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留守儿童的教育十篇

江之@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留守儿童的教育十篇

留守儿童的教育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一) 易出现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多数是学龄儿童少年,他们一般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其他亲戚代为监护管理。由于不在父母身边,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不愿看到甚至妒嫉别的同学躺在父母怀里撒娇。他们的心灵极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现实,进而形成了他们孤独、自卑、压抑的个性。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独特理解和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和问题,这时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很少或根本不与孩子谈心,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二) 易形成不良的思想道德

留守儿童正处于思想道德意识形成的关健时期,他们长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无法得到父母生活中点滴的道德教育。孩子极易产生认识、价值取向上的偏离,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犯了错误也不知道。有时,老师帮他纠正,他还嫌老师多事,心想:“我的父母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我?”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会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 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

缺乏父母的管束,留守儿童的生活会失去规律,生活质量变差。现在是网络时代,许多青少年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玩起游戏来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甚至夜不归宿。有些孩子会变懒惰:一周才洗一次衣服,有的干脆出钱请人洗;家里到处布满灰尘也不打扫;各种衣物随处可见。有的爱穿奇装异服,发型不伦不类……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位留守儿童,他的穿着和发型很不得体,衣服长短不一,头发五颜六色,经老师多次劝导,他终于变回学生样。但寒暑假一到,他的流氓形象又重现,旁人批评他时,他回应:“我这叫时尚,很多明星都这样。”其实,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以上一些问题。

(四) 易影响学习成绩

祖辈与其他亲戚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培养意识较薄弱,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几乎帮不上忙,且他们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他们对教育也不够重视,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有时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让孩子请假,如某位亲戚来访、家里某人生日之类。这样,孩子就会迷失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下降,同时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留守儿童的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水平。

二、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 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

亲子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其它教育无法取代的,这就要求父母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方式来加强与孩子的联系,以弥补他们不能在孩子身边教育的缺憾。据调查,父母频繁和留守儿童联系的仅占8.3%,还有37.7%的人很少与留守儿童联系,这是远远不够的。针对这种情况,有的父母是这样解释的:不是我们不想和孩子多联系,而是条件不允许,我们平常都很忙,写信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偶尔打几个电话,只要知道孩子安然无恙我们就放心了。有的父母教育意识较差,即使有机会和孩子联系,他们向孩了解的也都是些生活情况,而对学习几乎不闻不问。试想,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都这样,留守儿童的教育还能顺利进行吗?父母外出打工让孩子衣食无忧是可以带给孩子部分的快乐,但并不等于带给他们幸福。孩子总有很多心理和生理上的迷惑,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倾诉对象,能帮孩子解开心灵的枷锁,驱除内心的烦恼,让他们露出幸福的笑容。因而,即使父母再忙,也要与孩子多联系,有条件的最好常回家看看,尽量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否则,就算你给孩子再多钱,也不能弥补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缺憾。

(二) 老师应多给予留守儿童爱的教育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爱,爱的教育不容忽视。少了一份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较孤僻,言行举止较散漫,老师不能因此而疏远他们,而应对他们更有耐心和爱心,用爱去感化他们,让爱融化他们心灵深处的冰雪,使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健康、快乐地成长。要做到这点,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多与留守儿童谈心,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和他们成为良师益友。2、多去家访,多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只有对他们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3、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学习上多辅导他们,生活上也可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如借给他们生活费、关心他们的病痛等等。4、留守儿童犯错误时,尽量委婉地批评,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留守儿童才会信赖、尊重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 多开展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有归宿感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感受不到家的温暖,缺乏归宿感,就很少回家,常

在外面闲逛,这样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坏。除家庭之外,班集体是留守儿童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若能多开展集体活动,如进行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短跑接力赛、外出郊游之类,同学之间就有更多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们有很多共同语言,随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会逐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集体意识也随之增强,进而产生一种归宿感。这样,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找同学商量共同解决,而不再孤军作战,他们也会渐渐养成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良好作风。

(四) 改善青少年儿童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附近各种游戏厅、录象厅、网吧、黄色书刊等所带来的负面信息,严重污染到青少年儿童纯洁的心灵。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管束,他们就有机会进入各种不宜未成年人涉足的营业性场所,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逐渐偏离正轨,进而犯下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有的甚至成为少年犯。因而,必须改善青少年儿童周围的学习生活环境,这需政府加强对某些商业行为的监督,还需相关人士的积极配合。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2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家庭教育

一、父母的教育

教育有规律,要特别注意农民工子女父教缺失的问题,及留守儿童和流出儿童的教育问题。孩子的教育,父母是有责任和义务的。比如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在一起,母亲的优势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父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只有将父母和教育结合起来,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留守儿童来讲,教育的主要责任应当说在父母及其监护人,学校所能承担的责任相对弱了许多。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的关爱温暖和家庭的感觉,这些只有孩子的父母和监护人所能给予,因此要大力向准备做父母的青年人宣传生、养、育的全过程。

做现代的符合孩子良好成长的父母需要“上岗执照”,这个执照并不是说不学习就不能生孩子,而是学好家庭教育的知识,才能保证把孩子教育好。从这一点来讲,是对父母有利的,因为跟他们的孩子终身的幸福有关。

现在特别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对父母进行必要的培训,因为环境的变化给这些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应,父母简单化的教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实际上,农民工子女的问题应该准确地说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协调完成这样的教育任务,不能只是把责任推给某一方。

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是亲情的缺失,任何一个孩子如果跟父母没有亲密的关系,都会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对留守儿童的这种援助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他们的亲子感情,而不是替代父母的责任。比如创造条件,使父母和孩子能够经常见面,或者直接地沟通交流。

随父母进城的儿童,首先我提供这么一个数据,现在调查发现,城市里的违法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有80%以上是农民工的子女,这说明要对农民工子女有更多关怀和帮助,最重要的就是密切亲子关系,给这些孩子以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充分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力,这是最根本的措施。

二、祖辈的教育

祖辈的教育具有诸多不足,如像溺爱、感觉麻烦、教育管理乏力(力不从心,对有些家庭而言,无论体力、心力、财力、能力都是挑战)、不同经历所形成的不同观念难以融合、包容孩子的任性、护短(容易重感情轻理智)、服务包揽过度、缺少现代知识、和老师沟通较少、教育环境相对封闭(由于老年人生理衰退,腿脚不便,喜静懒动)等。古人云:“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说明祖辈的教育中确实存在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说,祖辈的教育也有一定长处,如像可以以身示范,具有深厚的知识与人生修养(年事高阅历深锋芒磨尽),具有一定指导能力,在心理上和孩子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二次儿童期)、温和,可以进行平等交流,祖孙之间比父子之间更容易沟通、对话,具有充分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指导孩子学习。当然,祖辈对孩子的日濡目染更多,比父母更为专一、更为关心等,父母由于创业立业精力容易分散。

作为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其必须要明白正确与错误、是与非。我这里不仅仅指书本知识的对与错,更指所有对孩子会产生教育、濡染、影响的一切事物,包括对人、对物、对事、对己等。无论是祖辈还是长辈,在孩子面前必要明确对与错,在对与错上绝对不可退让,凡是错误的必须给孩子指出,而且一定坚持改正,绝不含糊、绝不退让、绝不妥协,这一点,特别要告诫所有的家长,特别要告诫所有的爷爷奶奶。

当然,我们需要明确地知道祖辈教育的不足而设法加以弥补。对留守儿童的监护需要一个能力的确认,不是所有的爷爷奶奶都有能力抚养。研究发现,在全国范围内,隔代抚养成功率不超过30%,所以有些地方办了一些寄宿学校,由学校集中管理,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三、两代人教育的利弊得失和优势互补

从长远看,我们主张亲子教育逐步代替祖辈教育,原因是祖辈教育弊大于利,有四个方面:一是如果长期由祖辈教育代替亲子教育,年轻的父母就无法亲自取得教育子女的经验,为以后的家庭教育带来隐患(年迈的祖辈,早晚要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回年轻的父母);二是由于祖孙两代年龄差距过大、祖辈精力不足、教育观念和文化水平的局限性等实际情况,相对来说家庭教育质量比较低,还有些老人生怕孩子的父母埋怨,往往保护过度,溺爱有加;三是祖辈辛苦一辈子,应该安享晚年,不应该再替第二代承担繁重的全部教育第三代的任务;四是祖辈教育的责任性低于父辈,即祖辈的服务意识往往强于责任意识,为子女分忧解难、帮助子女的思想强于成功教育的思想。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3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导致他们的心理、道德和学习等方面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心理健康和性格塑造是他们产生偏差的方面,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因为留守儿童缺少和家长交流的时间,导致他们和家长的关系很紧张,同时因为别的监护人并不能完全代替家长的职责,因此当留守儿童在获得成功或者面临挫折时,并不会向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的监护人倾诉,一般都是自己默默忍受。特点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并不会和监护人进行交谈,进而导致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向错误的发展方向,一般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产生过多交流,缺乏交流的自信心,并且缺乏学习兴趣。二是自尊心太强,对事物太过敏感。老师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其教育时极易出现很强的抵触情绪。

二、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脱节,父母身教与言教相矛盾

(一)与幼儿园联系少,家庭教育封闭。通过调查发现,老师缺少和家长的沟通,家长也不会主动的和老师交流,询问孩子的在园状况,部分家长觉得:“孩子上了学就需要老师开展教育,他们的成长是老师需要考虑的。”因此,由于老师和家长缺少相互沟通,导致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缺少相互作用,导致家庭教育的优势不能得到体现。(二)社会关注不够,支持资源缺乏。实际上每个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都产生了同样的现象,就是缺少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如今有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已引起重视,但缺乏解决这种不良现象的有效手段。同时新闻媒体也很少开展有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关注。(三)父母身教与言教脱节。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此外,父母对生活和金钱的观念对儿童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活乐观、自信的父母会让儿童受益匪浅,但是缺少乐观态度的父母就会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进而在遇到困难时不敢勇于面对。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非常先进,但是却没有得到严格的实施。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不过农民工对家庭教育并没有准确的认识。因为他们缺少回家的机会,导致和孩子缺乏交流,进而让两者之间产生紧张的关系;并且部分家长的教育办法不合理,他们觉得把钱寄回家,孩子能够吃饱穿好就可以了,但是却缺少对孩子成长的关心,不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因为很多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在教育孩子时一般使用下面几种不恰当的办法:(1)孩子就是小皇帝和小公主,不培养孩子自主动手能力,孩子的需求必须要满足,对他们太过溺爱,纵容他们做的一切事情。(2)家长说的话永远都是正确的,孩子必须要听家长的话,对于孩子的活动、学习过于干涉,导致孩子并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3)假如孩子做了错事,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实施家暴,他们觉得这种办法是对的,但是却不知道已经伤害了孩子的心灵。(4)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予关注,让他们有很多的空间和时间来开展自己喜欢做的事。上面所述的几种教育办法都是不合理的,不能对孩子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帮助,严重的会导致孩子产生多种心理问题或者抵触情绪。

四、解决方案

(一)从长远来看彻底改革现有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办法。如果想要解决这一不良现象,就需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就业、医疗、教育等制度的限制,加强城乡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农村的飞速发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或许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它需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解决,不过目前需要考虑的是能够使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我国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颁布对农民工有利的政策,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让他们的孩子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给与一定的照顾,让他们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城市需要考虑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加大城市学校的建校规模,进而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况。并且能够和学生家长互留联系方式,加强和学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并且要让家长主动的和学生开展交流,让他们对孩子的思想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进而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主要办法如下:1.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很多农村学校的住宿环境很差,因此政府部门需要提升对农村学校住宿条件的投资力度,逐渐改善其住宿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下健康发展,进而能够代替家庭教育的部分作用。2.农村学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开设心理课程。老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需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留守儿童,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学校需要增设心理课,招聘心理老师,指引留守儿童愉快的度过童年,进而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4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研究 现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创造更多的收益,许多农民开始进城打工或者到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寻求新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条件,许多农村父母一方或双方纷纷离开农村进城打工,而他们的子女因为学习不得不留在农村,这就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多的现象。由于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教导,很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他们的性格、学习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初中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解决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1.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1.1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照顾的,他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监护人疏于对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管理,没有及时督促他们学习,再加上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经常出现不及时完成作业或者做作业不认真的现象,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学习兴趣不高。因此,相比于非留守儿童,他们缺少家庭教育,学习成绩平平,辍学率高。

1.2初中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问题严重。

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够成熟。由于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与关爱,许多初中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不能与父母及时、充分地沟通,留守儿童的一些想法很难充分表达,并且在与同龄人交流、沟通时,由于一些原因,他们的想法不能及时疏导,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因此导致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其次,留守儿童都面临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的问题,他们得不到应有的鼓励与肯定,这就使留守儿童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性格冷漠,有的留守儿童还缺乏自信;最后,由于一些外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只体现在金钱方面,他们错误地认为孩子的生活费充足,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因而与孩子缺少沟通,这就导致留守儿童自私任性、叛逆冲动。

1.3初中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多,安全意识差。

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吃住问题,而疏于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这就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在初中时期,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很容易受到一些新鲜事物的诱惑,如果不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他们很可能会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例如逃学、打架斗殴,甚至吸毒、等。此外,由于缺少来自父母的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对一些危险事物认识不多,因此对身边的不利因素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使他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2.解决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2.1政府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农村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在解决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时,除了加大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外,还应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净化初中留守儿童的生长环境,使他们不受网吧、游戏厅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让他们专心在学校学习,从而减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出现。

2.2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因此,为解决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应担起大部分重担,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使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首先,学校要懂得利用社会力量,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同建立起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次,学校在教会留守儿童知识的同时,要多关心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分辨事物的好坏。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担当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以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最后,学校在开学初对留守儿童家庭住址、学习情况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并且建立相关档案,时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以便于对每位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地解决。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各种方法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夸奖与鼓励,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

2.3社会各界帮助家长做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5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025-01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

目前,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临时监护人照看,但是受到时间的限制,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没有足够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未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心发展变化,只是关心孩子能否吃饱、穿暖,身体是否健康,忽视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关心,这严重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够对孩子进行W科教育辅导,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注重结果,却忽视过程。

(二)学校教育

现阶段,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缺少和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没有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背景,以及面临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在留守儿童学习方面,学校没有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没有完全尽到自身的职责,对于部分留守儿童不懂的问题,不能够积极引导孩子走出学习困境,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也随之下降。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对策

(一)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为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应经常与学校教师密切合作,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应与教师经常交流和沟通,熟悉和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行为变化,并且积极引导孩子走出学习困境。教师也应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依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还要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变化,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话,使留守儿童能够与同学一起快乐地学习、玩耍。

(二)父母应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状况

为确保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父母应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状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留下一方照看孩子,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留在身边,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身心发展变化,使留守儿童能够深切感受到母爱的关怀。此外,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扩展孩子的知识视野,也能够加强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留守儿童信息详细记录在档案中,即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等,如果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发生状况,学校应第一时间通知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以免留守儿童走向错误的方向。此外,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部分学校存在一种现象,即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这是不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要想使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因为留守儿童每天与教师接触的时间较长,教师的举止行为很容易影响他们。因此,要求教师应为留守儿童做出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履行自身的职责同时,也为留守儿童留下美好的印象。

综上所述,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和学校应密切合作,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校应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工作,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变化,积极引导留守儿童走出困境,使留守儿童乐观、阳光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周玉芳.新形势下如何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J].现代家庭教育,2014,(08):134-136.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6

一、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往往由自己的公婆或外公外婆或其他H人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只要你在山区农村工作三两年,就会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不好的行为习惯

农村的很多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的劝导,认为自己的公婆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育还顶撞自己的长辈。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从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3.情感教育的不足

目前,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母爱的缺失。在山村农村从事教育的人不难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不能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

留守儿童不良习惯已经形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流,让这种不良习惯蔓延,而应该多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要为留守儿童多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首先,教师可根据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在客观上为留守儿童创造交往的机会。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特点是不同的,有的留守儿童爱说、好动、浮躁;有的留守儿童内向、不爱说话、对人冷淡。教师可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科学安排留守儿童的座位,使不爱交往的留守儿童在热情、善于交往的同学的影响下学会交往。其次,教师可在游戏活动中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使留守儿童的交往面得到新的扩展。

2.家校要密切配合,共同创设温馨的成长环境

由于亲情的缺失,要培养留守儿童正常的交往能力,需要教师、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创设正常交往的环境。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学习就成了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一般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留守儿童有了心理问题也无处倾诉。所以,学校应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上的正确引导,让其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其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3.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作用

学校尽量实施学生寄宿制度,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留守儿童白天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管,下午放学后离开学校,本该由父母管教的时段,但现在却是空缺的,极易出现问题。如果实行寄宿制,让学生24小时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由学校集中监管,这既监管了孩子的学习,又照顾了孩子的生活,同时又保障了孩子的安全,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发生。建立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对留守儿童分类登记备案,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不但随时能与孩子的父母及监护人联系,并且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总之,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群体,学会正常交往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留守儿童人格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共同解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全人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近程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教育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我通过对我县一些城乡社区、农村中小学的走访调研、大量事实表明:2009年西乡全县共有中小学生45255人,其中留守儿童15843人,约占35%是一个不可忽视庞大的社会群体。缘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上存在的“无缺”现象,正衍生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多,极易遭伤害,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无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少年由于无人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侵害对象,极易受到伤害。

二是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良好的习惯,相当部分出现经常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能力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的正常健康发育。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不够健全,性格孤僻。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里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无闭自封、常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亲人产生隔膜感,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隐患。

四是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教育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宁儿童在学校反映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家庭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严重,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流浪社会鬼混。

五是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以加之祖辈溺爱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差,常有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总之,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社会背景因素,在此不再陈述。但剖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缺乏、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家庭教育缺失

首先表现为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陈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儿童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是儿童最为安全的,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但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却享受不到这一正当的权利,其家庭或者是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教育角色弱化,或者是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与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依恋,人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作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成长发展水平,其次表现为家庭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贫困文化及教育现状滋生了农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使他们对子女教育采取排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留守儿童寄养、家庭代养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寄养家庭缺少文化氛围,无力辅导其学习,教养方式不科学,不理性,从而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一定的程度上留守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农村教育环境制约

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这种现象在我县也不例外的存在,这种贫困的落后农村文化以其浓厚的小农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阻碍因素,使农村的教育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人们难以打破原有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客观上影响留守儿童对教育选择的倾向。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实是生产水平低下,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短期内无法换代升级,人们往往感受不到传播人类文明和开启人类智慧的教育带给他们的长远“实惠”,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教育对他们来讲纯粹是一种“风险投资”,他们在教育投资面前表现得相当没有耐心和信心。加之目前高校毕业生人才结构性过剩,就业压力空前加剧,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每年依然有几百万应届大学生无法就业,严酷的就业形势,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他们对子女升学接受良好教育的价值选择,使他们变更为务实和保守,及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或者经营由于成人外出务工而留下的农活。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也使得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

社会反应淡漠、关注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社会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管理的问题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到今天,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而留给我们广大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又不知有多少?又不知因此而引发有多少社会矛盾和问题?但是全社会对一严峻问题却不甚敏感、反映淡漠,缺乏战略性的理性思考与应有的高度关注重视。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经引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的关护与教育管理工作。我建议:

(一)留守儿童家长应正确处理好外出务工挣钱与培养教育子女的关系,想办法妥善管教好孩子,只对家庭、对子女、社会负责,履行为人父母的法定职责,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舍弃孩子教育管理去挣钱,以至于“富了当代人,垮了下一代人”,给家庭、社会留悔恨,酿成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社会之疼、民族之疼。国际基础教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父母对孩子的特有教育功能是任何其它教育力量无法替代的,我们呼吁所有未成年人的家长都要尽到教育子女的应尽职责。

(二)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建设力度,增强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阅读书籍、感知文化、参与活动、接受熏陶、陶冶他们内心缺失的爱,要创办心理咨询室,配置心理咨询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要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和更多的不确定性,难度较一般学生更大,这就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他们增加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上了解,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运用专业技巧从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爱,让其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缺失的家庭温暖进行补偿;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对其进行跟踪教育;要注意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尽量凸现人文关怀,远离父母,留守孩子需要集体的关系的关爱与温暖,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想他们之所以想,急他们所急,努力创设条件让他们学得舒心玩的开心,要结合实际适时举办不同形式的家长学校,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的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三)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综合协调安排,统筹城乡发展,外出务工子女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目前我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教育,已得到一定解决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逐步开放城内公办学校,扩大城办小学,初中办学规模,并整合教育资源,办好城区民办学校,改善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使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有效转移,进城入学,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这将有利于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得到好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结合县上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留在本地务工兼顾孩子教育,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相关行政部门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网吧经营场所的管理,开展扫黄打非斗争,重点抓好以青少年为转播对象的有害卡通画册、淫秽出版物的集中整治,要广泛深入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等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促使其健康成长。

(四)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功能,建议由辖地乡镇政府牵头,整合基层派出所、法院,法律服务站,学校,妇联、共青团、工会、村委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把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监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监护和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乡镇劳服站还可主动与劳务输出相关单位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情况。利用寒暑假时间统一组织孩子们到父母劳务工地与父母团聚,便于通过短期交流掌握孩子情况适时教育,社区要创设适当活动形式,把留守儿童有效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相互交流,增强群体开放意识,减少狭隘封闭意识,要有意识的组织一些替代留守儿童父母亲的角色,让这些留守儿童能更多感受到来自成人的情感慰藉,找到心理支持,最大程度地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打造一个晴朗的天空。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8

一、端正办学思想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留守儿童是学校学生中的一部分,学校就有责任教育好留守儿童。明确学校工作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要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教育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把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当做己任。学校在制订工作计划时,要多考虑留守儿童,尽量多安排一些生动活泼的有意义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感受学校生活的乐趣,充分享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二、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格外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能真正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号召全体学生主动接近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做朋友。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

学校要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应该给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咨询档案,经常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思想认识等情况,特别是遇到有问题的留守儿童,要多做他们的思想教育。耐心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四、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会

定期或不定期地指导他们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对于怎样教育好现在的孩子,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多数人都不懂,所以,学校有责任也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辅导,使之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让他们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五、开通家长热线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存在的问题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9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我们的身边就多了这样一群孩子,父母远离家乡去城里谋生,很多的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爷爷奶奶的聊天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一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所占的比例相当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了备受学校关注的问题。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缺少了父母在衣食住用行方面的关怀,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存在误区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一般为祖辈或代养亲戚,他们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多误区。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中的老人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只要能认几个字就行了,将来都要外出打工,让子孙早打工早挣钱更现实。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动力,更缺乏责任感,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很高。

2.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方法不当

多数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生活水平较普通家庭有了很大提高,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祖辈想弥补孩子缺失的父爱母爱,因此在物质和金钱方面给予大力补偿。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而一旦回来就恨不得把全部的爱都给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使子女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3.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疏导,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

4.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

儿童正处于认识人生的关键时期,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性格塑造时期,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容易产生心理缺陷。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充满了不信任。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置之不理,甚至会在公共场合顶撞老师,经常做出让老师和家长意想不到的行为。

二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策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应受到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工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为留守儿童创造平等地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的教育对象,学校教育应采用特殊的方式,幼儿园除了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关怀,对留守儿童付出真正无私的爱。

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前提

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良好的环境能使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留守儿童缺少这样良好的环境。学校是情感教育良好环境的基础。而教育工作者恰好是情感教育良好环境的“主持人”。教师爱护幼儿、关心幼儿,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使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到温暖、信任、愉快,从而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获得丰富的知识,爱心也会自然流露,自卑感自然也会消失。

2.建立专项档案是教育留守儿童的关键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建立专项档案尤为重要。档案中应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学习情况及心理发展变化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统计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父母姓名、家庭经济状况、联系电话(监护人及父母)、现在的监护人、住宿地点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留守儿童身上新变化和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3.理解情感是教育留守儿童的核心

心理学家说:“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和幼儿建立了一种平等的、信任的师生关系,才能互相理解。如在我现在所教的班里有一个孩子,他有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孩子们都不喜欢他。有一次,孩子们玩了橡皮泥后,他偷偷将橡皮泥藏了起来。我悄悄地把他叫了出去,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玩橡皮泥,但如果你把橡皮泥藏起来了,其他的小朋友以后就不能玩了。你把橡皮泥悄悄送回去好吗?老师给你保密。”果然,下课后,他就把橡皮泥放回去了,并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错了,今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我会心地笑着对他说:“孩子,老师相信你。”通过这件事后,他再未发生过类似现象。我仿佛感到我与这孩子之间亲近了许多,他对老师的那份信赖和依恋也加深了。

4.组建特别照顾小分队是教育留守儿童的途径

用真正的师慰留守儿童受伤的心灵,补偿留守儿童的亲情和父母的爱,以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与孤僻,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关怀。教师定期向留守儿童学生家长通报学校、班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在外务工的家长也可针对教师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友好沟通,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家长、教师、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又消除了孩子被父母遗忘的心理错觉。

5.在活动中积极体验是教育留守孩子的保障

凡是能鼓舞人去行动的情感就是有效能的情感。所以培养留守儿童的情感,就要让他们多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丰富情感内容,提高情感效能。如我班中有一个小朋友,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没有责任感和上进心,但却有一个爱好,喜欢画画,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鼓励她参加绘画比赛。结果比赛得了第一名,我在班里表扬了她,肯定了她的成绩。以后她的行为就明显地有了变化,做事积极主动多了,成绩也有了起色。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各个层面的关注。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除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外,还要注意帮助纠正、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才能使这些孩子克服一切障碍。只有我们一起努力,留守儿童才能在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的教育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问题 对策

一、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主要存在和应面对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和多重性,且存在道德认识危机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自己的父母两地分离,当他们遇到困难或不高兴的事情时,就没法向自己最亲的父母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能进行情感和心理上的倾诉,长期的心理抑郁和压抑,就会使他们容易形成非常孤僻、自私和任性的性格,从而造成他们的性格非常内向,不但自卑和悲观,而且还不愿意和人打交道。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的溺爱式的管理方式,对他们的百依百顺,使得他们长期处在没有控制的状态下,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一些孩子的蛮横霸道、逆反心理严重、爱说谎话、不诚实、爱打架,甚至有的学生的道德认识出现了偏差。

2.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而且成逐年下降趋势

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总体上的教育期望值不高,在很大一部分的家长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上的出路不是很大,没有给孩子的学习规定很硬的目标,从而就缺乏了一些学习上的硬性规定,而将孩子的学业就定位在了能够完成义务教育上,等义务教育完成了,就跟着他们到外面去打工。在另外一方面就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他们的学习介入的很少。这些监护人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人,他们不但身体差,而且文化基础基本没有,这就对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不能起到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老人的教育理念和他们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再加上自己的父母也没多少文化,也能去天南海北赚钱,就会使留守儿童认为学习是无用的,成绩好不好无所谓,读书和上进的观念淡薄。

3.自我律己能力差,行为和道德出现明显偏差

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自律能力比较差和弱,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他人的管理和规范的阶段。但是,由于自己的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监护人又间隔着一辈人,就会对他们的要求降低很多,只要他们不犯很大的错误,就会对他们不管不问,采取默认和放纵的态度,这就造成留守儿童不能及时的被管教和约束,助长了他们的自由散漫和纪律性不强。表现在家庭里就是留守儿童不听监护人的话,对监护人的话和行为感到厌烦和叛逆。表现在学校里就是上课经常迟到,纪律散漫,道德品行较差;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逃学旷课,不做作业,爱打架;更有的迷恋台球、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有恶习的成年人混在一起。

二、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应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但要完成留守儿童在学校内的教育,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注意到留守儿童的校外教育,以弥补校外教育的真空,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学校应该怎样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呢?

1.多关心、爱护、帮助留守儿童

作为留守儿童的班主任,不但应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应该密切地留意他们的思想和情绪变化及心理上的需求。对他们要增加额外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得到亲人般的温暖,遇到困难有人帮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能向人倾诉,从而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应得到的温暖和关爱,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明确的归属感。

班主任除了在心理上关心和爱护他们,还应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对于他们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解决,多给他们表扬,少给批评。对于他们取得的进步一定要多多表扬,多多给予信心。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组织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从而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要多鼓励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和交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养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和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

2.普及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

与正常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远高于正常儿童,再加上无法与父母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思想和认识上的不畅和偏差,就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困惑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心理上的问题不断沉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更为他们日后道德过错行为和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正确处理好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以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3.更新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观念

几乎所有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非常关心他们的吃、穿、住和个人安全,但对情感的交流却容易忽视,从而造成留守儿童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出现学习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玩的时候随心所欲,学习的时候思想随波逐流。对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特别应该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学校应举办一些活动有针对性地转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的代监护人的素质,增强代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他们明白家庭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情商教育,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从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4.老师、监护人和家长的合力形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