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和儿子一起成长十篇

江之@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和儿子一起成长十篇

和儿子一起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这几天读了《和儿子一起成长》这本书,感悟良多。这本书的作者是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博士杨文老师。“每个人的今天都是他过去积累的结果。”这句话正是杨文教授对自己人生路最好的总结。她把自己的儿子夏杨培养成一个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她拥有一座名牌大学。然而她的成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是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得来的,她也曾经为了带好一个班级,把自己累得心脏出毛病,也曾经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千千万万个孩子学好英语,在异国他乡背着冷面包、喝着凉水拼命地读书,她那个拥有两万多学生、八百名教工的英才学院,也曾经让她废寝忘食……

“随机教育”是杨文老师教育儿子的核心理念。她对儿子具体做什么不在乎,而是看重他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和之后,是不是能够沉淀下让他终生受益的品质。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很多有益的经历,都会成为一个人一生难得的财富。

这几天,给儿子报了个游泳学习班。刚开始教练教他在水里憋气时,他感觉到很轻松,可没练几次,教练就让他学蛙泳的动作,当儿子一次次把腿抬起、放下,合拢、分开……我当时心里在想:“这能行吗,儿子肯定受不了。”教练一直让他不停地练,当儿子做到第20次时,就有点支撑不住了,我望着汗流浃背的儿子,真是心疼啊!这时,我想起了杨文老师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经过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之后,所沉淀下来的使人终生受益的品质,只有让孩子从小就经历、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总会取得成功的。是啊,这个时候,我该给孩子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才对。我对儿子说:“儿子,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行的。”儿子在我的鼓励下,变得更加努力,更加自信了,他咬着牙坚持着。我能感觉到儿子当时心中有一种韧性,让他不能停下来。那就是:“我一定要成功。”儿子进步的很快,没过几天,他很快就学会了蛙泳。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他,问他为什么学得这么快,儿子说是受了妈妈的鼓舞,是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信念让他学得这么快。儿子这段时间学游泳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也让孩子终生受益。引用杨文老师的一段话“在我做母亲之后,我所看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他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带给他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应该是他在生活体验中,烙印在心灵深处,是支撑着他战胜困难走向人生更高平台的基础和源泉”。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2

努力成为儿子最喜欢的人,并成为他的榜样

离婚对我来说很突然,尽管我演了无数的角色,讲述过那么多女人的生活和命运,可是,我仍然被彻底击垮了。那段时间,我的眼神是疲惫的,脸上没有光泽,心态特别消沉。每当看到儿子清澈的眼神和憨憨的笑容时,我的心都要碎了。我觉得儿子很无辜,受到这么大的伤害却毫无知晓。

一次,我在书房看剧本,看得太投入,不禁流下了眼泪。儿子不知什么时候跑了进来,这大概是他第一次看到我哭,他先吃惊了一下,很快就用小手摸着我的脸说:“不好,不好。”我知道他想告诉我,哭不好,不可以哭。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居然可以读懂妈妈的喜怒哀乐,并且会安慰妈妈了,这令我又惊讶又欣慰。

我依赖他,只要分开三天以上,我就会打电话要月嫂带着孩子到片场。我习惯了坚强和独立,不爱朝男人发嗲,可在儿子面前却喜欢撒娇。当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我就对儿子说:“儿子,你要好好保护妈妈,因为你是男人,妈妈是女人。”儿子稍微大一点时,有一次带他逛商场,我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儿子抢着要拎塑料袋,我就把刚买的两包纸巾递给他。一路上,他的肩膀上挎着和身体极不相称的塑料袋,认真地和我一起朝家里走着,我心里充满了骄傲,感觉儿子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分担责任了。

有一段时间,我很害怕因为忙而忽略了对儿子的教育,所以一有空,我就会在书上和网络上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如何教他礼貌,如何让他不娇气,如何让他更快地学会说句子……我认真地管教着他,却没想过自己的方式是否会有问题。直到上个月,和妈妈一起带他出去散步时,我发现他喜欢牵着姥姥走,我一牵他他就甩开,这令我很诧异。后来发现他穿鞋子也要姥姥穿,我穿他就踢脚。于是我问他:“你爱妈妈吗?”他说不爱妈妈爱姥姥。我委屈极了。月嫂告诉我,可能是因为我平时对他太严厉,他不肯吃饭时,我会瞪眼批评他,他不愿睡觉时,我也批评他,他在外面玩得不想回家时,我也批评……我生怕成为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这下,我慌了神,又开始努力弥补前段时间严厉教育的“恶果”。遇到问题时,我会很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儿子也很争气,没过多久,他就把我排在“喜爱的人排行榜”中的第一了。

今天6月,我开车带儿子去郊游,回家的路上,我对他说:“妈妈今天玩累了。”没想到他竟然伸出小手,“妈妈,我帮你揉揉,你就不累了。”一个小时的车程,儿子一直把小手放在我的腿上认真地揉着。望着远方金色的夕阳,我的泪水模糊了眼睛。儿子是我生命的延续,更是我生活的依赖,有了他,我不再害怕孤单。

都说单亲妈妈带的孩子容易娇气,因为缺乏父爱,母爱却泛滥。但我却没有这种担忧,因为我对自己有要求。溺爱肯定会有,但我还是很理智的。他是一个男孩子,我要教他做一个有责任的男子汉。未来的人生之路坎坷是避免不了的,我要教会他坚强面对,不能软弱不能逃避。比如他摔跟头了,即使摔得很疼,我也要让他自己爬起来,鼓励他勇敢一些,还会跟他开玩笑说:“你的这个节目表演得真好,快起来吧。要不,再摔一下?”

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也是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过程

做了妈妈的人都有体会,当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你会用心地观察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和他一丝一毫的小情绪小脾气。我虽然工作很忙,可是每天都会抽时间和儿子独处,也正是这样的时间让我的心静下来,并且从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固有的缺点。比如,儿子特别犟,他不喜欢做的事情谁逼都没有用。我妈说:“这孩子这么犟,就像你。”于是,有时候看着他犟头犟脑的样子,我在一旁恍然大悟。这三十多年,一直有人说刘蓓犟,我都不信,看到儿子的举动我总算信了,我反思也许这也是我两次婚姻失败的原因所在。于是,在和朋友、家人交往的过程中,我试着不再那么固执己见,有时候也按照别人的建议去做。现在,我妈常对我说:“你现在变了,还经常听我的。”我心里就乐,其实这些变化都是儿子教给我的。

儿子喜欢洗澡,每天晚上带他出去玩了回来,我都会给他洗澡。时间久了,他一进门,就会自己拿衣服往洗手间跑。不到两岁的孩子,会坐在澡盆里“啊啊”地唱歌,或是开心地玩手里的玩具,以前洗澡一般只洗10分钟就够了,可是一岁半以后,他渐渐不满了,每次都要洗20分钟以上,如果提前抱他出来,他会很生气。一次和一位研究心理的朋友聊起这件事,他告诉我,这是因为洗手间空间很小,灯光又柔和,温水泡着,让人很有安全感,小孩子很迷恋这种安全感。一直以来,我是个性格中男子气比较重的女人,什么都好强,什么都麻利,就连洗澡,也不喜欢泡泡浴,淋浴冲冲就算了。

可是,那晚我放了很多热水,滴了下午特意买的玫瑰精油,打开温暖的浴霸,半躺在浴缸里,点燃一支烟,脑子里似乎涌起了很多事情,但确实是开心的,因为此刻什么事情都不需要你去解决,你要做的就是躺在这里,专心享受半小时的自我时间。

那夜我睡了一次久违的好觉。第二天正好不用拍戏,我去宜家买了很多浴室用品,精巧的毛巾挂环、水晶珠帘、好闻的大卫杜夫香精油……还买了适合在沐浴时看的特制漫画书,内容短小幽默,而且不用担心被打湿。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在浴室里泡上半小时,抽支烟,修修眉毛,练几个瑜伽动作……心情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

儿子就这样用他小小的一言一行,教会我更多生活的道理和快乐的真谛:孩子们快乐,因为他们健忘;孩子们快乐,因为他们对生活没有过多的要求;孩子们快乐,因为他们首先会对别人笑……我从儿子身上感悟了很多东西,也随着儿子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快乐充实。

我属于居安思危型的人,从小缺乏安全,所以,我给很多人的感觉都是比较独立的。有了孩子后,我越发觉得自己坚强了。以前,工作累的时候,我还偶尔有偷懒的念头,现在我要求自己千万不能懈怠。而且我也特别小心爱护自己的身体,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把儿子带大。

在我的百度吧里,每天都有人发帖。有一个母亲说:“我对自己的婚姻一直很失望,但因为孩子不敢离婚。看着刘蓓这么幸福甜蜜,我也好想做一位单亲妈妈了。”我认真地回复她:“单亲妈妈这条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走,充满了巨大的艰辛,你需要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最好最强大,才可以将日子过得精彩丰富,让儿子不会感到爱的缺失。我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现在终于做到了。”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3

关键词:家园互动亲子运动良好个性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幼儿教育也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在现在的幼儿家庭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爸爸妈妈疼在心里,爷爷奶奶捧在手上。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王子,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不是父母包办就是长辈包揽,使得他们在性格上也存在许多缺陷,长期下来,这些孩子就会形成许多不良习惯,有的不愿与他人分享玩具或食品,有的则不能与同伴合作游戏,遇到困难最常用的方法是告状或使用武力。如何更好地教育好幼儿,使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呢?为此,幼儿园倡导亲子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亲子游戏,把游戏引入家庭,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加强亲子交流的好机会,对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而长远的意义。

幼儿亲子运动是指幼儿和家庭成员间共同开展的以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为主的一项活动。在亲子运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家庭成员起指导和暗示作用。亲子运动旨在锻炼幼儿动作技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发挥家长的特长,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为此,我们对如何有效地开展亲子运动且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养成进行了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

一、建立亲密、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基石

注重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以积极的、合作的、友善的言行与幼儿交往,要努力做到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老师。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作为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大班在练习跳绳时,大部分孩子都能连续跳很多了,为了让孩子们更有兴致参与练习,我请来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来场跳绳比赛。第一次,爸爸计时间孩子先跳。“……50、51、52,停!”当萌萌的爸爸喊停时,第一回萌萌跳了56个,但萌萌感觉不够多,爸爸对萌萌说:“加油!争取下次进步。”然后爸爸开始跳绳,老师计时间,孩子为自己的家长数数。当老师喊停时,萌萌的爸爸一鼓作气跳了120个,萌萌对爸爸说:“爸爸,你太帅了!”

在家长们的支持、配合和鼓励下,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在丰富多彩的亲子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提倡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在孩子进入幼儿园起,我们就以家庭小分队的形式将班级幼儿分成几组,并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定期举行一些家庭小分队的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增进家长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增强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也便于家长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各个小分队更多举行的是亲子户外活动,如爬山、放风筝或在公园草地举行小型的歌Ⅱ昌比赛。其目的是在让幼儿与家长充分接触大自然、大社会的过程中,增进亲子情感,积累生活经验,增强体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通过这一些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有意识地让家长感受到“亲子活动”与以往单纯外出活动的不同之处,体会到对孩子的教育既不是高深莫测的研讨也不是呆板生硬的说教,它就存在于孩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三、亲子体育活动的形式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由于幼儿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不长,要想让幼儿自始至终都能积极参与亲子体育活动,就要注意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比如,在室内,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玩“打怪兽”的亲子体育活动。如可以将家中的旧报纸揉成一个一个的纸团,然后在墙上贴一张“怪兽”的图案,和幼儿一起将纸团投向”怪兽”。幼儿对于打“怪兽”十分感兴趣,也就玩得很认真。在孩子打中“怪兽”时,父母可以适时地表扬,而在父母打中时,则要求孩子表演一个小节目以示奖励。也正是利用这一亲子体育活动,幼儿投、抛的动作技能也得到了训练。室外亲子活动的种类也很多,父母可以根据幼儿的成长需求,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如要锻炼幼儿的平衡力,可以设计“走独木桥”的亲子活动。通过父母和幼儿比过独木桥,既能让幼儿掌握过独木桥的技巧,又能锻炼幼儿的胆识,培养他们的平衡力。

四、鼓励幼儿主动尝试、大胆探索、勇于战胜困难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4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六月一日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2、用演出的形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大胆地向大家展现自我。

3、增进亲子感情交流,让家长有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加深家园情、师生情,亲子情。

活动准备:各游戏道具、奖品,班级布置。

活动内容:

一、幼儿表演

二、互动亲子游戏

活动过程:

一、幼儿表演:

1、歌曲联唱:《母鸭带小鸭》、《谁会这样》、《快乐的六一》等(全班小朋友)

2、歌舞:《我是一条小青龙》(全班幼儿)

3、歌表演《小花猫上学校》全班幼儿

4、舞蹈:《健康歌》全班幼儿

5、舞蹈:《两只老虎》全班幼儿

6、舞蹈:《拉拉勾》(幼儿和家长

7、互动律动:《找朋友》(幼儿和家长)

二、亲子游戏:

方案:以家庭为单位,每4个家庭为一组。

1、游戏名称:《亲子二人行》

准备:参加游戏的幼儿把鞋子脱下来放好

玩法:幼儿分4组,幼儿与家长面对面,幼儿的脚踩在家长的脚上,从起点走到终点后返还到起点让下一个家长接着走,幼儿与家长必须始终手拉手,宝宝脚不得踩在地上,最先走完的一组为胜。

2、游戏名称:《毛毛虫》(分四组:)

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脱下鞋子

玩法:幼儿与家长坐地,把脚放在腰间,手握住后面人的脚,不能放在地上,并编在一起成为一条毛毛虫,从起点到终点,看哪组的毛毛虫最先到达目的地。

3、游戏名称:《袋鼠跳》(分四组)

准备:已用过的米袋

玩法:家长将幼儿放入米袋里,双手抓住米袋的两边,引导幼儿像袋鼠一样从起点跳到终点,再返回起点,最快者为胜。

4、游戏名称:《小车快跑》(分四组)

准备:大纸箱若干。

玩法:家长和幼儿钻入纸箱,双手扶住纸箱两边,共同跑向终点。

5、游戏名称:《传递游戏》(分四组)

准备:纸板若干

玩法:家长将纸板当成小桥,不间断地为幼儿作铺垫让幼儿从起点走到终点。

6、游戏名称:《骑大马》

玩法:爸爸妈妈趴在地上,双手撑地,让幼儿骑在背上,从起点爬到终点,最快者为胜。

7、《好运等你来》(全部家庭)

准备:气球若干,小礼品。

玩法:教师在教室内撒满好的气球,气球里放好小纸条,纸条上写好礼物的名称。游戏开始后家长带幼儿把气球踩破,找出小纸条到老师那里领礼物。

三、游戏分配(以家庭为单位分组)——xx幼儿园

小班组庆六一亲子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幼儿知道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时间:20xx年6月1日上午8:30——10:30

三、材料准备: 筷子、木株、鼓、保铃球、钓鱼材料、可乐瓶、圈、奖券、奖品等游戏用品、音乐带。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大操场及各班活动室。

五、活动过程:

1、与孩子共同讨论:今天是什么节日?为什么又请来了家长?

2、全体幼儿操场集中

1) 园长讲话

2) 家委会、幼儿代表发言

3) 体操表演

4)共同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3、游戏(游戏亲子活动)

目标:培养合作能力,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准备:绑带若干、转弯处放一个椅子。

玩法:家长和孩子手各绑住一只脚,成2人3足。老师发出口令后,从起点线开始向前跑,饶过椅子跑到事先指定的地方。

规则:分4组进行游戏,每组请1位家长和幼儿参加,谁先到达指定的地方就算谁胜。

夹木株

目标: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筷子、木株若干

玩法:家长与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把木株从一个盘子夹到另外一个盘子里。多者为胜。

规则:分4组进行游戏,每组请1位家长和幼儿参加,多者为胜。

贴鼻子

目标: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

准备:头像、磁铁

玩法:幼儿在三米处走到头像前,根据判断在头像的适当位置贴上鼻子

规则:每次组请1幼儿参加,贴对者为胜。

保铃球

目标:培养幼儿目测力和判断能力。

准备:保铃球若干

玩法:幼儿在三米处对准投球,看倒下多的为胜

规则:每次组请1位幼儿参加。

蚂蚁搬豆

目标:提高家长和幼儿合作的能力。

准备:蚂蚁头饰6个。背景音乐《蚂蚁搬豆》

玩法:爸爸妈妈或一个家长做蚂蚁,孩子做豆,蚂蚁想办法把豆搬回家,可以 抬着走,也可以抱、背,只要豆离地面。

规则:分6组进行游戏,每组请1—2位家长和幼儿参加,运豆时豆一定要离开地面,哪组先到为胜。

套 圈

目标:培养幼儿目测力和判断能力。

准备:收集空饮料瓶 圈若干

玩法:每人发5个圈,幼儿在三米处对准套圈,套中的多的胜出。

规则:每次组请1位幼儿参加,站在线上 ,不超线。

中班庆六一亲子游戏方案

六月的阳光灿烂辉煌,那是孩子们心中的向往。六月的大地格外美丽,只因有了孩子们欢快的笑语。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更有创意的六一,特意设计了“中班庆六一亲子游戏方案”,供您参考!

六一节是孩子们都盼望过的一个节日,幼儿园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我园也将积极的开展“中班庆六一亲子游戏”活动,搭建一个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节日中展现自我,为孩子的发展开辟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一、活动对象:中班幼儿与家长

二、活动时间:五月下旬

三、活动内容:亲子嘉年华

四、活动组织:(人员安排——略)

五、亲子嘉年华活动游戏方案

游戏一:滚铁环——地点:大操场)

玩法:家长和孩子分别站在场地两端,听到“口哨”声,孩子从起点开始滚铁环沿直线至家长处,家长马上接过孩子的铁环后滚过障碍物到终点处。先到达者为胜。

游戏二:数物拼板——地点:中(3)班

玩法:先找出最小的数字插在红旗的后面的第一绿线上,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2—10)这9个数字排在第一条绿线上。再找出相应的实物卡片放在数字下面的第二条绿线上,先完成的获胜。

游戏三:你说我猜——地点:中(4)班

目标:培养亲子间的合作能力。

规则:家长运用动作、语言提示时,不可说出卡片上的词语。

玩法:家长看汉字卡用动作、语言提示孩子,孩子正确说出词汇。

游戏四:抛接球——地点:中(2)班

目标:培养亲子间的合作能力。

规划:在玩游戏时,家长和幼儿的双脚都不能超出线。

玩法:家长与孩子各站在线的两端,每位孩子身边有一筐海洋球。孩子抛海洋球,家长用布筐接住,比比谁接得多。

游戏五:水中夹珠——地点:中(2)走廊

玩法:将参赛成员分为四组,每组桌上放置两双筷子两个容器(一个空容器、一个盛有水,里面放入10粒玻璃球)。家长、幼儿站好后,比赛开始,幼儿右手握筷子将下玻璃从盛有水的容器中夹到另一个空容器中,家长则左手握筷子夹玻璃球。哪组最先将盛有水的容器中的玻璃夹完,哪组得胜。

游戏六:超级童星小舞台——地点:音体室

原则:共同参与,共享快乐!

口号:小宝贝,最ok!

内容:幼儿自愿报名参加超级童星活动,以平时学过的歌曲、歌表演、朗诵诗歌为主,也可以由幼儿自己选唱其他适合孩子年龄的歌曲。

目标:鼓励幼儿人人参与,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大胆表现。

游戏七:我真能干——地点:中(1)班教室

玩法:分2个组,每个组5个家长和5个幼儿。要求家长先用绸布蒙上双眼,在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原地转两圈,然后在孩子的带领下越过“障碍”,将手中的塑料花插入跑道另一头的花盆里,最后完成“大脚小脚”——孩子的脚踩在大人的脚上,由家长“载”着孩子回到起点。以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游戏八:闯关——地点:中(1)班走廊

玩法:分4个组,每个组4个家长和4个幼儿。幼儿和父(母)一起套上呼啦圈走过独木桥,放下圈,父(母)举起孩子取下两个手弹,跑到投掷线上,将手弹投进呼啦圈里。然后,“小推车”返回起点(孩子趴在地上,双手撑地,爸爸抓着孩子的两只脚和孩子一起前进)以先到终点的家庭为胜。

游戏九:大珠小珠落纸篓

准备:塑料纸篓2只,乒乓球10只,乒乓球板2块,小皮球10只,相距2米划两条白线。

玩法:孩子手拿纸篓与父母面对面站在两条线外。母亲将5只皮球分别抛入篓中,父亲将5只乒乓球分别打入篓中。进球多的一队为胜。

规则: 孩子可以前后左右转动身体接球,但不可过线。

游戏十:旋转插花

准备:花盆、绢花、蒙眼布,场地上画两条线,线与线间隔为3米。

玩法:花盆放在一条线上,爸爸蒙上眼睛站在另一条线上,手拿绢花,听到信号后在原地旋转两圈。在孩子的口头指引下将绢花插在花盆里。半分钟之内插对者为胜。孩子可与爸爸交换游戏。

游戏十一:袋鼠跳跳跳

准备:布袋或蛇皮袋

玩法:家长将孩子放入一只布袋或蛇皮袋(袋的长度为孩子身高的一半左右)中,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 前跳。为增加趣味性,家长也可作类似的动作。本游戏能使孩子在跳跃过程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游戏十二:抬轿子

准备:竹竿两根,长1.5米。

玩法:爸爸妈妈先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腕做成花轿并蹲下。当孩子坐上轿子后(两只脚分别伸进父母的两臂之间),爸爸妈妈站起 来抬着孩子往前走或左右摇晃。

游戏十三:小推车

玩法: 孩子和爸爸站在起点处,妈妈站在对面的中点处。动令发出,孩子趴在地上,双手撑地,爸爸拎着孩子的两只脚和孩子一起前进,到了中点处,妈妈趴在地上,爸爸拎着妈妈的两只脚一起跑向终点,以先到终点的家庭为胜。

游戏十四:快套快跳

准备:40cm塑料圈5只。

玩法: 孩子站在起点处,动令发出后,跑到5米处依次将5只圈从头上套进,脚上取出,然后将5只圈拾起交给妈妈,妈妈将第一只圈投到地上,然后双脚立定跳入圈中,再将第二只圈投到地上,再双脚立定跳入圈中……直到跳入第5只圈,然后迅速拾起5只圈,交给孩子爸爸,由孩子爸爸将圈送到起点处,以最先到起点的家庭为胜。

规则: 投圈时必须投入本跑道,如投入别人跑道自己加时2秒,别人减时2秒。

游戏十五:运球乐

玩法:幼儿抱球站在终点处,家长站在起点处。发令后,幼儿抱球跑向家长,家长接球后向终点运球,先到者为胜。规则:抱、运球时球不能从手中脱落,若脱落,从原地拾起再继续进行。

六、活动评奖:

1、本次活动重在参与,使孩子体验节日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2、设立领奖处,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奖品。

大班组庆六一亲子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xx年5月30日

活动地点:中大班部操场

活动对象:大班组幼儿、家长、教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2、帮助幼儿懂得在活动中要合作、谦让、遵守规则,让幼儿尽情体验与同伴、家长一起做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研组讨论活动初步计划 家长会上的介绍和宣传 各班完成报名工作。场地布置、游戏材料等前期准备。

活动过程:

一、家长幼儿进场,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奥运知识问答。

三、才艺表演

1、绳舞:铃儿响叮当(大三)

2、韵律操:小星星(大一)

3、球操(大四)

4、小飞人(大二)

四、竞赛游戏

1、过小河(幼儿)

材料准备:塑料板12块

游戏玩法:每班4队亲子,家长和幼儿拿三块板,双脚不能用脚碰地,第一队到达后,第二队出发,最快到达目的地的一班为胜。

2、揪尾巴(亲子)

材料准备:尾巴16条,场地上画好大圈。

游戏玩法:每班2队亲子。父母和孩子都把尾巴的一端放进背后的裤腰带里,另一端露在外面,8个大人站在一个圈里,8个孩子站在另一个圈里。听到音乐后,大人们互相揪尾巴,孩子间互相揪尾巴。音乐一停,游戏就结束。尾巴揪得多的家庭为胜。

3、我是奥运小健儿(幼儿)

材料准备:呼啦圈 20个。

游戏玩法:每班5名幼儿。各班比赛幼儿成纵队站在起点处,每名幼儿手拿一个呼啦圈,听口令后各班第一名幼儿以滑稽人跑到前方摆放呼啦圈一个(5名幼儿将呼啦圈按颜色摆成一个奥运五环的标志),回到终点处拍第二名幼儿的手后第二名幼儿出发,直至最后一名幼儿完成为止,以最先完成比赛的一队获胜。

4、运球走(亲子)

材料准备:乒乓球、乒乓球板和瓶盖

游戏玩法 :每班4对亲子,幼儿和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家长手持乒乓球拍,托球跑到幼儿处将乒乓球放在宝宝的瓶盖上,幼儿手托瓶盖将球运送到终点。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5、游戏名称:大脚小脚(亲子)

材料准备:红旗4面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5

【关键词】小班班主任;幼儿;入园前;准备工作

一、引言

班级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的中心,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班级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3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环境的变迁。儿童进入幼儿园时面临着难题:是否乐意来园,愿意和其他幼儿园人来往,并喜欢使用那里的玩具;能否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愉快的在幼儿园生活,并追求新的满足。对大多数幼儿来说,孩子在入园之初会产生一种惶恐、不安、害怕情绪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帮助孩子顺利入园,渡过这一适应期,会对他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需要家长、老师在孩子入园前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

二、物质方面的准备

物资准备应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要求而定,一般包括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甚至玩具的准备。如:布置良好的环境,整理教室卫生,减少细菌,坚持每日用消毒毛巾将幼儿能接触到的地方擦拭,特别是容易滋生细菌、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对于幼儿的玩具、桌椅、坐垫、餐桌、餐椅都定期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地板随脏随擦,给幼儿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三、生活方面的准备

孩子的衣、食、住、行是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落实好保育常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衣着问题。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孩子是否穿了合适的衣服,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教会孩子自己表达身体情况,热了或冷了主动告之老师。

2.养成良好洗手习惯。除了要做到餐前餐后要洗手,便前便后要洗手之外,还要做到正确洗手,不能把洗手当成是“过水”。教师可以在洗手池附近张贴正确洗手图,随时提醒幼儿使用正确方法。

3.幼儿入睡。安静入睡是非常重要的睡眠习惯,老师要重视培养好孩子的入睡习惯,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睡眠环境。

4.幼儿进餐。进餐必须保持安静,教师要起示范作用,吃饭时不得大声说话;餐桌要保持干净,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在进餐过程中趴在桌子上吃饭,不仅影响幼儿身体,也是不好的进餐习惯。要求幼儿学习端碗吃饭,学习使用小勺吃饭,在老师的帮助提醒下能吃得干净,不将饭菜含在嘴里。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幼儿餐后阅读好习惯。开展餐后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餐后阅读习惯,为中班打好基础。

除了以上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还要注意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小刀、玻璃片、小球、珠子等,要及时妥善处理,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疾病传染隐患,并通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哪些物品对人体有伤害性,主动避开不安全的物品;出现火灾等危险情况时该如何自救;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四、心理方面的准备

入园,是孩子成长中的必然阶段,孩子通过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心智会成长一大步。父母应该永远是自己孩子的支持者,不能希望你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为什么别的小孩很快就适应了,我的孩子却适应不了”,这样的心态会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压力。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你永远是他的支持者,这对孩子适应全新的幼儿园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1.班主任要做好对幼儿的心理准备

对于幼儿来说,上幼儿园是正式离开家庭、走上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过群体生活,入园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很少有孩子2-3岁就准备好要进入集体环境中生活。突然的分离给孩子的压力是巨大的。

①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主要是让孩子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这需要做很多:老师要对孩子多进行教育,并注意引导,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要学知识、学本领了或者说长大的孩子都上幼儿园。

②注意部分幼儿产生心理学上的“分离焦虑”现象。幼儿与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心理障碍。幼儿从出生起,逐渐对父母养护形成依恋。当依恋对象突然不在幼儿视线之中,他会不安地哭闹。老师在面对这种心理的儿童时要给予关怀,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创造熟悉的家庭模拟环境,使幼儿不太在意是否能看到依恋对象。

③关注特别的孩子。有些孩子在意环境的变化,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应,像入园这样环境的大变化,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生活中都是有亲人伴随左右,理解孩子的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如果亲近的人不在身边时他会束手无策;还有一些受到疾病困扰的孩子,会比平常更缠人,因为他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病痛,想回到母亲的怀抱中,找回那舒适的感觉。以上这些不同孩子的心理都需要老师细心关注并给予关心,让他们在幼儿园里感觉到家庭的温馨,要注重关注方式,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多一些照顾,建立信任关系,才会消除对幼儿园的排斥、恐惧、焦虑等心理。

2.班主任要做好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准备

孩子的思维模式是视觉型的,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他没有相关的经验以及在经验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无法在大脑提前想象将来的情景,并产生特定的情感。孩子在对幼儿园产生印象之前,不会产生恐惧。成人在进行心理准备时,常常会将自己的体验和心理感受传导给入园前的孩子。这种潜意识无形之中会造成孩子的压力,老师在对家长教育时,要避免这种思维的使用。那么,为了让家长做好幼儿客观的心理准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①父母可能对孩子上幼儿园不放心,言行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孩子会敏感的感觉到幼儿园不是个安全的地方,从而产生害怕心理,拒绝进幼儿园,所以家长不要让自己焦躁的心情影响孩子,应当认识到上幼儿园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家长应在自己的言行中积极鼓励孩子。老师应该和家长沟通,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帮助孩子形成安全感。

②事先引导孩子心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进行适当的引诱,这样不断强调幼儿园的好处,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孩子产生向往,达到引导的效果。如:别的小朋友到幼儿园玩的多开心呀!幼儿园非常好玩,你想去玩吗?

③让宝宝喜欢幼儿园。家长向幼儿讲述园中趣事,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在入园前对孩子讲幼儿园趣事,使孩子对幼儿园有好感。

④端正入园观。家长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不能舍不得。有的家长常常骗孩子去幼儿园,或送到幼儿园后偷偷溜走。父母应该事先和孩子讲明道理和条件,答应的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孩子失望而影响情绪。

⑤为了消除入园的恐惧心理,家长多带孩子接触家庭以外的世界,到幼儿园去参观、玩耍,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熟悉,鼓励孩子出去交往,多和上幼儿园的孩子接触,听孩子说幼儿园的事,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乐群性。

⑥父母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增加宝宝对幼儿园的熟悉感与认同感,将幼儿园有趣的事描述给孩子听,模仿幼儿园的游戏、上课情景,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语调谈论幼儿园,激发幼儿期盼入园的愿望,家长的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孩子。比如用愉快的口气谈论幼儿园,告诉宝宝幼儿园里都有什么、可以做什么等,并把宝宝将要入园当作一件期盼的事来讨论,让宝宝充满了向往、好奇。

⑦入园前进行面对面沟通,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心理准备并放心。在宝宝正式入园的前一周,家长和宝宝一起过几天幼儿园生活,让宝宝以较开放的态度探索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游戏活动,认识老师及小朋友;同时,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和老师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小朋友之间相互熟悉起来,会进一步减轻陌生感。把孩子顺利送进幼儿园,尽快适应新环境,除了要做好以上工作外,家长还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例如接送的要求、请假的手续等等,更好地了解幼儿园。

3.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心理准备

有的家长认为家中已有的生活状态安全可靠,突然要将孩子交给陌生人,生活在陌生环境中,孩子会受不了的顾虑让家长感到焦虑,而这些情绪又会直接传导给孩子。做好家长的心理准备很重要。

①自我调试。有的家长对送孩子入幼儿园表现出依依不舍。幼儿虽小,对家长的情感、心态却是十分敏感。作为老师要让家长意识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是让他进入小社会,对孩子成长是有利的。家中缺少小伙伴交往会使幼儿易于形成孤独、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进入小社会,在与伙伴交往和教师教育下,能培养起友爱、互助等良好心理品质,是家庭环境无法替代的。另外,也可以锻炼孩子适应新环境,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对孩子日后成长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理智。

②正确预期。宝宝哭闹是正常的,家长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宝宝离开爸爸妈妈来到陌生的环境会因不适应出现哭闹现象。不要怀疑老师对宝宝不好等,更不能不送宝宝去幼儿园,不管宝宝如何哭闹,除了身体生病、不舒服等原因,家长要坚持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去,不能因为一时心疼,就放弃送宝宝去幼儿园。这样会使宝宝更难适应幼儿园生活。

③适应不安情绪。宝宝面对陌生环境会失去安全感,表现出紧张、焦虑、爱发脾气、任性哭闹等现象。家长不要太担心,只要宝宝接受幼儿园了,很快会恢复正常的。

④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孩子入园后,家长帮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和做力所能及的事,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基础。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等。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在家中,家长可为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提前预备,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⑤家长应尽可能建立积极的“亲师关系”,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交流。如在入园时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性格、生活习惯和特点,与老师进行沟通,便于老师掌握情况进行教育和有针对性地给予照顾。

家长必须要花时间和心血,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其多与其他小孩子认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孩子适应团体生活。这样,孩子在集体环境中会很受欢迎,而使孩子感到愉快,为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中出现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不了解,自然产生恐惧感。另外,幼儿园环境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孩子适应需要一个过程。作为幼儿班主任需认真学习和接受培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尊重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多方面发展需要,坚持与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幼儿心理和生活工作,使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委“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组.北京对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1998.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58.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6

入园是小班幼儿其从单一的家庭生活环境迈向集体的社会性生活的第一步,对幼儿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健全,适应能力差,绝大多数幼儿入园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常见的表现有哭闹不止、紧张焦虑不安、不吃不喝、静坐在一角、态度漠然等,这些种种不适应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初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幼儿早期的分离焦虑,不仅让教师感到棘手,同时也使家长非常担心和忧虑,严重的还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针对这些种种不适应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提高幼儿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能力,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一、初入园小班幼儿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是生活上的一大转折,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作息制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爱于一身,在幼儿园则要与许多幼儿共同分享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以往独享玩具、食物的特权,变成了与他人分享。在家中幼儿的饮食起居几乎全部由成人包办代替,在幼儿园则开始学习自己照顾自己,学习“劳动”。这些不同和幼儿集体生活中的一些常规要求以及家长的担心焦虑,都会使初入园的小班幼儿感到恐惧、陌生和孤独。

二、提高初入园小班幼儿集体生活适应能力的策略

1.创设温馨宽松的环境,引起幼儿入园的兴趣。环境是造成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初入园小班幼儿在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庭中的人,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便产生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焦虑,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根据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学初我将活动室装扮一新,并提供各种颜色鲜艳、生动有趣的玩具,让幼儿从入园见到的第一眼起就能被强烈地吸引,感受幼儿园有趣的生活,引起幼儿入园的兴趣。

开学第一天,开展半日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来参加活动,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老师和新伙伴,了解自己所在的班级活动室,通过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粘纸贴在茶杯、抽屉处,以及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做有趣的亲子游戏等,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初步熟悉和感受了幼儿园有趣的生活。

平时对于哭闹厉害、不接受老师帮助的一些孩子,就要像妈妈一样,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安抚孩子的情绪,如:蹲下身子抱抱他们、哄哄他们;给他们喜欢的玩具;露出一个小小的微笑;亲切热情地称呼孩子家中的小名等,给孩子以抚慰和鼓励,使初入园的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消除孩子的拘谨和陌生,让他们主动轻松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小朋友之间互不熟悉,不会相处也是造成幼儿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常常一个人玩耍,没有与同伴一起相处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幼儿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集体游戏活动,让幼儿与同伴之间尽快熟悉,如:在主题《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活动中,通过让孩子唱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念念儿歌“幼儿园就像我的家”等活动,使孩子进一步感受到老师像妈妈,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在平时一日活动中,组织幼儿做一些“抓泡泡”、“躲猫猫”、“找朋友”等集体游戏活动,帮助孩子互相熟悉和了解同伴,体验与同伴游戏交往的快乐。

另外,开展大带小活动,邀请大班的哥哥姐姐来表演节目;一对一结对带着去玩最喜欢的滑滑梯、跷跷板等大型运动器具;哥哥姐姐亲手送上自制的手工礼物等,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暂时忘却了家里的亲人,融入到集体的快乐中,也初步尝到了与人交往的快乐,使幼儿更加喜欢上幼儿园。

3.帮助幼儿掌握生活技能,促使孩子适应新环境。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原因。入园前,孩子在家自由自在地生活,饿了就有大人帮着喂,冷了就会有大人帮着穿,上了幼儿园后,什么事都要自己动手来,这就使孩子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因此,平时在生活中我尽量帮助幼儿,并利用各种方法,使幼儿愿意自己动手。如:进餐,开始许多幼儿都不愿动手,等着我们来喂,后来通过“喂娃娃吃饭”游戏、学习朗诵儿歌“吃饭歌”以及讲“小河马吃饭”的故事等活动,让幼儿知道正确吃饭的方法,懂得自己动手吃饭的道理,餐前经常向孩子们介绍当天的菜谱,说一说菜的色、香、味、来激起孩子的食欲,在用餐时,对幼儿说些鼓励的话,使孩子们在吃饭时能保持愉快的情绪。

其次,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本身较为单调的生活技能训练转化成幼儿乐于参加的游戏活动,如在学穿脱裤子时:我将裤管比喻成山洞,将双腿比喻成火车,教孩子钻山洞的游戏;在学钻被窝时,我将打开被子比作开门,盖被子比作关门;而在学习穿脱衣服时,则通过念一些儿歌,让幼儿记住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如:“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幼儿容易理解接受的,不仅使幼儿较好地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也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初步感受到自理的乐趣,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也使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4.取得家长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孩子将要入园,最放心不下的是家长,他们忧心忡忡,担心孩子口渴了会不会要水喝,不会吃饭怎么办?尿湿裤子了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担心和焦虑,对新入园的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细心做好这些即将入园幼儿的家长工作,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及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家长才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从而主动做好孩子入园前的一些准备工作,这是初入园小班幼儿适应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开学前,我们首先召开了新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生入园须知,如:请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讲有关幼儿园的事情,使孩子向往幼儿园的生活,帮助孩子对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是他们学习本领的地方,使他们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培养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等,以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其次,通过开学家访工作以及请家长填写幼儿情况表等形式,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入园不适的种种原因,希望家长能正确对待,积极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7

关键词:缓解;幼儿;分离焦虑

前言:幼儿在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时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分离焦虑现象,影响着幼儿以及家长的生活与工作,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幼儿会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幼儿的分离焦虑,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从家长、学校以及家校共建,将这些问题做到最小化,进而时幼儿在园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1.从家长方面改善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问题

1.1积极开导孩子对幼儿园向往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兴趣是尤其重要的。因此,家长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开导孩子对幼儿园向往的心态,使他们产生入园的兴趣。工作之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附近玩耍,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认识周围的事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使他认识更多伙伴,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地方,他可以享受快乐。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喜欢这个地方,向往这个地方!这样做,还可以消除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上学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上幼儿园、上幼儿园要干什么。介绍幼儿园里的各种活动,如,可以玩大型玩具,老师给讲故事、教小朋友唱歌、做游戏,小朋友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很多新本领。告诉他,幼儿园里的老师会像妈妈一样,会呵护他,疼爱他。

1.2与孩子共同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了解作息时间

孩子从出生之日起,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甚至可以说,基本上一直都和父母在一起。突然让他们自己一个人生活在幼儿园里,难免会焦虑。因此,家长很有必要了解幼儿园里的详细情况,尤其是作息时间。然后根据学校的具体作息时间,为孩子制定时间规划,告诉他每天几时起床、几时午睡;几时游戏、几时学习。然后,与孩子一起按照时间规划,模拟学校生活。这样,孩子可以在未入园之前就适应园里生活,入园时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1.3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溺爱,包办代替,制约了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许多孩子的不安全感来自对新环境的生活要求无法理解和难以应对!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和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比如早上按时起床,晚上按时睡觉,中午养成午睡的习惯;在固定的位置自己吃饭,自己睡觉;大小便时学会自己脱裤穿裤洗手等,培养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认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2.从幼儿园方面建设缓解幼儿入园焦虑问题

2.1提高幼儿园工作者的亲和力

孩子进入幼儿园,与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作为幼儿工作者,一定要有亲和力,让孩子们都喜欢老师,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因此,幼儿工作者对缓解孩子入园焦虑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亲切耐心的语言,优美的身体姿态可以让幼儿产生美的感觉,拉近与幼儿的心理距离。建立充满爱意的师幼关系,培养幼儿对教师的亲近感。孩子表现优秀时要鼓励;孩子受伤哭泣时要抱抱;孩子淘气撒娇时可以摸摸他的小脑袋。

2.2园内创设富有爱心的集体环境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园内创设富有爱心的集体环境特别重要。积极开展户外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兴趣爱好;课堂上把孩子们分开小组学习,养成良好团队意识;课堂外鼓励孩子们做好人好事,培养美好情操。

3.家校共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问题

3.1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幼儿顺利过度阶段

为了让幼儿能顺利过渡入园远离焦虑,召开新生家长会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校的情况,针对孩子身上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孩子表现优秀,可以奖励;孩子表现欠佳,可以鼓励。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孩子回家后的表现,通过表现,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表扬或是引导。家长会就是家长与学校的相互沟通,这样能更好针对孩子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措施,帮组孩子健康成长。

3.2教师积极的掌握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与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其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针对性教育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与成长环境。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找到适合幼儿的方法来解决。有些幼儿,从小的成长环境比较好,而有些孩子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这样的孩子,性格习惯会有不同。孩子虽小,也是有自尊心的,也许你无心的话就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而且,习惯不同的幼儿在一起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教师了解幼儿的习惯,对于好习惯,告诉他们要坚持,对于不好的习惯,引导他们去改正,这样可以避免习惯不同的幼儿发生冲突。

3.3加强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与配合进而减少入园焦虑

首先,家长要配合老师。幼儿送到班级教师手中后迅速离园,不要因为幼儿哭闹家长就心软动摇,要知道,心软动摇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教师也要配合家长,把家长交代的关于孩子的问题牢记在心,对于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帮助。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心头肉,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每一个老师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只有家长与老师心连心、在一起,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孩子的入园焦虑。

结语

总之,幼儿由家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不是简单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共同的责任。上幼儿园是孩子成长之路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台阶,走好这个台阶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尤为重要。社会要给予支持与帮助。要相信,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我们的孩子会顺利地度过他人生第一个社会化进程!取得初步的成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9.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 双语教学 可行性 家庭环境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都非常重视,尤其是幼儿阶段的双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家长们认为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双语教学,不能让孩子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幼儿阶段的双语教学也应符合儿童的成长特点和学习规律,不能一味地强迫孩子学习,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幼儿阶段应该进行双语教学吗?家庭中如何进行双语教学呢?

一、幼儿阶段学习双语的可行性

科学研究分析表明,每个孩子在一开始就有充足的脑细胞,每个脑细胞都能组成连接点,如果脑细胞的链接充分形成,将对孩子的智力发育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脑细胞的连接形成最主要取决于幼儿成长的教育环境。如果幼儿能够在充分的感官刺激环境下成长,对他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儿童语言的形成,是在大脑充分刺激和开发的情况下形成的。幼儿教育的专家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幼儿阶段能够对儿童进行充分的语言教育,让儿童能够有适当的语言感官刺激,并有适当的语言引导,对儿童的语言形成会起到十分有利的帮助,这就为幼儿时期的语言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另外,科学研究还表明,处在幼儿发展阶段的儿童,其大脑中会有存在两个以上的语言中枢的可能性,如果在语言形成时期只有母语的感官刺激,则其他的言语中枢就会逐渐减弱甚至退化。幼儿阶段如果已经形成了母语的控制模式,再学习其他的语言,则儿童的言语中枢就会难以接受。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对儿童进行适当的双语教学也是符合科学依据的,是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时期,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这一规律,适当引导幼儿学习双语。

二、家庭环境教育是幼儿双语教育的根本关键

对于儿童来说,一出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成长环境最熟悉的是家庭。众多儿童都是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学习的最基本的母语,一般孩子在三岁就能够主动表达语言和运用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在一开始就是语言大师,而和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父母自然就是幼儿的语言教师。可以想象,如果父母在一开始就能够像教孩子母语那样教孩子英语,那么儿童以后的英语能力会非同一般。然而,事实是大部分父母自身英语水平较低,甚至不会说英语,更别说教孩子说英语了。所以,大部分孩子一开始接触英语都是在幼儿园。当然,并不是说父母会英语,孩子的英语水平就会很高,会英语只是教孩子英语水平高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的条件。

其实,幼儿教育的双语教学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物品的简单认知和简单的口语对话。不单单是靠将孩子放到专业的双语幼儿园,家长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父母如果想让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父母自己可以适当学习和锻炼,主动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外语的家庭环境。例如,对一些简单日常物品的认知,父母就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潜移默化地感知。那么,父母如何给孩子创造双语学习的良好环境呢?

(一)首先要准备充分的认知材料,从感知上去感染儿童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首先父母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孩子的特点去安排有针对性的双语训练计划,给孩子准备充分的教育材料。例如,为了能够从视觉上去感染孩子,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些英语动画片、英语图画等。在听觉上,可以给孩子适当放一些英语儿歌,激发儿童认知的兴趣。对于好动的孩子,可以结合其特点,将儿童的认知学习和运动有机结合起来,用肢体语言来认识英语教学,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在家庭中显眼的位置放置一些简单的英语教学卡片,儿童随时可以学习认知,这样形成的习惯会对孩子今后的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蒙教育作用。

(二)幼儿教育计划要因时而变,因材施教

良好的幼儿教育计划是儿童成功教育的关键,但是,幼儿教育计划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变,随时发现儿童的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同时,要注意对幼儿的教育不是时间固定的这样容易拘束孩子的性格,而是因时而变,随时随地都是教育的课堂。

(三)教育内容要适合儿童认知

幼儿教育不像小学中学教育那样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我选择适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内容。在双语教学中,家长要将儿童需要学习的英语单词和儿童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的内容形象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儿童认识英语。如果儿童的日常用语学习有了局限,家长可以创造适当的情景来感染他们,例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寓教于乐;可以带领孩子到商店买东西,认识一些物品的英语说法等等,这样就能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幼儿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的双语教学是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其双语教育的成效不仅仅靠学校和教师,还要靠家长,所以,我们应从儿童的学习环境抓起,从适合幼儿的成长规律抓起,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赖佳媛.幼儿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1995.

[2]武进之,朱曼殊.影响幼儿英语获得的几个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1996(4).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9

(一)班风班貌方面:

我班现有42名幼儿,其中12名是插班生。学期初,幼儿的情绪较不稳定,部分幼儿还存在入园情绪不稳,娇气、爱哭,依赖性强,霸道等现象;而且本学期有部分新生插入,新生大都各方面能力较弱,这就使得班级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班级前期工作依然放在:与家长一道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谦虚的个性、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这几项工作上,特别是对新生进行重点培养。着重于让家长,孩子充分认识到现状及它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在家教文章、家园沟通本上展示反馈的内容也立足于向家长传递先进、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及做法,在大家一致努力下,现在我班大部分幼儿在个性、能力上与学期初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参与集中活动时,自由活动时,生活活动时,孩子们基本上能积极、主动;遇到困难,小纠纷时,能乐观、自信地面对,或请求老师帮助、解决。进步较明显的孩子有:郑纪男,郭修凯等。无论在园,还是在家大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都有如“飞跃”般实质性的提高,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脱衣服、鞋袜等),而且还更懂事,帮助家长一起承担力所能及的事,呈现出一派不断进步的蓬勃生机!

(二)保教工作方面: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1、幼儿升入中班后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了,我们抓住幼儿渴望长大的契机,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加强观察与指导,积极鼓励幼儿学做自己的事。王子睿,林一凡等大多数幼儿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有顺序地穿脱衣服,并会将衣服叠放整齐。冬季来临,幼儿的衣裤穿多了,便后整理衣裤对幼儿来说有了一定的困难,我们一方面耐心的给予帮助,另一方面也悉心地进行指导,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要学着自己做,在我们的努力下,不少幼儿学会了自己整理衣服。本学期在班级整理服装比赛中,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准备,认真参与,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重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积极为幼儿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与空间,鼓励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我们利用每天晨间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组织丰富多彩集体游戏,有计划地锻炼各种基本动作,自编的平衡木游戏《采珍珠》深受幼儿喜爱。我们制作了纸杯降落伞、飞盘、纸芯拉力器等体育玩具,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一起追逐奔跑,拍球扔飞盘,和幼儿一起跳,一起玩,我们的热情和投入感染了每个幼儿,大家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户外活动,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和灵敏。在《冬天爱锻炼》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周运动项目表》,请幼儿每天记录自己玩过的体育玩具,比一比,看谁玩得项目多,引导幼儿通过玩各种体育玩具,学习、掌握并创造性发明玩法,在与同伴一起玩的过程中发展幼儿动作,减少了以前幼儿偏向一、二种体育玩具的现象。我们还注意动静交替,结合主题活动自编了丰富有趣的游戏,如:《大鞋和小鞋》、《快快走和慢慢走》、《玩报纸》、《玩纸板》等,既愉悦了幼儿的身心,又锻炼幼儿的各种基本动作。在我们努力下,本学期幼儿的体重、身高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教育教学方面

(一)以幼儿生活为背景,预设、生成主题活动,实施课程整合。

1、我班是《动手做科学》课题研究实验班,重点探讨如何使幼儿在动手做中学科学,使科学真正成为幼儿的科学,生活中的科学。我们这个班刚从小班升入,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自己生成活动机会较少,主要还是要教师善于捕捉时机,在幼儿周围熟识的生活和环境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从他们尚未明确但有价值的内容中,有选择的直接提出主题,生成内容来推动幼儿学习。本学期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游戏活动、生活环节和自然现象中生成了《有趣的影子》、《生日快乐》、《拥抱冬爷爷》等主题活动,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积极引导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我们引导幼儿做有心人从自己的生活环境里收集材料,设置班级“百宝箱”,变废为宝,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2、我们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如:在《拥抱冬爷爷》主题活动中,我们从与幼儿一起谈天气入手,引发幼儿对天气预报途径的谈论,并请幼儿回家寻找有关的资料,经过家长的帮助,幼儿发现了天气预报的真正来源——气象台,围绕着林一凡的家长提供的气象台的地址这条线索,激起了幼儿对参观气象台的兴趣,幼儿将自己为什么想去参观的想法用画画的方式写下来,最后由教师整理书写,每位幼儿签名或贴上自己的标记。当收到气象台的回信,信长给我们寄来了VCD,幼儿欣喜若狂,通过看VCD及林一凡爸爸的讲解,幼儿认识了测量温度、湿度的百叶箱,测量雨量大小的量雨桶,观看了卫星云图,并了解121气象等,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主动提问,为自己的小问号寻找答案。这次活动是幼儿自己发起的,老师以支持者、组织者的身份参与了活动,对幼儿来说这活动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二)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我们开设了数学区、科学区、生活区、表演区、手工区等多个区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教育教学总目标和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有层次的、有步骤的提出各阶段的区域活动目标,自编了不少有趣实用的游戏内容,经常更新活动内容和材料,幼儿每天都有活动机会和充裕的活动时间,活动中注重引导,不断增添相关内容,鼓励幼儿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如:在《颜色变变变》主题活动中,我们在科学区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的圆形封闭线条装饰并学习制作陀螺,引导幼儿发现、感受颜色在旋转时的变化。结合《生日快乐》主题活动,我们在手工区提供蛋糕盒、纸盘、彩色皱纹纸、剪刀、橡皮泥和吸管,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蛋糕和蜡烛。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等的,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也不搞一刀切,我们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美工角,同一折纸图内容,有意投入两类范例供幼儿选择,一种是立体范例,就是既有画的折纸图步骤又有折好的每一步的范例,另一种只是平面图解,不同层次的孩子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在制作花的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材料,幼儿有的是用彩笔画,有的是用棉签画,有的用老师做好的橘子皮粘贴,有的则是自己用牛皮纸搓树枝再用皱纹纸剪好后再粘。

(三)重新认识环境的价值,让墙面说话。

以前我们老是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幼儿布置了漂亮的活动室墙饰,然而这并没引起幼儿太多的关注,幼儿似乎早已习惯了由老师布置的花花绿绿的环境了,而能让幼儿参与的仅仅是室外的作品栏或我们留出的一点空间。在《庆国庆》主题活动中,我们改变了这种做法,尝试和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环境,我们和幼儿一起将幼儿做的彩色纸环一串一串挂在活动室里,自制的纸袋娃娃一个一个贴在主墙面上,他们欢呼雀跃“我们的教室太漂亮了!”原来幼儿最喜欢的是自己真正参与的环境。在以后的各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随着主题活动的发展,都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赏识、接纳幼儿的艺术表现,引导幼儿体验动手与创造的乐趣。在我们的主题环境中,有幼儿的手工绘画作品,有我们提供的材料,也有幼儿收集的图片、照片、物品等,更有幼儿的观察记录和活动记录,使我班的主题环境不断的充实和调整,真正发挥环境的价值。

(四)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开学初,我们发现不少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乐意发言,但却不能安静地倾听同伴或老师说的话;看电视、听故事的时候不能安静地看或听,常常会说一些与当前无关的话题,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我们觉得有必要抓紧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本学期我们利用音乐游戏、离园前后等时间引导幼儿安静地反复倾听故事,隔一段时间请幼儿来讲述故事,渐渐地,幼儿对听故事、讲故事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也能安静地听录音机里的故事。在培养倾听习惯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乐意与同伴交流,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如在活动中,我们经常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或结果,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歌曲、乐曲或绘画作品的感受,对于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我们积极鼓励他们发言,并在各种活动中要求说话完整,学习用较恰当的语句表达。

四、育儿之本,德育为重。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皇帝”,父母长辈事事都依着,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自私、任性、自制力差,我班的一些孩子尤其娇气。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与家长个别联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思想品德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向家长提出希望,取得家长的配合,提高教育效果。在我们一次次的解释下,许多家长纷纷转变了育儿观念,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的教育活动。例如:我班的郭修凯小朋友,从小就比较娇气,父母事无巨细,都帮他做好,养成了他的依赖性特别强,连早晨来园一定要家长送到教室里,帮他把围巾手套都放好才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进行家访,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家庭教育,并适当教给了家长一些育儿知识。在近一学期的努力下,该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也终于对我们的建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创设环境,提供条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本学期我班和小1班结成“大带小”姐妹班,这学期幼儿升入中班,从弟弟妹妹的角色一下变成了哥哥姐姐,都觉得自己长大了,幼儿感到无比自豪。每次活动幼儿都会照顾小弟弟小妹妹,主动和他们说话、做游戏,还乐意将自己做的手工作品送给弟弟妹妹。在大带小的活动中,幼儿非常乐意在弟弟妹妹面前表现自己,如《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操》活动,有些平时做操较马虎的幼儿,教起弟弟妹妹来,态度认真,动作用力。我们还抓住国庆、元旦等节日活动,带领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带领他们参与庆祝活动,分享事物,互赠礼品,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同伴分享的快乐。幼儿升入中班,自我中心仍较突出,在集体或自由活动中常常会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很少有幼儿愿意退让。本学期我们将幼儿的社会性培养有意识地整合在各个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小组合作或想办法解决争抢的机会,如提供数量不足的操作材料或需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的小任务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懂得轮流玩和友好合作,有初步的谦让意识。一学期来,我们抓住每一次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孩子们改掉了许多原来的坏习惯,使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更加满意。

五、家园合作,拓展教育资源,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1、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仅向家长介绍了本班的具体情况和计划安排,还结合新《纲要》将我班的课题研究向家长进行具体的介绍,我们提供了一些已开展的主题活动的资料,如:幼儿采访老师的记录表、观察记录、幼儿自制的“我的小书”等,家长在翻阅的孩子的作品、记录本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也看到了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家长们心中引起了共鸣,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每月收发的《家园作业本》也是我们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推荐了几种记录作业的方法,对家长很有启发,有些家长在联系本上认真详细地记录了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摘录了孩子的童言稚语和自编的儿歌,有的向我们反馈孩子通过各个主题活动在家的良好表现与习惯等,也有家长针对孩子的表现向我们请教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疑问,我们都尽可能地答复,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展,我们通过家园立交桥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一些主要的活动,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在生成主题活动《冬天爱锻炼》初,我们设计《家长问卷调查表》,请家长针对运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诚恳地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家长纷纷出谋划策,其中我们采用了杨晔妈妈的建议,成功开展了“大擂台”游戏,使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的运动特长。我们设计了《家庭假日运动记录表》,好多家长向我们反映,这次通过记录发现以前工作忙,常常忽略了自己和孩子的运动,我们也该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

六、找出不足,指明方向。

和儿子一起成长篇10

(一)教育设施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幼儿教育设施已今非昔比。完善的幼儿教育设施是开展幼儿教育的硬件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兴趣、开发思维和锻炼身体的保障。“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始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孩子能够在“玩”的过程中体现天赋和挖掘潜力,需要完善的教育设施作为支撑。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设施建设中,往往不乏一些高科技教育设施,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教育的教育功能,同时在幼儿教师的配合下,锻炼幼儿的抽象思维,开发智力,对幼儿教育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教育设施对于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师资力量

如果说幼儿教育设施是幼儿教育的硬件部分,那么师资力量自然是幼儿教育的软件部分。传统观念认为,好的师资力量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教师的能力往往是教育结果的潜在表现之一。尤其对于幼儿教育来讲,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极强,在幼儿园期间,教师的行为和举止往往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幼儿教育主要集中在3~6岁,幼儿的智力开发、习惯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均需要幼儿教师的引导教育。有研究表明,5岁之前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相对于18岁正常智力水平,50%的智力是4岁之前获得的,30%的智力是在4~8岁获得的,由此可见,幼儿期的智力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因此,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是幼儿教育及后续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也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幼儿正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在幼儿园这样的环境中,相互接触密切,极易引起疾病的传播,因此卫生保健工作也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组建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小组是必要且重要的,做好定期卫生检查、健康检查、幼儿预防接种等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幼儿的患病率。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加强幼儿的体格锻炼,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责任制,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坚决消灭安全隐患,确保幼儿茁壮成长。

二、幼儿教育的方法

(一)家园沟通与合作

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合作是幼儿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对孩子身心发展的了解存在片面性,导致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建立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平台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会,以便双方都能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孩子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家长和幼儿教师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孩子在一定的潜意识下进行学习和模仿,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作用会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古人云: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为了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家长和幼儿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洁身自律、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

(三)循循善诱,鼓励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及习惯的培养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耐心培养。对于幼儿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都不应该操之过急,而是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教育和鼓励教育。幼儿教师的耐心和鼓励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幼儿的心理发育方面,教师的鼓励会塑造孩子自信、勇敢、坚强等特质,从而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

(四)纠正错误,提高认识

俗话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往往会犯一些小错误,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及时纠正。有的家长或教师对孩子缺少足够的耐心,面对孩子的一些小错误,往往是抱着“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思想进行教育,其实这样的教育不仅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同时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幼儿时期是孩子学习能力的迸发期,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应该平等地面对孩子、耐心地引导孩子,给孩子进行叙事性教育,让孩子明辨是非利害关系,从思想上让孩子提高认识,从而减少犯错误的几率。

三、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