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十篇

江之@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十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相关内容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交通安全: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1600起,死亡257人,受伤 1147人,直接经济损失731万。真是令人痛心。针对我校位于市繁华地段,存在着交通隐患。提醒学生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放学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的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防火: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防火是学校安全的重要问题,学生宿舍是学校放火重点。1)禁止在校园、宿舍内吸烟、点蜡烛。2)是禁止使用电炉、电褥等电器。2)定期检查防火设施发现损坏应立即修复。希望大家能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防范的活动中来。

防盗:保管好个人财务。在上机、下课期间要锁好门窗。住宿人员要遵守宿舍条例,禁止到他人宿舍乱串,坚决杜绝外来陌生人员进入宿舍。在外乘车或外出期间要看管好自己的钱财,对可疑人员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发现盗窃事件即时报警。

防校园暴力: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若存在分歧、矛盾要及时沟通化解,不要心存怨恨。若发现对方寻衅滋事应及时向有关老师反映情况,寻求学校的帮助

食品卫生安全:住校人员一律在校内就餐,外出购物时一定要检查购买食品是否存有质量问题,对来路不明有卫生问题的食品不要购买,发现有质量问题的食品要及时上报,饮食后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体育运动安全:在体育运动中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听从体育教师的安排和调度,不可私自活动或打闹。老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认真听讲,在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加强保护意识。在做器械运动时要检查好器械是否存有安全隐患问题。

四、 发生火灾怎么办

1、 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 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二、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相关内容一、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都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2、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要追车、扒车、强行拦车。

3、12岁以下的小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上路。自行车的车铃、车闸必须齐全有效。骑车不要带人,不要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也不要聊天、勾肩搭背,更不能追逐或曲线骑行。

4、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

5、乘坐校车或其他车辆听从安排,行驶中,不要将头、手、身体伸出窗外。

二、学校安全

1、手工课、美术课要求使用刀、剪、针、锤等工具时,才能将其带到学校,否则,这些工具不能随身带进学校。若使用,须经老师同意方可拿取,并在老师的监督下使用,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在课堂上使用这些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划伤、刺伤自己或前后的同学。

2、一旦被划伤,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应视伤口的污染、深浅程度仔细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

3、参加集体劳动,一定要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要事先了解该项劳动的安全常识,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危险部位。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硫酸、农药等,不随便触摸、玩弄电器及开关等。

4、化学药品溅入眼睛时,应用专用冲洗眼睛的水及时冲洗,并要采取其他的急救措施。

5、课间活动不要做危险的游戏,观看别人进行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等伤及自己。

三、防火安全

1、不要将火柴、打火机当作玩具,也不要烧东西玩。

2、夏天点蚊香时,注意不要靠近窗帘、蚊帐、床单等可燃物,以免夜晚风吹动时,使这些可燃物飘到蚊香火头上。

3、现代家庭中,家用电器种类很多,少年儿童必须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低年级学生应避免单独使用这些电器,家庭中不能超负荷用电,不能乱接电线,以免引起电线短路甚至火灾。

4、常见的灭火方法:用水灭火 用东西盖住灭火 用沙灭火。

四、用电安全

1、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

2、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

3、房子周围有许多电线,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晾晒衣物,以免发生危险。

4、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

5、如果无法切断电源,救助者要穿上绝缘胶鞋,或带上绝缘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6、小学生因为人小,无法对触电实施救护,应该及早地叫大人来处理,并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来救护。

五、法制教育

1、在家遇生人,不要轻易开门。如不速之客来访时,要先查明身份再开门。如果不能确定身份,就打电话向父母询问,或求助邻居。

2、没有家长或老师的安排,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去看展览、拍电影、做广告等,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

3、如果在路上遭坏人抢劫,不要冒失地与他硬拼,可先把随身带的钱物给他,并尽量记清坏人的身材、面貌、口音和衣着特征,争取安全脱身,然后迅速报案。

4、如果遭坏人绑架,要沉着冷静。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再想办法给家人或警方报信,还可以在沿途抛下书包里的文具,书籍以及随身所穿的鞋、帽等,给家人或警方留下线索。

六、在教室内外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1. 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 禁止在楼道内游戏、追逐打闹防止发生意外。

4.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5.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2

1.体育课不能承受之重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体育课的设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虽然我国中学阶段的体育课已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但事实上体育课并不能承担所有健康教育的内容。体育与健康课,在很大程度来说,还是体育为健康的课。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学校体育课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学生体质的下降是多因素的合力,仅仅是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并重新设定一系列的教学内容,也并不能扭转这个局势。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很多相交相融的领域,根据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安全教育的内容,在“健康”指导思想下设计的体育课成为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最佳选择,这是无可厚非的。关于这一点,应清楚地认识到,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是体育的责任和义务,但体育课并不能承担所有的安全教育内容。因此在体育课中实施的安全教育,不是体育与安全教育,不能偏离体育课的主旨,应是体育为安全的教育、安全为健康的教育。

2.体育课程自身的安全问题

在体育课中实施安全教育,首先关注的应是体育课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问题。学校体育安全是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论述较多,绝大部分论述是从法学角度切入的,主要关注了伤害事故发生后各方的权责问题。少部分研究关注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的建议。从法理角度分析体育课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不是我们考察的主要对象。体育课自身带给学生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才是我们剖析的重点。体育课中带给学生的伤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难以预见的伤害,一类是可预见的伤害。难以预见类的伤害与体育运动的基本性质有关,即对身体的要求以及它的对抗性、竞争性,由此产生的伤害事故多属于偶发性事件,难以预防。可预见类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学校和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够、教师工作的程序不够规范、责任心不强等导致的,因此其事故责任应由学校和教师负责,而这种事故通常是可以避免的。

3.以体育课为载体的安全教育

除了体育课自身所蕴含的安全教育,体育课能否提供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答案是肯定的。其原因有:①“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体育课内容与安全教育内容有很多交融的地方,可以就此方面深入挖掘,合理设计。②体育课学科特征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与安全教育在规避危险时对人的要求有很多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基本体能要求、技能要求、应急救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力(对恐惧的抑制,理性的分析危机)。

二、体育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注意事项

1.不能破坏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正如上文所述,体育课程不能承受之重——体育课不能承担所有的安全教育内容,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安全教育。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首要的就是不能破坏体育实践类课程自身的学科特征。体育实践类课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从事身体练习。从事身体练习,它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其一是学习并掌握运动技能;其二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前者反映的是课程的‘技艺性’,后者反映的是课程的‘自然性’”。根据体育实践类课程的特征,要求在体育课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时候,不能将安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开设,不能将体育课完全替换为安全知识讲座,而只能是也必须是将安全教育知识融入到体育课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理解经过设计的安全教育知识。

2.教材内容的选择

既要不违背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征,又要将安全教育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给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设计、开发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一精神完全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理念,即要求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开发创造出有特色的学校体育课。教材内容合理开发的首要步骤,是应当找出与体育课有相当密切关系的安全教育内容。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安全教育内容的分类,“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联系体育课教材,进行初步的研究发现适合在体育课中实施的安全教育内容集中在社会安全、意外伤害、自然灾害、应急救护四个方面。内容只是与体育课联系较为紧密,但要真正在体育实践课中教学,还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将上述内容教材化。结合各项体育运动的特点,将上述内容通过设计、改造、整合等办法,在教学中采用,这就是素材的教材化,是从教材内容选择到教材内容实施的阶段。

3.科学的设计

除了体育课自身的安全工作通过引导、规范等措施努力解决外,其余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应通过科学的设计,以体育课为载体来完成。根据安全教育内容,结合体育课的特点,进行内容选择后,再经过教材化处理,方能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但事实上,不同学龄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不同,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教材内容必须经过科学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小学阶段以情境教学设计为主。将大量有关的安全知识通过游戏情境化处理,培养学生防范危险的意识,懂得遵守公共安全的一些基本要求。如以课题单元为主设计的体育课“小小消防员”“森林动物过马路”等。中学阶段在巩固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逃避灾害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和求助逃生知识。初中的体育教学项目应经过适应性改造,提升太过简化的内容,使竞技项目降低难度而具有亚竞技性质。如同样是消防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体育课,课题名称“消防英雄大比拼”、组合短距离跑、攀爬楼梯、运水(运沙)灭火、救护等科目,计算个人和小组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在学生体能、技能和心理要求更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对危及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更为主动地规避危险,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高中阶段较多采用模块式教学,一个模块是相关内容的若干个单元。如野外生存模块,可以设置攀爬单元、泅渡单元、紧急救护单元、定向运动单元等。

三、结束语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3

一、合理利用时间,让活动日常化

首先,要开展“安全小知识大讲堂”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就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时间,提高活动的效率呢?经过大家的讨论,学校大队部决定在每天出操集会前,利用学生们从教室走下来到操场集中的一、两分钟时间,在进行曲中进行安全小知识的讲话。其次,每天中午的12点50分到13点钟是我校的“午间新闻自主乐园”时间,为了让“安全小知识大讲堂”活动更加日常化,经过班主任会议的一致通过,我们学校每周三中午的“午间新闻自主乐园”时间也会讲相关的安全小知识。

二、精选内容,让活动层次化

要让活动有实效,安全小知识的内容必须经过精心挑选,寻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例,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组织好讲给学生们听。为了挑选到合适的内容,我从《学生安全条例》、《学生卫生健康知识》等书籍中删选内容,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学校现状或突发事件来变更、改进安全小知识的内容。安全小知识的内容为了凸显层次性,符合学生的心理,在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先是有一个问题提出来,接着是这个问题的生活事例描述,然后是这个安全问题教育的方法,最后用一首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儿歌来结束,让学生们加深记忆。从这学期开始,安全小知识进入了系统化阶段。我们正在把几年来所有的安全小知识内容进行梳理,按照学生的年级高低进行分层,形成我校的安全教育校本教材。

这样一来,每个学期都不用重新搜索安全小知识内容了,各年级各班按照各自的内容进行学习,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实效。

三、采用不同形式,让活动多样化

为了使“安全小知识大讲堂”的活动充分调动起所有孩子的兴趣,让学生们学得快、记得牢,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形式有:每天出操集会时在音乐声中进行日常化安全小知识教育;每周三中午“午间新闻自主乐园”的互动性安全小知识;每学期一次的“安全小知识大考场”活动;每学期的班队活动课有一节的主题就是安全教育。

四、学生管理,让活动自主化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学校采用了聘请“小先生”制来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安全小知识大讲堂”活动更加自主化。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4

关键词: 山区小学生 安全管理 困惑 对策 实施途径

加强山区小学生安全管理细则的制定和管理措施的落实,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杜绝和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山区学校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山区小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困惑

为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山区各学校均把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家长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把安全教育列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过,由于目前安全教育仍以说教为主,实际演练较少,因此学生的人身安全不能形成有力保障。另外,教师缺乏对学生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缺乏如何应对迷恋网络、心理障碍和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一些学生行为失范,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学生在饮食、用电方面和课外活动及往返学校路途中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加之山区山大人稀,学生上学路途较远,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校寄宿,这都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二、山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实施途径

面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种种困惑,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结合山区学校实情,充实安全教育的内容。

目前学校在安全管理这一块主要以校内安全为主,比如说学生上下楼梯不要拥挤,学生之间不要打架斗殴,学生晚间不要外出等。可事实上学校的安全工作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更为详细、更为具体。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教育、饮食卫生安全常识教育、防震减灾安全常识教育、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常识教育、用电安全常识教育、处理突发事件常识教育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教育等。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

2.利用各种场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大对学生的告知力度。

教师应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在学校或班级、少先队举行的各种活动中,把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告知学生;二是把学校内及周边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告知家长;四是把已发生在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告知学校领导,特别是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潜在的危险行为要及时地告诫,并及时阻止和纠正,从而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教师应积极发挥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各科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每一堂课的教学,做到课前课后清人,课间有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记载和处理工作。在课间对学生的活动要加强教育和管理,看到学生追逐、打闹、爬窗、爬栏杆等有较大安全隐患的事件及时制止,并适当地批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准学生随意私自离开教学场所。对学生生病、意外伤害等事件,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及家长妥善处理,要对住宿生实行24小时监管,对学校食堂的饮食制作严格要求,真正做到干净卫生、保质保期。

4.完善安全教育所需的各项硬件设施。

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季节特点,配备所必需的常规救援硬件,并教会学生使用。在校园内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设置警告标语,如楼梯口、围墙边、花台旁等地方。定期排查校园的安全隐患,排查一处,处理一处。

5.不定期举行紧急逃生演练。

学校应将紧急逃生演练纳入常规的安全教学。假设遭遇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按照预案进行紧急疏散,落实好人员分工,确保演习成功。只有加强平时的演练,才能在灾难来临时临危不乱,使学生逐步形成“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只要山区学校师生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相信山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会走出困惑,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5

【关键词】学校 安全教育 研究 探索 方法

小学校园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安全工作事关校园里的所有教育活动参与人的人生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事关教育事业整体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安全教育是学校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一项工作,更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我们把握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核心点和价值点,2011年3月开展了“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旨在呵护学生的生命、保护学生的安全、促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小学安全事故原因研究

1 学生安全常识缺乏、意识淡薄。近几年,我国各类各级学校校园内及周边区域的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也常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在活动中往往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即便各种教育管理措施都已到位,有许多时候也不可避免的发生活动时“不小心绊倒”,以及相互之间的碰撞,导致摔伤头、磕掉牙、骨折等伤害事故。因此,我们开展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和避险自救能力,保护孩子幼小的生命,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 因学校设备设施引起。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而导致学生受伤。

3 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管理不力而引发。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果组织不够严密,教师思想上麻痹大意,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那么偶发伤害事件很容易发生。

4 校园安全教育弱化。安全教育是以学生教育为本的教育,是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生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防范与处理安全事故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视域下,当安全教育与课程教育发生时空冲突的时候,安全教育的有无和多少只能看应试教育科目的需要或其他目的需要,而决不看安全教育本有目的的需要,这就直接导致安全教育“量”的不足。

二、研究的价值

1 落实规划,确保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校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放在首位”。所以,当健康与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时,当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时,从事小学教育的我们必须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增强安全意识,实施安全教育,习得安全行为,让学生远离危险、避免伤害、保护生命。

2 提升内涵打造品牌。基于目前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往往是逢节必讲、因事而抓,有时甚至目标不清,内容与儿童年龄段不相匹配,实施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在评价上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指标体。为此,我们想加强安全教育研究,从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环境乃至评价等方面,均能凸显儿童特点、校本特点和安全特点,使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成效在有效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使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融入基础性课程。学校的安全教育不能仅靠两周一节的地方课实施,更多的是应将安全教育融合在基础性课程中进行。这是因为: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体验,他们才能获得直接经验。由此我们借助学生一日生活中的各个场景,有机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利用班会、安全教育课、德育活动、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活动,使学生接受了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火、防震、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

1 生活中融合。在生活活动中,我们注重创设情境,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做力所能及事、文明行为举止、学会保护自己、逐步适应集体、危险中逃生”五个块面的生活教育内容,借助学生一日生活中的各个场景,进行安全常识的渗透、提出安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创设安全环境、跟进安全提示,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进行关于安全话题的对话、讨论、以及相关活动,有机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中。

2 运动中渗透。我们尝试在体育运动中和课间运动中渗透安全教育,我们创设安全运动的场景,通过安全场景,引导学生学习保护自己,避开危险,鼓励学生在安全场景中大胆尝试,发展动作技能。这些实践研究包括:运动设施的安全、运动场景的安全、运动方法的安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等等。

3 学习中整合。我们把安全教育内容:如饮食安全、生活安全、活动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等,在主题学习活动中进行整合和实施,梳理了高中低三个年龄阶段安全活动内容表,在此表中呈现安全教育内容、实施形式、安全措施和建议等几项内容,表中清晰地呈现哪些活动可以整合安全教育,以何种方式整合,为教师实施安全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二)家校联动。我们尝试将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建构的实践研究,充分借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形成大教育的合力来共同完成学校安全课程的建构的研究。这里的互动包括“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家长与老师的互动”、“家长与家长的互动”,在整个安全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中,家长既是课程的“参与者”,也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评价者”。我们尝试通过“家长进课堂”、“家长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促进安全课题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6

关键词:体育锻炼;安全防范;能力

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安全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学校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能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一、正视体育安全事故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在校的小学生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每个孩子都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孩子的安全问题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任何一个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受到伤害都可能影响整个家庭,使体育教学处于极其不利的状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很多小学拆除了校园内的体育设施,不再保留单杠、双杠等危险性活动项目。甚至有些教师在体育课堂中为了保证每个学生的安全,只让他们进行一些跳绳、体操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体质只会越来越差,怕苦怕累,怕高强度训练,甚至显得“弱不禁风”,并且也因为这种情况,逐渐在体育教学中产生了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教师必须要正视体育安全事故的影响,在保证学生体育锻炼强度的同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提升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体育的安全问题隐藏在体育锻炼的各个细节中,教师要提升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防范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教师在体育锻炼中的行为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防范习惯,是培养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安全防范意识的基础。首先,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维护课堂秩序。其次,要提升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纪律性,服从教师的指挥,不能从事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活动。

而对于学生自身体育锻炼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来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明确体育锻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及自己不正确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如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携带危险物品和尖锐物品,如小刀、钥匙等,让学生能从细节处进行安全问题的防范,并以此树立他们的安全意识,在体育锻炼中保证自己的安全,达到利用体育提升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提升学生体育锻炼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提升学生体育锻炼中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遇到体育伤害后的自救技巧。从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来看,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普遍较高,但同时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到问题经常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延误了最佳处理时间。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遇到体育伤害后的自救方法,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自救技能,并且做到对运动创伤的基本理。一旦学生在未来的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伤害的情况,他们就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正确处理自己的受伤部位,达到自救的目的。

四、结合学生实际强化“安全第一”观念

学生的心理和课堂中的表现是教师防止安全问题发生的关键。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防范能力首先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有些学生会因为心情的影响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情绪极其不稳定,甚至会产生一些激进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消除他们心中的不良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他们因为惧怕教师批评,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愿意告诉教师,因此很容易造成各种意外。所以教师在体育锻炼中要认真观察他们的情况,对于身体不适的学生,要让他们立即停止体育锻炼,避免事故的发生。

其次,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防范能力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具体来说就是不断强化他们“安全第一”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时刻记住体育锻炼中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服从教师课堂中的命令,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

总之,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防范能力要从日常体育锻炼中入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拥有自我保护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也要时刻注重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尽最大努力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杰,景凤东.加强体育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2).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7

关键词:关注主体;体验过程;回归生活

面对青少年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缓。福建省教育厅对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进行调整。安全教育课程每年不少于12个课时。学校增设了安全教育课。

一、关注主体,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主渠道。把交通安全教育带进课堂,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由知识内化为素质。

1.交通安全常识读本

《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读本,内容涵盖了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安全出行常识、自我防护和应急等方面。文字通俗易懂,故事性和趣味性强。教师要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命的价值,明白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学科安全教育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它蕴含着许多作为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供我们挖掘利用,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如:1~6年级《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师要熟悉大纲,把握知识点和能力点,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把教学内容中的交通安全教育因素与学生生活接轨,使交通安全知识有效地强化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交通法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二、体验过程,掌握交通安全技能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使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和感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所以,学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他们乐于接受、自主参与的感知实践活动,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培养交通安全技能。

1.校园隐性课程建设

环境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加强校园隐性课程建设,努力形成一种浓重的校园精神氛围,全力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安全教育环境。如设立交通安全图书角,用阅读为行为导向;布置交通安全文化长廊,把交通安全知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在长廊上体现;教室内布置手抄报、板报,用教室文化熏陶学生。这些都是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有效载体。

2.主题安全教育活动

交通安全教育课程不可缺,而交通安全主题活动则是对交通安全教育课的一个补充和督促,这些活动的举办可以使安全知识实效内化。我们可以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交通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如设计一套可供小学生学习测试的交通安全测试题库,让学生在测试中巩固交通安全知识;开展交通安全手工制品竞赛,组织学生积极策划设计制作各种交通标志、交通场景;开展“安全小黄帽,平安伴我行”交通安全系列活动,让学生戴上小黄帽,为学生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等。学生通过在认知实践中的体验,促进知与行的相互促进转化,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三、回归生活,培养交通安全习惯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

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交通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必须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只有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才能搞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1.家庭的榜样示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与学校为共同的育人目标,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我们可以利用校讯通、QQ群等方式来与家长联系,并结合家访和家长会来加强家长与学校间的沟通与联系,保证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并通过与学生家长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向学生家长发出《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措施,督促学生家长带头遵守交通法规,关注孩子的交通安全。同时,学校可以编写一些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交通安全宣传资料,让学生带回家,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传播给他所能影响的亲戚朋友,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

2.社会的丰富资源

社会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应不断开发利用。学校每学期都要设法与公安交警合作,请他们来校做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为社会服务。如开展“珍爱生命,安全出行”“红绿灯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参加“小交警夏令营”或“警营开放日”活动;与交警一起上路分发交通安全传单、维持交通秩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进一步体会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才能有效保障小学生的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认真遵循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规律,集中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8

【关键词】安全教育 教学模式 改革 思考

一、目前安全教育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弊端

大学校园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培养教育,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以担负起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重担,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专业技术过硬,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安全意识,因为高尚的道德推动着人向成功迈进,安全是生存发展的前提,但是目前高校安全教育课建设却存在诸多问题与弊端。

1. 学校不够重视,师资相对薄弱

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只停留在了口号上面,没有实际行动,学校领导对安全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关注度较低,没有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重视,最突出的一点体现是,安全教育课的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一般不配备专职的安全教育课教师,教研室挂靠在学校保卫部门,课程多由保卫部门工作人员或辅导员来承担,而这一部分教师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作支撑,甚至有些授课教师也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课程系统的专业培训,仅仅是依靠本身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历,照搬课本内容,实施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可见一斑。不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往往出了问题就一味地安排辅导员担任“消防队员”去救火,得不偿失。

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生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整个课程应该是贯穿于大学四年中,但是很多高校将课程压缩至一学期内讲完,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安全教育每个阶段应该有每个阶段的内容,大一学生跟大四学生的关注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面对大一学生讲授毕业实习环节的安全事项,学生肯定听不进去,觉得离自己太远,无兴趣听,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另外,由于教材上的安全知识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逐一经历,例如火灾、地震等灾害,同时由于受学时、资金、设备和场地的局限性,不能进行实景演练。所以很多课程内容,只能是理论灌输和视频放映学习,缺乏实践运用。

3. 教育对象思想懈怠,学习过程心不在焉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安全教育课是非专业课程,而且以开卷形式考试,相对来说容易通过;同时安全教育课不会立马产生既得利益,不像专业课那样掌握了一门技能就马上可以运用,而且安全教育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容易懈怠,但是鉴于上课的考勤又不得不去上课,给学生造成一种感觉,安全教育课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听又不愿意听,也听不进去,不去又怕被老师点名,课堂上只能是心不在焉,表现为安全教育科上经常可以见到玩手机、打瞌睡、看闲书的同学,安全教育的目的一点也没有起到,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鉴于以上安全教育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本文从学校层面、师资配备和教学方式、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对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 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课程重视的力度

近几年高校安全事件屡见报端,马加爵宿舍连环杀人案、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药家鑫撞人后刺人事件、南京市大学生传销案等等威胁大学生和校园安全的事件屡屡发生,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泛,心理危机问题、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等形形的各类案件层出不穷,这与高校的安全教育密切相关。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而不仅仅是停留喊口号上面,应该拿出实际行动,因为每次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费用要远远高于用作预防的费用。

学校应该加强对安全教育课的资金投入,例如在讲授消防安全内容时,一般学校连基本的灭火设施演示都没有,更不用说让学生实际操作了,无钱购买用于演示的灭火器。以至于发生火灾时,宿舍楼道内明明有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但是没有人会使用,导致无法及时控制火势的蔓延。另外从学校来讲,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消防演习、救灾防灾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遇到重大灾害时懂得自救跟互救知识以及如何逃生,这部分资金投入是学校必不可少的开支,说大一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投入。

2. 强化安全教育课程师资配备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教研室都是普遍采用挂靠的形式,挂靠在保卫部或者是学生工作部,基本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很多教职工本部门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完,哪里还有时间去研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对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在师资配备方面有两点考虑:一是在高校学生达到万人以上规模的,可以考虑设一到两名安全教育的专职教师,逐步建立起安全教育教研室,从而加强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落实学科带头人,通过专职人员带动学校的兼职安全教育教师。二是加强安全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给有安全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做系统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重点加强任课教师的安全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专业化、专家化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安全教育教学、实践的效果。

3. 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前面所提到的两点,学校重视和加强师资的配备,不是安全教课的任课教师所能改变的,都必须经过“外力的作用”才得以达成,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就安全教育任课教师的角度来讲,如何使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有所用?如何使安全教育课程吸引人?以便于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意识,使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最终确保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养成,在此主要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探索。

(1)安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

首先从教学方式来看,前面提到目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课的教师基本是由保卫部门、学工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各学院、系部的辅导员兼职担任,这部分教师多为初入教学一线,有些人甚至是第一次站上讲台,没有多少教学工作经验,难以避免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安全教育课中开展“互动式体验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互动式体验教学旨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获取。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师生的互动与学生的体验两个环节,先将学生按学号分为若干小组,每次课后将下一次上课内容大纲分配给不同的小组,由各小组分头搜集教学内容相关资料,由该小组人员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给大家做分享交流,教师作最后的总结和重点内容的讲解;体验环节是学生让一组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既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积极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案例的印象,两个环节对任课教师教学经验的丰富与否都没有要求照样可以将学生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而且任课教师也会增加相应的成就感。只是在两个环节的设置和把控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要对讲授章节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对学生做好课前的指导,将自己的想法和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学生本身表现出来,而且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贯穿于整个互动式体验教学中。

(2)安全教育内容的改革探索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9

关键词:武术课程 生命安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58-03

1 前言

经济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并没有使人们感觉到更加的安全,相反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人心惶惶,不安全的感觉与日俱增。如今,暴力犯罪、、盗窃,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在高校时有发生,犯罪逐渐趋于年轻化;校园踩踏、校园火灾、实验室事故,一次次惨痛的教训,带来的是无限的恐惧。高校中发生的任安全事故,都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当前,安全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但如何进行安全教育,用什么形式进行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理论教育的缺乏,而另一方面是技能教育的缺乏。生命安全教育,是针对遭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它不仅应该包含安全知识的教育,还应该包括安全技能训练的教育,而这样的技能在高校教育中,只有体育课能够给予。

体育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国外许多国家已开展许久,例如俄罗斯的“生命安全课程”,与体育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把安全教育的内容纳入到体育课当中。体育课程兼有学科性和活动性特点,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身伤害。它能使人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中,武术项目本身具备了天然的安全教育属性,多样的防身自卫方法,丰富的基本功动作练习都能与安全技能所需要的能力很好的融合。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相关的国内高校武术课程设置的文献资料。广泛收集与阅读研究高校有关方面的教学文件。

2.2问卷调查法

采用封闭和开发两种形式的问卷,对教学实验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开放问卷是以作业形式完成的。

2.3专家访谈法

对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武术教育等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访谈和座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长期的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武术为了摆脱缺乏攻防、内容繁杂、难教难记的三座大山,一直努力的挣扎着。武术课程不断改革,但大部分高校武术选项课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跟不上教学改革的形势,停留在旧的教育观念中,一直沿用旧的教材、教法,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和学的关系得不到理想的协调,始终逃不出“疲软”怪圈。长期的武术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上世纪末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在“唯套路”的发展道路上,武术的防身功能被淡化,降低了武术的魅力,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的身体练习长期以来被忽视。

3.2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武术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学目标

自20世纪60年代武术被纳入国家体育教材体系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深化,武术课程确立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武术课程及其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武术运动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对武术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武术课程不断改革,当前的课程形式及内容,仍然难以跟得上社会及其教育的进步,武术教育改革从当初的“去繁从简”、“淡化套路、提倡技击”到如今的“弘扬传统文化”一系列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武术教育尴尬的境地,武术课程的发展无法适应当今大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武术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提出武术课程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这赋予了高校武术课程新的活力。武术与安全教育的目的与手段最为接近。武术防身技能,直接应用于安全防卫,而其多种基本功动作、对练格斗动作、武术套路练习,都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使人掌握终身运用的基本生活与生存技能,在练习过程中达到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独立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提高人在危机时刻的生存几率。

课程的总目标即为:(1)掌握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时刻处于警觉。(2)通过基本功练习、套路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学会一些摔倒时的保护性动作。(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能够与人合作进步,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的精神。(4)通过防身防卫练习,感受中国武术的技击功能,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心理素质和胆量。(5)让学生体会到,练习武术是为了自己和身边家人的安全,培养练习武术的积极性,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3.3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武术课程模式构建

武术课程的改革,如何能开拓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充分利用武术项目的功能与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优中选优。将生命安全教育与武术教学相结合,开设“安全与防卫”课程,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课题观察进行不断地改进。其教学内容既能发展学生的安全防卫能力、增加学生的安全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为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实例。

3.4“安全与防卫”课程教学模型说明

3.4.1救护知识与应用

该部分内容以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为主要教学内容。人类猝死的情况有70%以上都发生在医院以外,如果能在救护的黄金时间4分钟以内实施心肺复苏术,猝死人员中将有35%-40%可以挽救生命,而超过8分钟,救活的概率会降至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肺复苏术就是救命术。当代大学生缺乏这些基本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不仅能提高实际的技能,还有利于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综合提高应急能力,而这些“小知识”在关键时刻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大作用。

3.4.2团结建设与逃生

良好的团队合作、听从指挥以及在紧急状况下保持冷静的思维能力与判断力,在避险与紧急救援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模拟教学,通过灾害模拟、体育游戏等形式,设计的游戏以团队形式完成,有一定的运动强度,结合一些逃生动作和情景进行练习。包括一些武术游戏,比如:“攻城”,在一块小的游戏场地中,两队学生相互较力,利用推、拉、拽等动作完成任务,让学生了解在拥挤的环境中,如果没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没有足够冷静的头脑去判断清晰的路线、避免正面的冲突,往往会被逐出游戏,而如果是真实的灾难,被逐出的将是“生命”。游戏中出现的情况在课后小结中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让他们能有所思考,考虑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他们并没有冷静,并没能与人协作、并没有足够的体能逃脱、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跳跃过去,结果会怎样。

3.4.3基本素质与技能

在拥挤的人群中如何走,用什么方法不会被挤倒,既是倒了又用怎样的动作可以增加生存机会;紧急情况下以速度极限进行逃生的奔跑,距离极限的耐力奔跑;晃动中良好的平衡能力、在复杂的人群中左右躲闪行走避免冲撞、被绊倒或受到外力撞击能安全落地保护自己的能力等等。这些是人们需要的最基本的安全技能,在武术基本动作跌、扑、滚、翻,腾空、跳跃等多种动作的练习中都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

3.4.4防卫知识与技能

各类暴力和伤害事件究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当事者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手无缚鸡之力”面对伤害不知所措。加强防身防卫技能教育,是当前安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防卫技能的教学结合现实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安全的智慧让自己避免冲突和暴力的发生。防止冲突与暴力发生的安全智慧告诉我们,预防暴力犯罪要牢固树立自卫防身的意识与警觉性。而当所有的安全智慧的方法失效时,这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正当防卫能力作为保护自己的最后武器。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武术防卫动作“两拳、两腿、两摔、两拿”已成为安全与防卫课的经典教学内容,它精简了传统武术中简单、易学又非常实用的招式和动作,其锻炼效果好、实用性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3.4.5攻防套路与练习

武术套路是高校武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其长期发展的过冲中却处在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围绕这一现象的研究在学术界始终是一个热点话题。

在课程实践中,安全与防卫课的套路教学,突破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从身体武器教学入手,让学生掌握在遭遇暴力袭击时保护自己的身体武器――头、肩、肘、手、腿、膝、胯等。将拳打、脚踢、顶膝、头撞、肘打、拿、摔等动作结合防身自卫动作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些众多的攻防元素任意组合创编成一个小套路,根据编排、表现性、实用性、动作规格等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分。

通过小组练习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用6个学时的时间能够保证学生学会并独自完成练习。进行新套路的创编,前提是绝大多数学生可接受的,适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要短小精悍,不要复杂。只要有特点,锻炼价值高,学生很喜爱套路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防身自卫动作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还应强化实践操作。在套路的创编和练习,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出发严格要求学生的姿态。因为,当下青少年一代,耸肩、塌腰、驼背等姿态不良的现象普通,而良好的站姿和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自己看起来更加高大、挺拔,较为不易成为歹徒眼中的“软柿子”。

3.5课程实践

在课程的时间过程中,对上课的学生进行调查,并以作业的形式设置开放问题。近97%的同学认为课程设计的内容丰富、合理。52%的学生喜欢防卫内容,认为防卫内容实用性强,教学形式有趣。以“安全与防卫”课学习感受为题目,几乎90%的学生总结超过1000字,内容包含期望在课上获得哪些知识、教学内容、考核方法、对课程的建议等。实验“安全与防卫”课程主要有以下优势:(1)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开放,更容易激起学生兴趣。(2)从自身安全出发,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急救、防卫、身体素质等技能实用性强,学生参与运动更加积极主动。(3)转变武术套路教学的目的,以锻炼学生精神、气势,提高技能为主,更容易被学生接受。(4)试验教材更适用于教师教学,教学内容不必死记硬背,不必局限一个套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模块中选择不同的内容。

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篇10

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目标一、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的教学目标

如何上好一节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课?这取决于教师如何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真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是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教学价值所决定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人研究教材发挥它的价值,使所教的内容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同时,好课的教学目标不等于课程目标,那么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把体育课程目标直接作为某一节课的目标。如初中接力比赛教学目标:了解接力比赛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在接力比赛中运用所学跑步和交接棒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通过接力比赛,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以及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促使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接力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互帮互助。这一目标需通过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目标,在备课时不能简单地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生奔跑中交接棒时,前后两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不能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定位是学生学会相互传递交接棒,这样的结果势必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准确,学生无法实现如何在奔跑中交接棒。

所以,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上节课下节课教学目标的斜街,教学目标的达成一定要通过仔细的思考和设计,避免出现教学目标不清楚,内容和目标脱节。对教师在每一节课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每节课的的教学目标,正确理解课程内容标准中的五个学习领域,用目标引领我们的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个人业务水平。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要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必须认真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能“迎合”学生的需要。“健康第一”理念要深入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打球,还必须让学生体会到篮球的乐趣,让学生喜欢上它。只有内容选择对了,才能很好地践行这一理念,也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师生互动

在教学质量每天挂在嘴边的今天,体育课无疑是学生喜欢的科日,在繁重的其他学科下,体育课是学生难得的心情愉悦,身体得到放松的时间。从每一节课学生满怀期待地跑出教室,一张张兴高采烈的小脸儿迎过来。学生喜欢体育课不见得就喜欢上体育课。所以,每一节体育课要生动活泼,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体育课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如初中耐久跑的教学,初中耐久跑是现在学校中考科目中必测项目,也是学生最怕的一个项目,学生怕什么?怕吃苦。这种课可能有时候有点单调和枯燥。在耐久跑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认真研究教材,使内容安排有新颖性、教学方法有多样性,一步一步来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竞技体育带来的乐趣。竞争是体育的最大魅力所在,教学中尽量创设情境,个人与个人,小组与个人之间通过竞争展示自我风采。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收获,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耐久跑。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良好精神面貌、适台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活力,引导学生兴奋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体育课要让学生流汗,要流汗就要求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一节课下来如果学生笑容满面,满头大汗,可能达到了效果。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就是在为学生的健康服务。在节奏明快的师生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亢奋的状态,师生在阳光、蓝天下共谱一首和谐快乐之歌。

四、常态、发展、安全一手抓

课程目标给教师许多空间,很多体育课堂也就变得随意了,队伍可以站歪点,这都是一种不正常的教学。一节高效的体育课堂,笔者认为还要高度注重常规教学,如集合做到“快静齐”,学生在上每一节课时是否有积极性?技能、心理、情感上有什么体验?这些都应该是教师要关注和反思的,决不能认为是一节体育课,不备课就可以上,随便让小学生跑跑、跳跳,弄几个小游戏,漫无边际地要求学生在跑道上跑几圈,这都是不负责的做法,是有违师德要求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经常思考用什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如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与心理拓展训练结合,要开展安全教育就要和安全救护演练结合,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长期的坚持中得到发展。体育老师要认真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从点点滴滴中积累,为孩子美好的明天做奠基。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活动安全和学生运动安全要常记于心,要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就要从每一个细节做好,让学生在阳光活动中健康成长。课前要预设教学安全预设,备课中要想到达节课教学内容中的安全防范。课前要查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对本节课堂教学使用的器材一定要认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课上,教师一定要看集合度,千万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小学生。教学活动中安全保护要到位,教学中有很多项目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如在跳箱的教学中、体操教学中、单杠教学中等都要对学生加强保护,要教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还要培养一些体育骨干和实习生,在训练中协助对学生的保护。整节课安全监控要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一定要加强对全场的监控,让所有学生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如学生跑步下来后的面容,打球时学生之间的冲撞;投掷时的队形安排和区域划分;分组指导一个小组活动时,其他小组活动情况怎么样,学生中间是否存在矛盾,等等,这些活动教师要一目了然,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保证学生活动安全进行。同时,我们的安全措施也要到位,每一节课教师要有得力的防范措施,也就是一个安全应急预案。体育课在室外,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候意外总有发生,教师要做到遇事不慌,沉着应对,如跑步中学生晕眩,在比赛中有人碰伤了等,这些事件一旦发生,怎么指挥,哪些学生参与救护,如果教师要暂时离开场地,由谁来组织等,什么事都要做到有序进行,不能忙中出乱,使场面变得更糟糕。一节课结束后,很多教师总是让学生归还器材,很多学生也乐意做这些事,这时不能当“丢手掌柜”,教师也自己要亲力亲为,学生可能在抬器材过程中发生意外,也有可能在器材室玩其他器材而造成伤害等,这些防范措施,教师一定要想得周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