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清明节青团作文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清明节青团作文

【篇一:清明缘何吃青团】

  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在寒日节的传统食品中还有一种“青精饭”,据《琐碎录》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因此,一些卖青团的店家洞察到这以点,前些年曾出现过多种甜咸馅料的青团,如猪油玫瑰青团、黑洋酥青团、金针耳鲜肉青团等,但好景不长,这些原本受人青睐的'青团,竟然无疾而终,实在让人百思不解。

  【篇二:清明节做青团】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说了要做青团,爸爸带我来到了菜市场,买了糯米粉。青叶。猪肉。笋。豆腐干和葱等这些配料后就回家了。

  到家了,爸爸先把糯米粉和青叶放在一起和好。开始做了,先把这些配料切好搅拌在一起,再把和好的粉做成一个杯子形状,再把那些配料给放进去,我也学着做了几个,这样一个个就做好了。

  爸爸拿出蒸笼,放上棕叶,再把做好的青团一个个放到棕叶上,就可以开始蒸了,蒸了十几分钟就蒸好了,我拿了一个吃吃看,真好吃,我又多吃了几个,吃的好饱。

  这个清明节过的真是快乐无比呀!

  【篇三:做青团作文】

  清明节时,家家都会准备好佐料做青团,这星期星期六,我家也要做青团。

  妈妈连夜准备佐料,为了明天早点有青团吃。上午,我一进厨房,看见桌了上有一个巨大的粉团,旁边还有很多的馅料。只见妈妈站在桌前,用手抓起一小团的小粉团,把小粉团揉成圆形,用大拇指在小粉团中心压出一个洞,接着把洞变大,又把粉团捏的薄一些,用勺子把馅舀进小粉团中,最后把口“补”好。一个青团就大功告成了。我看妈妈很熟练,心想:妈妈都会了,我还怕不会。一股好奇心涌出心头,自己也想动手试一试。说干就干,我也学着妈妈的方法,抓出一把粉团,揉成小圆球,用手压出一个洞……但我做的青团并不很好,再把团捏薄的步骤中,小团破了一个洞,露了馅,失败了。我浪费了一些材料,不行,我得再试一次,我再次试了一次,还是失败了。也浪费了一些佐料。进过两次的失败,我清楚的知道,不能再浪费佐料了。心想:这还不简单,做得小一点不就好了。

  我就把青团做的比妈妈做的小四分之一。除了把口补的不好以外,我以为这一仅是完美无缺了,可是等妈妈把我亲手做做青团烧熟以后,我咬了一口,竟没有咬到馅,我再咬了一口,算是要到了馅。原来是皮太厚了我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

  【篇四:清明节包青团】

  大家知道清明节主要干什么吗?想必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扫墓,包青团。”而我今天自己也亲自包青团。包青团可有学问了,让你捉摸不透。

  青团主要由青篙草和糯米草做成的,妈妈准备好材料将它们揉成团装,首先我看着妈妈是怎么做的,妈妈先将青团取出一点,将大拇指插在中间飞快的转起来,很快变成一个圆柱形,再将豆沙放入里面,将“洞口”合上,就这样一个青团制作成功,我也照样子取出一小点将大拇指放进,就拔不出,转都不可以,我立刻大声向妈妈求救:“妈妈,怎么回事,手粘在这里拔不出来。”妈妈笑着说:“快一点沾水,每做一个青团都沾一点水,在元就可以防止被粘在,我立刻将整只手放入水中,这样可以接着做了,我终于过五关斩六将,虽然我做好了,可是形状却不好看,帮呼呼的,可我有了经验,我做出第一个,也有第二个,我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终于做了20个左右,一个比一个好看,真是熟能生巧。

  过了一会,就传来一阵阵香气,原来是青团熟了,我立刻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篇五:做青团】

  每年清明节都要回老家上坟、吃青团。我以前最喜欢看奶奶包青团了,今年,我自己也终于学会了。青团是这么做的:先去田里采一些叫做“棉青”的嫩嫩的野草,在水里煮熟、沥干。把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加上“棉青”,一起放在大石臼里,舂成柔韧的粉团。再准备好馅料,就可以开始包了。先扯下一团鸡蛋大小的粉团,用手轻轻地揉成圆形。再把手心拱起来,大拇指要往里缩一点,把它搓成陀螺型,这可是个小窍门哦。

  搓好后,在它的顶端部分,用小拇指小心地戳一个洞,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沿着洞口轻轻地捏。要捏成口小、肚子大的坛子形状,才算成功。如果不小心捏成口大大的盘子形状,那可是要被人笑话的。“坛子”捏好了,往里面填满馅料,再把“坛口”收拢捏扁,青团就包好了。这是大的,一般是咸的。小的一般是甜的,做法跟前面一样,只不过最后要把口收拢,再放到专门的模具里,印成各种形状。做好的青团用专门的树叶包好,放到蒸笼里蒸熟,美味的青团就大功告成啦。

  清明节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堆的青团,吃上好几天。做青团的时候,邻居们都会相互帮忙,一起品尝,评一评哪家的青团最香、包得最好。今年,我们去帮阿姆家包青团,我开始只能捏“盘子”,学了一会就能捏“坛子”了,大家都夸我做得好呢!嘻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