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访问调查报告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访问调查报告

第1篇:调查访问员实习报告

调查访问员实习报告

今年6月21号至6月25号,我以一名电话调查访问员的身份,在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参与电话调查访问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在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在岗就职的实践,在这次的电访实践中,让我体尝了很多平日学校里、生活中、书本上都难以寻找和感知的东西;同时,让我对“电话访问”的艺术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一、经济社会的“体温计”--社情民-意调查工作

“您好,我是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访问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江苏百姓对科学发展成果满意度调查,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回答我们几个问题……”

这样的“开场白”是我们在电访过程中不断重复的,却也是敲开百姓“心声之门”的钥匙。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筹建,目的在于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最客观的方式,将人民群众的真心实意和真情实感加以采集、反馈上级部门。

二、电话访问--值得细考深究的一门艺术 1、闭门羹、无名火

拒访、中途挂断、离题诉苦、无故责骂、配额不符等一系列不成功因素常发生在我们这些电访员身上。面对这些电访中的“干扰波”,我们必须急中生智,各个击破。

【疑】你们什么单位,打电话访问什么? 【解】耐心地重复“开场白”,对访问目的简略地加以拓展描述,以消除被访者的疑虑。

【疑】你们怎么知道我家电话号码?

【解】我们是通过电脑随机抽样得到您的号码,请您放心,我们会对您的隐私保密。

【疑】(涉及年龄问题)问这个干什么?

【解】问询你的年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层次分析,因为不同的年龄层次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请您放心,我们会对您的隐私保密。

如果这样解释了被访者仍然表示沉默,不妨换个方式加以询问。比如:“请问您的年龄是在**到**之间吗?”根据声音初步判断被访者的年龄范围,不必为得不到准确的年龄而停滞不前、纠缠不休。

【疑】(访问过半)被访者提出有事很忙,要中断访问

【救】还有几个问题救结束了,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您已经配合我们完成了一大半的问卷了,如果这个时候您挂机这份问卷就作废了…我稍微再问快点儿,不耽搁您时间,最多2分钟内解决!

这样的解答和解救的例子不胜枚举,起初我们并不懂得如何巧妙、从容地应对,但是问卷做得多了,问题问得熟练了,脑子转得自然也快了,对于一些临场的、突发的情况,解决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

对于问卷中出现的“封闭式”问题,尤其是涉及“程度”(很满意、满意、一般、不太满意、说不清)的选择,一定要捕捉被访者的实意,不能凭感觉作选,更不能有误导性的询问方式。2、声音会微笑--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访问氛围

进行电访时,眼、耳、口、手、心,五样俱全,一个都不能少。

眼睛要注视着访问机上的问题,耳朵要聆听被访者的信息,嘴巴要清晰地解释、问询,手指要灵活操作鼠标和键盘,并根据被访者的回答选择相应的选项,可谓边看边说,边听边写,边写边想,边想边说。

⑴、富有感染力的声音

热情适度,语速适中,音量适宜;表达清晰,准确发音,恰当地停顿。

⑵、灵活措辞

根据被访者的声音,大致判断其年龄层次和文化背景;倘若遇到年纪稍长或学历、感知能力稍欠缺的被访者,一些过于术语性的词汇可以稍加解释说明,以方便他们的理解,从而提高访问效率。

访问员在接听电话的时候,声音必须是坚定从容的,必须显出自信和沉着,这样才能应对被访者的种种疑虑,不断正确引导被访者回答相关问题。在问题的引导及过渡上,电访员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方面调动起被访者的兴趣和思考速度,另一方面也为调查问卷的进程和效率提供了保障。

对问卷中稍显冗长和繁琐的问题,电访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正确理解加以缩减,使问题更简明易懂。但是电访员要始终秉着“客观”“务实”的态度--不该承诺的绝不承诺,与事实不符的绝不夸大。

实践后的所感所思 再次感谢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性接触社会、全方位思考运用的实践机会。调查中心的督导老师们在每个电访项目前都会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耐心分析讲解问卷的涉及内容及注意事项,对于部分容易产生歧义或疑问的字眼,督导都会单独提出来讲解。

第2篇:抗战老兵访问调查报告

抗战老兵访问调查报告

抗战老兵访问调查报告

徐嘉莉

摘要:

向往英雄辈出的岁月,崇拜那些纵横疆场的战士,但唯有经历过战争,方知和平的珍贵,历经了生死,才明白生命的精彩,唯有亲身访问了解才能回顾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格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前 言

实践内容:关于访问新中国成立前抗战老兵的战争经历

一、慰问抗战老兵王冬生

在亲身访问中得知,老人参军那年仅仅18岁,在现在看来,也是一个需要家长呵护与关爱的孩子,但由于家境的贫寒,老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入伍参军。老人说,跨过鸭绿江时,最牵挂的是家人,但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打赢这场战争,如何使自己的队友能够更少的受伤,那时的他们甚至已经写好了遗书时刻放在自己的身上,只希望战死沙场后能够有一丝的希望让家人看到自己的遗书。在路途上他们还曾遇见了许多不满十岁的儿童,以不同的语

第 1 页 言得知他们的父母被敌人杀害,又饿又冻,儿童的哭声总是环绕在他的耳旁,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迫切。

二、感慨红色精神永不忘!

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里,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战斗,甚至可以牺牲,这在如今听起来似乎像是口号,但是,那个时代的人,只有这样美好的理想,才能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从来没想过失败,一直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老人说他的精神支柱就是共产党、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祖国人民和受压迫的朝鲜人民。正是由于这些红色精神的支撑与坚持,才能有与美帝国主义相抗争的信念,才最终使战争获得胜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