形成整体经济过热的物价条件。首先,今年以来我国PPI和CPI并未出现同时大幅上涨。详见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从今年4月份开始,虽然CPI大幅上涨,但PPI非但没有及时跟进,相反却稳中有降。PPI稳中有降,说明当前我国投资并未发生过热;而PPI和CPI没有同步上涨,则表明当前我国没有出现整体经济过热。其次,今年以来,我国PPI上涨幅度并未突破国内外公认的临界点。目前国内外公认的PPI临界点有两个标准。其中,国际公认的标准为3%,国内标准为5%。由于今年1~8月我国PPI平均涨幅为2.7%,从而既没有突破国际公认的临界点,也与国内临界标准相差较远。其三,当前我国CPI上涨虽然突破国内外公认的临界点,但这种CPI上涨不具有需求拉上性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国CPI上升,90%以上是由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而目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具有国际传导与成本推动性质。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急剧攀升5,不少发达国家开始用粮食(主要是玉米和大豆)生产乙醇和生物柴油(以替代石油),结果导致了国际市场大豆玉米价格飞涨6。由于目前我国玉米、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从而国际粮价飞涨必然引发我国农产品被动性涨价。因为当前我国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粮食涨价引发的,而粮食是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所以由食品涨价主导的CPI上涨具有成本推动性。正是由于当前我国CPI上涨不具有需求拉动性,所以,它既不是消费过热的市场反映,更不是整体经济过热的价格表现。

如果从产出层面测度,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得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过热的结论。从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比较来看,当前我国潜在GDP增速大约为11%左右,2007年上半年我国实际GDP增速为11.5%,实际产出略高于潜在产出。这表明,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存在过快苗头,但未出现严重过热。就社会总供求关系而言,商务部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超过70%的工业品和超过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同时国家跟踪监测的800多种商品基本都处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状态,消费品中基本没有短缺产品。7社会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说明当前我国并不具备产生整体经济过热的总量条件。而无消费品短缺,则表明当前我国并未出现消费过热。再从经济瓶颈角度考察,今年1~8月,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8%,与上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8%,比上年同期涨幅降低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无论是工业品出厂价格还是生产资料价格,都呈现出稳中略降的走势。见下图8:

生产资料尤其是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稳中略降,说明国际油价大幅走高和GDP高位增长,并未引发经济瓶颈。没有出现经济瓶颈,表明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大体上是适度和可持续的。

总之,无论从物价层面还是从产出层面考察,我们都可以得出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没有明显过热的结论。然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体经济没有过热,并不表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突出问题包括,CPI涨幅过高、流动性过剩严重、以及股市与楼市泡沫较大。这些问题虽然本身不是实体经济过热的产物,但对经济发展的危害可能比实体经济过热更大。限于篇幅,有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和泡沫经济问题,笔者将另行撰文分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