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服务基层先进事迹材料(共12篇)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服务基层先进事迹材料(共12篇)

第1篇:基层先进事迹材料

立志创业造福家乡

——XXX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XXX,现年40岁,中共党员,是老军乡李泉村党支部书记、敦煌石棉集团公司永祥石棉矿业主。是党和人民培养我从一个贫困的农村打工者到一个民营企业家,实现了一个农村娃的“致富梦想”。2004年,李泉村的党员群众选举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岗位上我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在家乡,我带领乡亲们修路、搞养殖、实施退耕还林;在阿克塞,我带领民工兄弟们开矿、采石棉、兴办企业,走出了一条自己率先致富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赢之路。

勇于拼搏立志创业

老军乡地处大黄山北麓,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条件差,干旱缺水严重,人均灌溉面积不足1亩。李泉村更是沿山而居,人均保灌地不到0.8亩,乡亲们生活捉襟见肘,入不敷出。10多年前,在我28岁的时候,被群众从团支书岗位上推选为村主任。当时我是血气方刚,宏愿满腹,立志想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但落后的观念、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干旱缺水的窘境,苦苦奋斗3年,没能实现我的愿望,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1989年春天,我东拼西凑借到3000元路费,领着我村20多名热血青年来到敦煌,经过多方奔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份差事,就是对别人生产过的石棉废渣进行再生产,按石棉行业通俗的说法是干回收。在茫茫戈壁滩上,我们喝生水,啃馒头,住地窝子,辗转於敦煌和青海祁连,苦干到1997年,创办的石棉企业终于初具规模,在同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也站稳了脚跟。创业的艰辛使我更加珍惜这来之

不易的成绩,在艰苦的创业中,我坚持从抓管理、抓队伍入手,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一步步发展壮大,10余年时间,我的石棉矿现在拥有固定资产1300多万元,年可实现利润400多万元。同时,我的企业职工中的90%以上都是我们李泉村的人,不管年龄多大、多小,我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工作,我的想法是大伙儿既然到我的矿上来,就是相信我,而我唯一能让他们信任的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多挣点。现在我们李泉村群众的生活基本是靠劳务输出,劳务收入约占全村人均收入的50%以上。

付出真情回报乡亲

十几年的打拼,我确实有了一些积蓄,但我深深地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党的好政策和李泉村600多口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不能忘记这生我养我的穷乡僻壤。逢年过节,不管有多忙,我总会抽时间回家看看那些贫困户、二女户和年老体弱的长辈们。看看谁家缺口粮了,谁家孩子辍学了,都一一记在心上。家中有劳力的,就带到矿上搞劳务,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家中没有劳力的,就动员党员群众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能出钱的时候出钱,该出力的时候出力,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我们村的李德虎一家三代8口人只有两个劳力,还供两个学生上学,生活很是艰难,但他还不愿说,我知道这个情况后,拿出3万元钱为李德虎买了100多只羊,帮助他发展养殖业。如今李德虎一家日子过的蛮好,还在城里租房子让妻子照顾两个儿女上学。村民李森夫妻俩都是残疾人,还抚养两个孩子,我特意安排李森到矿上修理机器,每年收入近3万元,现在日子过的也挺不错。

十多年的打工经历,让我吃够了没有文化的亏,我深深感到

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我想我们这一代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的受教育,我们的子子孙孙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为了让李泉村的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先后筹资4.5万元为村校学生每人购置了一套新课桌、新校服,捐助了6台电脑,力所能及的创造条件帮助村里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增长知识。同时,我们村上还出台了一项规定,就是谁家的学生要考上了大学,村上拿出5000元作为奖励。在2002年,我们村李文源的儿子考上了郑州科技大学,这是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学生。可昂贵的学费却让老两口愁眉不展,我们村上得知后,立即送来了5000元赞助款,我个人又拿出2万元让老两口发展养殖业。尽管这样帮了东家帮西家,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燃眉之急,但终究是治穷不治本。

不负众望造福家乡

2004年底,村两委班子换届,全村党员和父老乡亲一致推选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家里人和好多同行都说“那是变相掏你的钱”,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当这个村官,是要为村民办事实的”,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我下决心挑起了这份重担。为了尽快进入角色,白天,我和村社干部一道走社入户,和村民促膝长谈,了解群众的心声。晚上,静下心来,精心归纳村民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村情,苦苦思索脱贫致富的良策。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走遍了全村140多户人家,摸清了每一户的情况,弄清了村民想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收集整理了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70多条。在综合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李泉村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干旱缺水问题突出,农业效益极低,种职业收入根本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实际,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召开会议,反

复讨论研究,提出了“依托草场优势,内强基础,发展畜牧业;外拓劳务市场,站稳脚跟,转移劳动力”的发展思路。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退耕还林2150亩,人均每年获国家补助约600元;扶持百只以上规模养殖户22户;新建渠道0.8公里;完成了6.5公里村社道路桥涵配套和路基改造。2005年5月,我筹资80万元,建起了占地1.6万多平方米,集养殖、加工、育肥、销售为一体的标准化综合养殖场,购买良种羊500只,种植优质牧草1500亩,从而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2008年,全村羊只饲养量达到8000多只,千只养鸡户达到4户,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养殖业的部分达30%。2008年6月,我又筹资60万元,对养殖场进行改扩建,购买良种羊1000只、猪200口、牛40头、鸡2000只,购置了颗粒饲料加工机、冷库等设备,不仅扩大了养殖场规模,提高了效益,而且辐射带动了整个老军乡畜牧业的发展。当年,全乡新建规模养殖场2个。

通过几十年的打拼,我的付出不仅得到了乡亲们的拥护,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先后荣获了市、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劳务先进工作者、青年创业领头人、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我深深地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本事有多大,他对这个社会贡献有多少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只要对社会有一份爱心,有一份真诚,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我真诚的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开辟人们致富的新天地;能够用创业的激情和一颗真挚的心点亮人们致富的明灯;能够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和更多的人走上致富之路。

第2篇:基层先进事迹材料

在执着中奉献 在奉献中坚守

做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

——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以最淳朴的热情和执着,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13年来,在xxxx不懈努力下,村民们走上了一条安居乐业、稳定繁荣的康庄大道。xxx也先后获得 劳动模范,个人功勋奖(金质奖章),优秀奖章,优秀党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标兵,深得党员和群众的爱戴。

一、奋斗我一生

村位于xxxx,村域面积xxx平方公里,村庄面积xxx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xx人,党员xxx名。

xxx年,xxx刚从学校毕业就担任村生产一队队长,带领村民搞生产。1997年,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一当就是十四年。可以说xxx亲眼见证了xxxx村的变迁,也导演了xxx由一个不起眼的贫困小村庄发展成为 闻名的新农村的过程。大家都知道,在村里工作,要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既要把握好全村发展的大方向、大思路,更要让老百姓信得过、有奔头、得实惠。自从干了支部书记,他就几乎从来没有休过节假日,爱人常常劝道:“xxx,好好休息休息,要不身体吃不消?”“没事,我这体格,棒着呢!”但是高强度工作最 1 终还是压垮了他的身体。身体刚刚有所恢复,他就不顾家人反对,急不可耐地要求回到工作岗位,“我得赶紧回去,还有好多活没干呢!”出院后的他更加忙碌了。为了村内道路畅通,为了村民吃水用电,为了全村老少安居乐业,继续奔波着,操劳着。看着日夜操劳的老书记,村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xxx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形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详详细细村奋斗终生!

十四年如一日,xxx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xxx村的发展上,以热情和执着,信念和毅力,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克服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硕果。在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xxx村多次获得了市、区奖励

二、支部是个家,家和万事兴

xxx清醒地认识到要抓好村里的工作仅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村党支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新农村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村两委在他的带领下,从支部建设入手,下大力气强化党支部建设。一是规范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以身作则狠抓作风建设,采取党支部班子“一帮

一、一带一”的形式,对后进党员进行帮教,统一思想,消除隔阂,凝聚人心;将“个人能力强、服务群众意识强”的“双强”党员纳入村两委班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党员还与贫困户结成帮带对子,深化“党员联系户”制度,强化党员 2 帮带工作;二是以“三培双带”为载体,积极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着力解决村党支部党员队伍老化断层问题,巩固党支部基础,提高战斗力。2001年以来,在xxx的带动下村党支部共发展新党员xxx名,其中xxx岁以下的年青党员就有xxx名,占新发展党员的xxxx%;高中以上文化的就有xxx人,占xxx%,全村党员队伍的总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狠抓党务、村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xxx的积极努力下,xxx村党支部在全乡率先实行了党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也给村干部一个清白,充分增强了群众参与村两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党支部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软弱涣散”现象一去不返,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战斗堡垒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全村上下形成了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