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工程造价发展史十篇

江之@南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工程造价发展史十篇

工程造价发展史

关健词:工程造价 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程造价管理在不断的完善。现简单的介绍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一直沿用着前苏联模式一基本建设概预算制度。改革开放后,工程造价管理历经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概预算管理、工程定额管理的“量价统一”、工程造价管理的“量价分离”,目前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由政府职能部门实行协调监督、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新管理模式。为适应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而建立工程造价体制,并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形成了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并且日臻完善,对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设计图计算出的工程量来确定工程造价。当时计算工程量没有统一的规则,只是有估价员根据企业的累积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经过和业主治商,达成最终工程造价。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有政府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基本属于政府决定造价。这一阶段延续的时间最长,并且影响最为深远。当时的工程计价基本上是在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统一的预算定额与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规定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确定工程的概算造价或预算造价,并在竣工后编制决算,经审核后的决算即为工程的最终造价。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3年,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人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作为编制期的基期价,并定期当月市场价格信息进行动态指导,在规定的幅度内予以调整,同时在引人竞争机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第四阶段,2003年3月有关部门颁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在建设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在企业内部定额的要求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包括的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与合计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调整价的一种计价模式。

二、国外工程造价管理发展历史

国际上,工程项目的造价通常是建立在对项目结构分解和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分析上。通过项目结构分解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描述,结合这些活动的进度安排确定各项活动的所需资源(人工、各种材料、生产或功能设施、施工设备),将其最低级别项目单元的估算成本通过汇总来确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主要有三种模式:以英国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工料测量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造价工程管理体系及以日本为代表的工程积算制度。

1、英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英国是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历史较长,体系较完整的一个国家。由政府颁布统一的工程量规则,并定期公布各种价格指数,工程造价是依据这些规则计算工程量,价格则采用咨询公司提供的信息价和市场价进行计价,没有统一的定额标准可套用。工程价格是通过自由报价和竞争最后形成的。英国工程计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料测量师的使用,无论是政府工程还是私人工程,无论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还是非传统的模式都有工料测量师参与。

2.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美国在工程估价体系中,有一套前后连贯统一的工程成本编码,即将一般工程按其工艺特点分为若干分部分项工程,并给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编个专用的号码,作为该分部分项工程的代码,以便在工程管理和成本核算中,区分建筑工程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

3、日本的工程造价管理

日本的工程积算是一套独特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其量和价是分开的。量是公开的,价是保密的。日本的工程最计算类似我国的定额取费方式,建设省制定一整套工程计价标准,即“建筑工程积算基准”。其内容包括“建筑积算要领”(预算的原则规定)和“建筑工事标准步挂”(人工、材料消耗定额),其中“建筑工事标准步挂”的主要内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消耗定额。“建筑数量积算基准解说”则明确了承发包工程计算工程最时需共同遵循的统一一性规定。

4、法国的工程造价管理

(1)工程单价的确定:施工单位在确定投票单价时,基本上都要对每一工程项目做市场调查。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2

1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意义

18至19世纪期间发生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作为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和承载介质,工业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历史文脉、社会经济和城市环境等多个层面具有重要意义。1)历史文脉层面工业遗产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其承载的关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信息量,被认为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大得多。这些工业遗留物对人们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探讨人类历史的过去和未来具有借鉴价值,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保存和利用,历史文脉记忆的传承和延续更具有深远意义。2)社会经济层面经过保护开发后的工业遗产将迎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保证地区活力的延续,在城市衰退地区的经济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独特的历史空间氛围和文化场所内涵,不仅将吸引外来游客,带动本地区消费水平,也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创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进而带动后工业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3)城市环境层面老工业区遗产资源丰富,通常与铁路、运河等交通要塞联系紧密,区位优越,周边设施相对完善,随之存在的废弃工业用地也将提供大量空置的土地资源。而单体建筑大多结构坚固、空间开阔,在功能转换上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提供了多种利用的可能。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对有效避免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起到推动作用,更有利于城市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再利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保护工业遗产不是消极地保存过去,而是基于全面、动态的视角,更积极地找寻发展的新契机,同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国外工业遗产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纳出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多样性特点。1)区位优越。生产型场所曾位于城市的边缘,靠近能源和材料的来源地,而经过城市化运动,如今的工业遗产一般位于类似城市中心区或滨水区的核心地带。2)占据着大量土地。在拥挤的城市中心地带,闲置的工业废弃地和遗留物可以被认为是宝贵的资源优势,富有开发潜力和使用价值。3)具有象征纪念意义。既有研究已确定了保护纪念性构筑物对于集体记忆和公共空间再生的重要性。人们的集体记忆构建了一个象征性的公共生活。4)具有独特的视觉建筑语汇。工业文明的产物——烟囱、吊车、冷却塔、爆炸炉、储气罐等,不仅为城市形象赋予鲜明特色,也将促使人们从中感悟和追寻自我,反思自身行为。5)通常为公共所有。从工业遗产的保护中重新创建日益破坏的公共空间,将促使其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公众意识,起到公共教育的作用。由于工业遗产改造涉及的问题比单栋建筑物的状况复杂得多,其保护利用的过程也存在着挑战。其一,为呈现完整的历史脉络,与其关联的设施设备、景观风貌均需包含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其二,对工业遗产场地内的历史变迁需要有明确的认知把握;其三,在原有历史特色及文化价值的保留与发展之间取得权衡,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不能因为再利用而忽略能够诠释整个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的工业风貌。正因为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工业遗产成为历史遗存中的一个独特类型。虽然具有共同的属性特征,不同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方式也需要因地制宜。正如科特勒等所说,“没有两个地方会以同样的方式制定发展策略、运用优势资源、以及实施开发计划。不同的地域有相异的历史、文化与政治。”

3保护再利用的实践类型

工业遗产是活态的遗产,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驱壳,更应该以活态的方式保存它承载的文化。结合国外相关实践案例,从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价值角度出发,将国外工业遗产改造的类型分为博览建筑、景观公园、旅游场所、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和综合改造开发区五个类型。

3.1博览建筑型采用原址原状的保护方式,以博览类建筑陈列展示工业遗产的景观风貌与生产技术流程,注重工业资源的原真性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展现,以唤起公众的历史记忆和社会认同感,从而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适用于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英国伦敦由发电站改造成的泰特现代艺术馆,通过保留物质与材料的衰变状态,在满足当代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同时营造具有历史记忆的空间场所。德国埃森的关税联盟12号煤矿建筑被改造成为工业艺术展览馆,除了内部空间,其支撑结构、设备设施等均被开发用作展览空间,体现了现代建筑简洁清晰的结构逻辑特征。

3.2景观公园型该类型是在尽可能保留工业建筑及场地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废弃材料和场地的创造性使用潜力,通过整合既有景观元素并融入新的设计手法,形成开放的城市公共景观空间。适用于具有开阔场地和废弃构筑物的工业遗产。由钢铁厂改造而成的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园在充分利用厂区原有的材料基础上,促进水的循环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展,同时兼顾功能空间的合理利用。在历史信息得以延续,工业文化价值得以传承的同时,为该地区由于工业衰退产生的居住、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带来机遇。

3.3旅游场所型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开发旅游项目强调当地工业历史的价值,不仅可以引发公众对文化根源的追溯[10],激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为满足公众对遗产原真性体验的需求提供可能,对于保护区域历史、文化、宗教和工业化的过去,鼓励区域的本土化发展,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1]。适用于具有适合风貌展示和场景体验项目开发的工业遗产区。欧洲的工业遗产保护运动保留了大量工业遗产,形成“工业遗址地”和“工业遗产廊道”,成为如今工业文化之旅的必经之处。德国的埃森矿业同盟工业区(如图1),由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改造为如今的旅游场所,参观者通过保留下来的工业设施进入地下矿井,体验曾经的采煤环境,或搭乘昔日的运煤火车游览并参与各种活动,实现了工业遗产活力的再生。

3.4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型独特奇异的建筑语汇,体现着工业时代的历史印迹,工业厂房的改造成本不高,且地处核心城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条件。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另一重要契机。适用于具有独特视觉特色和宽阔内部空间的工业遗产建筑及区域。纽约的苏荷工业区,在城市发展与文化保留的对立之间被保存下来,采用“以旧做旧”的改造方案,不破坏建筑的立面造型,只对其内部的空间设施进行改造,用作艺术创作、展示交流的场所,同时辅之以餐饮业、旅游业等,成为艺术家Loft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区,形成了以艺术经营为主同时融入其他产业的开发模式。

3.5综合改造开发区型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城市的居住场所和工作休闲空间正逐渐互相融合。“在后工业时代改造后的旧厂房以其高大的空间和充裕的面积为正在形成的新型生活方式提供理想的场所”[12]。一些工业遗产地被开发为集办公、住宅、购物、餐饮、文娱等于一体的综合设施。如德国鲁尔区的复兴,英国阿尔伯特码头区的再生,维也纳“煤气储罐新城”的更新等,这类实践多是缘于城市旧区的再造,目的主要是振兴旧区活力,重现地块价值。适用于占地面积广、影响范围大的工业废弃区域的改造再利用。英国曼彻斯特的工业遗产改造在此方面被认为是典型实践。它不止是简单地保存历史建筑、延长建筑年限,而是具有更广泛的意义。面对废弃建筑的先前状态和规模,即使改造成博物馆,这些建筑和周围环境在开放时间以外都将变得死气沉沉、缺乏安全感、毫无吸引力。重新赋予它们新的居住功能,为创建由居民控制、更安全的、可24小时居住的城市区域提供了巨大潜力。同时也促使市民和商业投资重返城市中心区,推动公共生活及场所归属感的构建。曼彻斯特走在了城市中心和公寓式生活方式的前沿,其城市中心人口从1950年代的1000人不到增长至当前的超过15000人。虽然不同类型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侧重方面不尽相同(如表1),但无论以何种模式进行改造,在工业遗产的外壳下,代替原有工业生产活动的都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运作方式。这些运作方式都是对城市历史记忆和场所精神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也是对人类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再利用。

4保护再利用的内涵与启示

4.1工业遗产的公共价值体现研究发现,有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常集中在市场营销和访客管理方面,而不是在于体现教育意义和公共价值方面。此类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通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赋予其主题吸引消费者,而因此破坏了工业考古遗产的价值。伦敦道克兰码头区由工业建筑改造而成的高档办公、住宅和私人娱乐场所。由于缺乏工业遗产保护政策,在改造过程中通过随机添加或移除楼层、房间和窗户,造成大量工业建筑资产受到损失。工业遗产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留给社会的宝贵公共财富,对其的保护性再利用不应该仅作为商业性开发项目,还应谋求更广泛的公众利益和社会价值。

4.2工业遗产改造的社会包容性“成熟的改造”、“充满希望”、“历史的魅力”等这些语汇曾被用于表述历史建筑的贵族化、高端化进程(Gentrification),以及工业建筑的保护再利用过程。如曼彻斯特的工业区更新项目,将大量工厂仓库改造成为别致的阁楼公寓,推动了专为中产阶级消费支出展开的土地高档化进程。对此已有研究指出,高成本、有限的开放空间与匮乏的儿童设施,是造成建筑改造后仅仅吸引单身贵族或丁克家族的原因。笔者认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以及对于建设公共社区包括非盈利型公共场所和低收入住房等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使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兼具社会包容性并满足各种族、各阶层人群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全体公众对历史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工业遗产改造中值得关注的议题。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3

关键词:工业遗产;都市景观;功能;价值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城市中工业场地,遗址和遗产构成的工业景观或产业用地景观。城市文明中遗留了优秀而丰富的工业遗产,应该在发展进程中注重对工业遗产景观的保护与恢复,使旧工厂、旧仓库从历史的萧条走向新的繁荣。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保护工业遗产景观,通过改造与利用工业遗产使其不但得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和再现,而且增强了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与理解。

在通过制定保护规划、推动产业转型与重塑地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逐渐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如德国杜伊斯堡与美国纽约苏荷区,在景观有机更新理念的指导下由传统工业集中区演化成为全球闻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持续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与旅游价值。再如引导世界工业革命的英国,其铁桥谷工业旧址区域形成一个由7个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工业景观遗址区,每年吸引了超过30万的参观者光顾。正如欧洲百年前所经历工业革命的繁荣,在尊重历史的理念中又迎来了工业遗产的二次文明,创造了具有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的都市新景观。

1.尊重景观发展过程的可持续性

城市景观建设应该是尊重城市遗产,尊重城市历史与尊重景观演化的发展过程。工业遗产地的景观演化过程是城市自然更新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对都市工业遗产景观的介入应该是恢复其发展过程,恢复其功能属性的介入过程。 作为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我们已认识到工业遗产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工业遗产视作珍贵的文化传承,是培植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承载体,是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都市工业遗产景观应坚持在“还原”概念下重现工业场地的城市记忆,其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重塑人与工业遗产间的关系。因为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承载了城市历史性的物质载体与人的精神回忆。如我国上海的现代创意产业主要集聚于具有工业遗产属性的老工厂、旧仓库内,这一发展模式具有尊重城市景观发展演化的特征性。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能将工业遗产景观与现代新兴产业融合。设计中在保留原来的框架结构、砖石墙体的基础上以现代艺术的设计手法将建筑设备、景观元素融入其中,将经典与时尚、历史与现在、传统与现代融入其中,为工业遗产景观的发展提供了具有保护性的外在环境。传统工业产业结构亦在现代设计的引导中转向创意产业发展,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工业遗产找到了延续文脉的承载。这一发展过程是在城市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的交替中珍藏历史的物质遗存,是尊重历史景观的可持续演化。

2.景观引导产业功能的有机更新

工业遗产景观的存在为其功能从第一代传统工业集聚区转型为第二代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变革创造了可能。都市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和再生模式的转换中通过满足现代城市的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功能的演化。如上海建于1912年,位于苏州河畔的“Creekart―苏河现代艺术馆”,作为上海民族资本家工业建筑遗产,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沉静后在2000年转换为新的艺术创作功能的新产业聚集区,实现了功能在景观更新过程中的有机转换。

工业遗产是场地、景观与文明的物质载体,是由物质形态与文化内涵共同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城市有机体。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应尊重有机体的功能性,利用有机体的内在发展条件实现景观在功能基础上的转变。单纯从景观出发的设计是景观形式主义,不尊重场地、功能的景观改造将阻碍工业遗产作为要素发挥其潜在能力的作用性。

3.构建新都市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

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更新与建设应审视城市文明的发展,尊重文化、尊重文脉是任何城市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文明应归功于城市在建设实践过程中探索的、合规律的规划思想及在此理念下对这一普遍性价值的认同。工业遗产依附于工业遗址景观而具有可触摸的文化特征。从对工业遗产的定义中我们看到除包含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外还包含了该场地内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工业遗产无论在时间、范围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从工业厂房到工业机械、从具有工业文明特征的公共游憩空间到充满文化符号性的建筑构件,从工业生产行为到工业文明传播,工业遗产的文化性藏于具象的景观与抽象的景观文明中。所以文化与历史是工业遗产景观的内核。一个城市景观的发展应该有明确的文化传承目标。保护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就是保护城市中工业景观的灵魂,因为有历史的城市才会在历史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历史文化的延续能力将是判断一个城市景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中保留了一批较丰富的近代工业遗址,且相当一部分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中后期,这些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设计必须以在尊重旧文脉,建设新都市文化性景观的辨证关系中完成,通过从景观文化的角度切入,提出保护和开发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可持续力的文化传承、构建城市新文明的规划方案,以此建设具有都市文化特征、彰显都市工业文明的城市景观。有机更新法则是目前工业遗产景观设计采用的主要设计理念,这一理念是在对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中运用传承历史的、延续文化的、尊重自然的、保护生态的综合理念与设计方法进行的有机更新,这一理念追求在景观中现实自然与景观和谐的融合,现实景观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延续遗址的文脉,保护遗址的特色。如苏州运河遗址景观在规划中通过对遗址场地现状的研究,提取遗址中具有大量体现运河工业文化的景观元素,如较有代表性的工业仓储景观及部分重要的近代工业遗存,对其进行改造利用以实现其景观文明的延续。对工业遗址景观文化元素的尊重,通过渗人“文化”的概念使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在创造文化价值中实现景观价值,在景观形式转换中充分展示工业文明,发展基于工业遗址场地的城市新文化。3. 可参与性的工业遗产景观旅游发展价值

随着都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城市中工业遗产公园的建设逐渐热兴,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蕴涵了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无疑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工业遗产文脉具有可感知性、可理解性与可参与性的三重体验效应。工业遗产旅游核心的内涵是游客在工业遗产景观中对工业场地的感受与对工业文明的感知。因此,在工业遗产景观规划中,应该强化感知与参与的设计观念,在规划中将体验过程渗入景观设计中,通过在行为中感知文化的策略为人群营造独特而有意义的工业旅游经历,使其在游览过程中获得感官参与性的文化认知。

发展可参与型的工业遗产旅游景观应当遵循 “还原”的开发原则,还原工业遗址中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包含对遗址、遗迹的恢复又包含对历史文脉等无形工业文化遗产的恢复,最大限度地展示工业发展历史的真实感和完整感。在尊重工业历史的前提下,以参与互动为主题,设计情景交融的体验式旅游景观,多元化感受工业的发展文明。国内在感知性与参与性工业遗产设计中最成功的范例是青岛啤酒博物馆的工业遗址设计,在该场所内啤酒生产车间的建筑、生产设备的设置与工作场景布置的设计以尊重历史原貌为原则,在体验过程中让游客感知啤酒生产过程的工业文明。

研究城市工业遗产景观在提升城市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可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寻找设计在经济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景观设计在提升旅游经济中的应用、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充分运用景观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设计的手法将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融入到景区的每一个消费点,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大程度地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这一研究同时对景观设计的方法论研究也有积极作用。

4. 总结

都市工业遗产景观是一个相对独立、以个体景观结构为基础依托的景观构成,由于工业遗产范围的广泛性与传统工业门类的多样性,就工业遗产景观自身体系而言有其内在复杂性与差异性,但作为具有上述功能特征与价值体现的都市景观元素,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本身的地块镶嵌格局在城市中形成了由一系列大小形态各异的景观斑块并构成相应的景观廊道,为其多重功能的发挥与多元价值的展现提供了可能。以现代都市景观与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历史文脉传承为底蕴,以多重价值为主要功能,城市中的工业遗产景观以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形态随城市发展而繁荣,随城市繁荣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宏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杨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彼得茨.废弃场地的质变[J]. 孙晓春译,风景园林,2005:29~36.

[5]苏龙,金云峰.现代景观形态原型及案例解析[J].规划师,2005(2)99~104.

[6]钱静.技术美学的嬗变与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J].规划师2003(12):36~39.

[7]后工业景观内涵的比较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6~100.

[8]侯凤武,张立昆.国内工业遗产更新改造概念再析[J].工业建筑,2010(6): 52~55.

[9]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4~29.

[10]迪特.哈森普鲁格.德国在后工业时代的区域转型―IBA埃姆瑟公园和区域规划的新范式[J]. 刘崇译,建筑学报,2005(12):6~8.

[11]邵龙,张伶伶,姜乃煊.工业遗产的文化重建――英国工业文化景观资源保护与再生的借鉴[J].华中建筑,2008(9):194~202.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4

枣庄市以煤建市、以煤兴市,130多年前诞生的中兴煤矿公司,不仅从经济领域发掘了枣庄市的潜力,更在文化(工业文化、乡土文化)领域演绎了它的辉煌。作为中兴煤矿公司的子弟小学,中兴小学自1923年创立以来,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见证了中兴公司的发展历程,而《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中兴小学教师深入挖掘中兴公司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编写而成。本教材通过对中兴历史中的人物、事件和历史遗迹的介绍,展现了枣庄市光辉的民族工业文明史、文化史和发展史,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热情。同时,《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也找到了乡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既为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创设了良好的平台,又为学生的自主、能动发展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最终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乡土教材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学校的办学渊源和文化积淀后,中兴小学确立了“百年中兴文化,儒雅校园师生”这一学校品牌建设工程。经反复调研、论证,2012年学校达成了“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共识,并对学校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提炼,即以在枣庄市具有重要地位和特殊意义的中兴为发展基点,以“兴德尚雅”核心理念为拓展半径,画“兴在心,雅于行”的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展之“圆”,科学定位属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校园精神,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2013年,中兴小学被确立为小学特色品牌建设跟踪指导学校。

同时,中兴小学以校园文化为本,将乡土课程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构建了以乡土教材(《百年中兴史话》)为平台的百年工业文明实践体验教育、以“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主题的三生教育;编写了“兴雅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中兴小学文化读本《兴在心,雅于行》(该丛书分为《知兴篇》《践兴篇》和《行雅篇》)。

二、乡土教材与学生评价

中兴小学开发的《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涵盖了百年中兴的发展历程、文化精髓和历史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三个突破。其一,系统整理百年中兴的历史资料,深入挖掘百年中兴的文化精髓,并以此为根基,开发、编制乡土课程,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二,符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满足他们的个性差异,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三,丰富区域校本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办学特色的形成。

在学生评价方面,中兴小学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并力求客观、科学和全面。具体有四点。其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开发,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有利于他们全面认识自我,还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通过对《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教学,既能展开学生之间阶段性的总结评价,又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其三,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恰好体现了《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在教学评价中的独特之处。其四,科学、合理的评价比例。在《百年中兴史化》这一乡土教材的教学中,各方评价所占的比例分别是:教师评价(包括对课堂表现及书面作业的评价)占40%,综合实践成绩占30%,学生互评占20%,学生自评占10%。

三、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

1.充分发挥校长的主导作用

由于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物,所以,校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学校的各个方面。就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而言,校长的积极和主动必然带给教师良好的影响。基于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开发小组,并在充分领会课程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使研发工作更加深入。

2.激发教师的智慧和热情

教师的智慧和热情直接影响乡土教材的质量,只有让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因此,学校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都将全体教师视为课程的主人,尊重他们的个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力争为他们打造展示自我的绚丽舞台。

3.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

学校历时两年编写的山东省枣庄市首部乡土教材《百年中兴史话》,不仅填补了枣庄市地方史校本教材的空白,更被推荐参加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从而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

四、乡土教材的效果与反思

学校欣喜地看到,在开发与实施《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的过程中,既使百年中兴文化得到弘扬,又使师生素质获得提升,还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1.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在开发与实施《百年中兴史话》这一乡土教材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具体有四点。其一,打造“名师工程”,即号召资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带动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打造名师效应,从而形成“学校以名师为荣,名师以学校为傲”的良性循环。其二,开发“青蓝工程”,即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并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为广大教师实现“三年强基础,五年担重任,十年成名师”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其三,加强“师德工程”,即师德是教师从业的核心理念,据此,学校在校园中开展了一系列“最美教师”的评选活动,即通过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和令人难忘的瞬间,展示优秀教师的风采,这不仅鼓舞教师,更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其四,打造教师团队。学校不仅形成了一支涵盖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和专家型等各种类型的教师团队,更为中兴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中兴小学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夯实他们的基础,培养他们的能力,张扬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兴趣,更让他们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在歌声中释放真情,在绘画中畅想未来,在竞技中超越自我,在思考中探索真理,在实践中规范品行。

尤其是,中兴小学的活动类课程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不仅侧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更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学生以社团为中心,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开展与社团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活动,并取得理想的成绩。例如:舞蹈《七彩童年》在全省第四届青少年杯舞蹈大赛中荣获金奖,并代表市中区参加团市委文艺汇演;2012年,在中小学电脑制作评选活动中,学校的相关作品被推荐参加省级评选;2013年,在全区的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的小制作、科幻画等作品被推荐参加市级评选。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5

关键词:旧建筑 、立面改造、反思与探索

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对于那些因缺乏鲜明的代表性或者因相似无法划作文物建筑的一般性旧建筑,由于存在量大,涉及面广且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系统有效地对其加以改造进行再循环开发利用,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具现实意义。

对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再利用,这种做法在经济、社会、环保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在价值。过去我们关注的仅是建筑的建造成本,很少注重环境效益。但是在今天地球自然资源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的情况下,对于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言,对老建筑更新再利用,无疑显示出极大的效益。这是因为“新建”工程必然较“改造”工程消耗更多自然资源,同时产生新的建筑材料及解体旧建筑所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往往又会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当人们重新认识历史传统的价值之后,对旧建筑不是拆除而是保留、修缮、改造使其为现实服务就成为必然的趋向。建筑外装饰在修缮、改造的过程中作为视觉信息的载体,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它一瞥之下就能使人们对更新后建筑的功能、结构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且新的外装饰与旧的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令人产生一种完关的历史与时代感的统一。在有些年代较久远、外装饰较精美的老建筑更新过程中,并不需要拆除所有原来的外装饰构造,而是根据新功能的需要酌量增改。这样,老建筑不仅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而且以其甚具历史艺术价值的装饰细部和现代建筑所不具备的宜人尺度进入“人情和心理的领域”。

有一部分旧建筑,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已沦为废楼,失去其用途。在适应新功能的前提下,改变其外部装饰,使之转变为经济上可行的建筑。这种更新再利用的方法是可行且合理的。

有一部分旧建筑并没有失去其使用功能,只是其外立面装饰已经到了更新周期,在视觉效果上己难以令人满意甚至还存在着某些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外装饰的更新势在必行。可以为建筑换上一张“新皮”,而且在小范围内对结构适当改动,使新的外装饰与建筑形体结合得更加完美,建筑本身也更符合时代潮流。

在另一种情况中,老建筑虽难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但其外装饰仍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值得保存。这时的更新以建筑内部结构、功能为主。如果老建筑需要扩建,那么扩建部分的外装饰应与原有装饰取得一种和谐。

对旧建筑及环境的保护、更新和再利用,应建立在对旧建筑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有时它们的价值显现是直观的,有时则是含而不露,需要深入挖掘,才能从中发现价值所在。对待那些有价值的文化和建筑遗产,深入研究其再利用和保护问题,赋予旧建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对我国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旧建筑中的“文化价值”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本身的建筑艺术内涵,二是建筑功能和使用者所赋予建筑的人文内涵。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挖掘出旧建筑的文化价值。旧建筑的历史价值也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本身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二是建筑成为记录时光和形象地记录使用者历史发展的记忆载体。过去的一切,只要是人类发展的足迹都有值得人们纪念的价值,关键在于设计师能否发现价值载体所在和找到设计的形式语言。

我国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批成功的案例,如上海石库门街区环境改造工程、上海老美术馆改造工程、哈尔滨中央大街建筑及环境改造工程、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改造工程等等。我们一方面要对已经被公认或被列为有价值范围内的旧建筑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另一方面还要能够发现和挖掘出那些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看似平常的旧建筑及旧街区的价值所在。这是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的专业素质、设计师的洞察力、设计师的敏感度等是能否发现和创造文化和价值的直接因素。

但是在旧建筑改造及环境设计工作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对感观效果及表面形成考虑的多,而忽视使用功能及结构、水、电等相关专业技术的配合,其结果使得有些工程是好看而不好用。又如,忽视旧建筑改造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强行把南方及国外的材料及处理手法运用到寒冷地区来。这种不自信的心理不仅影响设计水平的提高,同时造成工程的使用不方便甚至是人身的伤害。

另外在旧建筑改造中,要防止盲目性。例如,哈尔滨奋斗路改造工程的内容之一,即是将中心路段的多余建筑拆除,开辟了一个以教堂为中心的西式风格的景观。既强化了街景的趣味中心,又释放了紧张而封闭的城市空间。这是个立足实际环境,整合了全局的大手笔。而路边加上了高大粗笨的方柱灯却成了败笔,它使本来就不宽的街道空间又增加控制要素,使街道变得更窄了,而且造型上既非古典又非民间,既无采光功能,造价又高,实际上是画蛇添足了。

通过大量工程实践,本人对旧建筑改造有如下体会:

(1)挖掘梳理城市文脉,打造城市特色。地域、气候、文化、历史使城市千差万别,多姿多彩,这是不可复制的财富;而怀旧与追念,这是不可复制的人文旅游资源。正确对待历史,保护文化遗存,正确梳理开发利用它们,打造城市特色,防止千城一貌是旧城改造的一种追求。

(2)坚持科学发展观,创造可持续发展定向。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给我国城市建设造成极大伤害,浮躁与追风的作风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建设事业。我们必须正确评价我们的资源和财力,正确理解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要论证在先,科学规划,逐步实施,把工作做好做实。不确定的部分留给后人处理,防止大拆大建,否则后患无穷。

(3)注重城市功能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业态空间。完善的城市功能,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城市功能,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旧城改造的首要任务必须从这千秋基业开始,城市交通、停车场、市政设施、防洪设施、城市污染、安居环境、无障碍设施、休闲设施等,应首先加以考虑并达到先进水平,这样才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城市生态环境必须注重地域性和人文特色。在业态空间建设上,应注意其可变性和灵活性,为业主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6

1-5BCDAA 6-10DBDCA 11-15DADDB 16-20CCBDC 21-25BBAAB

26、科学内涵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⑵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理论品质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⑵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⑶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⑷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7.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推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28、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列宁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而且指出了它长期存在的根源。

29、(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0、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思想领导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②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③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秩序地进行。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31、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就要看清楚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就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2、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力的,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内在统一的。两点论中内在地包含重点论,重点论中内在的包含两点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7

关键词:沈阳市;历史建筑;基本价值;旅游开发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日趋现代化 ,规模巨大的生产活动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严重失衡 ,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建筑由于经济、技术、物质条件的不足而久经风雨 ,变得满目疮痍 ,濒临损毁 ,对它们的价值和保护亟待重视和加强。沈阳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一些造型、体量、风格、色彩能代表沈阳历史文化的建筑物、建筑群和街区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目前,沈阳共有1100多处文物古迹,6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给城市的历史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空白。所以,沈阳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刻不容缓。

一、历史建筑概述

(一)历史建筑的概念

在我国的相关文件中,针对尚未纳入文物建筑保护范围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还没有一个统一称谓。在我国及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中,出现了“优秀近现代建筑”、“历史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等不同的称谓。虽然称谓有所不同,但含义是相近的。

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评价标准为建成30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

(1)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

(2)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

(3)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4)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

(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

(二)历史建筑的基本特征

1.艺术性

中国历史建筑是东方三大建筑流派之一,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性,它不是单纯的物质体系,而是具有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性的精神与物质统一体。中国园林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项突出成就,园林一般采取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法,使自然美典型化,使园林具有艺术性。

2.文化性

中国历史建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外国历史建筑相比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沈阳清昭陵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及“前朝后寝”等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安排在它的两侧。这样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人文特征。

3.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中国历史建筑也随之延续至今。许多古建筑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虽然许多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扔有很多留存下来,正体现历史建筑的稳定性。

(三)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

历史建筑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各国历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可以说是历代人类智慧的积淀与演绎。历史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意识形态的表征,它即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又体现了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已渐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灵魂。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城市建设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基本价值

(一)沈阳历史建筑的概况

沈阳是一座文明古城,至今已有720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蹉跎岁月:封建社会的遗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烙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脚步,都详尽地记载于沈阳的建筑之中。悠久的历史、复杂的社会背景,造成了现存沈阳建筑的多样性。在沈阳城内既有像故宫、昭陵、福陵等一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以银行建筑为主的西洋古典式建筑,有沈阳北站,东北大学等早期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有沈阳站中山广场建筑群等日本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记载着沈阳城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代表着沈阳地区的传统文化。应该妥善保护这些建筑物,使它们的形象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被积淀下来。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基本价值

1.沈阳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儒学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始终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切方面有着重大影响,是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中的精神主轴,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历史建筑在建造方面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2.沈阳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

历史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建历史,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年轮,见证着城建活动的史实,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根据。如沈阳,有着2600年的建城历史,沈阳故宫、沈阳清福陵、沈阳清昭陵、抚近门、中街、长安寺、中心庙、南关天主教堂等各类建筑,是了解沈阳当初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的实物依据,也是了解两千多年来古城发展变化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构成了特定时代的建筑语言。如沈阳的故宫,是中国现存的第二大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通过这些历史建筑的建筑语言和时代特征,便能解读城市建设与发展演变的历史。其中许多古建筑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由此可见,历史建筑是记录城市建设与发展历史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和恢复城市历史本来面貌的直接依据,特别是对缺少详实记载的远古时期,它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一阶段城市建设与发展演变的重要依据。

3.沈阳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

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化,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沈阳历史建筑经过长时期的积淀,吸收了其他传统艺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三、沈阳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策略

(一)沈阳历史建筑的开发现状

沈阳旅游资源丰富,共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除北京之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但是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人们文物意识的浅薄,导致许多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重工业基地的沈阳,工作重心偏重工业。正因为如此,沈阳人的旅游意识很淡,沈阳的旅游开发观念不强,沈阳的旅游业发展迟缓。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开发策略

1.开发保护相结合

要想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好沈阳历史建筑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历史建筑。

首先要建立、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目前沈阳市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文件中只有《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因为缺乏正式的立法程序,在法治社会中,在沈阳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大的难题。所以,要尽快建立新的法规,并完善已有的法规。

其次要加强保护意识,保护意识薄弱也是沈阳历史建筑无法得到妥善维护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重工业基地的沈阳,旅游意识淡薄。应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宣传,从短期来看法规是必要的,但循循善诱的教育才是长久之计。同时,要让人们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定条例,还须依仗教育。向社会传播有关历史建筑的正确理念和准确知识,切实唤起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强化保护观念,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古迹保护,扩大文物古迹保护的影响力。

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保护沈阳市特色、实现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

2.塑造品牌形象

历史建筑旅游是区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部分,所以建筑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区域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正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立区域旅游的文化主题,进而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作为历史建筑旅游产品品牌基础。目前辽宁省的旅游口号是“满韵清风,多彩辽宁”。沈阳做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亦可以以此为主题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3.加强景区管理

现在一些历史建筑已经被开发利用,但是管理还不完善,例如沈阳故宫,沈阳清福陵,沈阳清昭陵等。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景区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严格按照人员从业标准,招收更多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景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顾客,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使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在岗位上得到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景区的文化水平,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结论

在日趋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沈阳市这座历史古城具有着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在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沈阳的历史建筑的情况下,创造沈阳市独特的形象,相信在沈阳历史建筑被合理开发的情况下,沈阳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孙珊.武汉市历史建筑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张剑,雒丹阳,李红文.历史建筑的价值探讨[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4(10)

[3]李浈.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发展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因素[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

[4]陈克元.浅谈历史建筑保护.科协论坛[N],2007-1:126-127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8

[关键词]工业遗产 旅游价值 开发 利用 模式

2006年无锡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召开后,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强化了各级政府对工业遗产的重视,拉开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序幕。

一、工业遗产的界定

目前世界上对于工业遗产的界定比较权威是的2003年的《下塔吉尔宪章》,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基本概念的界定,宪章中指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之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它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2006年4月18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通过了《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对工业遗产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义。

二、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

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是多范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中明确提出:“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受国家保护。”与一般文物建筑不同的是,工业遗产除了它的历史、艺术价值之外,还存在着其自身可改造再利用的经济价值,以及与工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文化价值。另外,科学范畴在工业建筑中主要表现为技术价值。wWW.133229.coM

1.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每一项工业遗产,都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活动信息,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一部分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的空白。

2.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工业活动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成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3.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许多工业遗产包含着天才的科技发明与创造,保护好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

4.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可以节省拆除重建的投资;从生态循环的角度考虑,即便是改造再利用的投资大于拆除重建,从宏观和长期维护的角度考虑,更新改造具有良好的生态闭合性和低能耗的特点。

5.工业遗产的教育价值。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工业遗产对于历史和工程教育而言是无法替代的现场教材。

6.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高品质的工业遗产是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机器美学的直接表现,认定和保存有多重价值和个性特点的工业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三、我国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模式

1.开发为主题性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可以采用博物馆的开发模式,把原来部分工业遗产形态保存下来,改造为相关用途的场所,即保留一部分原有的功能作为展示,展示一些工艺生产过程,使游客直接现场感知。工业遗产因为反映了工业化过程的特定阶段或者功能,因此也具有了物质文化意义。工业博物馆已成为国际现代化都市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历史景观。

例如我国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葡萄酒专业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博览中外酒文化,看亚洲最古老的酒窖;同时,该项目在地下酒窖七号洞建起了酿酒作坊,游客可自己动手、自酿美酒,还可现场拍照,将照片制作在酒标上,把旅游经历物化在酒中一起带回家。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所具有的独特酒韵,它的成功开发为博物馆模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2.拓展为城市游憩空间。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工业景观公园是在有效地保留原有的历史空间和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将工业遗址和工业建筑改建成社区公园或大型文化活动场所,加入现代文化元素,使空间的功能发生转变,满足人们消遣、求知、休闲、康体、娱乐等需求,为工业衰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

中山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它由粤中造船厂改建而成。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甚至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渲染了场所的氛围,经过规划人员的精心设计,建成后的中山岐江公园成为独具风格的工业文化景观公园。

3.打造成综合购物中心。该模式是利用原有的工业遗产空间建立一个购物中心,并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及儿童娱乐场所等,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把原来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为与其原先功能完全不同的场所。

上海杨树浦工业区,是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带,也是上海最大的工业码头区。其充分利用该地区有利的滨江区位条件,设计成“滨江亲水游览带”。抓住上海源于几百年一个小渔村这一历史背景,发展高档休闲餐饮。配套建有咖啡馆、酒吧和美食文化街等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休闲度假和购物的游客。

4.重组为创意产业园区。近代老工业建筑早期租金较便宜,又地处市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加上厂房开阔宽敞的结构,可随意分隔组合,重新布局,受到艺术家等创意产业从业者的青睐。

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当工厂的生产停滞以后,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入驻,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eb/ol].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9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向。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目的是弥补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的不足,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历史

校本课程

问题

对策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只是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一、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必须重视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展开和深入,现行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已是大势所趋。历史学科因其独特性质而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作为历史老师,开发与国家课程相整合、适应学校办学条件、满足学生需求的历史校本课程,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1. 学校不重视,流于形式。虽然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但是领导并未真正重视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的领导直接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或者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学校对于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一些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理论功底较为欠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他们只是“靠经验吃饭”,造成开发的校本课程收效甚微。 2. 教师观念陈旧,积极性不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要加重工作负担,从中又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认为课程开发即使与学校有关,也是极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普通教师无关。他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发展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运行机制和条件、如何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认识模糊,甚至认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可有可无的。 3. 保障机制尚待改进。开设历史校本课程,需要一系列相应保障机制,主管领导的重视、教研机制的规范与完善、相应的督促检查制度、时间经费资料的支持、研修机会的创造等都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保证。然而领导们对开发校本课程兴致不高,也不愿意多付出,负责开发课程的教师一方面面临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没有任何政策扶持,时间、经费、资源准备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举步维艰。 4. 评价体制不健全,流于形式。在各校校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评价方式传统单一。很多学校只在学期末上交一些相关材料,如教师编的教材、学生的作业等,教师和学生都在应付。其二,评价标准不一。尽管有些学校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评价,但是校本课程实行内部评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其三,评价制度不健全。单一的评价制度与新课程改革精神存在冲突,大多数学校放弃原来单一的从学生成绩来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方式,尽量采用多元的评价制度。二、应对措施 笔者通过参与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认为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对老师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也可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逐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给予承担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积极进行资料建设,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 2. 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打造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要紧紧抓住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使全体教师达成“校荣我荣,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学校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站在有益于教师教研能力提高的角度,全面、科学地了解和评价教师的教学研究,重视考察校本教研的实际效果。 3. 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进程,根据自己学科知识与教学特点自主选择课题,经学校有关教学专家鉴定后,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由历史教师的个人兴趣决定。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常规教学内容和进程,选择设计中心课题和系列讲座题目,以相关中外历史知识为线索,结合地区历史与现实,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与高考命题趋势,收集资料与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4. 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校际间的交流。历史学科与政治和地理两大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中,三个学科的教师应加强交流,历史校本课程应渗透一些政治和地理知识,这样可以增强授课效果。总之,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全新的工程,它赋予了学校与历史教师新的使命。校本课程开发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开发出高质量的历史校本课程。

工程造价发展史篇10

关键词:马克思;技术;技术价值观;历史面向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4-0048-05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技术蓬勃兴起的时代,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的扬弃,凸显了技术在时代变革中的显赫位置。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中,马克思通过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强调了技术是这一矛盾运动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马克思清晰地看到,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其生来就蕴涵着“人”的优良品质和价值追求,技术本身的“先进”程度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人的价值的实现程度,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价值遭到资本逻辑和私有制的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技术被误解为恐惧、悲观甚至人类毁灭的根源。不过,当技术推动的生产力高度发展打破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时,被扭曲的价值就会被重新矫正过来。因而,马克思对技术正面价值的高度赞扬,表明了其技术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历史面向,那就是为未来美好社会的实现打开了绿色通道,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启示。

一、 技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推动,技术世界是人类世界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彰显。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切,可以说,技术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之一。阿克斯劳斯(Kostas Axelos)认为,技术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是人通过创造新事物来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只有通过对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意义和价值的充分理解,才能达到对马克思哲学的清晰认识。[1]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科学和技术正在兴起。18世纪以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零散的、偶然的状态;到了18世纪,许多对自然的认识才正式获得了科学的性质,比如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18世纪60年代,瓦特蒸汽机的制造成功,给英国工业的发展以“第一推动”,“蒸汽机第一次使绵延于英国地下的无穷无尽的煤矿层具有真正的价值。”[2]19世纪,马克思敏锐地看到,技术和人类文明的相互依存关系,技术对工业的推动,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程度一旦提高,新的需要和新的生产部门就会应运而生,这样技术又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创新。马克思非常关注技术的发展,对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马克思都感到非常喜悦,正如恩格斯所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3]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阈中,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个人、人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入探究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而技术在马克思哲学看来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技术是人类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体现人类意志的物化的知识力量和智慧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在对技术的哲学思考和技术史的宏观考察中,马克思于19世纪最先提出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的思想。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高度赞扬了技术的历史作用,技术是生产力水平的度量尺度,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现代社会兴旺发达的鲜明标志。它深深植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能动的关系之中,马克思断言:“工艺发达的研究,会把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把人类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由此也把人类社会生活关系……的直接生产过程揭露出来。”[4]对人类社会生活关系的揭示和彰显仅仅是技术的祛魅功能,技术最重要的功能是革命的功能,马克思认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1](774)但是,技术的革命功能在资本逻辑、私有制、雇佣奴役制度的操控下,会发生变态、扭曲,甚至不可思议。一方面,技术具有减轻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另一方面,技术在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的同时却造成了大量的现代贫困和衰颓。因而,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技术在推动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必然被超越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

在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对所谓的自我意识、形而上学的怪影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未来社会设定在一种迷信气氛的状态之中,让人感觉到是一个无法触摸的迷人的梦境。其实,未来理想社会不是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2](89)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2] (295)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把自身的本质力量蕴涵在技术的发明和创造之中,技术一直向前的动力推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这一运动使现代资本既发展自身又消灭自身,从而为未来美好社会的出场开辟道路。“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2](124)技术的昂首向前,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能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2](237)

可以说,对技术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之中。技术的高度发展可以最终把属于人的东西还给人本身,凡是对人而言的异化之物,最终都会在技术的高度发展中得以澄明、显现并最终得以消解。

二、 马克思技术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技术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技术对人的解放价值、技术创造社会文明的价值、技术的审美价值、技术的自由价值等方面。

1.技术对人的解放价值

人的解放不是在意识的幻想和梦呓中获得的,而是在现实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彰显的地方获得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动物凭现象与记忆而生活着”,“人类凭技术与理智而生活。”[5]不同时期的技术蕴涵着人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人的本质,推动人的解放。技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深受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影响。尽管各个民族―国家技术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有所差异,但是人类必须凭借技术而生活,否则人的机能将降低为动物的机能而阻碍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74) 技术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6]劳动时间的节约增加了个人充分发展的自由时间,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推动了技术的全面发展,相应地,技术的全面发展去掉了人身上的种种束缚,为使人摆脱各种非人的制约而成为真正的人开辟了广阔的解放空间。

2. 技术创造社会文明的价值

马克思对每一个新的技术发明都感到衷心喜悦,尤其是对工业和一般历史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其内心的喜悦非同寻常,是因为技术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是创造社会文明的强大杠杆。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7]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存在始终蕴涵在两种生产工具的发展状态之中,一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一是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从表面上来看,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似乎实现了对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超越,但是,实质上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不管多么高级,始终离不开自然的基本元素。当然,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了技术的内在本性和存在依据、展现了人的知识和智慧,“谁发明了超越世人官能的任何技术,就为世人所称羡;这不仅仅因为这些发明有实用价值,世人所钦佩的正在他较别人敏慧而优胜。”[5] (3)翻开近代以来人类的技术史,三大技术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蒸汽技术、电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兴起,而信息技术则促进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第三次产业革命把现代科学技术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走完了工业文明的最后历程。摩尔根认为:“人类必须获得文明的一切要素,然后才能进入文明状态。”[8]事实证明,技术承载了它自身诞生之前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文明要素,技术状态实质上就是社会文明状态的本质体现。

3.技术的审美价值

审美活动体现了人类在其现实性基础上的超越性,是人类以美的感性力量对唯理主义的反拨,审美能够唤醒人的想象、灵性、激情、等非理性因素,能够为人创造自由的愉悦的空间。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的时候,人才不至于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技术作为人的创造活动的作品、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必然确证和实现主体能力、知识、智慧的外在化,必然进入审美主体的全部感觉和理解的诗意空间。正如只有具有音乐感的耳朵才能听到音乐之美一样,否则,再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都有一种诗意地栖居于世的客观冲动,技术为人的诗意的栖居不断地创造条件,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不一样,人善于发现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而诗意地生存。马克思说:“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46-47)人之所以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并懂得怎样运用这些尺度,是因为人具有把握世界的独特的方式。人把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践―认识的方式,一种是想象―审美的方式。实践―认识的方式就是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理论思维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比如,科学、哲学等;想象―审美的方式就是想象力在精神中进行的创造活动,比如,艺术、宗教等。技术的发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以两种或者多种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结果,因而,技术一方面具有理性的价值,另一方面同样具有以想象力为主要内容、以美的感性力量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价值。

4. 技术的自由价值

在自然规律面前,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是对必然的认识与利用。人类对自然的“粗鲁”行为,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自然面前,会改变其幼稚态度和所谓的“霸权”行为,人通过技术正确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在社会规律面前,技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不断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在分析中国古代技术发明的历史作用时,马克思指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9]在分析技术史和人的发展史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在前资本主义阶段,低水平的技术和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状态产生的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时期,技术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产生的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共产主义社会,技术和产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产生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彰显。由此,我们知道,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而且是人在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获得的自由程度的体现。事实上,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增强、交往的发展、素质的提高等是相互依存的。在对技术的分析中,无论是马克思的“机器体系” ,还是伯格曼的“器具范式” 、 海德格尔的“座架” 、 芒福德的“巨机器” 、 埃吕尔的“技术系统”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技术的自由价值有所阐释。技术从简单的工具到工具的积累,一直发展到复合的工具,聚合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虽然说技术在发明与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影响,产生了一些负面效果而使人处于非自由的状态,但是,承载着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技术最终会消解这种非自由的状态。

三、 马克思技术价值观的历史面向

马克思的技术价值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美国哲学家芬伯格(Andrew Feenberg)所说:“马克思对技术的社会本质的理解远远超前于他的时代。”[10] 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也不是技术自主论者,社会制度对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获得迅速发展也为“新世界”的诞生奠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在对技术的历史作用给予高度赞扬并感到无比喜悦的同时,也对技术造成的“卑劣” 、“对抗”及“道德败坏”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不过,这种批判总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的。当资本逻辑控制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技术本身与技术专家成为资本奴仆的时候,技术的“纯洁”也就不存在了,会变得荒诞和龌龊,“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2](775)其实,所谓“技术的胜利”只不过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技术只是资本操控的工具和利用的手段。

既然技术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所显现出来的负面价值是如此“不可思议” ,那么,技术的解放价值、文明价值、审美价值、自由价值等正面价值该如何显现呢?事实上,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一样都是一代一代不断积累的结果,技术的正面价值同样是一个不断显现的过程,马克思通过对技术价值的正面揭示,表明了技术遭受资本和私有制的羁绊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技术摆脱资本和私有制的控制需要一定的条件,恩格斯在批判海因岑先生时说:“他最好不要信口开河地空谈废除私有财产,而应当研究一下国民经济学,假如他对废除私有财产的条件也不了解,那他对废除私有财产所造成的后果就不可能有丝毫的认识。”[2](211)私有制是不能一下子被废除的,“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现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 “只有创造了所必须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2](239)当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大量生产资料之后”,现代生产力开始反抗现代生产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2] (277-278)

马克思的技术价值思想终结了过去种种“形而上学的呓语” 和眼花缭乱的“意识的空话” ,在现实生活面前、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地方开始了“真正的实证科学” 。马克思的技术价值观确实“远远超前于他的时代” ,其历史面向主要体现在: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开辟了道路,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启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总体上超越了资本逻辑、私有制与技术的对抗关系,但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逻辑、私有制与技术的对抗还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不过,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本质会将这种对抗进行限制,逐步消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技术的解放价值、文明价值、审美价值和自由价值等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