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延安社会实践报告(共17篇)

范文小馒头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延安社会实践报告(共17篇)

第1篇:延安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暑假,很荣幸的成为了我校“红色之旅”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团的一员。在为期三天的学习参观活动中,我参观了延安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以及路遥文学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张思德广场进行了现场教学并集体宣誓;聆听了《延安精神》的专题报告会,交流学习心得。在活动期间还参加了西安理工大学与西安石油大学在延安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联欢晚会。

“红色扬帆,希望起航”活动体现了党和学校对新一代青年学生的的关怀,体现了对弘扬延安精神的高度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寻访延安活动,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主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十三年,孕育产生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组织寻访延安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又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一直引领党和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同时又在党和人民的实践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更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

宝塔山、延河水,见证了成千上万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追求真理的历史足迹,也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延安是全国人民魂牵梦绕的圣地。

我们一队同学登临宝塔山,参观革命旧址,建立革命友情,感受延安巨变,所到之处,都触发了我们对峥嵘岁月的记忆。通过活动,也展示了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伟大历程,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革命老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激发了我们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动力。2010年7月13日14:30,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红色之旅”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团与西安石油大学的同学们在张思德纪念广场进行了现场教学和集体宣誓。

延安大学杨延虎教授在张思德同志纪念广场为我两校同学现场讲授了“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介绍了张思德的英勇事迹和《为人民服务》讲话的由来,杨延虎教授指出《为人民服务》重要讲话发表60多年来,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全国人民的幸福,前赴后继,不懈奋斗。今天,我们重温《为人民服务》,追忆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灵魂再次得到升华,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大家在广场上进行了集体宣誓。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种实人、实事、实地、实景的环境中进行的现场教学,内容更加深刻、感受更加真切,使他们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同时,坚定了理想信念,收获颇丰。下午四点,XX大学2010年“红色之旅”赴延安社会实践活动团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被称为“延安时期的中南海”,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1943年10月,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移住枣园,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实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走进枣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保存完好的窑洞旧址复原了党中央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工作环境。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一尘不染的地板、整洁的床铺,还原了革命领导人当年工作时的风貌。我校学生还参观了“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

晚上7:30,我校学生在延安大学报告厅聆听了《延安精神》的专题报告会。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高尚斌教授为我校同学昨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专题报告会,通过三个方面为我们阐释了延安十三年,分别是:

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中央产生核心、全党拥戴领袖的十三年;

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克服千难万险、创造辉煌奇迹的十三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