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第1篇: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一、编制内容: 1、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3、应急响应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5、应急演练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动。二、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三、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c)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四、应急能力评估

从应急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与装备等方面,对本单位的应急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应急预案体系 五、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经营规模、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组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内容。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②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具体事故类型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危险性分析、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风险种类少的生产经营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实际需要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③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编制,做到现场作业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经常进行演练。

第2篇: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实用标准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9、《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建筑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文档

实用标准

3、充分准备、科学求援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美、预案演练等工作。

5、条块结合、网格管理

继续发挥网络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动态管理,建立施工工地全方位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协同应对能力。

三、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特别巨大。2、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Ⅱ级)(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文档

实用标准

(2)造成50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巨大。3、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Ⅲ级)(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2)造成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损坏,社会影响较大。4、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Ⅳ)(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预警级别: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四个预警级别。

应急响应: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

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响应(Ⅳ级)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响应(Ⅲ级)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响应(Ⅱ级)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响应(Ⅰ级)

文档

实用标准

建筑施工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302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重特大危险源的调查

1、房建项目:火灾、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事故、超重机械倾覆事故、坍塌事故

2、路桥项目:与房建项目重大危险源相同,但重点是架桥机倾覆、机械伤害、触电

3、隧道项目:主要危险源是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火灾

文档

实用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一、基本术语

(1)安全生产: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2)安全生产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3)安全生产业绩: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测量的结果;(4)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业绩的组合;

(5)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6)事故: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7)隐患:未被事先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8)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项目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的管理系统。(9)劳动强度: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10)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11)特种作业: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

(12)特种工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类别的统称。

(13)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职工穿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14)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及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文档

实用标准

(15)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

(16)有毒物质: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17)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失的因素。

(18)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19)有害作业: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值的作业。

(20)有尘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值的作业。

(21)有毒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作业。

(22)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面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

(23)个人防护用品: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同义词;劳动防护用品)

(24)安全认证;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场所、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卫生性能,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进行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的活动。

(25)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义词:劳动安全

(26)职业卫生:在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文档

实用标准

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义词:劳动卫生

(27)女职工劳动保护: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28)未成年工劳动保护:针对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生理特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29)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30)职业禁忌:某些疾病(或某些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性禁忌。

(31)重大事故:会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

同义词:恶性事故

(32)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33)违章指挥: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34)违章操作: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35)工作条件: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36)(37)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文档

实用标准

(38)(39)(40)(41)(42)(43)(44)

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相当于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二、不安全状态 (一)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无防护:

(1)无防护罩;(2)无安全保险装置;(3)无报警装置;(4)无安全标志;(5)无防护栏杆;(6)电气设备未接地;(7)绝缘不良;

(8)风扇无消声系统、噪声大;(9)危房内作业;

(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栏;(11)其他。

文档

实用标准

2.防护不当:

(1)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2)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3)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4)防爆装置不当;

(5)采伐、集体作业安全距离不够;(6)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7)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8)其他。(二)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

(1)通道门遮挡视线(2)制动装置有欠缺(3)安全间距不够(4)拦车网有欠缺(5)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6)设施上有锋利倒梭(7)其他 2.强度不够

(1)机械强度不够(2)绝缘强度产够

(3)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

文档

实用标准

(4)其他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进行

(1)设备带“病”运转(2)超负荷运转(3)其他 4.维修、调整不良

(1)设备失修(2)地面不平

(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4)其他(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1.2.(四)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照明光线不良:

(1)照度不足

(2)作业场所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3)光线过强 2.通风不良

(1)无通风

文档

实用标准

(2)通风系统效率低(3)电流短路

(4)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

(5)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放炮作业(6)瓦斯浓度趔限(7)其他 3.4.作业场所狭窄 作业场地杂乱

(1)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2)采伐时,未开安全道

(3)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4)其他 5.6.7.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

(1)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2)冰雪覆盖(3)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8.9.储存方法不安全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三、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文档

实用标准

(1)未经允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4)忘记关闭设备信号(5)勿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把柄等操作)(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器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装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坚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 3.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文档

实用标准

(2)使用不安全装置和设备(3)其他 4.手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式件进行机加工 5.6.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向顶”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9)在绞车道行走;(10)未及时嘹望 7.8.9.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机器运转时做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为行为

文档

实用标准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安全帽(8)其他 12.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带有过肥大服装(2)操纵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1)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安全管理五同时原则指: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3)三同时原则:即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及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确保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4)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坚持发生的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没有受到处理文档

实用标准

不放过。

文档

第3篇: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9、《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建设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建筑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3、充分准备、科学求援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美、预案演练等工作。

5、条块结合、网格管理

继续发挥网络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动态管理,建立施工工地全方位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协同应对能力。

三、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特别巨大。

2、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Ⅱ级)(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2)造成50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巨大。

3、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Ⅲ级)(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2)造成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损坏,社会影响较大。

4、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Ⅳ)(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预警级别: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四个预警级别。

应急响应: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

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

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响应(Ⅳ级)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响应(Ⅲ级)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响应(Ⅱ级)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响应(Ⅰ级)

建筑施工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302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重特大危险源的调查

1、房建项目:火灾、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事故、超重机械倾覆事故、坍塌事故

2、路桥项目:与房建项目重大危险源相同,但重点是架桥机倾覆、机械伤害、触电

3、隧道项目:主要危险源是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火灾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一、基本术语

(1)安全生产: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2)安全生产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3)安全生产业绩: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测量的结果;(4)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业绩的组合;

(5)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6)事故: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7)隐患:未被事先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8)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项目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的管理系统。(9)劳动强度: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10)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11)特种作业: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

(12)特种工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类别的统称。

(13)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职工穿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14)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及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15)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

(16)有毒物质: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17)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失的因素。

(18)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19)有害作业: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值的作业。

(20)有尘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值 4的作业。

(21)有毒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作业。

(22)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面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

(23)个人防护用品: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同义词;劳动防护用品)

(24)安全认证;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场所、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卫生性能,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进行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的活动。

(25)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义词:劳动安全

(26)职业卫生:在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义词:劳动卫生

(27)女职工劳动保护: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28)未成年工劳动保护:针对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生理特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29)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30)职业禁忌:某些疾病(或某些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性禁忌。

(31)重大事故:会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同义词:恶性事故

(32)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33)违章指挥: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34)违章操作: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35)工作条件: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

(36)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37)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38)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39)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40)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4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42)重伤:指相当于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43)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44)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二、不安全状态

(一)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1)无防护罩;(2)无安全保险装置;(3)无报警装置;(4)无安全标志;(5)无防护栏杆;(6)电气设备未接地;(7)绝缘不良;

(8)风扇无消声系统、噪声大;(9)危房内作业;

(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栏;(11)其他。

2.防护不当:

(1)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2)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3)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4)防爆装置不当;

(5)采伐、集体作业安全距离不够;(6)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7)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8)其他。

(二)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符合安全要求(1)通道门遮挡视线(2)制动装置有欠缺(3)安全间距不够(4)拦车网有欠缺(5)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6)设施上有锋利倒梭(7)其他 2.强度不够(1)机械强度不够(2)绝缘强度产够

(3)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4)其他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进行 (1)设备带“病”运转(2)超负荷运转(3)其他 4.维修、调整不良(1)设备失修

(2)地面不平

(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4)其他

(三)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2.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四)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1)照度不足

(2)作业场所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3)光线过强 2.通风不良(1)无通风

(2)通风系统效率低(3)电流短路

(4)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

(5)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放炮作业(6)瓦斯浓度趔限(7)其他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

(1)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2)采伐时,未开安全道

(3)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4)其他

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

(1)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2)冰雪覆盖(3)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8.储存方法不安全 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三、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允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4)忘记关闭设备信号(5)勿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把柄等操作)(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器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装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坚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

3.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不安全装置和设备(3)其他

4.手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式件进行机加工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向顶”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9)在绞车道行走;(10)未及时嘹望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做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为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

(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安全帽(8)其他 12.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带有过肥大服装(2)操纵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1)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安全管理五同时原则指: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3)三同时原则:即职业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及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确保项目投产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4)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坚持发生的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的责任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第4篇: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1 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企业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2 编制程序

2.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2 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2.4 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能够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2.5 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

1 / 7 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2.6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3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3.1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

3.2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3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4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4.1 总则

4.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4.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4.1.3 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4.1.4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4.1.5 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4.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4.2.1 生产经营单位简况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2 / 7 4.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4.3 组织机构及职责

4.3.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4.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4 预防与预警

4.4.1 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4.2 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4.3 信息报告与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a)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b)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c)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4.5 应急响应

4.5.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4.5.2 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4.5.3 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4.6 信息发布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4.7 后期处置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4.8 保障措施

4.8.1 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3 / 7 4.8.2 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4.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4.8.4 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4.8.5 其他保障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4.9 培训与演练

4.9.1 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4.9.2 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4.10 奖惩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4.11 附则

4.11.1 术语和定义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4.11.2 应急预案备案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4.11.3 维护和更新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4.11.4 制定与解释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4.11.5 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5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5.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5.3 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5.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5.4 预防与预警

4 / 7 5.4.1 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5.4.2 预警行动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5.5 信息报告程序 主要包括: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5.6 应急处置

5.6.1 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5.6.2 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6.3 处置措施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5.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6 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6.1 事故特征 主要包括:

a)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可能 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6.2 应急组织与职责 主要包括:

a)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人员构成情况;

b)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6.3 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5 / 7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6.4 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7 附件

7.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更新。7.2 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联系电话等。7.3 规范化格式文本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7.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7.5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列出直接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7.6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A.1 封面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A.2 批准页应急预案必须经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A.3 目次 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 6 / 7——批准页;——章的编号、标题;——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A.4 印刷与装订 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应急预案资料清单

1、企业组织体系

2、各部门人员清单(见附件1)

3、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救援单位联系电话(见附件2)4、周边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3)及签订的消防互助协议 5、应急物资、装备清单(见附件4)

6、周边单位可提供的应急物资清单(见附件5)7、四置图 8、平面布置图 9、消防设施配置图 10、重点防护目标图

11、疏散线路标识图(标明紧急集合地点)12、主要设备一览表(见附件6)13、主要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14、所使用的物料清单 15、工艺介绍及工艺流程图

16、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及基本情况表(见附件7)17、主要建筑物一览表(见附件8)18、清净下水设施介绍 7 / 7

第5篇: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模板

预案编号: 索 引 号: 版 本 号: 发布日期:

XXXXXXX公司 XX专项应急预案

批准页

实施要求: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目录

1 总则.....1.1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2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3 事件分级.1.4 体系说明.2 应急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2.2 指挥机构.2.3 应急工作机构 2.4 应急相关部门 3 预防与预警..3.1 风险监测.3.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3.3 预警结束.4 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4.2 响应程序.4.3 应急处置.4.3.1一4.3.2信4.3.3预4.3.4应4.3.5评

般息

测、急估

协分原报与

则告判调析4.4 应急结束.5 6 后期处置.应急检查.7 应急保障.7.1 应急队伍.7.2 应急物资与装备........7.3 通信与信息..7.4 经费.....7.5 其他.....8 9 10 制度与奖惩措施........培训和演练..附则.....10.1 术语和定义..10.2 预案备案.10.3 预案修订.10.4 制定与解释..10.5 预案实施.11 附件.....11.1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11.2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11.3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11.4 规范化格式文本........11.5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1.6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11.7 有关流程.12 过程信息.12.1 编制、修订过程信息...12.2 评审过程信息.........1 总则

明确本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1.1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从应急响应、指挥领导、处置措施、与政府的联动、资源调配等方面说明本预案所涉及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内容应简明扼要。

1.2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分析突发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等。

(2)明确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紧急情况的类型、影响范围、时间、演变趋势及后果严重程度。

1.3 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应急预案等,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明确具体事件分级标准。

1.4 体系说明

说明本应急预案在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中的位置,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配合说明等。

2 应急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1)明确本预案所涉突发事件的应急领导机构组成情况。

(2)设置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构成情况和候补人员情况。

(3)应急领导机构的职责是方向性决策。

2.2 指挥机构

(1)明确本预案所涉突发事件的指挥机构组成情况。

(2)设置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应急领导小组人员构成情况和候补人员情况。

(3)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决策。

2.3 应急工作机构

(1)明确各应急处置工作组和相关人员的组成情况。(2)成立应急工作组。

(3)应急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执行应急决策。

2.4 应急相关部门

(1)明确相关的部门。

(2)明确应急预警阶段、应急处置阶段、应急结束后的恢复阶段各部门的职责。

3 预防与预警

3.1 风险监测

预案针对的突发事件可以实施预警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3.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预案针对的突发事件可以实施预警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分级;(2)明确预警的发布程序和相关要求;(3)明确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4)局部(部门)干预措施(可能部门应急预案启动);(5)加强持续监测和分析力度的措施。

3.3 预警结束

明确各相关部门在预警期间,向应急指挥中心(值班)请求预警结束的条件、程序和方式。

明确宣布预警结束的时间、条件和人员。

4 应急响应

4.1 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事件分级应该清晰、科学、合理。做到既能充分应对,由不会有太多浪费。

4.2 响应程序

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分别明确下列内容,并附以流程图:(1)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应分级列出);

(2)响应启动:明确响应启动的责任者以及响应启动命令的发布流程;(3)响应行动:包括召开应急会议、派出前线指挥人员、组建现场工作组及其他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等;

(4)各有关部门按照响应级别和职责分工开展的应急行动;

(5)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及电力监管机构进行应急工作信息报告的格式、内容、时限和责任部门等。

4.3 应急处置

4.3.1 一般原则

针对事件类别和可能发生的次生事件危险性和特点,明确应急处置措施:

(1)先期处置:明确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的即时避险、救治、控制事态发展,隔离危险源等紧急处置措施;

(2)应急处置:根据事件的级别和发展事态,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与社会联动等响应程序,并附以流程图表示;

(3)扩大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的升级,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改变处置策略。

(4)明确各小组行动纲要。4.3.2 信息报告(1)(2)(3)

4.3.3 预测、分析与研判

(1)获取应急报告信息、获取国家政府信息、获取社会信息、必要时派人和直升机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要在应急预案中确定,要达到应急演练实际可以操作的程度,具体信息可以引用附件。

及时、全面、准确报告危机状况。

确定人(岗位)、确定手段、确定责任、确定内容。信息报告包括下级上报与报告上级。

(2)确定可以对危机状态预测、分析和研判的人员、方法、技术手段等。

(3)制定处置方案,明确方案应达到的详细程度。4.3.4 应急协调

应急协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2)(3)(4)(5)(6)

应急预案中要明确人(岗位)、手段、程序等。4.3.5 评估分析

重复信息报告与分析预测循环,评估应急结果、评估危机发展、评估资源和力量、制定下一步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评估方法、程序、人员,确定行动方案的责任岗位,确定必要的评估指标等。电网恢复协调; 厂网协调; 用电(用户)协调 政府协调; 媒体协调; 资源协调。

4.4 应急结束

明确下述内容:(1)应急结束条件;

(2)应急响应结束程序,包括宣布不同级别应急响应结束的责任人、宣布方式等。

5 后期处置

(1)明确后期处置、现场恢复的原则和内容;

(2)应急过程文件建档与分析,与后续工作相关的必要文件和资料移交相关部门。

(3)宣布应急结束;(4)恢复常态运行。

6 应急检查

恢复常态后由应急管理部门对后续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明确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手段。

7 应急保障

明确本单位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其中部分内容可以附件形式列出)。

7.1 应急队伍

明确本预案所涉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社会救援资源的建设、准备和培训要求。

7.2 应急物资与装备

明确本预案应急处置所需主要物资、装备的储备地点及重要应急物资供应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管理要求。

7.3 通信与信息

明确与应急相关的政府部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系统内外主要应急队伍等机构和单位、人员的通信渠道和手段以及极端条件下保证通信畅通的措施。

7.4 经费

明确本预案所需应急专项经费的来源、管理及在应急状态下确保及时到位的保障措施等。

7.5 其他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应急交通运输保障、安全保障、治安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后勤保障及其他保障的具体措施。

8 制度与奖惩措施

明确该应急预案所对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实行责任制度。

明确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奖励措施。

明确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等的处罚措施。

明确制度与奖惩措施不能覆盖者,需要引用的公司制度。

9 培训和演练

明确本预案培训和演练的范围、方式、内容和周期要求。

10 附则

10.1 术语和定义

对本预案所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10.2 预案备案

明确本预案的报备机构或部门。

10.3 预案修订

明确对本预案进行修订的条件、周期及负责部门。

10.4 制定与解释

明确负责本预案制定和解释的部门。

10.5 预案实施

明确本预案实施的时间。

11 附件

应急预案附件一般可以单列装订,在其封页上注明所对应的预案名称、预案编号、索引号等信息,应急预案包含的主要附件(不限于)如下:

11.1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1)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和联系方式;

(2)相关单位、部门、组织机构或人员名称及联系方式。

11.2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1)应急救援队伍名称及联系方式;(2)应急处置专家姓名及联系方式;

(3)与相关的社会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及联系方式。

11.3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1)本预案涉及的重要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图纸、存放地点和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

(2)重要应急物资供应单位的生产能力、设备图纸和联系方式等。

(3)应急救援通信设施型号、数量、存放点等。(4)应急车辆数量及司机联系方式清单。

11.4 规范化格式文本

列出应急信息接受、处理和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11.5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2)应急指挥位置及应急队伍行动路线、人员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

(3)相关平面布置图纸、应急力量的分布图纸等。(4)以上信息需要提供通用格式电子文件。

11.6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列出直接与本预案相关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11.7 有关流程

(1)预警信息发布流程。(2)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3)各级应急响应及处置流程。

12 过程信息

过程信息包括编制、修订过程信息和评审过程信息,过程信息也可以单独装订,在其封页上注明所对应的预案名称、预案编号、索引号等信息。

编制、修订信息一旦评审通过将成为受控文件,不能修改和删除,以后修订,修订过程信息在原基础上增加。

12.1 编制、修订过程信息

编制、修订信息主要包括:

(1)(2)(3)(4)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成员名单,工作过程描述; 危险因素调研、分析材料; 危险防范措施调研、分析材料;

应急能力评价材料,社会资源信息,协作合同信息等。

12.2 评审过程信息

评审过程信息包括:

(1)(2)评审日期、地点、专家名单等; 评审结论。

参考附录

国家电网公司专项应急预案体系目录

一、自然灾害类

1、气象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2、地震地质等灾害处置应急预案

二、事故灾难类

1、人身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2、设备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3、网络信息通信系统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4、大面积停电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5、环境污染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6、煤矿及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

7、水电厂大坝垮塌、水淹厂房事故应急预案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

1、电力服务应急预案 2、重要保电应急预案 3、突发群体事件应急预案 4、新闻危机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5、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6篇: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模板

2020年4月19日

预案编号: 索 引 号: 版 本 号: 发布日期:

XXXXXXX公司

XX专项应急预案

2020年4月19日

2020年4月19日

批准页

实施要求:

批准人: 批准日期:

2020年4月19日

目 录

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1.2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3 事件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1.4 体系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2 应急组织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领导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2.2 指挥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应急工作机构.....错误!未定义书签。2.4 应急相关部门.....错误!未定义书签。3 预防与预警.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风险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3.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错误!未定义书签。3.3 预警结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4 应急响应..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响应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4.2 响应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4.3 应急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一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4.3.2 信息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0年4月19日

4.3.3 预测、分析与研判.错误!未定义书签。4.3.4 应急协调...错误!未定义书签。4.3.5 评估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应急结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5 6 7 后期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检查..错误!未定义书签。应急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应急队伍 错误!未定义书签。7.2 应急物资与装备.错误!未定义书签。7.3 通信与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7.4 经费........错误!未定义书签。7.5 其它........错误!未定义书签。8 9 10 制度与奖惩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培训和演练.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术语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10.2 预案备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10.3 预案修订 错误!未定义书签。10.4 制定与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10.5 预案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11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0年4月19日

11.1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11.2 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11.3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11.4 规范化格式文本.错误!未定义书签。11.5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错误!未定义书签。11.6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11.7 有关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12 过程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编制、修订过程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12.2 评审过程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0年4月19日

1 总则

明确本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1.1 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从应急响应、指挥领导、处理措施、与政府的联动、资源调配等方面说明本预案所涉及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内容应简明扼要。

1.2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分析突发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等。

(2)明确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紧急情况的类型、影响范围、时间、演变趋势及后果严重程度。

1.3 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应急预案等,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明确具体事件分级标准。

1.4 体系说明

说明本应急预案在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中的位置,与其它相关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配合说明等。

2020年4月19日

3 预防与预警

3.1 风险监测

预案针正确突发事件能够实施预警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3.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预案针正确突发事件能够实施预警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分级;(2)明确预警的发布程序和相关要求;(3)明确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4)局部(部门)干预措施(可能部门应急预案启动);(5)加强持续监测和分析力度的措施。

3.3 预警结束

明确各相关部门在预警期间,向应急指挥中心(值班)请求预警结束的条件、程序和方式。

明确宣布预警结束的时间、条件和人员。

2020年4月19日

治、控制事态发展,隔离危险源等紧急处理措施;

(2)应急处理:根据事件的级别和发展事态,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与社会联动等响应程序,并附以流程图表示;

(3)扩大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的升级,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改变处理策略。

(4)明确各小组行动纲要。4.3.2 信息报告

(1)及时、全面、准确报告危机状况。

(2)确定人(岗位)、确定手段、确定责任、确定内容。(3)信息报告包括下级上报与报告上级。

4.3.3 预测、分析与研判

(1)获取应急报告信息、获取国家政府信息、获取社会信息、必要时派人和直升机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法要在应急预案中确定,要达到应急演练实际能够操作的程度,具体信息能够引用附件。

(2)确定能够对危机状态预测、分析和研判的人员、方法、技术手段等。

(3)制定处理方案,明确方案应达到的详细程度。

2020年4月19日

5 后期处理

(1)明确后期处理、现场恢复的原则和内容;

(2)应急过程文件建档与分析,与后续工作相关的必要文件和资料移交相关部门。

(3)宣布应急结束;(4)恢复常态运行。

6 应急检查

恢复常态后由应急管理部门对后续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明确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手段。

7 应急保障

明确本单位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其中部分内容能够附件形式列出)。

7.1 应急队伍

明确本预案所涉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社会救援资源的建设、准备和培训要求。

7.2 应急物资与装备

明确本预案应急处理所需主要物资、装备的储备地点及重要应急物资供应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管理要求。

2020年4月19日

10 附则

10.1 术语和定义

对本预案所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10.2 预案备案

明确本预案的报备机构或部门。

10.3 预案修订

明确对本预案进行修订的条件、周期及负责部门。

10.4 制定与解释

明确负责本预案制定和解释的部门。

10.5 预案实施

明确本预案实施的时间。

11 附件

应急预案附件一般能够单列装订,在其封页上注明所对应的预案名称、预案编号、索引号等信息,应急预案包含的主要附件(不限于)如下:

11.1 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1)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和联系方式;

2020年4月19日

(3)相关平面布置图纸、应急力量的分布图纸等。(4)以上信息需要提供通用格式电子文件。

11.6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列出直接与本预案相关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11.7 有关流程

(1)预警信息发布流程。(2)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3)各级应急响应及处理流程。

12 过程信息

过程信息包括编制、修订过程信息和评审过程信息,过程信息也能够单独装订,在其封页上注明所对应的预案名称、预案编号、索引号等信息。

编制、修订信息一旦评审经过将成为受控文件,不能修改和删除,以后修订,修订过程信息在原基础上增加。

12.1 编制、修订过程信息

编制、修订信息主要包括:

(1)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成员名单,工作过程描述;(2)危险因素调研、分析材料;(3)危险防范措施调研、分析材料;

(4)应急能力评价材料,社会资源信息,协作合同信息等。

-1112.2 评审过程信息评审过程信息包括:(1(2文档仅供参考

参考附录

国家电网公司专项应急预案体系目录

一、自然灾害类 1、气象灾害处理应急预案 2、地震地质等灾害处理应急预案 二、事故灾难类 1、人身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2、设备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3、网络信息通信系统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4、大面积停电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5、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6、煤矿及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

7、水电厂大坝垮塌、水淹厂房事故应急预案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 1、电力服务应急预案 2、重要保电应急预案 3、突发群体事件应急预案 4、新闻危机事件处理应急预案

2020年4月19日

-135

第7篇: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篇1: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9、《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建设

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建筑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3、充分准备、科学求援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美、预案演练等工作。5、条块结合、网格管理 继续发挥网络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动态管理,建立施工工地全方位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协同应对能力。

三、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

(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特别巨大。

2、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造成50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巨大。

3、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Ⅲ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损坏,社会影响较大。4、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Ⅳ)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应急响应: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

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启动施工现场应急预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

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响应(Ⅳ级)

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响应(Ⅲ级)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响应(Ⅱ级)

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响应(Ⅰ级)

建筑施工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7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302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重特大危险源的调查

1、房建项目:火灾、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事故、超重机械倾覆事故、坍塌事故

2、路桥项目:与房建项目重大危险源相同,但重点是架桥机倾覆、机械伤害、触电

3、隧道项目:主要危险源是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火灾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一、基本术语

(1)安全生产: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

(2)安全生产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

(3)安全生产业绩: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测量的结果;

(4)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业绩的组合;

(5)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

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6)事故: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7)隐患:未被事先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8)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项目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的管理系统。

(9)劳动强度: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10)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

且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11)特种作业: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

危险因素的作业。

(12)特种工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类别的统称。

(13)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职

工穿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14)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及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15)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

(16)有毒物质: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

亡的物质。

(17)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失的因素。

(18)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19)有害作业: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

高允许值的作业。

(20)有尘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值 的作业。

(21)有毒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

允许浓度的作业。

(22)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 质面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

(23)个人防护用品: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

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同义词;劳动防护用品)

(24)安全认证;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场所、特种劳动

防护用品的安全卫生性能,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进行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的活动。

(25)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工作领域

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义词:劳动安全

(26)职业卫生:在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

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义词:劳动卫生

(27)女职工劳动保护: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28)未成年工劳动保护:针对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生理特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29)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并经

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30)职业禁忌:某些疾病(或某些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

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性禁忌。

(31)重大事故:会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

同义词:恶性事故

(32)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篇2: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标准化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体系的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过程。事故灾难发生后,报警信息应迅速汇集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立即传送到各专业或区域应急指挥中心。性质严重的重大事故灾难的报警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机关和相应行政领导报送。接警时应做好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和联系方式等。报警得到初步认定后应立即按规定程序发出预警信息和及时发布警报。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警报后,应立即建立与事故现场的地方或企业应急机构的联系,根据事故报告的详细信息,对警情作出判断,由应急中心值班负责人或现场指挥人员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

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通知应急机构后其他有关部门响应关闭。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组等。

现场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启用,救援中心应急队伍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专家组为救援决策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当事态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向上级救援机构(场外应急指挥中心)请求实施扩大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在上述应急响应程序每一项活动中,具体负责人都应按照事先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来执行实施。

【篇3: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基本原则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项目的施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提高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水平和能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防患于未然,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保证我部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应急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项目****合同段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任副组长,****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应急办公室,*******任办公室主任。应急电话:*****226 ;应急车辆:*****,*****

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范围: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各施工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方案的实施,各施工队长负责本辖区内的应急救援演练、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一切救援物资基础保障。负责本项目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救援预案、恢复生产秩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二、物质保障

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组织、调度一切应急救援车辆、资金保障、录象器材等应急设备的物资保障。各施工队根据自身施工人员数量情况,酌情培养和配备一名懂医疗急救知识的医护人 员,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急救处理。

安全生产等级说明

1、四级重大安全事故:死亡1-2人;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30万元。

2、三级重大安全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重伤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3、二级重大安全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300万元。

4、一级重大安全事故:死亡3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一、事故报告与预警

在施工中若发生一次1人以上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立即向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急救设备、救援交通路线和救援力量,及时控制事故现场。火灾事故向119报警,向120报警抢救伤员。

二、应急程序

接到事故报告后项目部应急救援办公室则立即向***段改建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案,同时启动应急预案。项目部有关人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人员立即采取自救、互救措施。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派专人指挥处理事故现场,引导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布置现场救援任务,积极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搞好现场的标识、摄

像、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痕迹、物证等。在救援事故调查完毕后,尽快组织恢复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措施

一、易燃、易爆物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安全运输、存放、使用,严格控制明火,高温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严格控制火柴、吸烟、明火取暖、煤气使用、汽油、柴油、乙醇、盐酸、烧碱、乙炔、氧气的存放和使用;电火花、电褥子、漏电生产的火、坚硬物品摩擦违章操作,金属碰撞产生火花等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二、对人体危害的动、植物食品、水源、不适宜的土壤、空气等应采取防护措施的要采取隔离、消毒、封闭措施。必要时要请有关部门进行监测、处理。

桥梁结构物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建立桥梁结构物作业人员教育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要求施工队员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认识桥梁作业特别是高空作业的危险性,要形成教育经常化、高空作业规范化、安全技术生产交底重点下移化。

二、施工现场要建立桥梁作业巡查制度,跟踪监督作业人员,认真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做到责任到位、整改到位、措施到位。

三、各桥梁施工队成立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抢救队。主要针对在高空施工过程中突发高空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理。实施紧急救护,确保在 第一时间内抢救伤员,由施工队安全员负责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负责包扎、止血、人工呼吸,尽最大努力进行现场救护,并安排专人护送到医疗抢救中心。

机械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各施工队要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领导,经常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机械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检查机械故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

二、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操作与之相符的机械设备。熟练掌握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术参数。严禁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疲劳工作和带病工作。三、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不得有脱档,要靠边行驶,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停车;下坡时发现刹车失灵,应挂低档行驶,不得熄火,靠边行驶至平坦地方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停车。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一、防汛预案

(一)项目部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兼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兼副组长,各施工队第一责任人兼成员,****兼防汛办公室主任,防汛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

(二)各施工队成立防汛抢险突击队,施工队长兼抢险突击队长。

(三)各防汛抢险空击队员配备防水衣、雨靴、手电筒、铁锨以及 相关防汛物资。

(四)在汛期预警解除之前,路基施工队保留一台挖掘机,留一名挖掘机手昼夜二十四小时坚守工地,以备大水时急用。

(五)汛期值班电话守候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轮换制度,不得擅自离岗,防汛领导小组及值班员手机保持24小时常开。

(六)主干线和施工场地居住点出现险情时,要立即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项目部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做到抢险、急救双及时。

二、防汛工作重点

(一)在防汛期间,各施工队要检查施工驻地的板房牢固情况,如果发现危房,该加固的要加固,坚决杜绝工程建设人员住危房的现象,全力确保人身安全。

(二)国道205两侧的公路边沟未开挖的抓紧进行,形成边沟但还没有全部贯通的要派人抓紧疏通,现仍未完成改沟的要立即改通,否则,谁造成经济损失谁负责。

(三)隧道施工队伍,要做好进出口段排水、截水措施,保护好植被,防止大雨造成山体植被被大量冲刷、毁坏,造成坍塌。

(四)小桥涵施工队伍,要抓紧整理过水涵内的土杂物,保持大水来临不阻水。

(五)路基填筑施工队伍填筑已形成的路段,要做好泄水槽的整修,在路面弯道水流聚集处要增设泄水槽,全力保护好半成品或成品路段。

(六)各施工队在保护好工程施工设备的同时,要教育工人搞好“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