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古民居调研报告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民居调研报告

第1篇:古民居调研

平顶山古建筑调研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响应学校的号召,艺术系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古建筑调研的实践活动。古建筑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它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在实践中增长的不只是能力更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对现代社会发展得步伐有一定的了解。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安排三个地点:神垕镇、临沣寨及文庙。

一、神垕镇调研

经资料查询神垕镇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禹、郏、汝三县市交界处,总面积49.1平方公里。神垕因钧瓷而繁荣驰名。早在唐代神垕就是已烧制出多彩的花瓷和钧瓷,到了北宋徽宗年间被定为“宫廷御用珍品”,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经过实践队员调研神垕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钧瓷之都”、“河南省特色产业镇”等荣誉称号,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钧瓷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它造型端庄典雅,胎骨坚实,雕工严整,线条明快,是一种理想的陈列品,因此经常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政要;二是伯灵翁庙,该庙也称窑神庙、火神庙,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也是神垕“中国

钧瓷之都”、“火艺之都”的重要标志,现已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花戏楼,它是伯灵翁庙的山门,和伯灵翁庙是一整体建筑,戏楼的结构属于九脊歇山顶,挑角单檐式建筑,屋顶由三色琉璃瓦覆盖,组成古朴大方的菱形图案;四是神垕有许多古寨,其镇区就是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组成。每座寨都修有高大厚实的寨墙,主要用作军事防御和抵抗匪患,防范洪灾。每个寨子都有文雅的名字,如东寨为“望嵩”、西寨为“天保”,寨名用青石丹书镶嵌在古寨门之上。

二、郏县临沣寨调研

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该镇地质资源丰富。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曾列入《名山记》的紫云山一峰秀出,紫云环绕,山林叠翠,山泉叮咚,“紫云晴雪”被列为郏县八大景之首。临沣寨被专家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寨博物馆”,有“汝村河南岸第一府”之称。

由于当地政府已经为临沣寨原居民盖了安置房,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居住在老宅子里。他们对前来调研的大学生表示热烈的欢迎,部分热心的居民还自发充当导游,给队员们讲述他们亲眼见证的这些文化建筑变迁的历史和故事。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临沣寨有许多独特的建筑材料运用:在古寨墙、建筑基座部位运用红石,它质地坚硬,耐腐蚀,抗老化,具有极强的防渗透功能;寨子的主要梁架部位,多采用松木或是杨木,而在建筑的门窗还有部分的过梁部位多以榆木为主,事实证明经它们受住

了历史的考验,现如今依然硬朗的矗立着;在寨子中,我们还是时不时的可以看到土坯的存在。

某些建筑细节的处理也显示临沣寨也其他地方不同。进入村子后,发现很多建筑的屋脊上方都有兽首的存在;村子里的一些建筑虽然说历经上百年的历史,但是上面的一些色彩装饰依旧历久弥新,依然可以清晰的辨别其颜色及样式。

第2篇:土家古村落古民居

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价值内涵探析

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不但是土家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还是土家族文化的承载体。境内有以里耶战国古城、秦简为主的历史文化,湘鄂川黔红色革命史为主的红色文化,土家文化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三大主流文化。土家古村落(民居)作为三大主流文化的承载体、综合体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古村落(民居)文化。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龙山的土家古村落(民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传统。笔者近十年来通过对武陵山区民居的考察、关注,发现龙山的土家民居从选址规划、组合布局、营造法式(工艺)、外观形制、细部装饰、称谓名称等方面都与武陵山区其它地域的民居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风格,具有唯一性。2007年1月25日,浙江省古建筑设计院章忠民高级工程师在测绘兴隆街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政府旧址时就误认为三合水结构、两头转角的土家转角楼为古时达官贵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可以这么说,在江南其它地区“干栏式”建筑群中是无法找到与龙山土家民居外观形制雷同的建筑形式。

龙山的土家古村落(民居)主要分布在里耶、苗儿滩、靛房、他沙、洗车、贾市、桂塘、红岩、召市、茨岩等乡镇,其中以里耶古街区、长春古村寨、捞车古村寨、贾市古街区、巴沙湖古村寨、兔吐坪古村寨、托利湖古村寨、召市古街区、二厅岩古村寨、树比冲天楼、天桥刘家大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群、高平周氏民居群落等古村落、古民居为龙山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它们中的一些古村落已被许多大学作为了民俗学研究基地、实习基地和民俗田野工作站。如捞车古村寨、冉家寨古村寨等。

总的说来,土家民居在规划选址、组合布局、彩绘装饰上无不体现了土家人的命理思想、审美范式、工艺特性和民俗学意义,把“道法自然”和运自然为我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有着完整的价值系统。一是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土家古村落、古民居是在土家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的,所以它首先具备了历史价值。土家古村落、古民居是土家族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见证土家历史的实物证据。因为透过土家古村落、古民居可以看到它产生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建筑技术水平,以及当时的文化艺术成就、文艺特征、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情况。这些情况无一不在土家古民居的选址规划、空间布局、细部装饰及其信仰系统中得以体现。

二是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的艺术价值。土家古民居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细

部装饰上。土家民居的细部装饰以雕刻、彩绘和结构布局为主。土家雕刻包括石雕和木雕,技法主要有浮雕的镂空雕两种。土家彩绘以红、黄、绿、青、黑颜色为主。雕刻和彩绘的内容是以历史典故、生活情节、梅兰竹菊、花鸟虫鱼、琴棋书画为题材的。细部装饰的主要对象为墙、窗、门、梁、柱、旗、天花板、屋脊、朝门等部位。这些雕刻、彩绘和结构布局使土家民居获得优美的造型,精巧的制作工艺和色彩的运用使土家古民居的艺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它们也反映了土家古民居产生历史时段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和审美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土家民居中的艺术作品是土家民间艺人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所蕴涵的工艺制作经验值得今人参考借鉴。它们所具有的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将永远为人们所欣赏和赞叹。

三是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的工艺价值。“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土家古民居建造工艺包括选材、锄料加工、画墨、凿眼、清枋、号字、排扇、起扇、砍梁、上梁、钉椽皮、上瓦、装屋等工艺。另外,瓦和磉磴岩的制作和细部装饰工艺也非常精湛、考究。特色建筑土家转角楼、四水屋屋面的转角衔接工艺和树比冲天楼空中“八卦”形排水体系是建筑技术中的一绝,让专家们叹为观止。这是土家先人为我国建筑科学所作出的贡献。另外,土家凉亭桥、土家耶搓(神堂)的建筑形制也都为今人研究土家建筑提供了实物证据。

四是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的民俗学价值。“千斤朝门四两屋”、“八字朝门向南开,有礼无钱莫进来”。土家古村落、古民居是土家民俗的容器、载体。许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正是通过土家古村落、古民居而得到传承的。如今,这些保存完好的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中每天都上演着原始古朴的土家民俗:语言、生产商贸、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节日喜庆等等,它们完整体现了土家人的价值追求、信仰体系、道德观念。因此,它们是研究土家民俗最理想的场所,是开展民俗学田野考察、采风的最佳去处。

“虽由人造,宛自天开”。土家古村落、古民居是一部土家建筑的实物史,对于研究古代土家民居布局、艺术造型、民族风格传统和建筑材料、结构、施工及相关工艺技术都是可靠的实物资料,从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方面为今人设计、创作新的建筑作品提供数据参数和重要参考。湖南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亟待加强保护

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不但是土家优秀的文化遗产,而且还是土家族文化的载体。日前,湖南有关部门对龙山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独具历史风貌的土家古村落(民居)展开了调查。

土家古村落概述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语言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龙山的土家古村落(民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传统。笔者近7年来对武陵山区,特别是鄂西、渝西、黔东南、川北等地区民居的考察、关注,发现龙山的土家民居从选址规划、组合布局、营造法式(工艺)、外观形制、细部装饰、称谓名称等方面都与武陵山区其他地域的民居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风格,具有唯一性。可以说,在江南其他地区“干栏式”建筑群中无法找到与龙山土家民居外观形制雷同的建筑形式。

龙山的土家古村落(民居)主要分布在里耶、苗儿滩等乡镇,其中以里耶古街区、长春古村寨、捞车古村寨、贾市古街区、巴沙湖古村寨等为龙山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它们中的一些古村落已被许多大学作为民俗学研究基地、实习基地和民俗田野工作站。

土家古民居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细部装饰上,其细部装饰以雕刻、彩绘和结构布局为主。土家雕刻包括石雕和木雕,技法主要有浮雕和镂空雕两种。土家彩绘以红、黄、绿、青、黑颜色为主。雕刻和彩绘的内容是以历史典故、生活情节、梅兰竹菊、花鸟虫鱼、琴棋书画为题材。细部装饰的主要对象为墙、窗、门、梁、柱、旗、天花板、屋脊、朝门等部位。这些雕刻、彩绘和结构布局使土家民居获得优美的造型;精巧的制作工艺和色彩的运用,使土家古民居的艺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它们也反映了土家古民居产生历史时段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和审美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土家古民居建造工艺包括选材、画墨、凿眼、排扇、起扇等工艺。特色建筑土家转角楼、四水屋屋面的转角衔接工艺是建筑技术中的一绝,让专家们叹为观止。

“千斤朝门四两屋”“八字朝门向南开,有礼无钱莫进来”。土家古村落、古民居是土家族风俗的容器、载体。许多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正是通过土家古村落、古民居而得到传承的。如今,这些保存完好的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中每天都上演着原始古朴的土家民俗:语言、生产商贸、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节日喜庆等,它们完整体现了土家人的价值追求、信仰体系、道德观念。因此,它们是研究土家民俗最理想的场所,是开展民俗学田野考察、采风的最佳去处。

土家古村落存在问题揭示

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土家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些古村落、古民居有的保存完好,风格传统均在,有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破损严重。

认识不足,建设失位。在小城镇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中,由于建设者、开发者对土家民居历史形制和外观结构缺乏认识,对特色土家民居建筑形式缺少了解,导致拆土家特色民居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挖掉被人们踩得溜光、保存着历史痕迹的青石板重新铺制的行为也不鲜见。

民居产权共有,保护意识缺乏。调查发现,保存经年的土家古民居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况。大多数土家古民居产权归属家族共有,其内住户、人口众多。虽为同宗血脉,但对土家民居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加上保护意识的缺乏,在古民居内封门、堵窗、打洞、装修、砌墙等乱拆乱建、乱修乱挖的行为时有发生,土家民居风格传统损毁严重。

保护管理机制尚未启动,土家古民居生态、生存环境濒危。保护土家古村落、古民居在决策上尚未引起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只是位于各级政府文化旅游开发区的古村落、古民居进入决策视野,但也不是主要内容,只是作为附属部分起帮衬作用。决策上的随机性,让土家古村落、古民居难以进入政府建设规控或遗产保护范围。由于土家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

理的长效机制难以形成,最终导致了无管理机构、无保护经费、无管理人员、无保护措施的“四无”局面的形成。

调研不够深入,保护管理依据不足。龙山的古村落、古民居作为土家人创造的遗产资源,其中蕴涵的厚重的物质、非物质文化尚未得到抢救、挖掘。调查显示,龙山具有代表性、经典的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目前尚无一种能全面、系统反映土家古村情况的推介材料和专著文献,理论认定尚属空白,有待于有识之士去全面地调查、研究和揭示。

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管理

在保护管理土家古村落、古民居这个问题上,首先必须明确保护土家古村落、古民居要保护什么的问题。

第一要保护古村落历史遗存。古村落历史遗存包括古村、古民居、山水风景、历史遗址。它们是古村落的标志,必须首先保护。第二要保护古村落的风貌、自然环境、民居风格。民居风格包括民居的高度、体量、色彩、外观形式等。第三要保护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有价值、有特色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服饰、工艺、民俗、饮食等。

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围绕土家古村选取试点村,以此来推动土家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管理工作。规划、建设必须根据古村落的历史特点来确定古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土家古村落中的古迹、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卵石岩板路、古民居等古村落具体的文化标志,除了对其本身要严加保护外,还要对其所处的环境进行保护。

第3篇:丽水市古民居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丽水市古民居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古民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传统生活文化特性,承载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和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丽水具有丰富的古民居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对“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对丽水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升丽水的人文魅力,推进“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建设,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

区域品牌,意义重大。

为深入调研这一专题,市政协年初就对此作出部署,文史委从5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调研的前期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地经验做法,走访专家委员听取真知灼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了解情况,制定调研方案。6月25日至27日,调研组在市政协何赤峰副主席的带领下,赴遂昌、松阳和莲都等三地实地调研,并听取了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丽水古民居的特点与保护利用现状

丽水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区位特点和人文特色,决定了丽水古民居的特色。

1、地域特色明显

丽水古民居既具有本土性,又受到周边地区建筑风格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徽派建筑风格,装饰雕刻工艺属徽派的东阳体系。民国时期,由于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采用都有了变化。畲族的传统建筑有自身的特色,为土墙厝的建筑形式。有些地方,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先民们大多就地取材,如:缙云的一些村庄的条石建筑,青田有使用溪石建筑的风格等,形成了丽水古民居的鲜明地域特色。

2、点多面广量大

通过2007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我市共登记古民居3368处,其中明代以前的78处,清代2495处,民国794处;另有宗祠1269处,其中清代以前的983处,民国以后的286处;另有古村落26处。它们分布在九县(市、区)县城所在地及近千个村落里。松阳、缙云和青田最多,占总数的49%。另有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17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镇(街区)。省农办也确定丽水的137个村入选省级历史文化村落,其中莲都下南山、龙泉下樟村等9个村进入了首批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占全省总数40个的22.5%,总量居全省11个市的第一位。在这些古民居中,处于保存较完好的占27.5%,一般的占60.6%,而11.9%则为较差,随时都有自然或非自然因素消失的可能。从当前的文物保护级别来看,列入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的仅占0.9%,县市级占1.5%,文化保点占7.1%,而90.5%为文物登记点。这种量多、面广、点散、亮点不足的特点,正是丽水山区古民居的特色,也说明了我市古民居的保护难度很大,但总体上保护工作是好的。

3、利用潜力巨大

丽水现存的古民居大多以清代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为主,白墙黑瓦马头墙,建筑构件如牛腿、雀替、门窗等都饰以寿星等人物,麒麟、狮子等瑞兽,梅兰菊竹等植物,另有对联、匾额等丰富的文化遗留,是研究丽水村落形成、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发展农家乐综合体建设,开展休闲养生活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重要帮助,也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摄影之乡”、“中国艺术之乡”的创作题材,可为落实市委“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起有效助推作用。

参与调研的委员们认为:这些年来,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受到了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各职能部门也积极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基层干部群众对古民居的保护利用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自觉性在逐步增强。例如,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旧房改造的实施意见》等管理制度,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古民居村落的普查与保护利用的督查工作,并安排了相应的人力财力推动保护利用,一些行政村一方面积极落实有关法规,一方面结合实际采取“土办法”开展保护与利用工作。总之,各级各部门根据实际,契合丽水古民居的特点和特色,探索走出了一条值得总结和深化的“丽水经验”。

另外,调研中也发现一些古民居因自然或非自然的因素而濒危的程度非常严峻,亟须采取防范或者补救措施。

二、古民居保护利用中出现的矛盾

调研组认为,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仍然出现了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诸如保护意识不强,保护利用的体制机制不顺,经费不足及技术人才短缺等。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众多困难与矛盾,认识这些矛盾并在实际工作加以解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1、古民居点多面广量大与保护利用人力财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当前,相对于古民居保护开发的数量及要求来说,各地能够投入的人力财力明显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人力方面,职能部门的管理力量相对不足,专业维修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财力方面,一是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二是相关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无力承担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三是古民居住户维护能力也明显不足。四是融资的方法不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政府或上级支持。另外,古民居的维修成本比重建相应的建筑要高许多。而要使古民居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得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配套设施。因此,尽管各级都在努力地开展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但实际效果并未达到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现实的需要。

2、古民居的产权多元和职能部门的多头管理与保护利用工作需高度统一之间的矛盾

古民居是传统社会的居住形式,经过家族的多年传承,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几户甚至于几十户居住,部分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土改政策而将一座大院分配给了多户人所有。另外,也由于古民居的建筑形式,有着大量的公共使用面积,这在实际中很难对其进行分割,造成了大多古民居产权复杂,有些还不明晰的状况,增加了古民居维护利用等各方面的难度。而文物、农办、旅游、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各自有着不同的诉求和价值取向,又有各自的职责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待古民居也就形成了各自的保护和开发体系,尽管各有关部门能够积极主动的沟通协调,但往往各有“尚方宝剑”,在某些方面仍难以统一认识和行动,古民居所有者的诉求也难以实现。

3、农村建房的拆旧建新与古民居保护的严格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少数领导和群众片面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含义,把它理解为“新村建设”,片面追求民居的整齐划一,过分求新求洋。同时,民众也有迫切改变自身居住状况的强烈愿望,他们需要居住在有更完善生活设施与功能的现代建筑里。但在现有政策框架下,受一户一宅政策的限制,建新房需要拆旧房,不拆旧房就无法建新房,也不能擅自改建,这是个十分严峻的事实。而建了新房以后,旧房也常常被闲置,处于无人管理、自生自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有价值的古民居不被重视,常被拆改,被变卖,被偷盗,或任由风吹雨打、火灾等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这与文物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强烈要求保护古民居,以及对古民居修旧如旧的保护观念与管理制度等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4、保护利用规划的滞后与保护利用工作紧迫之间的矛盾

古民居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划来指导,而规划从立项、编制到审批,到通过实施,需要经过相应的环节和部门协调审核的过程,有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有些古民居往往一经发现,就已破旧不堪,急需修缮。如果稍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有可能不复存在。特别是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没有相应的规划就不能动工,这往往造成规划尚未出台,而出现古民居已经毁坏、倒塌的局面。

三、丽水古民居保护利用的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市政协召开文史委员、特邀委员约谈会进行专题座谈,与调研组成员一起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家认为,古民居的保护是做好开发利用的前提,而开发利用才能使保护更有价值和意义,并就我市如何保护利用古民居提出了如下建议:

1、建立机构,主动协调古民居保护利用的工作。针对古民居保护与利用开发涉及到众多的部门,需要调整与协调各部门的职能关系。调研组认为,可以设立丽水市古民居保护利用领导小组这一非常设协调机构,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重点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发挥好各自在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指导监管作用,以开创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达到多方利益的合作共赢,尤其使产权所有者的诉求得到重视,利益得到保护。

2、突出重点、积极创新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方法。针对我市古民居点多面广体量大,但单点规模不大,亮点不多的特点,保护利用工作应坚持突出重点,抓住亮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转变见古皆保的理念,防止出现面面俱到,既保不了,也保不好的局面。因此建议文物主管单位要将已查清的4500多处古民居按保护级别区分,筛选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按保护利用价值高低,确定相应级别和其中的重点,纳入各级的监管范围,明确各自的保护利用责任。根据不同的等级,抓住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价值的古民居予以优先保护、合理开发。建议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列为优先保护:一是通过统筹包装项目可以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的;二是与旅游业、新农村建设等综合开发利用,有较大辐射作用的;三是对文化艺术开发、研究历史、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落起积极作用的;四是对暂未列入文保单位,但极具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价值高,待开发潜力大,已处于濒危状态的;等等这类古民居应予以优先保护,其它的古民居可列入一般的控制性保护利用,或放开保护利用。因为这样做既可以科学使用有限资金,也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结合。

方法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原地保护利用。除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实行重点保护利用,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以保持古民居风貌的完整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外,对未列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可进行局部和内部改造,拓展使用空间,开发旅游项目,其改造后不改变原风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即可。二是异地保护利用。分为异地集中保护利用和分散保护利用两种形式。异地集中保护利用,是指不利于在原地保护的古民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在我市境内的适当地点进行集中保护,形成古民居保护利用叠加组合的规模效应。异地分散保护利用,即指将零星分散,而又不利于独立保护利用的单体古民居迁移至恰当处,实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这是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新尝试,这一做法在遂昌县的长濂已有实践,安徽的黄山市较早进行了探索。

三是认领保护利用(以下简称认保)。是指认保人通过一定程序,自愿出资对古民居进行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的行为。一切具备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只要遵守古民居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定,经过相关的法定程序,能认真履行保护利用的职责,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均可认保。这一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古民居保护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既使古民居得到有效保护,又可增加产权所有者的收益,还能减轻政府在保护利用中人力和财力的压力。

3、抓住难点,在制度上寻求突破。面对制约保护利用工作的制度性规定,要努力寻求突破点。在抓好原有政策规定落实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文物保护、新农村建设、农民建新拆旧等有关政策进行通盘考虑,予以完善,而不能彼此举着“尚方宝剑”,致使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突破不了框架,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如针对农民建房的建新拆旧政策已严重制约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也不利于产权所有者改善居住条件的状况,是否可考虑相应的古民居可依法向有能力,有意向保护利用的人流转,或者由村集体收购等办法解决,并制定建新房后,旧房的流转政策。

同时,依据上级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出台或完善一些规章制度,其内容可包括:古民居原地保护中产权转移程序规定;古民居抢修保护利用规定;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规定;古民居异地保护利用的规定等等,使古民居保护利用处处有章可循。

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古民居的保护利用。要把古民居规划作为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抓手,并与其它旅游、休闲等规划有机结合,做到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如对省级以上历史文化村镇内的古民居,要加紧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对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要在严格要求下做好相应规划。而对一般的古民居规划,可以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

同时,规划应处理好人民的生活和古民居的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不能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需在适当范围内规划农民新村的建设。如莲都下南山保护旧村建设新村的模式,松阳吴弄村旧宅基地归集体模式及遂昌县异地安置等模式,对加强保护利用工作都非常有意义,但需要规划先行。规划要注重对古民居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特点,保持和发扬丽水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5、多元筹资,努力扩大融资渠道和范围。首先,加大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村落等的力度。通过申报,做好 “借机”、“借力”、“借势”的文章,争取国家和省里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建议在市财政预算中给予一定数量的经费基数,每年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另从城市维护费中提取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古民居的保护利用。

其次,适当调整、统筹相关部门的资金使用,以利于“下好一盘棋”。省农办等系统都对古民居、古村落有一批较大的资金投入,建议在保证有关项目实施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统筹,以便更好地为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服务。

再次,重视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古民居的开发,通过项目包装,开发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业。

最后,创新经营方式。可考虑将以古民居为核心的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村落或古民居所有权不变,而将经营权拿出来公开招标,所有者也可以产权入股,所得款项抽一定比例用于古民居保护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6、合理分配,切实维护古民居产权人的利益。使产权所有者和当地居民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中得到合法合理的收益。要重视古民居的所有者在保护利用中的合理诉求,当保护利用取得实际效果时,利益分配应适当向基层和产权所有者倾斜。

另外,关于古民居保护利用的人才保障、宣传教育、违法查处等工作也应当进一步强化。

这样,才能统一认识,才能使古民居保护的政策措施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拥护,才能有效促进古民居资源的科学利用,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第4篇:滕州市民居调研报告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环艺专业 古建、民居调研报告

分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实 践 地 实践类型

□个人实践 □团队实践

目录

一.

二.

三.

四. 封皮 目录 摘要 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

暑假我对家乡当地古建——龙泉塔进行调研,在为期约7天的调研时间里对它的结构,背景,文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了解了关于塔的文化:塔 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塔起源于印度,也常称为“佛图”、“浮屠”、“浮图”等。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极大、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建筑类型。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地宫藏舍利,位于塔基正中地面以下。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塔刹在塔顶之上,通常由须弥座、仰莲、覆钵、相轮和宝珠组成;也有在相轮之上加宝盖、圆光、仰月和宝珠的塔刹。

古建、民居调研报告

实习地点概况:

滕州市,简称“滕”,又称“善国”、“滕国”等,古为“三国五邑”之地,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 ── 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古为泗水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全国百强县(市)之一。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境内有被命名为“北辛文化”的73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岗上遗址,有商周时期的滕国遗址等景观。是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子的故里。在2010中国县级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位居第13名,连续10次跻身全国百强。滕州素有“滕小国”之称。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周灭商后,武王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乃称“滕国”。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置郡县,于今滕境置滕县、薛县。汉初,高祖撤小邾置蕃县,西晋仍袭汉制。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滕阳军为滕阳州。大定二十四年,改滕阳州为滕州(州治滕县),辖滕、沛、邹县三县和陶阳镇。明初(1369年)撤销滕州。建国初,曾为滕县专署驻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尼山专区和台枣专区合并为滕县专区(驻滕县),辖滕县、薛城县(原临城县)、峄县(今枣庄市南部)、凫山县等13个县和两

个市。1953年9月,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驻济宁),滕县改属济宁专署;同时撤销白彦县,将其所辖原属滕县的5个区划归滕县;建立微山县,将滕县所辖湖区划入微山县。1956年3月,撤销薛城县和凫山县,把其所辖部分地区划归滕县。同年12月,山东省调整县的等级,滕县由甲等县升为特等县。1960年3月,把滕县临城公社(今枣庄薛城区全境)的164个自然村划入枣庄市。1979年1月1日,滕县改属枣庄市。1983年11月,枣庄市齐村区撤销,设立山亭区(驻山亭),将滕县东部的店子、冯卯、辛庄、徐庄、辛召、山亭、桑村、城头8个公社划入枣庄市山亭区。1988年3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滕县,建立滕州市(县级);同年5月1日,全市举行了热烈、隆重的建市庆祝大会。滕州古建:

龙泉塔:

塔,位于城区东部城河西岸。原耸立于龙泉禅寺内。《滕县志》载:“龙泉寺(有)四:一在城东一里许,创始无考。(明)宣德间僧正玉重修。塔已渐圮,而千户蔡佑、首事僧无文等募助重修。寺规制旧极宏丽,塔十层,高十二丈,根称是。有教谕项理记文,不录。岁于此为迎春所。今两廊、方丈俱圮。虽修之不及前远甚。俗传云:有大泉,水时漂民居,故建塔以镇之,龙泉之名,盖亦有自云。”清中期后,寺已渐废,今惟塔存。龙泉塔为蕃阳八景之一,康熙《滕志》载:题名为“塔影高标”。道光间滕令王政学唐韦肇于京都长安为雁塔题名故事,为此塔题名为“浮屠峙玉”并赋题名诗,载入《滕志·艺文》。

塔为砖石结构,高40米,塔体安置于石砌须弥座上。塔基结石严固,八棱,每边长5米,由底边线中点上伸40米至塔顶,所谓“根围称是”即八边长高相同。形成对称八面八角合围塔体。累九级,二挑华拱托檐,身外重檐十一级,旧以铁铸六瓦一椎覆顶,悬挑金铃,风动有声。前有塔室,后有螺旋式砖阶可攀缘至顶,塔室内隔墙和塔壁厚80~100厘米。整个塔体造型浑厚古朴庄重,是我国“密檐室”宝塔佳作。

塔身全系青砖嵌灰砌筑,虽历经风蚀雨击而无损,尤其是经受了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6月大地震的考验。康熙《滕县志·灾祥》记载:“十七日戊时,地大震,有声 自西北来,如奔雷,又如兵车铁马之音,地若舟浮掀荡于危涛惊浪中,崩城郭,坏庐舍,人民多殒,城东地陷,涌出水有泥沙,前史所未闻也。”此塔仍巍然耸立。塔底东侧,嵌有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重修龙泉塔碑记》一石,儒学教谕项理撰,文谓:“尝闻之,昔阿育王(系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国王)所造塔八万四千,弥布天下,上方明刹皆所以藏舍利而见也。然兹塔之建,虽莫考其详义,迹不过如是而已。”此见五百余年前,为重修龙泉塔撰记的乡贡进士项理,对始建此塔之由,也只是一个设想,亦无从寻得真证,至今尚无定论,但根据专家按其建筑风格推论,当属 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清至民国,塔屡遭战火摧残,故而塔刹倾毁,挑檐斗拱脱落,塔身千疮百孔。1984年7月,本着“以排险加固,局部复原,保证古塔的历史、科学、艺术文物价值不变”的维修标准和原则,滕县人民政府

拨款13万元,历时半年余,对龙泉塔进行了再次重修。

龙泉文化广场东临荆河,西至塔寺路,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近4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60%。

龙泉文化广场利用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就低成湖,就高筑台,地形处理高低错落,布局自然活泼,竖向空间和水平空间层次变化丰富,景区布置个性鲜明。整个广场由双龙潭、下沉广场、大草坪、旱喷泉、圆形露天舞台,圆形石雕为主,配以形状各异的花坛、台阶、亲水平桥等各具特色的园林景点构成。

龙泉古塔、王学仲艺术馆、汉画像石馆、墨子纪念馆(墨子国际研究中心)、墨砚馆、鲁班纪念馆、滕州博物馆新馆等富有文化特色和地方气息的文化建筑群围绕在广场周围,成为集游览、观赏、休憩、娱乐、科普、文化教育于一体,极具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敞开式公共游乐场所。

龙泉文化广场已形成龙泉古塔、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汉画像石馆、滕州博物馆新馆、王学仲艺术馆、墨砚馆、“一塔六馆”的框架格局,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广场。

滕县故城:

滕国址在今城区西南十四里的姜屯镇滕城村;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时的滕县县治,在滕城村西北一里许;汉代所置之蕃县县城在今城区西北部;今之县城为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东移2里(在今县城中心)之围筑土城。初置6条街,12条巷,后续增建11条街、13条巷。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将土城砌以砖石,筑梁坝堰(在今

前洪村东)引南梁水(今城河)穿越黄山桥入护城濠。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复土扩修城墙,增高2尺,拓宽3尺并饰建女墙、垛口,达到城周长5里许,墙高3丈5尺、宽1丈5尺,四个城门皆有内外两门,外门呈半圆形称关门,两门之间俗称瓮城,内门上有方砖铺平台以石围栏之城楼,叠脊筒瓦,重檐翘厦,雕梁画栋,俨若亭阁。内外门上均有石刻门额:东内门为“云连东岱”,外门为“宗鲁”;西内门为“宝庆西畴”,外门为“怀古”;南内门为“化洽南离”,外门为“迎薰”;北内门为“恩承北极”,外门为“望阙”。还建有4角楼和24堡。城濠深1丈5尺,城门口设有木质吊桥,城濠沿岸栽柳,池植莲藕,盛称“池莲四面”,为蕃阳八景之一。

明正德7年(公元1512年)又筑郭城以护四关,周长10余里;建门楼四座,门额石刻题字东为“清尘”、东南为“朝阳”、南为“迎薰”、北为“承恩”,康熙年间在城墙东南角建魁星楼,内供奉有魁星点元的木质雕像。

清代曾先后三次重修城垣,康熙7年(公元1668年)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滕县城、郭墙全部崩塌,直到乾隆32年(公元1767年)重修,整整相隔100年,城池恢复了旧观并新增建街道13条,巷子31条。咸丰4年(公元1854年)和光绪19年(公元1893年)两次重修城墙。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在城墙外侧建空心炮台两处。民国前期城墙尚属完好,墙外侧为大型净面基石,砖砌到顶,上列垛口,内侧为三合土夯筑,加以砖砌,女墙压顶,四门修有登城马道,墙的四角内圆外突,墙角与城门之间,均筑有或空或实的炮台突

出墙外。当时城濠依旧,大部淤浅无水,民国初年,进行了清淤并将四浮桥改建成石砌拱桥,桥两侧装修石栏,桥面铺筑条石,四门桥的造型基本一致,唯高矮不一。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复筑郭墙,墙为三合土板夯,高约6米,南起善国门西,绕东、北、西三关至城墙西南角,周长约5公里。民国23年(公元1934年),邑人生克昭捐银币千元修复城墙。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攻袭县城,东门以南一段城墙被炮火轰毁,南关城楼被轰倒,郭墙同时被毁,古城惨遭破坏。后虽又修补,然在1945年和1948年两次解放县城的战火中,城墙残毁,郭墙废弃。此后群众铲平郭墙建造民房。自1952年开始拆城墙填城濠建新街,到1985年拓宽善国路止,城墙土逐渐被用光,现仅在工农兵剧场东侧及南门处,因民房占用墙基或用作一侧山墙,尚存一点微迹。(无资料,现已拆除)总结:

滕州市的古建、民居基本上符合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龙泉塔更是反映了在明朝时期的建筑个性和外观艺术的表现手法!也了解到战火对建筑文物的摧残!更能使我们更加的去保护和珍惜!

滕国址在今城区西南十四里的姜屯镇滕城村;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时的滕县县治,在滕城村西北一里许;汉代所置之蕃县县城在今城区西北部;今之县城为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东移2里(在今县城中心)之围筑土城。初置6条街,12条巷,后续增建11条街、13条巷。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将土城砌以砖石,筑梁坝堰(在今 前洪村东)引南梁水(今城河)穿越黄山桥入护城濠。明成化八年(公

四浮桥改建成石砌拱桥,桥两侧装修石栏,桥面铺筑条石,四门桥的造型基本一致,唯高矮不一。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复筑郭墙,墙为三合土板夯,高约6米,南起善国门西,绕东、北、西三关至城墙西南角,周长约5公里。民国23年(公元1934年),邑人生克昭捐银币千元修复城墙。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攻袭县城,东门以南一段城墙被炮火轰毁,南关城楼被轰倒,郭墙同时被毁,古城惨遭破坏。后虽又修补,然在1945年和1948年两次解放县城的战火中,城墙残毁,郭墙废弃。此后群众铲平郭墙建造民房。自1952年开始拆城墙填城濠建新街,到1985年拓宽善国路止,城墙土逐渐被用光,现仅在工农兵剧场东侧及南门处,因民房占用墙基或用作一侧山墙,尚存一点微迹。(无资料,现已拆除)总结:

滕州市的古建、民居基本上符合中国北方传统建筑!龙泉塔更是反映了在明清时期的建筑个性和外观艺术的表现手法!也了解到战火对建筑文物的摧残!更能使我们更加的去保护和珍惜!

第5篇:山西民居调研报告

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不同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民居建筑,室内环境及室外环境,空间设计。

2、通过参观考察,了解古民居的建筑设计、装饰元素等,以及它的景观规划,通过学习借鉴积累并运用到以后的设计当中。

3、如何吸取民间传统的艺术特色,构建自己的艺术特质。

4、收集、积累设计资料,为以后的设计工作做准备。

二、实习内容

随着中式文化的复苏,中式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源于生活,所以能够亲身体验山西民居的特色能够帮助我们在以后的设计中有更多的灵感来源,也能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让自己的设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作为一个未来的设计师,我们更应该去发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艺术造型和装饰艺术,如何去运用去开发对我们以后的设计生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借着此次的山西之旅去实地感受山西民居的魅力。

山西传统民居,以其类型丰富、独具地方特色而引人注目。固有的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诸因素的影响,使得山西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也颇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其晋商建筑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所以作为学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到山西考察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山西的民居中最具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平遥古城中的民居建筑,还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因此平遥古城成了我的首选之地。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已有2700年的历史。古城占地2.25平方公里,共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蚰蜒巷,是完整的古城墙、古街巷、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中轴明显,布局左右对称,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古城内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有3797处,其中400余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民居风貌,是中国明、清时期县城的活标本。在我看到古城的那一刹那,我不仅感慨万分,那是一种饱经岁月洗礼的古老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不仅为古城保存的这么完整感到惊讶更深深的被它的内容吸引。从跨入的那一刻起,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汉民族的城市街道之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时光穿梭让我来到了明清盛世。在这里没有任何的现代建筑,全部都是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的房屋,立柱横梁,画栋雕栏,飞檐斗拱,石礅木扉,处处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一切都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古代城市面貌。我在惊讶感慨之余不仅庆幸它没有受到战火的毁坏也没有受到现代气息的侵扰,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飞驰而过的汽车,没有杂七杂八的广告牌霓虹灯,有的只是古朴的建筑,弯弯曲曲的街道。

这次调研主要是民居,所以当然要看平遥古城的民居建筑。平遥民居的形式以四合院为主,平遥的传统四合院民居和汉民族其它地区的民居一样,在建筑布局形式和规划等级上都受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的影响。这些四合院多为清代所建,也有部分为明代遗存,平遥四合院与北京四合院虽然同属于北方的四合院类型,可是两者在四合院型制、建筑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其地方特色突出表现在四合院房屋的建造上,其中下层砖窑洞、上层木屋合成二层楼建筑较多。平遥四合院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四合院家族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平遥民居院落外墙皆为灰色清水砖墙,颜色古朴单一,外观高耸封闭,布局与构造丰富多样,细部华丽精美,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凌乱,细腻而不琐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平遥古民居中的正房是窑洞式民居建筑,称为锢窑,属于地上拱窑。平遥古城处于黄土高原,当地土层深厚,土质呈竖直节理不易倒塌,地下水位低,雨水少,地表层易保持较干燥的状态,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建造锢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锢窑既保持了一般窑洞冬暖夏凉的优点,同时通风、采光良好,院内排水,克服了土窑洞的缺陷。平遥锢窑的一般做法是,墙体内外各砌一皮砖中间添碎砖石,并用黄土夯实,由于边跨侧墙需抵抗侧推力,其墙体可厚达二三尺。型式正房外檐常加设木结构披檐,披檐下成为过渡空间,同时保证屋内采光。正房锢窑常为三孔或五孔,以五孔居多。锢窑顶部平台可供晾晒或休息之用,平台墁砖至排水口,屋顶上的雨水可通过窑洞两侧楼梯内的暗道经排水空至院内,正房锢窑有时建木构的二层,这在别处很少见到。由于当地盛产烟煤,民居室内都筑有火炕。平遥民居锢窑的拱券制作精良,曲线优美,技术成熟,这种成熟的拱券技术往往在住宅的其它部分多有所见,如常见的拱券大门(图-

1、图-2所示)。

图-1

图-2 在平遥古民居中,都有一些制造精美的建筑附饰物。有建在屋顶上的风水墙、风水楼、风水彩塑;有在门前建有照壁;有在门洞左右建有土地神龛、门神神龛;还有的在大门旁筑有石狮子和拴马桩、上下马石、柱础、泰山石敢当等,这些附饰物选料考究、雕刻精细,均有吉祥图案,每件附饰物无不具有含义丰富的寓意。院落中还有大量的木雕、石雕、砖雕、玉雕等,装饰元素非常精美。(图-3到图-8所示)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平遥四合院宅基多为长方形,一般外墙高大,且对外不开窗,外观封闭,显示出对外界的戒备,但内部俊秀,反映了正统的礼制思想。内院平面长宽多为2:1,而且由外院到内院,院落的宽度不断变窄,比例更显狭长。形成这种院落比例关系主要是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晋中地区属于黄土高原,风沙较大,为了避免正房被风沙直接吹拂,两厢房向院内靠近,部分遮挡正房;另外可以节约土地。由于山西植物生长期短,院内一般用方砖铺满地面而较少种植花木,这样一方面使贼人不易攀入院内,增强了安全性;另一方面不易遮挡狭窄的院落内有限的光线。平遥四合院横向联合或纵向扩展形成了多样的组合形式,归结起来一般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串联型就是院落沿轴线纵向联合,以垂花门或过厅串联起几进院落,这一类型的四合院层层递进造成一“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空间效果。通过轴线上院落形状、尺度以及建筑形体的变化表达建筑空间的内外主次,区分出建筑的等级,形成由外及内、由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的层次过度。平遥四合院落中串联型四合院最为常见。并联型是通过四合院的横向联合,形成多轴线的建筑群体。并联型四合院各院落往往不是并列放置在一起的,而是根据院落尺度、比例以及四合院周围的建筑物形体差异形成某种对比,暗示院落间的主从关系。混合型四合院多出现于大型宅院,群体组合中既有院落的串联,又有院落的并联,空间层次较为丰富,一般为富贾家宅所有。

正房是四合院里最重要的部分,院落与厢房层层递进关系的主要作用是对正房烘托和陪衬,因此正房在院落的最为宏伟,等级也最高。传统风俗讲究的“连升三级(脊)”,即由外院向内院各屋脊逐渐升高,借以表示家族昌荣,后继有人。这种风俗是当地人向往仕途、望子登科心态的集中显示。在正房屋顶有时加建风水楼或风水影壁,以求得神灵保护,反映了平遥民居处处体现“风水”的民俗特色,易学理念在平遥民间建筑中远不是添加物,而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内院坡顶的厢房与锢窑正房的高度相差无几,使正房威势不足,风水楼与风水壁增加了正房的高度,弥补了内院空间在视觉上的缺憾。

图-9

图-10

平遥四合院闻名于世,不仅因为它有作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的房屋,更主要的是因它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上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窗子的格式有仿明酸枝棂丹窗,通天夹扇菱花窗,栅条窗、雕花窗、双启型和悬启型及大格窗等,各式各样,变化无穷。再从房顶上看,有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平房顶等,这样形成平的、低的、高的、凸的,无脊的、有脊的、上翘的,垂弧的„„(图-

9、图-10所示),每地每处都是别有洞天,细细看来,切实让人,品味无穷。平遥民居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三雕”,也就是木雕、砖雕、石雕,这些精美的雕刻内容多为瑞兽、吉祥花果、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以此寄托种种吉祥的祈盼和祝愿,同时有些雕刻内容对晚辈还有一种警示与教化的作用。这些雕刻遵循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原则,其造型儒雅大方、庄重严谨、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其中大量采用了象征、隐喻、谐音等手法,将各种吉祥的寓意暗含于雕刻中,让人赏心悦目,品味无穷。雕刻主要还是北方风格,比较敦厚、比较粗犷,但是有些地方,也显得有南方的纤细,秀丽的地方也有,这也跟主人的修养情趣有关的。古城内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给人厚重结实的感觉。其中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微妙维肖,栩栩如生,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晋派气息。其建筑实用性强,艺术品位高,以北方民居特别是晋中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又兼有江南庭院建筑的风韵,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言,“外雄内秀”是平遥民居的特色。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民居实地调研让我受益匪浅,我切身的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它的建筑形式、装饰元素、组合方式等独有的特色深深的吸引了我,院落模式的环境给人安全感强烈的私密性,细节处理的非常讲究,给人美的视觉感受。这次实习让我加深了对我国古民居建筑文化的认识,为我的建筑理论知识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古民居建筑的形式纵然有些许不适应现代建筑的步伐,我们在以后的设计当中应该吸收其精华,对其进行改造创新,应用到当代的建筑和建筑空间设计当中去。

第6篇:海口民居调研报告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环艺专业 古建、民居调研报告

分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实 践 地 实践类型

□个人实践 □团队实践

目录

一.

二.

三.

四. 封皮 目录 摘要 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

暑假我对海口当地古建进行调研,在为期约几天天的调研时间里对它的结构,背景,文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对祠的了解:

古代代建筑手法和“礼制”, 名人祠多是就名人故居、庐墓,或名人业绩斐然之地兴建。往往由地方官吏首倡、民间集资共建。多有文人雅士参与其事。很多祠堂设于风景区内,或是就祠堂兴建园林,成为当地文化名胜之区。名人祠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美德!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古建、民居调研报告

实践地点概况:

海口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

“海口”一名最早出现于宋代,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清代的海口商埠、琼州口,民国初期的海口镇。

从汉代起,海口地属广西;明代公元1370年,海口划归广东。唐代公元627年,海口始隶属于琼山县。

1926年12月,海口从琼山县划出,独立建市。1950年4月23日,海口市解放。

1956年,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的地级直辖市。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历史长河,载述海口市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也记述海口市光荣的革命传统,展现丰富的人文史迹景观。有始建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古代军事遗址——明代海南卫所在地城门楼的府城鼓楼,为纪念明代琼籍名贤王佐而建于1567年的西天庙,为纪念为维护祖国统

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名人冼英而始建于1583年的冼太夫人庙,为纪念明代琼籍清官海瑞而始建于1589年的海瑞墓园,为传播文化、培养海南子弟而始建于1710年的琼台书院,为纪念被贬谪来海南岛、传播文化推动海南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唐代名臣李德裕和宋代名臣李纲、李光、胡铨、赵鼎而始建于1889年的“五公祠”,为抵御外侮而于1891年建成、与天津大沽口、上海吴凇口、广州虎门炮台并称中国清末四大炮台的秀英炮台等历史古迹;有始建于1919年的中共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冯白驹出生地的冯白驹故居,有1926年6月召开的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始建于1926年的中山纪念堂,为纪念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解放海南牺牲的2万多烈士而建于1951年的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琼崖红军改编为抗日独立队而始建于1952年的云龙改编旧址,为纪念解放海南渡海作战英雄烈士而建于1957年的金牛岭烈士陵园,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赴琼指导武装斗争而英勇就义的中共广东省军委书记李硕勋而建于1986年的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等革命名胜。2007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海口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海口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海南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多许多传世的亭台、陵墓、庙宇、园林、名宅„..海南古代建筑不仅是海南现代建筑的借鉴而且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遍布在海府城区的60处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的积淀,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五公祠被评选为海口的久景名胜之。位于海口市海府路于红城路湖路交叉炉口的五公祠,红墙碧瓦,庭院深深,绿阴如盖,古韵悠悠。这

座喽整体结构为放松歇山式,鸱尾高翘,华栏低回。上层东向,全面6门,南北各有拱门,壁前设神台,台上设神龛,龛内供奉五公司五公木质神牌位。在主楼的东边,有学圃堂和五宫精合,两者组成曲尺形。五公词

该祠位于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由五公词、苏公饲、观稼堂、学圃堂、五公精舍、琼园等一组古建筑群构成,人们习以五公祠统称。有“海南第一楼”之誉,海口市八景之一的“圣祠叠彩”就在这里。这片园林式结构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陆续建至本世纪初。这里奇花异木掩映楼阁,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该祠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得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至今已有百余年。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十几米,分上下二层,四角攒尖式的屋顶,素瓦红掾,为海南最早的楼房,故称海南第一楼。与四周烂漫的绿叶繁枝相辉映,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

钟楼位于海口长提路海甸溪畔,是海口市一座标表形历史建筑,这是挺拔的钟楼,见证了海口历史古城百年沧桑,红墙只顶,俊俏挺拔。楼畔溪水清,海口钟楼,形成一道特别的风景。钟楼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明的象征。钟楼为混合结构,占地面积16㎡,高5层,以红砖砌筑,顶端四周共筑8支箭簇形尖角,每一方均有3支。

总结:

海口市的古建反映了古代代建筑手法和“礼制”, 名人祠多是就名人故居、庐墓,或名人业绩斐然之地兴建。往往由地方官吏首倡、民间集资共建。多有文人雅士参与其事。很多祠堂设于风景区内,或是就祠堂兴建园林,成为当地文化名胜之区。名人祠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美德!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钟楼位于海口长提路海甸溪畔,是海口市一座标表形历史建筑,这是挺拔的钟楼,见证了海口历史古城百年沧桑,红墙只顶,俊俏挺拔。楼畔溪水清,海口钟楼,形成一道特别的风景。钟楼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文明的象征。钟楼为混合结构,占地面积16㎡,高5层,以红砖砌筑,顶端四周共筑8支箭簇形尖角,每一方均有3支。

总结:

海口市的古建反映了古代代建筑手法和“礼制”, 名人祠多是就名人故居、庐墓,或名人业绩斐然之地兴建。往往由地方官吏首倡、民间集资共建。多有文人雅士参与其事。很多祠堂设于风景区内,或是就祠堂兴建园林,成为当地文化名胜之区。名人祠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美德!对我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五公祠来历:

清朝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1889)主持修建,同时增建和重建了观稼堂、学圃堂、西斋(又名五公精舍)。祠内奉祀唐、宋两代被贬来琼的(唐)李德裕、(宋)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历史名臣,俗称“五公”。

五公祠为楼阁歇山顶建筑,建筑面积498.88平方米,高12.26米,后墙柱处砌墙,其余三面辟为廊,整座大楼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撑,其建筑风格有鲜明的海南地域特征,带有南洋建筑的痕迹,也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五公祠

五公祠正门悬挂“五公祠”的金字匾额,楼上挂有“海南第一楼”,落款署:“光绪十五年嘉兴朱采”,楼内大厅挂“安国危身”横匾。楼下供奉五公神位和展出五公史迹,大厅圆柱挂楹联二副,其一:“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原为民国观察使朱为潮一九一五年撰联,著名学者容庚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於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处南首级中,别为一郡,望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原为民国广东学使徐祺撰联,著名学者商承祚一

九八一年重书。楼上大厅圆柱有楹联二副,其一:“唐嗟未造,宁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斯楼中”。由清朝海南举人潘存撰联,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为民国琼崖镇守使黄志桓撰联。这些楹联惊天地、泣鬼神,正气浩然,雄姿勃发,充分表达了五公高风亮节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精神。

五公祠历代有重修,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曾主持修缮。解放后,在1954年、1973年、1992年、1996年由广东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对这组古建筑进行修缮。五公祠(海南第一楼)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是在2002年10月,由国家文物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五公祠管理处共同出资对其进行抢救性的维修。抢修后的海南第一楼,光彩夺目,焕然一新,再现了百年古楼的风采和雄姿。

五公祠之所以称为海南第一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规模和所奉祀的五公他们高风亮节的品德在当时都堪称第一。

五公祠来历:

清朝雷琼道台朱采于光绪十五年(1889)主持修建,同时增建和重建了观稼堂、学圃堂、西斋(又名五公精舍)。祠内奉祀唐、宋两代被贬来琼的(唐)李德裕、(宋)李纲、赵鼎、李光、胡铨五位历史名臣,俗称“五公”。

五公祠为楼阁歇山顶建筑,建筑面积498.88平方米,高12.26米,后墙柱处砌墙,其余三面辟为廊,整座大楼由18根木柱和10根石柱支撑,其建筑风格有鲜明的海南地域特征,带有南洋建筑的痕迹,也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五公祠

五公祠正门悬挂“五公祠”的金字匾额,楼上挂有“海南第一楼”,落款署:“光绪十五年嘉兴朱采”,楼内大厅挂“安国危身”横匾。楼下供奉五公神位和展出五公史迹,大厅圆柱挂楹联二副,其一:“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原为民国观察使朱为潮一九一五年撰联,著名学者容庚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於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处南首级中,别为一郡,望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原为民国广东学使徐祺撰联,著名学者商承祚一

九八一年重书。楼上大厅圆柱有楹联二副,其一:“唐嗟未造,宁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斯楼中”。由清朝海南举人潘存撰联,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先生一九八0年重书。其二:“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为民国琼崖镇守使黄志桓撰联。这些楹联惊天地、泣鬼神,正气浩然,雄姿勃发,充分表达了五公高风亮节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和精神。

五公祠历代有重修,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曾主持修缮。解放后,在1954年、1973年、1992年、1996年由广东省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对这组古建筑进行修缮。五公祠(海南第一楼)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是在2002年10月,由国家文物局、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五公祠管理处共同出资对其进行抢救性的维修。抢修后的海南第一楼,光彩夺目,焕然一新,再现了百年古楼的风采和雄姿。

五公祠之所以称为海南第一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规模和所奉祀的五公他们高风亮节的品德在当时都堪称第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