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部工作汇报(共15篇)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部工作汇报(共15篇)

第1篇: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涉及对部门管理边界重新界定、操作系统进行适应性优化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采取的路径大致可归纳为:业务的后台工厂化和集约化处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以及风险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管控。

运营管理因适应工业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而产生。运营管理是企业三大主要职能(财务、运营、营销)之一,企业通过运营管理把投入转换成产出,出色的运营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同工业企业运营管理一脉相承,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涵盖了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股东创造财富、为自身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全部过程。银行通过运营管理来完成各种经营要素、经营项目的排列组合,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率先在银行业兴起一轮业务转型浪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他们普遍采取前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后台集中运作和管理的方式,通过后台完成主要的业务处理。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实现条件。全球主要银行普遍在运

营管理领域引入工业化作业方式,采取全球或区域共享的后台中心集中作业的模式,实行前后台分离、业务分段集中处理和端对端贯通操作的方式,在总行或区域后台中心完成主要的业务处理,形成“中心化作业,工业化管理”的集约运营模式。

目前,国内银行运营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运营体系不能适应银行总体战略的要求。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总体战略目标都期望在未来跻身国际知名或世界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要能有效消除一切内部不增值或负价值的活动环节,改善运营效率,还要能主动为银行创造竞争优势。

其次,运营模式无法有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金融市场上,差异化的客户服务成为各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议题,各大商业银行更加珍视客户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但传统的“网点全流程、柜员全功能”营运模式,与“以客户为中心”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再次,运营能力难以适应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服务需要。目前,金融市场新产品增长迅猛,其交易规模、交易渠道和处理方式等都大大增加了银行运营的复杂度。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也从基本的流动性、安全性向信息化、便利化、时效性和高效性等进行全方位转化。这些都需要银行具备高效、快捷、安全的运营能力。

最后,运营作业不能有效释放营业网点的价值。网点作为最昂贵的渠道,应成为银行的产品销售中心。但当前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受传统业务流程制约,营业网点仍把精力主要放在低附加值业务及低价值业务处理环节上。因此,要想使最昂贵的渠道转化为最有价值的渠道,只有通过运营改革,精简网点业务流程,有效消除或减少低价值活动,网点才能真正实现转型。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涉及对部门管理边界重新界定、操作系统进行适应性优化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从总行到分、支行逐级建立运营管理部门,搭建起运营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借助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全行业务流程、作业模式和相关业务处理系统进行全面整合与再造,建立若干强大的后台支持中心,逐步实现业务集中处理。创新运营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建立技术先进、内控严密、运作高效、响应及时的运营操作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中心化、工业化的运营支持格局,通过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来提高核心竞争力。采取的路径大致可归纳为:业务的后台工厂化和集约化处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以及风险的专业化和集中化管控。

第2篇:银行运营管理部职责

银行运营管理部职责

(一)核心职能:

负责制定本行会计业务发展规划,负责本行会计结算、资金清算和现金业务,负责会计、储蓄、出纳等柜面业务管理工作。

(二)核心目标:

完善本行会计体系,健全会计业务规章制度,规范会计业务流程,确保会计结算业务稳健运行,防范操作风险。

(三)部门职责:

1、负责会计结算、清算管理工作

(1)负责会计、结算制度和操作流程制定实施;

(2)负责会计结算业务的检查和评价工作,组织会计差错的责任认定工作;(3)负责本行的资金清算,做好资金汇划、对账等工作;(4)负责资金调拨的具体办理及同业存款账户的对账工作;(5)会同相关部门,完成新产品会计业务需求及操作流程的制定;(6)负责结算市场开拓、结算方式改善等创新推广工作;

2、负责会计、储蓄、出纳等柜面业务的管理工作

(1)负责各项柜面业务的检查、辅导和培训;(2)负责柜员的审批和授权管理;(3)负责委派会计的管理和考核工作;(4)负责本行反洗钱、银企对结算账户的管理工作;(5)负责会计业务印章和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6)负责公民身份联网核查工作;

3、负责现金管理工作

(1)负责制定现金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2)做好现金库及出纳机具的日常管理工作;(3)会同保卫部门,做好交取款工作;(4)负责现金收付管理工作,做好现金收支计划和分析;(5)负责上门收款的管理;(6)负责反假币的管理工作;

4、其他业务管理工作

(1)负责资产置换系统的管理;(2)负责总行各项会计核算事项的账务处理;(3)负责会计结算、清算和柜面业务的培训、考评工作;(4)通过会计、清算和柜面业务管理,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和案件防控工作。(5)负责网点的签到、签退管理工作。

第3篇: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

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

张玉庆马树江宋利鹏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天津市300074

摘要:本文在界定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范畴的前提下,比较了国内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现状,进 而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实际需要,探讨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流程银行;集中作业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5-0030-03

一、对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范畴的界定

运营管理的概念最初是适应工业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运营管理是企业三大主要职能(则务、运营、营销)之一,企业通过运营管理把投入转换成产出,因此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出色的运营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同工业企业运营管理一脉相承,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具有同样的特征。从广义角度来讲,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涵盖了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股东创造则富、为自身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全部过程。通过运营管理完成各种经营要素、经营项目的排列组合,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追求目标侧重点的不同,由此形成各自不尽相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综上所述,尽管各家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手段各不相同,但运营管理手段作用的经营要素和经营项目却是大体一致的,大致包括了前后台流程再造、后台集中作业、后台集中监督等,这些各家商业银行大致相同的经营要素和经营项目构成木文主要的研究和讨论内容。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发展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在充分借鉴工业生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基础之上,率先在银行业兴起新一轮的业务转型浪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他们普遍采取前后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后台集中运作和管理的方式,通过后台完成主要的业务处理,形成集约的运营模式,以达到节约处理成木、提高运作效率、统一管控操作风险的目的。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实现条件。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美联银行、荷兰银行等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国际性银行,普遍在运营管理领域引入工业化作业方式,采取全球或区域共享的后台中心集中作业的模式,实行前后台分离、业务分段集中处理和端对端贯通操作的方式,在总行或区域后台中心完成主要的业务处理,形成“中心化作业,工业化管理”的集约运营模式。

(二)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不遗余力地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集约化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业务流程和作业模式进行系统性改革,并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根据笔者对某直辖市地区主要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情况的调研了解,工商银行的后台集中作业建设起步较早,1996年数据集中后,其就开展了后台集中作业建设工作,并在同城票据集中提回处理、汇兑业务、事后监督项目方而取得较大进展;中国银行在借鉴香港中银集团业务经验的基础上,对木行的业务进行梳理,并在个人汇兑业务、影像自动识别方而取得了领先地位;建设银行近些年后台集中作业建设项目发展迅猛,形成集中度高、相对成熟的作业后台;农业银行运营管理改革起步较晚,但由于具有后发优势,起点较高,后台集中作业、集中监控、集中授权等新型运营管理模式正在由试点转向全而推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