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十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十篇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

本案例的研究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体现时展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其中以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课改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为基础,坚持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贯彻学以致用、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物理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物理学观点,初步掌握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之一――实验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过程的总结及认识

1.建议增加演示实验,优化实验过程

要持久地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光靠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是不够的,应充分挖掘身边现有器材甚至是很不起眼的器材,结合特定的物理情境(如新课引入、巩固概念规律、评讲习题等),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新颖性、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有一些内容或实验只作为“做一做”或课外实验来处理,实际上,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仪器和方法的改进来优化为演示实验。

比如在“超重和失重”一节中,课后的“做一做”就可以改进为演示实验。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个洞,用手指按住洞,在里面装上水。移开手指,水就从洞中射出来。如果放开手,让罐子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洞中射出。

对于演示超重失重现象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1)在易拉罐底部开一个出水孔(开得小一点),在罐中水位较低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不从小孔流出。若使罐子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水就会从孔中喷出,由此可以说明超重现象。

(2)用透明的塑料可乐瓶,里面装入大半瓶水,盖上瓶塞,由于重力的作用,空气在水面的上方,水面是平的。将塑料瓶向上抛出,可以看到,瓶中的空气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或几个大小不同的空气泡,呈球形。

(3)在悬挂的木板上放一块砖,在砖和木板之间放一条纸带。静止时抽动纸带,由于有比较大的压力而使纸带断裂。如果剪断吊砖的悬挂线,而使砖块和木板自由下落(下方放置减撞垫),则抓住纸带的手可以不费力地把纸带完好地抽出。

教材的有些章节对于公式或定律的导出几乎是灌输式的,在这种地方,我们完全有必要加入一些形象而又简单的演示实验来说明定律或公式得出的原因或用以说明验证。

2.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去做、去观察、去想、去感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使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能充分展现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1)将部分规律课由老师演示探究过程改为学生分组探究体验

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规律有很多,比如“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单摆的等时性”、“胡克定律”、“电阻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等。对于这些规律课,由于以前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及“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观念的影响,物理教师大多的处理方法是采用“老师讲解或演示探究过程或方法,学生听、记”的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改革:请三位学生(二男一女)到讲台上演示探究某个规律的全过程,并将实验所得数据全都记录在黑板上。目的是想体现学生主体探究地位。但是我们发现这样的模式还是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效率太低。对于演示的同学来讲,真正是得到了主人翁式的探索体验,但是对占更多数的讲台底下的同学,效率则是很低的。从整体来讲,这种模式收到的效果仍然不理想。为此我们尝试采取了学生分组探究的模式进行尝试,做到没有观众,人人动手参与。实践证明,这种“全员参与”的方式是成功的,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和老师达到了“双赢”。

(2)将部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从而自己去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加强实验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按照思维发展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变部分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的就是学生的创造体验。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演示实验所不能达到的。

(3)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新课改教材中把很多以前属于验证性、测量性的实验改成了探究性实验,例如以前“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内容、步骤详细而周密地安排好,甚至连结论也预先说给学生听,学生只得依葫芦画瓢地被动实验。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失去对实验的“神秘”和探索欲望。如果教师能选取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想象,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发散思维的三个维度),从而激活创造思维。

教材中的“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等验证性实验都可以采用此法进行分组探究。

3.变学生实验为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从实验前的设计,实验中的操作和观测,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分析等,都是实验能力的表现。

在抓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同时,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新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思路,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2

高中物理课程在目前的教学当中,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很多工作都没有实现理想的目标。案例教学在应用过程中,首先要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方案,例如在何时切入案例,何时进行总结,何时让学生讨论等等。在设计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案例选择、课程组织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案例选择要符合当堂课程,不要总是抱有长效机制的心理,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充分理解知识;第二,在课堂组织上,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这主要取决于知识的难度;第三,教学设计要符合课程时间安排,一节课四十分钟,要突出重点,也要进行案例分析。

2.实施———进行行动研究

一方面,高中物理课程的难度较高,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是决定学生在课堂中能否学到知识的重要过程。例如,在《追寻守恒量》的案例教学中,尽量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案例,虽然案例老旧,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选取近代获得的科研成果,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帮助学生获得了更高层次的理解能力。《追寻守恒量》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在于:第一,让学生体会寻找守恒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思路,也是解决问题的捷径;第二,从物理学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实验观察分析与数学逻辑推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学生必须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以指导,否则学生的思路很容易走偏。

3.调查

案例教学法并不能单纯地应用,在结束以后,要进行相应的调查工作,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和课后调查是一个体系。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得到理想结果以后,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学生情况和教学情况。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教师直接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调查,这种方式并不好。本文认为,案例教学法的调查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试卷测试、课堂提问或者是竞赛来得到相应的结果,这种调查结果具备时效性,避免了传统调查带来的遗漏。

4.反思———发现问题、改进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实践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在众多的高中物理教师中,有着不少对高考热点和常考题型熟悉的教师,特别是一些经典考题几乎是信手拈来,也有着十分显耀的高考成绩,成为家长和学生眼中的天才名师。可在对他们每节课进行分析探究,对他们所教出的学生进行调查,都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就是一种权威,学生往往是以仰视的角度去看他们,去听他们讲解经典考题。而课后学生也一般是沉浸在模拟题目之内,不过学生能够解答很多经典题目,却不能明确地看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更没有对物理规律的体验,逐渐就会厌烦对物理的学习。

(二)施教采用不当的技能

在物理教学中,要想讲解好不同的知识点,并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技能,因此课堂上都是变化不断的。一般而言,教师能采用的有导入、提问、展示等教学技能,可在实际运用上,特别是新教师他们对教学技能并不熟练,且多是单一技能等种种原因,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度降低。

(三)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进行物理施教时,教师多以教材为纲要,极度重视高考的成绩,多喜欢采取经典题目练习的手段等,造成学生成为解题机器,而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更加难以接受物理的学习。

二、如何在高中物理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一)定义的讲解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时候,要想让学生观察理解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教师就需要用到案例来进行施教。比如,用相同质量的两辆小车,置于平顺的水平板上,并将小车的前端都系上绳子,而绳子的另一端要跨过定滑轮且挂上一个小盘,盘子里面放入各不相同的筹码,让小车在处于不一样的拉力情况下,做匀加速动作。由于筹码不同,小车受到的拉力也就不同,最终移位最大的还是拉力更大的小车。而此时教师可以问:导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什么?速度的提升与物体受力大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案例,学生会去观察并讨论位移和力的规律,最终得出物理的结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学习的兴趣度。

(二)故事案例

比如说,在讲解共振知识点时,教师举出一些实际的故事案例:1831年时,有一对骑兵,他们要通过曼彻斯特附近的某座桥,为了彰显军队的秩序性,将军让马队务必要以整齐的步伐前进,正是由于这样的步伐,导致桥体发生共振而坍塌,致使军队伤亡惨重。这些生动的案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培养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解决物理学习枯燥乏味的现象,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的发展史,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物理知识。同时,高中的物理教学还可以采取图片、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让案例更具多样趣味性,确保学生的最近学习的状态。

(三)案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就拿单摆课来说,教师可以举出这样的案例,19岁的伽利略是怎样通过观察、计算并最终总结出“摆动时间,其实是和物理质量没关系的,而实际有关系的却是摆线的长度”这一结论,并得出“等时性”的概念,通过案例让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实践,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物理现象,并让学生说出来进行相互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度。

其实,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适用于物理一门学科,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还可以适用于各种学科,使得高中的学子在对各科的学习都随时保持高涨的情绪。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4

一、在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渗透的基本策略

由于实施STS教育是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重视物理学和生活、社会的联系以体现新课标新要求,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来考虑,主要强调两点:

1、 能较多地了解、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这一新课标的新理念。

2、强调参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生活、生产中去,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决策能力。进而更好得在课程实施上体现注重自主学习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具体可采用以下策略在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渗透。

1、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及与工业、农业、医学等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如超导体的获得及应用;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

2、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提出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提出问题: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为什么能疏通下水道?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3、灵活应用现代化宣传工具进行STS教育。如,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组织学生撰写“科技时代”、“科技与生活”等论文,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

4、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知识的应用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鉴别一件小工艺品是不是纯金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再动手进行操作,然后讨论有几种鉴别方法,比较哪一种经验可信度最高等

5、鼓励学生参与重大社会问题的研究,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尝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转贴于 二、进行STS教育渗透的案例

下面是笔者在教授高二物理“电磁波”的内容时分育种、种子干燥、杀菌杀虫及防治害虫、除草、增产等方面向学生介绍“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的有关内容 ,以进行STS教育渗透。

1.育种:核磁共振仪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测定样品化学成分,使高油玉米育种得到成功。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可以同时测定多个指标,满足农作物育种的需要。另外,农作物在特定激光辐照作用下也能产生出新的品种。

2.种子干燥:微波干燥技术是依靠以每秒几亿次速度进行周期变化的微波透过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物料中的极性分子 ( 比如水分子 ) 吸收微波以后,改变其原有的分子结构,亦以同样的速度作电场极性运动,致使彼此间频繁碰撞而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从而使物料内各部分在瞬间获得热能而升温,相继发生水分的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3.杀菌杀虫及防治害虫:微波在细菌和害虫膜断面的电位分布能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和害虫因此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而死亡。 人们还利用激光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4.除草:人们利用激光除掉杂草,为禾苗助长。这种除草方法,比采取化学灭虫除草优越,避免了化学药物对大气、水源和土地的污染,而且不污染农作物。

5.增产: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种采用短时间的低强度的变化的光辐射、电磁辐射、电磁场的激励及带电粒子轰击作用,激活种子的生命力,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提高离子交换能力,加快酶的转化,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因此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苗期提前;长势旺盛,抗旱抗病;促进早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同时由于采用的是物理方法,无任何化学物质残留及污染,大大保护了环境。人们还采取适当波长和适当剂量的激光照射正在生长的农作物,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 在农副产品的储藏和保鲜、在对农作物收获进行预报和估产及其他方面,电磁波都有用武之地。在实现科学种田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电磁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课后,我布置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的关于“电磁场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的有关内容,并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

众所周知,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在享受近代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发现自己正亲手制造着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人们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为了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便有了STS课程,通过教育,人们便能自觉地按照STS课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向。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科学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在重复着西方国家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的破坏等。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教育来普及STS知识,增强STS意识,势在必行。然而,目前中小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内容涉及却很少,因此设置有关课程进行STS教育或在已有的相关课程中增加STS内容是非常必要的,STS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大家要共同重视STS教育,促进物理教育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2003.1

2、阎金铎 田世昆 主编《中学物理教学概论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3、廖伯琴 张大昌主编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4

4、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上海 2001.8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5

一、初、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

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相比,其变化是:①从直观到抽象。比如,初中讲机械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而高中是讲质点的运动。②从单一到复杂。比如,初中研究二力平衡而高中研究多力平衡,从初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到高中匀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③从标量到矢量。初中的代数运算到高中的矢量运算,在语言上从浅显表达到比较严谨、规范的表达,物理量从定性讨论到定量的计算。④初中物理涉及问题的特点简单、直观、具体、形象;高中物理分段运动多过程、连接体、临界状态。⑤初中物理涉及公式、定理、定律少、简单、容易记;高中物理涉及公式、定理、定律多,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应用。⑥初中的学习由于教学的进度比较慢,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变化不多,而且学习方法比较简单、机械,既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也不习惯于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公式,把题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就可以知道答案;高中的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提高,概念多,公式多,抽象,物理规律复杂,物理规律表达方法灵活,对数学能力要求高,如力学对三角函数的要求,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来学习的方法,是行不通的。⑦初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是比较低的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对物理问题简单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高中物理对思维方式要求比较高,常常要用到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⑧初中科学探究主要是指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高中课程科学探究,主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比如,在初中物理中对摩擦力的探究主要是研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而高中物理对摩擦力的研究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及计算公式、研究最大静摩擦力,引入静摩擦力。一个定性,一个定量。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初中课程的科学探究注重探究过程的体验、初步处理实验数据、简单描述实验结果,并尝试解释;高中的物理科学探究注重探究或验证物理规律,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二、初、高中知识内容上几个重要的落差点

从初、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来看,存在几个大的台阶,成为衔接的主要障碍。

1.模型工具运用的力度加大

初中物理教材强调直观性,而高中,学生面临着使用大量的抽象物理模型问题如质点、轻绳、轻杆、光滑平面、光滑斜面、点电荷、电场线、磁感线、等势面、理想伏特表、理想安培表、理想变压器等。比如,以简单的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来说,如果不引入质点这个模型,月地之间的距离就不知从何算起。初中针对的是一些要学习的“知识”,而到了高中,要针对的是很多的学习知识的“工具”,或者说是“解题思想、解题方法”。这些“理想化”了的纯物理模型,学生在理解上是个难点;在应用上,建立物理模型则更是个难点。

2.矢量的问题导致物理问题难度加大

虽然初中物理知识也涉及到矢量的概念,但只限于知道和了解层次。但进入高中,矢量的问题成了物理内容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分析、要运算,如求合位移、合力的问题涉及到矢量法则的运算,以至加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动量、冲量等问题,矢量已经成为了物理知识中的一大关注的问题。

3.图像法处理问题成为非常重要的方法

对于直观、内涵深刻、形象抽象一体化的“图像法”,初中涉及的也不多,就是涉及到,也只是应用它形象、生动的一面,避开它深刻、抽象的一面。而高中在研究物理规律,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时出现了大量的图像问题。初中应用图像的目的是“由抽象向形象”过渡,而高中则需要“由形象向抽象”的过渡,高中应用图像要去解决大量抽象的问题。例如,变化率问题,初中是由变化率看图像,而高中却要由图像看变化率。初中用图像的直观性“解决”一些问题,而高中是要由图像去“抽象”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交流电等内容中,对图像的应用层次更深,应用到三角函数关系。在单摆、电磁感应、电路分析的内容中,从图像中还要分析出更深刻的含义,图像的斜率、与坐标轴截距、与坐标围成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等。高中还往往把图像和函数式(公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演绎。

4.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是初、高中的一个跳跃

初中讨论的变化问题,也都是形象、直观的,所进行的变量的讨论与分析,与“函数”结合的不紧密。初中的计算,也只是根据公式,代入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而已。初中的“量”和“数”,主要是静态的。而到了高中,“公式”已经演变为“函数式”了,“量”、“数”演变为“变数”、“变量”了。在高中,更多地注重变化规律问题的探讨,甚至有很多“变化范围”、“极值”、“多元性变化”问题的讨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工具大量地用于物理问题之中。

三、衔接中要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

1.循序渐进原则

这是最主要的原则其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知识的难度上,要循序渐进。高一物理开始的教学,要放慢速度、降低难度。对一些问题,开始时候尽量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多做练习和复习,逐步向抽象化过渡,比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教学中,防止过早的做整体法、多物多过程的问题,防止一步到位的教学。二是所给学生的问题(探究、思考、讨论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块,然后逐渐增大问题的难度。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初点,逐渐向高点过渡,在一些知识上进行复习与补充,比如在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中大部分内容初中已学过的,如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初中也有了,在教学中必须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例如,在选修3-1“电路的计算和分析”中,要对初中的串、并联特点进行复习,逐渐增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开始多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后再多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需要学习,能力和习惯也需要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2.以大多数为主、少数为辅原则

在教学中,应该以新课标为准,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特别是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为了便于今后的教学、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基本概念应理解透彻,练习做题、布置学生做作业也是以基础题为主,而那些综合性强的、偏、难、怪、繁的题目,一定不要做,以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不同的,因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在物理课堂上,看似学生都懂了,其实真正理解掌握的很少。普遍的情况是学生感觉都懂了,而做起题来又不会做。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多给学生自己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多给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时间,多给学生归纳问题和整理思路的时间,多给学生理解的时间。

3.教学方式多样化原则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恰当地变换教学方式,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速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消除个人的思维僵化。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推理、分析能力。让学生听老师讲,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让学生探究,锻炼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归纳、分析、记忆能力,等等。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6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职物流管理教学进行概述,指出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课堂实践重现为主要方法,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高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课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物流管理;应用

引 言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经济发展从区域化的模式转为全球化模式,另外一个促进次发展模式的是物流业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无论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货物运输还是个人的网上购物,都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成为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热门专业。对物流管理教学进行探讨,是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关键。

1. 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概述

1.1 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与中职学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除了重视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中的职业技能发展,也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即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同样重要。这就导致了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学生对物流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不足;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实践上,高职教学的特点就不能展现出来。这个教学问题目前已经成为物流管理教学的主要矛盾,许多学校和教师采用了各种解决办法,但是效果却十分有限。

1.2 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案例,学生学习案例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被称为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在很多专业领域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和尝试。面对目前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的问题,再次重视案例教学法,将其应用在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此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不但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完全之策”,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充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2.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2.1 通过展现案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极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案例,已经在很多科目的教学当中出现过了。但是,针对物流管理教学的需要,教师所应用的案例教学法不应该是单纯的“案例分析”,而是应该使学生深入案例,将案例设计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问题抛给学生,使学生主动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改编,呈现出一些符合教学需要,并能够充分引发学生兴趣的案例。如,将美国的实例安达尔公司的一站式运输服务模式改编成为一个“客户下单之后,并未在约定时间之内收到货品,因此对客服提出赔付申请”的情境。规定其中的几个角色:提出赔付申请的客户、客服主管、物流管理主管、物流运输负责人员、仓库配货员等。然后将案例打印成一个“剧本”的形式,请学生在学习案例之后,自发组织,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复现。这种案例呈现的方式,使学生直接从理论学习模式进入了理论应用模式,抛开枯燥的书本,学生直接对所学产生疑问,兴趣自然会有所提升。

2.2 积极组织课堂讨论

在呈现教学案例和学习案例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生主动获得“实践技能”的过程,也是案例教学法发挥作用的根本。小组合作方法是比较可取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把全班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知识广度、性格的开放性等均衡地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是一致的,然后使每个小组成员都仔细观察案例,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先进行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案例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最后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发表出来。这种讨论的方式能够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当于给全体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仍以“客户要求赔付”的案例为例,我给了学生10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请每个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由于案例讨论的方向并不固定,因此每个小组的讨论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小组讨论的侧重点在于物流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有些小组讨论的侧重点则在于如何追究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次小组讨论的问题明确之后,我又给学生10分钟时间,请他们根据所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课堂讨论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控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能够使他们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牢牢地结合起来。

2.3 进行案例学结

在课堂讨论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案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总结,这是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之所在。通过案例学习的总结,学生对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应用方法的理解将从简单的“问题解决”模式上升到“知识建构”的模式,也就是说,无论是实践技能学习,还是理论知识学习,都能够在他们身上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首先,我就学生的案例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点拨,使他们明确在案例中学到的知识有哪些;其次,我鼓励学生对所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将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进行高度凝结,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总结到:物流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事务都可能造成管理问题,因此,前瞻性的管理风险估计和严密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将物流作业管理和服务管理联系起来,考虑到供应链和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做好物流管理的关键。由此可见,进行案例学结,是案例教学法展示其教学魅力的关键。

3. 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们在重现案例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出极大的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给课堂控制带来难度,如果教师不对课堂进行严格的控制,则学生的讨论走向很可能偏离主题。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以教师对课堂的高效控制为背景,只有这样,此教学方法的优势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另外,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案例的选择具有针对性,有些案例能够使学生活的综合性的能力发展,有些案例则是适合于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的,在学生没有掌握处理复杂的案例的方法和能力的前提下,呈现一个比较棘手的案例,非但不能使物流管理教学质量提高,反而会使学生学习效果下降。因此,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案例之前,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保证案例教学符合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把握不良的问题,使物流管理教学真正实现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共同发展的目的。(作者单位:鄂州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钱 婷.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12):128-130.

[2]刘 敏.高职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他逃[J].无线互联科技,2014(05):115-117.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7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实用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深入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学习,调动自身的潜能去解决问题。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其最大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和改变行为,另一方面借助该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习与实践进行结合。

1 案例教学在物流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学生能通过物流案例教学熟悉并掌握之前各门相关物流课程的知识点和理论,起着复习、强化相关知识的作用。物流案例分析课是通过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要求对给定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做出相应的决策或评价,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意见等。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教学课程,考察的是最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它不仅能考察学生了解知识的程度,而且能考察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评价方面的能力。因此,案例分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重拾未学习好的知识及巩固已学习到手的知识,提高中国物流教学质量。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突显,学生物流理论与实践脱节,成为物流教育业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中国物流用人单位急迫的需求,物流企业普遍关心的重点。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就是因为中国物流教育模式思路不明,物流学科体系模糊导致的。目前国内已有两百多所高校开展物流专业,但无论物流管理,还是物流工程,都应该有核心课程。这个核心课程的设置成为了决定物流专业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真本领的有效途径。其中能够实现这个途径的最好的一门课程就是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因为物流案例分析课程一方面包含物流历史、企业物流经营运作、物流人才结构和物流教育现状等内容,另一方面更多突出案例教学的设计思想、课程安排和按物流功能、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而设计的案例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应用性、直观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将物流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真正培养出适合物流行业发展的有用之才。

2 物流案例教材现状分析

物流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特别是从物流学,物流专业涉及的各环节学科,比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配送管理、流通加工管理、包装管理及物流信息管理等体系庞大,相关相联、融会贯通。因而,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在师资、教案、课程设计等方面,要做好充分准备,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转化为课堂的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流案例教材的选择上。

与其它教材不同,物流案例教材的内容全部是案例,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鲜明的教学目的性

所谓物流案例通常情况下是适应教学需要而编写和采用的,有些物流案例教材属于配套案例教材。它的特点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紧密,教学实用性较强,通过对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流理论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开发自学的能力。

2.2 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物流教材以理论知识见长,同时也将一些案例分析穿插在相关内容中;有的物流教材以案例分析见长, 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也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个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辨析市场、环境的能力。

2.3 高度临摹性

案例教材的编著者通过调查研究企事业单位物流管理实际状况,进一步编写相应的物流管理案例,这些编著者通常情况下是实际部门的从业人员或相关案例的当事人,因此案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客观性。

为了保密,同时提升案例的效果,案例中的企业名称、数据等带有虚拟性、掩饰性,甚至做了必要的处理,但是,案例的内容来源于真实的管理实践。

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对案例中的疑问、缺陷和问题等进行摹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透过物流管理的现象,迫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加工信息和判断决策的能力。

3 物流案例教材对物流案例教学的影响

①对于物流案例教材来说,本身就是描述物流企业运作或企业物流运作,教材中选用的案例往往来源于国内外真实的企业,而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受研究的角度不同,以及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使得每位分析者做出的分析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所以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根本不存在标准答案,这就对学生提出挑战,希望他们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得出答案。

②在物流案例教材中,选择的案例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在教材学习前、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和掌握有关物流方面的知识、理念与理论。

③物流案例教材的类型不同,对学生分析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物流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篇幅长短,可以分为短篇、中篇、长篇和大型物流案例,这就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传载形式为标准,可分为书写物流案例、情景仿真物流案例等,这可以帮助学生将来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需要学校提供很好的教学设施、设备;根据物流活动内容和性质为标准,可分为物流规划案例、物流运作案例、物流决策案例、物流评价案例等,这就考察学生的具体管理知识怎样更好的应用于专业领域,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每个物流环节微观知识的把握程度。

④物流案例教材中使用方法不同,对学生最终判断、决策影响也不同。

实际上,案例教学方法详细介绍了教师、学生都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案例进行课堂学习。对有关分析工具能够熟练地掌握,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由于每种分析工具的使用存在差异性,同时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灵活运用工具很关键,这些工具对学生的案例分析结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案例撰写标准如何进行统一,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有些案例在编写过程中,侧重“问题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所有的案例在面临方案抉择时,需要予以强调和讨论,而对于事件过程的叙述,则没有对其格式进行详细的规定。这一点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在制作物流案例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教学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需要予以重点考虑,以核心问题为线索和准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不同的案例进行串连,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案例教学特色。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物流案例,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我们对这些内容进行认真的考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制作合适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案例教学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案例教学思想,掌握引导学生课堂讨论的技巧,让案例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运用。

4 物流案例教学结合物流案例教材改进的思路

通过对物流案例教材对教学方面的观察和思考,教师应该总结我国物流案例教学方法,思考如何进一步明确案例撰写标准、如何提高案例的有效使用率,真正使案例变成事半功倍的有效课堂工具。但无论物流案例教材的编写形式和内容上怎样变换,我们把握住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再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来分析案例,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掌握每个案例基本知识点。介绍每个案例时,应先叙述一下有关基本理论和知识点。

第二,介绍案例中的企业背景。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及产品特点的分析。因为行业背景与产品特点涉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供应链类型,行业发展水平也影响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水平。

第三,介绍整个案例的背景。应尽量地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介绍案情,因为传播学的调查表明,人通过视觉器官接受的信息高度达65%,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案例产生关注和兴趣。

第四,对案例进行概括性的总结,使考生能从总体上把握案例的主体思路与主要脉络。

第五,主要问题分析。教材中有的案例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作者分析的思路与过程,有的案例没有详细分析,仅给出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思路。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使学生能更深入和清晰地理解案例。我们还可以提出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案例内容相一致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六,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学习者的回答,给予相应的引导,或回答后再进行提问,环环相扣,积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第七,总结、评析。对案例中涉及的物流知识、案例内容和分析所用的工具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对于教师来说,其侧重点应该放在分析方面,而不是一味地注重结论。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8

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科应用类课程教育中普遍推崇和倡导的教学方法,且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视频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中的一个具体方式,让案例通过视频展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视频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视频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某部门或某单位的实际业务项目作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组织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使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进行无缝链接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学校物流管理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实用、非常有实效的教学方法。

视频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体现形式,是对普通案例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视频使案例展现的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学生通过对视频中的案例认识和分析,加深印象,也弥补实训基地不足的缺憾。

二、视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流通领域的一切商品流及有关的资金流、信息流等,研究的目的是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与控制,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流通成本上升的问

题。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产生、发展与经济实际和流通实际密切相关,该门学科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因此,结合案例教学的相关方法讲授连锁企业物流管理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

1.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课程,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用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又要讲解许多物流管理的独特理论与设施,如JIT、配送中心、RFID、集装箱、托盘、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但实践性较强.而且现代化程度要求较高。教学的对象都是学生,没有物流管理的任何工作实践和学习基础,所以在接受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这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时,好比雾里看花。加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较新的专业,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这门课程在各高校开设的时间又短,因此教材的编写很不完善,有些是纯粹照搬物流管理课程,只注重生产领域的物流流通,而不关注流通领域的物流流通,几乎是一些条条框框,纯理论介绍,内容十分抽象,学起来枯燥无味,根本没有办法体现高职理学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教师只有将国内外鲜活的应用流通物流管理理论的成功案例引人课堂,才能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又便于学生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视频案例教学不仅帮助学生熟悉国内外流通活动中的物流业务,系统掌握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视频案例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收集案例材料,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讨论与争辩,能够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角度看,由于其专业性质以及实训基地的缺乏决定了对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因此容易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产生厌烦情绪。通过开展视频案例教学,可将连锁企业物流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和物流管理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重点要讨论: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应制定什么样的实施计划?如何实施?如何进行整理评价?通过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和气氛,是学生能充分讨论和交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视频案例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主动吸纳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自觉地提升自我反思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视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设计和运用

1. 用视频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连锁企业物流管理关于配送中心配送流程教学中,若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免不了条条框框介绍配送中心由哪些部分组成,怎么开展作业,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生涩难懂,过于抽象理解不了,因而缺乏学习兴趣。

若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法,即先给学生看一些国内外的实例如德马泰克Newegg的配送中心;屈臣氏配送中心的配送作业流程。国内外先进的配送中心作业让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在这个配送流程中经历了哪些环节?不同的环节具体要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在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回答好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配送中心收货-存储-拣选-配装-加工-发货的整个流程及其作业要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并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不断启发,诱发学生开动脑筋,尤其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

教师在总结时,得出正确结论,活跃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对视频的学习和讨论,更深刻地掌握了知识。

2. 用视频案例强化操作能力

在连锁企业物流管理中介绍现代物流技术时,因为学生都没有参与过物流作业,所以对这些技术知之甚少。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用一些图片来讲解,学生还是会觉得形式过于单一,而且不能深入直观地了解现代物流技术,更无法让他们动手来进行操作。如果采用视频案例教学,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条形码技术的应用,RFID技术的应用,物流周转箱的应用。在视频中详细介绍在这些技术应用时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和操作要领。当同学们到达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时,就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升和强化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3. 用视频案例突出学生主体

在传统的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往往都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的让学生掌握一些物流术语和操作流程。学生对这些物流知识的理解除了死记硬背,也就是一知半解,根本不能做到深刻地理解和熟练的运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学习的状态,而不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先通过对视频的解读来掌握物流知识和操作要领,进而进行操作实践,最后再教师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更符合现代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更能体现

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被摆到主体的位置上,通过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反复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四、在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中实施视频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处理视频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视频案例教学通过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发展前景,有利于扩展知识面,增强实战能力。视频案例用于展示学生难以理解的典型案例,如配送中心的配送流程,RFID在实际连锁企业中的运用等等,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和理解文字所不能很好描述和展示的内容,让学习更为具体和直观。但是视频案例只是案例教学的一种,是辅助的形式,可以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案例与有关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熟记理论但不知如何运用的弊端。但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需要与传统的讲授方式相结合,通过案例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 加强视频案例库的建设与完善

虽然现在信息传播广泛,但是就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国内相关的视频非常少。案例缺乏是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视频案例教学的瓶颈,许多教师想开展视频案例教学,但苦于没有案例,建立连锁企业物流管理视频案例库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作者有着多年留学德国的经历,所以下载和翻译国外优秀的视频用于教学,例如:Remmers的配送——昨天下单,今日送达;BEUMER-Hermes的配送中心;Amazon的图书包装;德马泰克Newegg——由分拣到发运的全自动;屈臣氏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周转箱分拣自动识别信息处理系统等等。但是这都还远远不够,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不断完善和更新视频案例库。

总之,科学地选择视频案例教学法是满足连锁企业物流管理教学的需求,能对传统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利补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视频案例教学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代替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物流类课程 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

案例教学法始于1918年美国哈佛管理学院,目前在西方国家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所用的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1/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书面的形式被展现,并作为被剖析的对象,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

在国外商学院教学中已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为MBA开设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各有50%的教学时间是由案例教学和小组学习来开展的,而无论是为本科学生还是为研究生开设的商业法则,基本上都以案例教学为主。

在我国80年代初,中美合作的大连管理培训中心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已日趋规范,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代教学方法。下面笔者仅就物流类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谈几点看法。

二、物流类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物流类课程大多实践性较强,适合于案例教学。物流类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基于以下原因。

1.符合物流类课程实践性特点。

物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的,没有工作经验,采用基于真实报道而撰写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物流案例无疑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现实社会中物流业务的运作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概念,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国际物流的通关”时,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逐条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则效果较好。比如以书后那一块由黑白相间的条和数字讲解条形码,不仅让大家觉得物流就在身边,而且非常有兴趣了解这些没有什么规则的数字和条是如何反映信息的。

2.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理解案例本身外,还要求学生在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时,正确处理案例中的信息,并有目的地收集其它信息来形成并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学生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需要形成一个团队,他们会了解到团队中的领袖和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且与其他组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统一的观点,这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思维、分析、创新、团队协调等能力。而在案例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则要面对全班同学,表达本组的观点并回答其他同学及老师的质疑,对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比如沃尔玛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及效果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物流课程中的配送相关理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配送的实际运作。

三、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不是简单地由教师讲解案例,而是通过讨论、分析,以案例为基础领会物流理论。物流类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拟订讨论题目。

(1)选择适当的教学案例

精心搜集和挑选教学案例,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案例的搜集和选择过程中,应使案例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案例应生动、具体,真实情境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选取简单的能说明问题又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三是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2)拟订讨论题目

物流类课程案例教学要循序渐进,可以先选些比较浅显的专题性案例进行讨论,事先出好讨论的题目,题目可以具体些。随着学生对案例讨论的逐渐熟悉,可以过渡到不出讨论题进行讨论或只作简单提示性思考建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把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

2.组织案例讨论。

首先,教师在已经确定案例教学基本内容并做好相关准备的基础上,提前一周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并对案例教学过程提出具体要求,如分组规模、发言时间、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要求等,由学生个人先阅读分析案例材料。其次,在个人初步阅读和分析案例后,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一部分在课堂上进行,大部分在课下进行,由小组组长负责。这个阶段关键在于要求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加讨论,并保证人人发言。在每个人都发言的基础上,各小组推举一名代表,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进行加工整理后,代表全组在课堂上发言。最后,以教学大班为单位,在课堂上对案例展开讨论,进行分析。这一过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和核心环节。

3.教师集中点评。

教师对本次案例分析情况和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点评、归纳总结,同时指出这次讨论的优、缺点,并且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供学生课后思考。

4.案例分析的考核。

在物流类课程的考核中,学生的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30%左右,而案例成绩分析则应占平时成绩的70%,从而引起学生们的重视。

案例分析的成绩考核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报告的考核和课堂演讲效果的考核。在案例分析报告中,主要由教师根据报告的质量给出小组报告成绩,并依据分工为小组成员打分。而课堂演讲效果的评分则可以采用以学生评分为主,教师评分为辅的办法,同时权衡组员对报告的贡献程度,对负责主笔或演讲的学生适当加分。

四、结论

经过物流类课程教学实践,笔者深感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新武.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中的运用探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6:47-49.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物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

1物业管理课程的特点

房地产是近年来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一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在中国拔地而起。城市商品住房的兴起正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住房模式,房地产商将住房区域分为公共区域与私人区域,私人区域是小区住户的日常起居的地方,但是小区的公园、电梯、公共走廊都是需要小区住户平摊的。很多人会关心这些钱除了买这些地的使用权还用在了哪些方面呢?其实这另外一部分钱就是给了物业,物业负责整个小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公共场所的管理。售楼员在如火如荼地推荐我们这个房子地段好、装修好的同时,房客们现在却似乎越来越关注另一个问题——物业管理。所有的小区都是要配备物业的,物业就相当于一个小区的管家,时时刻刻注意着这个小区的动向。随着房产的开发,物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却稀缺,因此大学开设物业管理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我国的物业管理教学才刚刚起步,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方法都不够成熟,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物业管理隶属于工程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读完本科四年即可毕业。通过对大学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如今的物业管理课程有以下两个特点:①综合性。物业管理专业要学的东西多且杂,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律、建筑等多方面知识;②应用性。换句话说,物业管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需要你进行多么深的学术研究,只是纯粹需要这种人才参与到市场来填补社会就业空位。物业管理教学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教一些实用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胜任这个职位的要求。

2物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物业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实用性强就意味着并不需要学习多少理论知识。现在的物流管理教师上课依然秉承着与其他理论性强的专业同样的上课方式,即主动强化理论知识,弱化实践操作。这对于其他搞研究的专业或许还行的通,对于直面就业的专业就委实有些牵强。或许是老师习惯性的教学方式,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提不起积极性。

2.2学生对物业管理课程不够重视

物业管理在中国应该算是比较新的行业,因此大学生对物业管理的认知还不是很透彻。尤其是一些大学生片面地将物业管理理解为服务业,认为不需要知识也可以去胜任这个职位,很少有人会为了单纯想要当物业管理人员而去学这个专业。加上工程管理专业的范围非常宽泛,既与管理挂钩,又与服务嵌连。因此大家选择这个专业的人大多数都应该是奔着当管理人员去的,就业也是往大型的房地产企业总部或建筑事务所去的,几乎没人想到去当一个小区物业管理。而且物业管理不仅工作辛苦,待遇还不高,因此更没有什么人考虑了。这样的观念也显示出当前社会对这个行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3物业管理课时安排有限

物业管理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部分主要依靠讲解案例来完成。但由于课时安排的有限,理论和实践课程如何分配成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一大难题。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先教授理论知识,然后再是案例分析,但是这样理论课一定会占据大部分时间。案例分析占主要时间,但是纯的案例分析没有理论指导也很难将清楚。平均分配,这样反而实践和理论都耽误了。那如何利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多的东西呢?我们试验了案例教学法,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

3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意义

3.1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案例来自于实践。一份典型的案例包含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平时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如果学生做到了,他们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非常适合这个专业,那自然对这个专业更感兴趣,如果解决不了,那肯定也情有可原,老师就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看一看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只有自己不懂得东西,我们才会认真去聆听,那教学的效果肯定会比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要强。他们也会觉得这个专业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容易,也需要重视起来。因此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论情况怎样,我们的目的都可以达到。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份典型的物业实际案例不仅包含学生要学的理论知识,还包括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很常见的物业收费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学生如何去跟这些业主交流,这就是理论课本学不到的东西,必须要学生亲自去体会。学生拿到一份案例不仅需要利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而且碰到一些突发情况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现场反应能力,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更是积累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4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案例的选取要足够典型。要能真正反应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教学毕竟是教学,案例分析的最终还是要体现理论;其次在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只能想到事物的表面,而老师可以将学生引向更深的层面;再次教师要从一个主讲人变成一个旁观者。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教师只有站在学生外,才能看清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最后教师也不能整个分析过程都不参与其中,最后的结尾还是需教师来对案例分析进行升华,指出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分析内容。

5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其实案例这个名词最开始不是运用在物业管理方面的,最开始的案例教学出现在医学领域,因为医学病例就是典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其实许多领域出现的典型都可以用案例来整理,因此,其他领域也开始用案例来进行情况的总结与分析。案例分析法其实就是对某一特殊情况进行分析,从特殊中得到这种事件的普遍规律,再反过来运用这种普遍规律来指导特殊情况,就像哲学中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后来的案例分析法被借鉴到教学领域,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意识到教师其实可以很好地利用案例分析法,由于在教学课堂上只讲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着门学科的兴趣。但案例分析法就不同了,教师们发现这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案例来源于生活,但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这些实际案例中总结出理论依据。这时候我们发现案例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起到教育、启迪学生的作用,这种教育方法是具有变革性的。尤其是运用到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物业管理,效果会更加明显。我们一般利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主要步骤就是先选择一份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去分析,教师从旁进行适当的指导,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这样的案例教学既让学生深入到了问题的实践层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将理论知识渗透到案例教学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最后,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老师也在其中受益匪浅。在这种方法还没有被引入教学领域之前,教师都是日复一日地进行机械化的理论灌输,他们虽然知道这样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这些理论知识基本上也没什么用,但没有办法,整个社会都是这样,直到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让老师重拾了教学的信心。老师跟学生一样,也是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老师也面临着对自己上课能力和教授知识的能力的新的考验,这种同时让双方都紧张的教学方法重燃了当下大学教学的热情,相信效果出来一定会非常惊艳。

5.1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具体内容

(1)物业管理课程总论。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产业,该行业正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所以在授课时,要大概的介绍物业管理行业的前端领域和新近发展情况以及该学科在中国的现状和国家颁布的法律条例以及相关政策,并且要和发达国家物业管理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显示出差距。也要对中国优秀且有个性的物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此时同学们就会对该学科有个大体认知。在这个条件下,举例说明物业管理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让同学据此进行思考和讨论,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独自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播放物业管理影像资料。很大一部分同学对现代物业管理的方法和准则并不是很熟悉,在刚上课的时,向同学们播放一或两个资料片,对著名的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准则做直观的展示。让同学对物业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样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致。(3)物业管理课程讲座式。教师举案法是案例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物业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将以往的章节模式变为讲座模式,不再面面具到的解释理论知识,而是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剩余的非主要和小难度的知识点让同学们找时间自学,这样就提高了课堂的利用效率,在有限时间内对典型案例进行讲解,点明重点。教师每节课布置一个主题,准备一至两个典型案例,先以奖励制度激励同学参与分析案例,而后引出相关概念原理,再利用概念原理重新对案例进行科学分析。(4)学生课程论文的讲解和讨论。案例教学法还有一种方式——学生举案法的实践。课程论文在同学的成绩考核中占一定比例,要让同学独自物色物业管理案例并上交相关论文,论文应由案例介绍、问题分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要以电子稿形式上交。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同学的论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展示,并让相关同学上台讲解案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并且有压力感,进而产生动力,能够使学生悉心准备论文,提高论文质量,并且提高同学主动学习的能力。

5.2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思路

主要思路:①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准备相关的案例;②教师利用多媒体系统,向同学展示案例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③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发言,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从而寻求出解决问题方法;④教师通过展示的案例,引出相关的概念和原理,用概念原理解释本次课堂的学习内容;⑤教师提出案例中的问题,并利用概念和原理进行解决和改正;⑥分析同学对案例处理态度和方式的不同。

5.3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课程改革中应用的具体步骤

(1)选择案例。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获得案例,比如通过网络,电视,手机以及日常生活经验都可以。教师收集到某一教学主题案例后,可通过板书讲解、视频展示、模拟演示的方法向学生展示。收集来的案例应当切实符合教学主题,要求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实效性。难度居中即可。(2)学生准备。教师要通过准备的案例的复杂指数和教学目标,来估算出准备时间和应准备的资料。启迪同学们搜寻需要的信息,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并能够独立思考出解决案例问题的方案。在此之前给同学们分好组,让他们懂得协作与交流。准备好应答课堂的讨论问题和课堂总结。(3)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学生运用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出案例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案例的规模大小不一,有一些小的案例,只需要教师讲解一个知识点即可,讲解后,教师可以立即给出案例,细心学习的同学会轻松得出结论;还有一些较大的案例,可能要在学习整章后才会得出结论,这时就可以让同学们结合前面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此刻应该引领同学回忆之前的知识点,但是不能说出最终答案,让同学在老师的提醒下独立思考。此过程就鲜明的显示出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运用传统教学法时,教师经常会进行细致的讲解,可是这样就会大大降低了同学主动学习的能力,此时的教学主体变成了教师。而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会与同学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让同学们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同学主动学习的能力,而同学们会利用自己学过的相关知识甚至是课外知识来提出解决的初步方案。此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引导同学,并不过多的干预同学的思考与分析,但是在这过程中有的同学们多多少少会有些偏差,甚至脱离了学习的内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予以纠正或加以提醒了。但最后还是要以尊重同学观点和想法为前提,进行总结归纳。将内容引导到正确的主题上来。(4)总结回顾。教师展现的结论或答案,这部分并不是固定的,有的可以从书本教材中找到,有的则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与同学一起研究他们的不同之处。并以鼓励的形式对同学的结论进行点评。让同学们独自总结错误,得出经验教训。每一个小组可以做一些书面报告,并把它们保存下来。为学生下一次的案例分析提供经验和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即可以学到概念理论,也可以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逻辑思考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