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第1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学号:S 110400466姓名:张金瑞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调查时间:2011年5月2日

调查地点:宁城县开发区

调查目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成为现实。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开发区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以产业化为重点,建设富裕新农村。八里罕镇始终把发展生产作为着力点,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着眼点,逐步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农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逐年提高。一是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他们紧紧抓住上级政策扶持的机遇,结合区域条件,开展了以北梁为中心的设施农业园区6700亩。二是采取抓大户、建小区的工作方式,积极发展以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全镇年出栏肉牛4.5万头,出栏肉羊2万只,出栏生猪2.5万口。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各类农业项目资金,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造中低产田2万亩,打配机电井163眼,铺设管道7.4万延长米,扩大保灌面积2.3万亩。四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完成生态保护面积6.2万亩,其中封育3.2万亩、造林合格面积2.3万亩、经济林改造0.7万亩。他们同时围绕设施农业园区,采取扩点带面方式,积极发展高效避险农业,大力实施农用机电井综合升级改造工程,推广膜下滴灌农业新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全力打造肉牛产业,着力培育畜禽养殖聚集区,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以城镇化为依托,建设靓美新农村。近年来,他们按照“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镇品位、增加城镇人口”城镇建设思路,实施街区道路拓宽改造、镇区污水处理、集中供热、镇区硬化美化亮化绿化等十项工程,启动了酒乡家园、万隆园住宅小区、文化路商业楼、八里罕农贸市场开发项目。2011年,该镇继续加大城镇投入、建设、开发、管理力度,重点实施了八里罕河橡胶坝、带状公园、文化广场、酒乡公园、老桥翻新、综合幼儿园、八里罕小学教学楼、卫生院病房楼、八里罕村委会办公楼、八里罕国税分局、信用社办公楼建设工程,美化硬化亮化街区,完成农贸市场、万隆园小区、文化路商住楼等10万平方米的商住开发项目。同时,按照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他们积极稳妥地实施了旧城改造和拆迁,争取利用3至5年时间规划建设好6个3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实现农民进城、商业进市、住宅进区、工业进园目标。

(二)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区共有1所中学、5所小学,实现了区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

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2010年在全镇11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两委” 20余名干部平均年龄为37岁,大专以上文化15名,高中、中专21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开发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区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我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

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区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10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初中文化程度占7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6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区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