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基站实习报告(共3篇)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基站实习报告(共3篇)

第1篇:考察基站实习报告

******大学

实习报告

系别: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41班 姓名:*** 学号:123456789

2017/2/9

****基站参观实习报告

作为学习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作为以后即将成为一名通信的学生来说,了解通信基础知识,掌握通信专业的学习方法,明白通信行业最前沿的科技知识,是关系到自己前途,关系到自己人生价值能否实现的人生大事。

通过此次的学习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浙西参观实习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观察能力,开阔了视野,并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实让我收获颇多。现将本次实习过程、主要收获、存在为题、解决措施、建议、以及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等作以总结。

首先,在2015年7月3日早上,在教室里,老师粗略地给我们讲一下通信基站的一些设备,如图,有铁塔、天线、电池、馈线、BTS(基站收发信台)、BSC(基站控制器)等。这让我们对基站的一些设备,及基站的工作原理有了一点的了解。

接着,我们在刘老师及基站的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的楼顶的移动基站内。一进入房间就感觉到了新的东西,能亲眼看到

1 上图所列的各种通信设备的实物,并且能亲身来到基站这种地方。基站的房间建的非常结实,且很封闭,不会让一些老鼠虫子之类的进去。在房间外面,有铁塔、天线等。房间内安装有通信设备及一些辅助的设备,每一种设备的线路都排得非常整齐,每一根线都有一个标签。

空调,是基站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房间内设备的工作会产生一些热量,但有一些设备对温度是有要求的,过高课能会导致工作不正常或无法工作。还有避雷针都建得很严密。里面还有温度计等。

通过老师和技术人员的讲解,我们学习了很多有用的实际知识。让我们了解一些设备的功能。

设备功能介绍:

天线

天线,是一个接受、发送信号的一个必须具备的一个工具。凡是能接收信号、发送信号的东西,天线是必不可少的。就我们手中的手机,还有蓝牙、无线鼠标等,他们也是有天线的存在,只是它被隐藏起来而已。那么我们手中的手机他能上网、打电话等都是必须经过基站来发送信号的。比如通话,它的工作原理是先通过手机里面的设备把我们说的话转化为数字信号,在通过手机的天线把限号发送出去,2 基站铁塔的天线就接受这个信号后,进行交换后,在由天线发送我们的信号给另一个手机。电池

由于基站的通信设备都是使用直流电,电压规定是48V,所以在房间里面配置电池输出电压48V的直流电。这电池的作用是当某一天断电了,它能短时间内给基站供电,使基站能正常工作。听老师在说一般在72小时内。平时有电时,这些电池也会自动充电。有着些蓄电池,就是我们在断电时,还能够通电话的原因。馈线

馈线,是传输射频信号的电缆,一般用于BTS设备到天线的射频信号的传输的同轴射频电缆。其主要作用是把发射机输出的射频载波信号高效地送至天线,这一方面要求馈线的衰耗要小,另一方面其阻抗应尽可能与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和天线的输入阻抗相匹配。

BTS(基站收发信台)

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收发信台,受控于基站控制器(BSC),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空中接口的功能。BTS发送与接受流程图:

发送:信道编码—交织—扩频—加扰—射频调制—功率放大—滤波—发射

3 接收:滤波—低噪放大—解调—解扰—解扩—解交织—信道解码 BSC(基站控制器)

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控制一组基站,其任务是管理无线网络,即管理无线小区及其无线信道,无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移动台的业务过程,并提供基站至MSC之间的接口。将有关无线控制的功能尽量的集中到BSC上来,以简化基站的设备,这是GSM的一个特色。其功能有管理无线网络,无线资源管理、定位、寻呼、基站监控等。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我们书本上学习的怎样,最终一切还是要归于实际的。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此次短暂的参观基站的学习,我对通信系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老师和技术人员的讲解下,我懂了一些,但是很多还是似懂非懂的。然而,我却认识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通信设备,还能学习到了一点点通信设备工作原理。这能给我下学期将要学的通信专业奠定了基础。

这次参观也是难得的,它能让我们有机会去听技术人员讲解我们的专业知识。听他对设备的讲解及我们亲眼能看到的实物,更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且有益于我们以后的工作。从我和技术人员相比,我还需再加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第2篇:基站维护实习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生 产 实习报 告

系 别 电子信息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通 信 技 术

指导教师

实习单位 广东怡创通信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

2011年 10 月 日

-1 广东怡创通信有限公司生产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实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便适应从学校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的转变,使我们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并为后继课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2、广东怡创通信有限公司概况

广东怡创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月,是中国最早从事通信网络建设与网络技术服务、提供通信增值服务的民营企业之一,被广州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服务于移动运营商,并与爱立信、西门子、华为等设备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范围涵盖了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等全方位的内容,包含交换、无线、传输等各专业硬件安装和软件调测业务以及网络优化、系统设备维护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专业齐全、配套完善”的专业服务体系,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为了在3G技术应用到来时,公司业务能更好把握机遇发展,于2005年12月与爱立信公司在广州成立了中外合资公司:德明信(广州)通信有限公司,主要为3G应用到来而准备充足的人力和技术资源,并拓展新市场。多年来,通过怡创人的不断努力,公司的整体实力稳步提高,赢得业界的广泛认同。在今后的发展中,怡创将继续秉承“诚信、-3 一般的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基站硬件故障、基站软件故障、交流引入故障(短路、断路、更换开关、熔丝、更改室内外走线、停电后恢复供电等)、直流故障(更换开关、熔丝,更换整流模块,更换监控模块,修改开关电源参数等)、蓄电池故障、空调故障、基站传输排障、基站动力环境监控设备故障[5]。

当基站出现故障时:首先考虑电源、传输及温度问题,通过监控查看基站交流、直流电压(退服前最后上传数据)。若排除供电原因,根据传输拓扑结构,看是单个基站传输断还是相关联的基站传输都断,若是单个站断,检查本站及上端站传输设备的工作状态;相关联的多个基站传输断,一般为光缆问题或两端节点站问题。请传输值班人员配合在传输网管上查看光端机是否有光R-LOSS告警,有告警并且当地或上端站未停电,一般为光缆故障。排除光路问题后,检查电路即我们平时说的2M。首先在DDF架对交换侧进行环回,即用终端塞对光端机出来的2M信号分别进行环、断,询问机房传输状态,若正常,说明故障点在基站侧;若原来的状态未改变,说明故障点不在本基站侧,可能是传输机房跳线或电路状态被改变所导致。基站内问题可以逐段排查。另外,有很多故障并非基站硬件故障,而是因为BSC的参数设置不对。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发射机也将无法工作。处理障碍时应注意对现场现象的观察,同时对OMT读出的告警LOG进行保存。不仅便于日后的分析,遇到困难还可以让技术支持得到更详细的数据。

4、收获与心得

经过在公司两个月的实习, 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的事物,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新的相反,想说的很

-5 会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

5、问题与不足

在怡创防城港东兴实习我发现了东兴小组很多的问题,下面说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刚来公司几天我就发现员工的作息时间不好。排除比较紧急发电工作以外,早上员工一般起床时间在8:00-8:30。然后真正出工时间一般在9:00-10:00。所以整个上午的工作时间是很短暂的。晚上的时候,员工一般休息时间在12:00-12:30,所以早上起得晚也不足为奇。第二,员工的偷懒行为比较普遍。员工都是拿固定工资,在小组里面做多做少都是那么多工资,所以九成的员工都是报着能少做就尽量少做,能不做就尽量不做的心态,只有少数员工工作比较积极。第三,领导者的管理安排能力不佳。领导者对老员工的某些不良行为不干正面的批评指正,对老员工有些放纵。对任务的人员分配时而有问题,出现一个人的工作安排多个人去做,或者人手不足等问题。第四,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和谐。部分员工背着同事说人家话,说人家的不足。这种矛盾一部分是个别员工人品素质问题导致,另一部分是工作中的不公平所导致。

6、意见与建议

对于员工来说个人素质修养以及职业修养需要进一步提高,改善个人的缺点与不足。员工与员工之间应该多一些沟通与交流,多一些宽容与体量。领导者的管理能力需要提高,严格要求员工,同时也是要多与员工交流沟通,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打好群众基础。对于高层的管理者,他们看不到底层的员工具

第3篇:基站介绍,实习资料

移动,机床设备,设备之间有连接,通信部门有很多,网游,维护是多数,这个机房经过改造,各个设备有标识,经过标准化,所有通讯设备经过380V电压,交流瓶分流,动力配套系统,保证机房恒温恒湿标准,开关电源是管除了空调之外的-48V,这是相对于0V,开关电源800AH的电池组,非常大,横梁的作用主要是称重用的,电池组的重量如果都落在地上有可能会倒塌,经过重新的称重,可以分重,室内若停电,为通信设备供电,通信设备分为好多种类,只需要对重点设备进行供电,核心处理的控制模块,和工作模块,块数多少跟设备多少,耗电多少成正比关系。机房不是最大的,如果最大是要十多个,通信专业,IT企业,以及做芯片的因特尔相关的供电都是非常大的,并不是很节能环保。由于电池容量是有限的,不会保证持续和足够的供电,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电池不可以完全放空,非重要的设备(无线设备)会被放空,由于传输设备会关系到下属的专线业务(WLAN,数据传输),不能放空,需要持续供电,当电压再降到一定程度时,所有设备停止工作。这里的门是智能电子开关,门会自动打开,输入信息,送入服务器,辨识谁进入使用。

接下来参观传输机柜,华为产品,一根线原来是2M,3G4G供应不足,一根光纤会承担很大的容量通过远程通信,里边有法兰盘,几个机房传输节点,节点归结为一个环,环的作用是一头断了一头是通的,这是逻辑上的环,首先通过传输交接箱,再经过导线。

E网即为2G,逐渐会被淘汰,如果容量不够了,旁边为3G交接箱,所有都为光纤口,2G-3G是,射频出来接馈线接天线,天线通过馈线到接收,通过光纤,RU可以和天线合二为一,TD设备,需要一个天线,RU为了节省资源,辐射很大。

3G网络对3G基站提出了高性能、综合部署成本低、灵活部署和面向未来的演进需求,在3G的新要求之下,基站产品形态将朝着高适应性,满足各种复杂无线环境的方向发展。随着通信行业竞争的加剧,运营商为了提高人力资源运用效率,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其核心业务上,提高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作为主设备辅助平台的机房建设及基础能源动力系统的资源投入则逐渐减少。比如3G网络的建设,一旦各运营商开始快速、规模、高质量建网,传统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模式将很难满足网络建设的需要,上海汇珏的户外一体化通信机房/机柜建设方案正是适应现代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的需求而产生的。

户外通信机柜是指可直接处于气候影响下,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不允许操作者进入操作的柜体,其内部可安装通信系统设备、电源、电池、配线、温控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能为内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可靠的机械和环境保护,以下简称机柜。户外一体化通信机柜能适用于落地、架空、挂杆等不同形式的安装方式,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拆卸搬运灵活的特点,因此可广泛应用于DSLAM下移点、无线基站等场合,替代传统机房。在无线网络中,由于户外一体化通信机柜的自身特点,使其在楼顶天面安装部署成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一般两套机柜即可快速组合成一套基站系统,包括BTS机柜和传输电源综合机柜,BTS机柜主要解决BTS设备的安装和馈线的引入,而综合机柜将提供传输、电源、电池以及配线等配套功能。

在机柜无法满足大容量系统设备安装的情况下,户外一体化通信机房由于其散件可拆卸、运输、现场拼装的特点,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应用。机房安装方式一般采用落地安装,可安装在平地、山顶或楼顶天面等场合,广泛应用于移动基站、宽带接入机房、远端模块局机房等。户外一体化通信机房根据尺寸和安装运输场所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和拼装式两种。整体式户外一体化通信机房在工厂进行整体组装,更适合于宽带接入和远端模块机房工程。拼装式机房因其可在安装点现场安装施工的特点,可适用于任何适宜的安装地点和工程。

为确保现场安装的可操作性和机房的高质量,北京机柜专家户认为外一体化通信机房板材必须具备高通用性、高互换性的要求。户外一体化通信机房板材一般宜选用夹芯板,由面板和芯材构成。面板指机房的表面板材,可分为外面板和内面板。芯材指机房板材的夹芯材料,具有隔热、增加强度等功能。目前面板材料一般采用彩涂板、FRP玻璃钢以及混凝土纤维板材等;芯材一般采用聚苯乙烯、聚氨酯和岩棉等材料。彩涂板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和机械强度,但它对板材的厚度和品牌的选择较为关键,不同的品牌规格的板材有较大的性能差异。FRP玻璃钢板材抗腐蚀能力突出,但其抗弯曲强度和抗冲击力等机械强度稍逊,且价格较彩涂板偏高。而混凝土纤维板材外观较为粗糙,无芯材,保温效果和机械强度差,板材憎水性较差,且房体较容易出现粉化、受潮的现象。

光缆交接箱是一种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光缆引入光缆交接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以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光缆交接箱是安装在户外的连接设备,对它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能够抵受剧变的气候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它要具有防水气凝结、防水和防尘、防虫害和鼠害、抗冲击损坏能力强的特点。它必须能够抵御比较恶劣的外环境。因此,箱体外侧对防水、防潮、防尘、防撞击损害、防虫害鼠害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其内侧对温度、湿度控制要求十分高。

光纤通信技术(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电信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其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当今,光纤以其传输频带宽、抗干扰性高和信号衰减小,而远优于电缆、微波通信的传输,已成为世界通信中主要传输方式。

技术领域特点

(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400Gbit/s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

十、甚至上百公里。(2)信号干扰小、保密性能好;

(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电通信不能解决各种电磁干扰问题,唯有光纤通信不受各种电磁干扰。(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铺设和运输;

(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6)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8)质地脆,机械强度差。(9)光纤的切断和接续需要一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10)分路、耦合不灵活。

(11)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20cm)(12)有供电困难问题。

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单色性等显著优点,光纤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纤通信. 原理与应用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传输速度日益更新,光纤技术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在多微机电梯系统中,光纤的应用充分满足了大量的数据通信正确、可靠、高速传输和处理的要求。光纤技术在电梯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使电梯系统的并联群控性能有了明显提高。电梯上所使用的光纤通信装置主要由光源、光电接收器和光纤组成。光源

微机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为电信号,而光纤系统传输的是光信号,因此,为了把微机系统产生的电信号在光纤中传输,首先要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源就是这样一种电光转换器件。

光源首先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向光纤发送光信号。在光纤系统中,光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作为光纤光源的有白炽灯、激光器和半导体光源等。半导体光源是利用半导体的 PN结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常用的半导体光源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LD)。

半导体光源因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光纤易于相容等优点,在光纤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接收器

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在被微机系统所接收前,首先要还原成相应的电信号。这种转换是通过光接收器来实现的。光接收器的作用就是将由光纤传送过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把该电信号交由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光接收器是根据光电效应的原理,用光照射半导体的 PN结,半导体的 PN结吸收光能后将产生载流子,因此产生 PN结的光电效应,从而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应用于光纤系统中的半导体接收器主要有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倍增管和光电池等。光电三极管不仅能把入射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而且能把电信号放大,从而能够与控制系统接口电路很好地匹配,所以光电三极管的应用最为广泛。光纤

光纤是光信号的传输通道,是光纤通信的关键材料。光纤由纤芯、包层、涂敷层及外套组成,是一个多层介质结构的对称圆柱体。纤芯的主体是二氧化硅,里面掺有微量的其它材料,用以提高材料的光折射率。纤芯外面有包层,包层与纤芯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纤芯的光折射率较高,用以保证光信号主要在纤芯里进行传输。包层外面是一层涂料,主要用来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以使光纤不受外来损害。光纤的最外层是外套,也是起保护作用的。

光纤的两个主要特征是损耗和色散。损耗是光信号在单位长度上的衰减或损耗,用db/km表示,该参数关系到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损耗越大,传输距离越短。多微机电梯控制系统一般传输距离较短,因此为降低成本,大多选用塑料光纤。光纤的色散主要关系到脉冲展宽。在三菱电梯控制系统中,光纤通信主要用于群控与单梯间的数据传送及两台并联的单梯之间的数据传送。三菱电梯所用的光纤装置主要由光源、光接收器和光纤组成,其中光源和光接收器被封装在光纤接插件的定插头内,光纤与动插头相连。工作过程

发送:CPU 通过专用 IC芯片将并行数据串行化,并根据通信格式插入相应位码(起始、停止、校验位等),由输出端 TXD将信号送入光纤接插件(即定插头),再由光纤接插件中的光源进行电—光转换,转换后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动插头向光纤发送光信号,光信号在光纤中向前传播。

接收:来自光纤的光信号经光纤接插件的动插头,向定插头的接收器发送,接收器将接受到的光信号进行光—电还原,从而得到相应的电信号,该电 信号送入到专用的 IC 芯片的RXD输入端,经专用 IC芯片将串行数据改为并行数据后,再向 CPU传送。应用领域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是很广泛的,主要用于市话中继线,光纤通信的优点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逐步取代电缆,得到广泛应用。还用于长途干线通信过去主要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现以逐步使用光纤通信并形成了占全球优势的比特传输方法;用于全球通信网、各国的公共电信网(如中国的国家一级干线、各省二级干线和县以下的支线);它还用于高质量彩色的电视传输、工业生产现场监视和调度、交通监视控制指挥、城镇有线电视网、共用天线(CATV)系统,用于光纤局域网和其他如在飞机内、飞船内、舰艇内、矿井下、电力部门、军事及有腐蚀和有辐射等中使用。光纤传输系统主要由: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光缆传输线路、光中继器和各种无源光器件构成。要实现通信,基带信号还必须经过电端机对信号进行处理后送到光纤传输系统完成通信过程。

它适合于光纤模拟通信系统中,而且也适用于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和数据通信系统。在光纤模拟通信系统中,电信号处理是指对基带信号进行放大、预调制等处理,而电信号反处理则是发端处理的逆过程,即解调、放大等处理。在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电信号处理是指对基带信号进行放大、取样、量化,即脉冲编码调制(PCM)和线路码型编码处理等,而电信号反处理也是发端的逆过程。对数据光纤通信,电信号处理主要包括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数字通信系统不同的是它不需要码型变换。

3发展编辑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发展历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采用光纤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变革,美、日、英、法等20多个国家已宣布不再建设电缆通信线路,而致力于发展光纤通信.中国光纤通信已进入实用阶段. 光纤通信的诞生和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并列为20世纪90年代的技术。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因特网业务的迅速发展和音频、视频、数据、多媒体应用的增长,对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长距离)光波传输系统和网络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波作为载波来传送信息,而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信息传输,达到通信目的的一种最新通信技术。

通信的发展过程是以不断提高载波频率来扩大通信容量的过程,光频作为载频已达通信载波的上限,因为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因此用光作为载波进行通信容量极大,是过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光通信是人们早就追求的目标,也是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光纤通信与以往的电气通信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有很多优点:它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线径细、重量轻,原料为石英,节省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绝缘、抗电磁干扰性能强;还具有抗腐蚀能力强、抗辐射能力强、可绕性好、无电火花、泄露小、保密性强等优点,可在特殊环境或军事上使用。趋势

FTTH可向用户提供极丰富的带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接入方式,对于实现信息社会有重要作用,还需要大规模推广和建设。FTTH所需要的光纤可能是现有已敷光纤的2~3倍。过去由于FTTH成本高,缺少宽带视频业务和宽带内容等原因,使FTTH还未能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少量的试验。由于光电子器件的进步,光收发模块和光纤的价格大大降低;加上宽带内容有所缓解,都加速了FTTH的实用化进程。

发达国家对FTTH的看法不完全相同:美国AT&T认为FTTH市场较小,在0F62003宣称:FTTH在20-50年后才有市场。美国运行商Verizon和Sprint比较积极,要在10—12年内采用FTTH改造网络。日本NTT发展FTTH最早,已经有近200万用户。中国FTTH处于试点阶段。

城域传送网是电信网的基础,为所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传输平台。随着传送网所承载的业务向IP化、宽带化、全业务化方向发展,业务需求驱动着网络向All IP化发展,PTN承载网成为下一代传输网的主流IP承载技术是大势所趋,中国移动等主流运营商已开始规模部署PTN承载网。MSTP作为传统的2G承载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新建分组传送网络与原有网络将长期共存,3G业务在新网络上开展,2G业务逐步迁移到新网络,两种网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业务交互。

3G基站接入的三种方式

PTN与3G基站对接选择

目前主流IP化基站可提供FE光口、FE电口等接口,传输侧PTN接入设备通过哪种方式与之对接成为各地运营商所关注的话题。

安全—采用电口方式,网线容易松动,信号极易丢失。相比之下,光口安全性能更高。

成本—传输侧FE电口板与FE光口板成本相近,配置光口需要光模块。基站侧标配为FE电口。通过增加光模块的方式即可实现FE光口。光口与电口成本角度相比,差别在于光模块,光模块成本较低。应用—采用FE电口对接,由于以太网线传输距离有限,最远不超过100米,仅应用于局内对接。采用FE光口对接,普通光模块传输距离2.5km,长距光模块15km,即可用于同局对接,也可用于异局对接。环形组网接入

对于基站所在机房环境、电源供电等安装条件良好,可以满足传输设备安装要求,同时该基站在光缆路由上为环上节点,则每个基站内均放置一端PTN接入设备,各站组成PTN GE接入环。

设备选用原则有二。业务密集区放置稍大容量PTN接入设备,可接入更多GE支链,未来设备可升级至10GE;业务稀疏区放置小容量PTN接入设备,可控制成本,并节省机房空间。支链组网接入

对于基站所在机房条件差,无直流供电保障,有传输安装位置的基站以支链形式接入;另外,如果该基站在光缆路由上为末端支链,组网上宜以支链形式接入。设备选用小型PTN接入设备(1U~2U)。

部分室分基站内已有SDH设备,且仅有此一个安装位置。可以采用硬割接方式,即先将SDH设备拆除,再安装PTN设备。此方式会造成业务中断时间较长(5~10分钟),适用于非重要业务区域。此操作可与基站侧更换FE光模块的操作同步进行,双方施工人员同时进站,以最大程度减少业务中断时间。光纤拉远至附近宏站

对于基站所在机房条件差,无直流供电保障,无传输安装位置的基站,多以室分站为主,此类型基站可将BBU所出FE光口光纤直接拉远至附近宏站内PTN设备,一般距离2~3km,最远不超过15km。

此种接入方式的优点是:施工难度低,不需要考虑传输设备安装。并且传输侧节省了一端PTN末端接入设备的成本。缺点是:末端站缺乏传输设备监控,拉远段落内出现故障无法快速定位。从维护角度来讲,无线专业和传输专业的界面划分需要划定,主要体现在拉远这段的光缆。PTN对2G基站的承载方案

目前,部分GSM新建基站在接入端只安装了PTN接入设备,需要由PTN网络接入,再转接到SDH网络,并在局端采用E1/155M接口与BSC对接。业务保护方式为在PTN设备上启用PW 1+1保护,SDH设备启用TU12 SNCP保护,由于PTN的STM-N接口单板具备PW与TU12告警转换功能,因此可以保证E1业务的端到端保护。有两种对接方案,一种是在PTN核心节点转至SDH落地设备,另一种是在PTN汇聚节点转至SDH汇聚设备。

图1所示方案中,PTN核心汇聚层带宽:1个E1业务通过电路仿真需占用PTN网络2.42M带宽,且无法进行收敛,将消耗大量PTN核心/汇聚层带宽。

PTN网络传输效率:PTN为传送分组业务研发,过多的E1仿真业务会大大降低PTN网络的传输效率。

落地设备压力:PTN的第一代设备在处理LSP/PW能力上不够强大,是现阶段的网络瓶颈,而所有业务在核心层处理会增加核心层设备的压力(尤其是E1仿真业务,每个E1都要占有1个PW通道)。各厂家落地设备处理能力如表1。

辐射:随着人们对涉密信息系统电磁泄漏发射危害性认识的逐步加深,在建设涉密信息网络时开始大量采用各种防电磁泄漏发射的手段,包括建设电磁屏蔽室、铺设光缆和屏蔽双绞线、使用低辐射设备、红黑电源隔离插座、屏蔽机柜。

其中屏蔽机柜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非常适合在那些不适宜安装电磁屏蔽室又需要对信息设备提供保护的场合使用。

但是实际检测中发现,通过了实验室严格测试的屏蔽机柜在实际使用环境的使用效果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这使许多用户产生了屏蔽机柜并不能有效防护电磁泄漏发射的现象。

经过认真分析,发现许多用户在对屏蔽机柜中的设备进行通信线连接时,往往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不使用光纤,而是直接使用屏蔽双绞线进行连接,连接时仅仅将屏蔽双绞线的屏蔽层与柜体进行简单的处理,更有甚者将非屏蔽双绞线直接接入屏蔽机柜中。

这些做法都会导致屏蔽机柜的屏蔽效能大大降低,甚至不仅不能提供保护,反而变成信息泄漏发射的发射源。随着屏蔽机柜使用得越来越广泛,错误使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问题日益突出,存在泄密隐患。基站

合考虑,其中特别注意的是基站设备必须与移动交换中心相兼容或配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通信效果。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台

大家常看到房顶上高高的天线,就是基站收发台的一部分。一个完整的基站收发台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基站收发台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这个范围内的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覆盖面。如果没有了收发台,那就不可能完成手机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基站收发台不能覆盖的地区也就是手机信号的盲区。所以基站收发台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范围直接关系到网络信号的好坏以及手机是否能在这个区域内正常使用。

基站收发台在基站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基站的控制与无线信道之间的转换,实现手机通信信号的收发与移动平台之间通过空中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功能。收发台可对每个用户的无线信号进行解码和发送。

基站使用的天线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且有全向和定向之分,一般可有下列三种配置方式:发全向、收全向方式;发全向、收定向方式;发定向、收定向方式。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理解每种方式的不同,发全向主要负责全方位的信号发送;收全向自然就是个方位的接收信号了;定向的意思就是只朝一个固定的角度进行发送和接收。一般情况下,频道数较少的基站(如位于郊区)常采用发全向、收全向方式,而频道数较多的基站采用发全向、收定向的方式,且基站的建立也比郊区更为密集。

由于信号传输到基站时可能比较弱,并且有一定的信号干扰,所以要经预选器

基站

模块滤波和放大,进行双重变频、放大和鉴频处理。输入的高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第一变频器,由变频器提供的第一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下变频后,产生123.1MHz的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经放大、滤波、混频后,产生第二中频信号(21.3875MHz),它经过放大、滤波后送到中频集成块。由中频集成块(包含第二中频信号放大器、限幅器和鉴频器)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号(RSSI)送到音频/控制板,在音频信号控制板内,由分集开关不断地比较奇数和偶数信号,并选择其中的较强信号,通过音频电路传送到移动控制中心去。

基站发射机工作原理是:把由频率合成器提供的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的载频信号与168.1MHz的已调信号,分别经滤波进入双平衡变频器,并获得频率为935.0125-959.9875MHz的射频信号,此射频信号再经滤波和放大后进入驱动级,驱动级的输出功率约2.4W,然后加到功率放大器模块。功率控制电路采用负反馈技术自动调整前置驱动级或推动级的输出功率以使驱动级的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值上。也就是把接收到的信号加以稳定再发送出去,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通信信号在无线传输中的损失,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功率放大器模块的作用是把信号放大到10W,不过这也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小区发射信号半径较大,也可采用25W或40W的功放模块,以增强信号的发送半径。基站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和有关的信号处理电路等,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件:小区控制器(CSC)、话音信道控制器(VCC)、信令信道控制器(SCC)和用于扩充的多路端接口(EMPI)。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通过收发台和移动台的远端命令,基站控制器负责所有的移动通信接口管理,主要是无线信道的分配、释放和管理。当你使用移动电话时,它负责为你打开一个信号通道,通话结束时它又把这个信道关闭,留给其他人使用。除此之外,还对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越区切换进行控制。如你在使用手机时跨入另一个基站的信号收发范围时,控制器又负责在另一个基站之间相互切换,并保持始终与移动交换中心的连接。

基站

GSM系统越区时采用切换方式,即当用户到达小区边界时,手机会先与原来的基站切断联系,然后再与新的服务小区的基站建立联系,当新的服务小区繁忙时,不能提供通话信道,这时就会发生掉线现象。因此,用户在使用手机通话时,应尽量避免在四角盲区使用,以减少通话掉线的机率。

控制器的核心是交换网络和公共处理器(CPR)。公共处理器对控制器内部各模块进行控制管理,并通过X.25通信协议与操作维护中心(OMC)相连接。交换网络将完成接口和接口之间的64kbit/s数据/话音业务信道的内部交换。控制器通过接口设备数字中继器(DTC)与移动交换中心相连,通过接口设备终端控制器(TCU)与收发台相连,构成一个简单的通信网络。

在整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子系统是移动台与移动中心连接的桥梁,其地位极其重要。整个覆盖区中基站的数量、基站在蜂窝小区中的位置,基站子系统中相关组件的工作性能等因素决定了整个蜂窝系统的通信质量。基站的选型与建设,已成为组建现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一环。

信号基站基站天线

1、宽频段板状基站天线

宽频段板状基站天线

2、双频段板状基站天线

双频段板状基站天线

3、三频段板状基站天线

三频段板状基站天线

4、3G单频段板状天线

3G单频段板状天线

信号基站基站维护

目前,小灵通用户的主要感知从原先的对覆盖范围的要求转移到对信号稳定的要求。在从2007年第一季度的PHS信号类申告图(如图1所示)中可以看出,除需优化部分占5%以外,其余95%主要是由于设备故障尤其是小灵通基站故障而引发的用户感知下降。

(1)目前各地对于基站故障处理及时率始终停留在一般的“现场看、现场查”的水平,对故障基站的必备相关参数知之甚少(如是否要带梯子、和谁联系上楼等等),不能做到“先了解、后查修”,造成故障基站查修时间过长;对于同时多发基站故障,不能够采用集中资源优先处理、针对性处理等措施来保障话务高的基站恢复运营,造成该重要基站维修时间较长而影响了该基站覆盖区域下的很多用户的感知。在对2006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故障处理调查中显示,基站故障处理及时率最高仅为98.76%。

(2)对于基站基础维护工作周期、项目一概而论、不分等级,无差异化、针对性的维护,造成重要基站的巡检周期过长、巡检内容过于简单,为重要基站日后出现告警而影响大批客户埋下了故障隐患。

(3)加强并完善基站基础维护,从维护周期和维护项目上做到分等级基站维护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尽可能排除基站故障隐患;

(4)创新维护办法改善生产力,提高基站故障处理效率,有效降低因基站故障造成的用户感知的比例。

基站(15张)信号基站基站辐射

近年来,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用户规模飞速扩张,目前仅广东省的手机用户就已突破6000万。为了保障移动通信的顺畅和实现无缝隙覆盖,电信运营商有时需要在通话需求量较大的写字楼、居民区增建移动通信基站。

移动通信基站是否会带来辐射污染?是否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为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移动通信基站辐射问题,作为高科技的产物之一,移动通信技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陌生的。而对于移动通信的认知的匮乏,正是基站辐射恐惧产生的根源。再加上学术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争议,国内外媒体又有一些耸人听闻的报道,以致在民众中引起了一些莫名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电磁辐射中,但只有电磁辐射超过一定的频率和功率造成“电磁污染”,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聚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其实,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虽然普遍存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可怕。当电磁辐射能量(其大小用场强度表示)被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时,它对人体、有机体及其他生物体是有益的,它可以加速生物体的微循环、防止炎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电磁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看电磁辐射频率的高低,二是看电磁辐射功率的大小。只有当这两个因素超过一定的允许值而造成辐射污染时,才有可能会对人体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电磁辐射还不能直接等同于电磁污染,更不能直接与人体健康直接挂钩。

基站的辐射频率约为900兆赫兹,与电视的辐射频率基本相当。其发出和接收的功率只有十几二十毫瓦,不足以构成辐射污染。

那么,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哪些地方的电磁辐射比较大呢?这主要有:(1)电脑0.6-1.5米的距离内;(2)居室中电视机、音响等家电比较集中的地方;(3)工、科、医电气设备及VDT周围;(4)高压输变电线路及设备周围。

移动通信基站虽然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但是与电脑、家电和专业电气设备等相比,基站并不属于较强辐射源之一。特别是基于数字技术运用,现代移动通信辐射强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

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基站标准主要参照国家环保局和卫生部颁发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具体而言,国家标准要求电场强度小于12伏/米或者说功率密度每平方厘米小于40微瓦。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标准要严格得多。

而移动通信基站的辐射频率约为900兆赫兹,与电视的辐射频率基本相当。移动通信现在采取的是微蜂窝技术,无论是发出还是接收的功率都非常低,只有十几毫瓦、二十几毫瓦的能量级,完全不足以造成辐射污染。

信号基站-TD-SCDMA和WCDMA、CDMA2000基站差别

TD-SCDMA与WCDMA和cdma2000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和优势:

(1)频谱利用率高:TD-SCDMA采用TDD方式和CDMA和TDMA的多址技术,在传输中很容易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设置上、下行链路转换点,因而可以使总的频谱效率更高。

(2)支持多种通信接口:TD-SCDMA同时满足Iub、A、Gb、Iu、IuR多种接口要求,基站子系统既可作为2G和2.5G的GSM基站的扩容,又可作为3G网中的基站子系统,能同时兼顾现在的需求和未来长远的发展。

(3)频谱灵活性强: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频谱灵活性强,仅需单一1.6M的频带就可提供速率达2M的3G业务需求,而且非常适合非对称业务的传输。

(4)系统性能稳定:TD-SCDMA收发在同一频段上,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无线环境一致性很好,更适合使用新兴的"智能天线"技术;利用了CDMA和TDMA结合的多址方式,更利于联合检测技术的采用,这些技术都能减少了干扰,提高系统的性能稳定性。

(5)与传统系统兼容性好:TD-SCDMA支持现存的覆盖结构,信令协议可以后向兼容,网络不必引入新的呼叫模式,能够实现从现存的通信系统到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平滑过渡。

(6)系统设备成本低:TD-SCDMA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对称的电波传播特性使之便于利用智能天线等新技术,这也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无线基站方面,TD-SCDMA的设备成本也比较低。

(7)支持与传统系统间的切换功能:TD-SCDMA技术支持多载波直接扩频系统,可以再利用现有的框架设备、小区规划、操作系统、账单系统等,在所有环境下支持对称或不对称的数据速率。

当然,与前两种标准相比,尤其是与WCDMA比起来,TD-SCDMA也有“尚显稚嫩”的地方。比如,在对CDMA技术的利用方面,TD-SCDMA因要与GSM的小区兼容,小区复用系数为3,降低了频谱利用率。又因为TD-SCDMA频带宽度窄,不能充分利用多径,降低了系统效率,实现软切换和软容量能力较困难。另外,TD-SCDMA系统要精确定时,小区间保持同步,对定时系统要求高。而WCDMA则不需要小区间同步,可适应室内、室外,甚至地铁等不同的环境的应用。另外,WCDMA对移动性的支持更加优质,适合宏蜂窝、蜂窝、微蜂窝组网,而TD-SCDMA只适合微蜂窝,对高速移动的支持也较差。

BTS受控于基站控制器,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的空中接口功能。BTS全名为: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中文为基站收发台。

BTS的功能:

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

BTS受控于基站控制器,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的空中接口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组成。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构成了基站子系统。一个完整的BTS包括无线发射/接收设备、天线和所有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BTS可看作一个无线调制解调器,负责移动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某个区域内,多个子基站和收发台相互组成一个蜂窝状的网络,通过控制收发台与收发台之间的信号相互传送和接收,来达到移动通信信号的传送。bts也是技术规格书的缩写,核电专业标准

OpenBTS 是开源无线基站,它基于软件的 GSM 接入口,它提供标准的GSM兼容的移动手机,不需使用现成的电话提供商的接口,来拨打现有电话系统的接口。OpenBTS是以第一个基于开源软件的工业标准的GSM协议栈而闻名。

BTS(Brevet de technicien supérieur)是法国大专技术文凭(高级技术员文凭)的缩写。

在法国,高中毕业并通过全国会考(BAC)后,如果没有条件继续强化学习参加考试进入重点大学,又没资格或不愿意进入普通大学的话,可以选择学习两年获得“高级技术员文凭”。因为学习时间短、经济投入少、能尽快改变生活状况,所以被一部分学生所选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