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东北师范大学实习报告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东北师范大学实习报告

第1篇:述职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

2009年度述职报告

学工部、学生处 李忠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对于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来说,09年是不断应对国家、社会各类重大事件,保稳定、保底线的一年;是致力于梳理、总结、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一年;是全面拉动整个学生工作队伍实现转型的一年。围绕这三个方面,我向大家述职。

一,保稳定、保底线。09年政治敏感日期多,加之新疆“7•5”事件、甲流、经济危机等引发民族学生教育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心理危机问题加重,使得大学生的政治稳定倍受关注,我们保稳定、保底线的任务更加繁重。

为此,我们努力做到全面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踪,组织全校100多名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每天开展归校归寝排查,施行学生信息每日零报送制度,选拔一批学生骨干进入我校学生较为集中的150余个网络QQ群、校内网,构建了上下联动、虚拟空间与校园同步动态监测的网络体系,做到学生情况早知早控。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问题,建立了学生党员联系制,选拔优秀学生党员与全校397名维族、藏族学生结对子,一对一帮扶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确保了敏感时期少数民族学生的安全稳定。

09年是近十年来我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最多的一年。仅11月份就排查出有自杀倾向的心理问题学生15人,是08年同期的3倍。且危机程度加重,有5人已实施自杀行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做细和做实上下功夫,在每栋宿舍楼都开设了“心灵话吧”,做到随时咨询随时谈心辅导,每遇有心理危机情况出现,第一时间启动危机干预机制,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干部24小时陪护。到目前,我们实现了对所有心理危机学生的全部成功干预,确保了我校连续7年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自杀死亡。

二,进一步改进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对我校固有的思想教育方式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和改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更加紧密结合,切实解决学生成长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实施了“学校-学院-年级-学生”四级互动的思想教育新模式。

在学校层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师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我眼中的基础教育”为主题,组织全校3000多名免费师范生开展了在全国范围内遍访千师万校活动等。学院层面,启动了“学院特色学生工作总结与拓展”现场会,根据不同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特点,探索专业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促进思想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年级层面,实施年级工作组制,将全校辅导员分为四个年级组,各年级组针对本年级学生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学生个体层面,对我们所积累的1700个学生成长问题案例进行个案剖析,总结规律,在全校推行了成长规划书制度,让每名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定期填写成长规划书,并逐一进行跟踪式的发展指导。

09年,我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探索被教育部做为全国第二所高校列入中央16号文件实施5周年重点宣传内容。

三,全面拉动整个学生工作队伍进一步实现转型。

当前学生成长所面临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需要从事学生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开展专门研究方能加以解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队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提升整个队伍研究能力仍然是制约当前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发展的瓶颈所在。

为此,首先开展“全员补课”,设立政工干部科研培训班,每月拿出一个周末的时间邀请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名专家讲学,一年来人均累计接受科研培训30学时。同时加强“重点培育”,依托辅导员培训基地和思想教育研究中心,面向全校政工干部设立55项科研课题;启动了“专职辅导员访学计划”。

09年我们获立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人均发表论文1篇,人均科研经费2万元。经过建设,初步实现了整个队伍从单纯事务型向立足工作研究型的转变,工作、学习、研究同步进行的氛围基本形成。

以上是我们09年的工作,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会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1526字)

第2篇:东北师范大学总结

感动反思成长

——赴东北师范大学学习总结

盛夏七月,我有幸跟随西青区教育科领导和全区部分优秀教师,一起来到东北,踏进了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了“天津市西青区现代型中学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名成员。我们共同生活学习,共同领略了知名教授的教育前沿理念。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越发心存感激。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每一天都给我新的感动和收获,让我深感不虚此行。尤其是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小英、王海英、刘晓明教授以及张劲松校长的精彩演说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从他们身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要学会用幸福的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去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会用事业之心去做职业之事。

一、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海英教授《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两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细微之处,我看到了教授的敬业之度。王老师深入浅出,字字珠玑,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老师。把原本枯燥的心理学说得引人入胜,讲座结束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走进心灵,启发潜能”。这是给我留下很深触动的一句话。王晓英教授说:“爱是一种信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拥有爱心的同时更要具备一颗童心,我们应该试着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要坚信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是牛顿,他们是爱迪生、爱因斯坦„„”

王海英教授还给我们举了很多的例子。例如“罗森塔尔效应”,“潘多拉效应”等等。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潘多拉效应”。比如,越是禁止学生看的书,学生越想看;越是禁止学生参加的活动,学生越想参加等等。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多么需要来自教师的殷切、积极的期望,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萌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动力。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表扬也是一门艺术,合理的课堂表扬对受表扬的学生起到积极和强化作用,而过多的表扬则可能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注意适度地有艺术地进行课堂表扬。在课堂上,不轻易表扬一个学生,对同一个学生不作过多表扬,表扬要恰如其分,使受表扬者和全班同学都感到“确实值得表扬”和“应该表扬”。在培养好孩子方面,还有一个让我很佩服的专家型的老师,她是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优秀班主任王玉娟。她做班主任工作的细致和走进学生心灵的程度让我感到震撼。她的班级管理让我相信:“爱是严格的最好的诠释。”现在,她的博文我经常登录并发表评论。我很赞同她的这一观点:“成功地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做好子女教育并不相悖,相反还会相互促进。”她的讲座以她的博文为主线,让我们见识了她的自主教育模式在班级管理以及她的一对双胞胎的培养上大放光彩。欣赏学习王老师的博客,我看到了她和同学们的细致的交流,同时也看到她的两个女儿健康、阳光地成长。正如王老师的经典博文:“先把孩子当孩子,再把孩子当大人”、“没有批评的教育”、“一起夸出好孩子”„„都能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给我带来很大的心灵触动。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我的启示

在课改初期,我们就接触过多元智能理论,对它崇敬有加,明白那是一种全新的前沿的科学理论,但没有过深思,没有对自己形成冲击。听了王小英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受感动与启发。三个小时的讲座,王教授不仅有理论的阐述,更有实践的佐证,使我们系统的了解了多元智能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了它的核心内容,如沐春风,催人奋进。

在学习中得知,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我们应该更宽泛的看待“智力”这一概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聪明之处,也都具有在某些领域成才的能力,没有人是全能也没有人是无能。” 王小英教授提到了王金战老师的《学习哪有那么难》中的观点“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时,我由衷的感到欣慰,在自己的短暂的几年班主任工作中,也碰见过很多玩劣的学生,也曾经让我很烦恼,但是在我的眼里,我从未把他们当作差生,只是在某个阶段需要帮助的后进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